廣告區

2019年6月26日 星期三

鴻海基本面_與廣達比較

3C製造大廠鴻海(2317)今(5)日提早公布5月營收逾3842億元,月增1.2%,年成長10.7%,是歷年5月營收同期新高表現,鴻海統計,三大產品表現在月增上通訊優於運算優於消費。至於年增表現上,消費最強,其次通訊,第三運算,鴻海累積今年前五月營收約為1兆8203.36億元,年成長5.9%。


今天鴻海罕見提早公佈營收數字,還是月增,年增的情況,之前我說過,鴻海是最強的代工廠,華為今天訂單減少,蘋果也許就增加,華為5g訂單減少,諾基亞的訂單就增加,目前市場是擔心整個貿易戰惡化,最終景氣會下滑,消費力道也會下降,這樣對消費性電子代工龍頭的鴻海一定會有影響,其實如果是這以推測,我個人不反應,確實整個貿易戰到最惡化時,景氣會整個被打下來,鴻海獲利,營收也的受影響,但~~川普的目的就是選總統,我是不信他要讓整個景氣崩壞,如果景氣崩壞,沒有這麼簡單救的,這一點川普應該也是很了解,就算崩壞了,像鴻海這麼競爭力這麼強大公司,在一年後,兩年後很快就會調整過來。


大家應該知道,景氣偱環四到八年,如果硬著陸的話,股市會快速的崩盤半年到一年,然後開始再走四到八年多頭,道理很簡單,所謂的景氣就是人與人之間交易活動,因為貿易戰會讓消費信心減弱,但只是有人類的活動,消費一定是免不了的,當景氣壞到某個程度後,政府就的開始刺激人與人之間的交易活動,所以景氣就會一步一步的向上回升,這是正常的景氣偱環,大家要擔心的一點僅是,鴻海有沒能力渡過景氣寒冬,然後在景氣好轉時快速爬升,如果鴻海有,其實最最最最最差的情況你都考慮後,了不起就是抱五年,抱十年,當初金融風暴發生十年,股市一樣創高,抱十年的人賺不只一倍,但前提就是鴻海是否能活下來,鴻每是世界前500強中排24名,如果鴻海活不下來,那誰活得下來,而且鴻海是台灣第二大經濟體,如果鴻海誇了,那台灣的公司應該也倒的差不多了。


如果我要穩一點的,我會要廣達,廣達林百里持有廣達的量很大,所以股價一直很硬,廣達現金流量也很好,殖利率也很高,但缺點就是股價大概就是6x是合理的,如果單純就是要殖利率高一點,不要差價,廣達比鴻海好,如果你想賺股息,又想賺差價,鴻海就會比廣達好,鴻海的競爭力更強大,重點是高低點會到70~120之間,所以鴻海能賺到股息加差價,廣達就是很穩的股票,看個人的喜好,二者若只能選一,我會選鴻海,一樣是抱,未來在市場樂觀時,也許能賺到比較大的差價,在抱的期間也能賺股息,重點是鴻海是0050中佔7%的重量級權值股,分佈範圍很廣,以安全性來說會更高一些,雖然現在市場認為鴻海很危險,但世界代工廠就那幾間,也許會因貿易戰訂單有所增減,也有可能因關稅造成消費力道受影響,導致獲利微幅下降,但畢竟鴻海還是全球前500大排第24名的公司,競爭力這麼強的公司,在貿易戰結束後,鴻海還是能快速的調整公司業務,影響的時間不會太長,也不容易一輩子就站不起來。


很多人擔心鴻海在中國佈了很多局,中國最近被美國打到慘兮兮,但畢竟中國也是世界第二大強國,有著13億的內需市場,美國有3億多的市場,中國有13億的市場,兩者都是有消費力道,除了美國三億消費市場外,全球有六十億的人口,最近大家把目光都集中在三億人口上的美國,那剩下五十七億的人都不需要買手機,買平板,買電腦,用5g,用3c了?我想也不會,所以中美貿易戰最惡化時,會造成鴻海在美國市場獲利下降,但其它的國家還是能賺,獲利下降我相信,但要有致命的影響也不需要想太多,投資市場就是這樣,消息面讓一般投資人害怕,才會把值錢的股票在便宜的價格賣出,加上一堆不懂的,不懷好意的在旁放空頭廢話,使得池子裡更混亂了,到最後,那些放空頭廢話的就是賺到小毛小利,便宜買到,便宜賣出,每天在那這邊啃啃,那邊吃吃,拿一兩成的資金在那炫耀自已機動性很高,吃飽沒事亮亮美元定存,自以為自已很厲害,把別人對他的信任當做賺錢的工具,去叫進小型股,目標800,1000元,結果不懷好意的下場,最終自已也是沒有好下場,短線各懷鬼胎的人,你懷你的鬼胎,別人也會懷他的鬼胎,短線無朋友。


看你個人的狀況及目標,如果是200萬元,大概是我2013時的資金水位,那時我還是一人飽全家飽,還是有正職的工作,年薪約八十幾萬,我想要早一點達到財富自由,所以我選擇all in的短線來回操作,2014年賺了約68%,大概就是15x萬,接下來我還是年年的all in ,所以打造出來的獲利比例很高,也很快就達到跳出初級老鼠跑道的2xxx萬,我還蠻年輕的,這時就要看你自已的目標及需求,如果你想早一點跳出老鼠跑道,你僅有200萬,如果目標一樣是2000萬,那你得冒的風險就得更大一些,這時你若又想在十年內達成,你每年僅賺合理的6%報酬,十年了不起翻一倍,也不會有什麼了不起的成績。


投資股票時,如果你一直要選很確定,很安全的時間出手,做很嚴謹的資金配置,那你一定得用報酬率去換,以我目前的資金水位來說,我僅要5~10%就超過我的年薪了,所以我可以做很嚴謹的資金配置,甚至做資產配置,有一些放在比較安全的地方,有一些放在比較高報酬的地方,所以不同的人情況不同,以廣達及鴻海來說,我僅會選一檔,因為你才200萬資金,沒有那麼多精神去研究兩檔,對我來說廣達六十以下就能買,愈低你愈買,差不多到五十左右all in也沒有問題,以鴻海來說,八十、九十是合理價,七十是偏很便宜的價格,資金配置若把均價配到7x,兩三年你會賠錢的機率很低,時間能化解風險,隨便找一波樂觀賣出,就能賺到合理的報酬,如果選到狂瘋樂觀的行情,也許兩年有30~40%的報酬(含息),但投資時,你的心理面很重要,如果你心理不夠強健,如果你all in,你會很容易在關鍵時刻因為外面原因外嚇唬出去,最終賠了10~20%,結果如果放若放個幾年,也許根本就不會賠。


如果你有心要學習,這一棟中包含了,基本面,籌碼面,簡單的技術面(均價),外資心理面,自我心理面,資金配置,資產配置,其實都在這一棟中,我沒有辨法一篇文章告訴你所有的知識,常識,你還是得自已去慢慢的閱讀我的文章,如果未來你買入鴻海後,你把鴻海的庫存數,包含時間,數量私訊給我,我就當你是鴻海的股東,有心與我一同投資鴻海,我會讓你參加fb及把一份整理過的心法送給你。

2019年6月25日 星期二

鴻海基本面_本業分析

前幾天我們算過鴻海的業外及所得稅,今天我們來看一下業內,之前我說過,我比較過鴻海21季的財報,看起來毛利率、營利率的變化是很隨機的,所以我就分析了一篇如果開出怎樣的毛利率、營利率及獲利後,鴻海歷史經驗的股價會怎麼走。

雖然2019第一季鴻海毛利率、營利率不可測,但至少我們我可先透過歷史經驗把可能的毛利率,營利率、獲利都先算一下,心中大概有一個底,知道第一季鴻海獲利的高或低在什麼範圍之間。

1、首先我們看一下毛利率和2018第一季一樣的情況,也就是毛利率6.2%, 營利率2.4%,由於我們前幾天算過鴻海的業外,比較不確定的項目僅有"其他利益及損失",若不要算其他利益及損失,很固定的業外會有正40~80億之間,我們就以去年第一季的52.2億代入。

2、我們前幾天算過鴻海的所得稅,第一季大約就是20%左右,所以我們所得稅以20%代入。

3、鴻海的股本從1733億減資兩成來到1386億,所以我們就以1386億代入,所以一般正常的情況代入以上的假設後,eps為1.76元。


我們從2015Q4~2016Q1,及2017Q4~2018Q1看到,鴻海Q4到Q1的毛利率是有可能持平的,所以我們代入毛利率持平的7%進去算,再代入上述項目2的業外及項目3所得稅,我們可以得到eps為2.25.

其實我們的重點不是在預測鴻每的第一季獲利是否大好進而先去押寶,因為鴻海是市值1.2兆的大型權值股,就算開出很好的財報,你還是能在下一個交易日的開盤進去買進(雖然會稍微貴一點),但前提是你要知道什麼獲利是好,什麼獲利是不好以及目前外資群心中假設第一季鴻海的毛利率,營利率、獲利是如何,所以我先會先比較在鴻海開出不同毛利率,營利率,獲利之後,鴻海的走勢圖。

只要在鴻海開第一季財報前,股價在90以下,那代表大部份的外資群、法人一定是看鴻海的毛利率是6.2%,營利率是2.4%,絕對不可能是看毛利率7%,及營利率3.2%,因為如果能連兩續有這種7%的毛利率,在價減後的鴻海,不可能股價在90以下,請記住,鴻海68元減資後變83元,87元的鴻海不過就是減資前的70元,以鴻海2016年毛利率7.38%,2017毛利率6.44%, 2018毛利率6.27%,雖然鴻海毛利率起伏難測,但大致下是以逐漸年減的方式在前進,所以鴻海的股價會被看壞到淨值以下,如果外資群認確第一季的鴻海毛利率是7%而不是6.2%,那鴻海就擺脫獲利年減的趨勢,那股價怎麼可能會在淨值下。


所以大家大致上解外資群的心態了嗎?因為鴻海是大型權值股,如果鴻海有本事毛利率回升向上,外資群慢慢沿著月線回補都還來得及,市值1.2兆,股價1386億,多的是不識貨的散戶,只要發個新聞、波動一下股價就能洗出一堆的鴻海股票,自已千萬不要傻乎乎的訂一個高標準毛利率7%,營利率3.2%,然在開出財報後毛利率6.6%. 營利率2.8%,股價90以下,自已產生莫名的失望認賠殺出,然後外資群就會如獲至寶,哪來的阿瓜在這種毛利率,營利率、獲利的情況把股票90元以下賣出來。

鴻海基本面_組織架構_公司競爭力

今天找了兩篇鴻海小簡介,下面的word檔包含了鴻海的工廠及子公司情況,其實沒幾頁,就23頁,單純就是鴻海的小簡介。

想對鴻海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你還是得去看年報,這份比較硬,有795頁,裡面包成了鴻海組織架構圖,子公司獲利的情況,及各子公司負責的項目。

如果你有耐心看完第一份word檔,大概就能贏過新聞、媒體及名嘴對鴻海了解的深度,如果你有耐心看完鴻海的年報,大概就是有分析師的等級了,鴻海四十幾年沒有自辨法說會,最近在六月十一日要辨一場,我想是因為郭董目前不在鴻海,鴻海要宣示公司還是有人才及讓外資群更了解鴻海運作的方式,不過我認為以我看鴻海年報的心得,很難在法說會中完全了解鴻海整個運作,鴻海的上下遊整合做的真的是太誇張了,從年報的525頁開始看,有鴻海組織架構圖,每個公司負責的業務都不同,就是一條龍的上下遊整合,應該是能算得上是電子股中的0050,整個上下遊的業務量相當的驚人,這也是為啥很少有外資群能準確預測鴻海下一季的財報的主因。

美國對任何國家的關稅都提高了,為什麼會有人想都是由廠商吸收,在我眼中,我認為消費者會吸收大部份,這會造成消費意願下降,但有需要的人還是會買,所以關稅持續不久,不然就是帶動通貨膨脹,反正東西變貴了,薪水變高了,有錢人手上的錢被稀釋了,製造拉到美國,美國人又不願意領低工資,那相對的,生產出的產品就是比較貴,一般工廠,商人不會做功德去開公司, 美國人失去工作的原因是以前中國勞工夠便宜,所以美國可以爽爽的消費,未來如果生產拉回美國,東西就是貴,美國把高毛利率的工作留在美國,所以失業率才會高,畢竟沒有人願意做低工資的工作,現在要把低工資的工作拉回美國,怎麼可能做毛利率低的工作卻領到高薪資,如果硬要高新資,那就是要反應在產品上,公司,工廠還是要賺錢,通貨緊縮=交易減少=經濟衰退,但川普的目的是要讓經濟衰退?應該不是 ,他一直把股市當做他的政績,也就是說,他把經濟成長當他的政績,他也很了解中美貿易戰惡化到最後一定會全球經濟衰退,這一點沒有問題,目前美國贏了,但就是贏多贏少,看可不可以拿更多,其實中國也不需要傷心、難過,這是正常的,想一個簡單的問題,錢=勞力抵用抵,美國長期享受中國人的服務,所以美國人欠了中國人很多錢,每年很大的貿易逆差,現在川普把工作流留美國,就是為了讓美國人做事去還債,總不能中國人永遠幫美國人做事,賺了一堆錢,一堆勞力抵用券,而一輩子都不給美國人機會幫中國人做事吧,美國打贏後,就是人民要幫世界工作,要還債,其實看深一點就是這樣,中國和印度就佔了全世界35%的人口,美國就僅佔4.24%,鴻海工廠在印度,在中國,光這兩個國家的內需就有全世界35%的人。

投資最大的問題在於,你不知道什麼時候該抱,什麼時候該止損,這是一般散戶最大的問題,但這個問題有沒有解?其實是有的,一家公司能不能抱,關鍵在於基本面及價位,如果一家小公司股價100元,淨值50元,配息不穩定,遇到金融風暴或景氣偱環也許就倒了,這種你就不能死抱,我選的公司一般來說都是大型權值股,淨值以下,甚至淨值打九折,會持續配息,競爭力強,這種公司就不會有該不該抱的問題,剛剛傳了鴻海的年報給大家看,很明顯鴻海大得非常誇張,有一點控股公司的味道,其實鴻海這種競爭力強大的公司,擁有的客戶群很廣,一有品牌廠公司被美國打壓,很容易就和鴻海有關,因為鴻海的競爭力力強大了,最有競爭力的品牌公司都是鴻海的公司,大家看到鴻海這麼大的集團架構,怎麼可能是由一個郭董從頭管到尾,郭董比較像精神領袖,下面還是很多優秀的人才去管各大公司,這種感覺就像是,台、清、交成,建中、北一女,是這些學校厲害?還是因為學校的名氣及競爭力吸引過來的學生厲害?如果台、清、交不要這麼有名,就不會有這麼多厲害的學生進去,那台、清、交,成也不會成為這麼厲害的學校,關鍵在於,好的組織及體制吸引了一流的人才、學生,所以這個公司或學校才會變強大,最終台、清、交、成的校長是誰那都無所謂,因為最強的學生及老師已經被吸進去學校了。


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宏達電,宏碁為什麼賠錢後,競爭力就愈來愈弱?為什麼愈不賺錢,公司競爭力愈弱?道理很簡單,因為人才,如果公司沒有賺錢,就請不起或留不住一流的人才,公司付不出給一流人才的薪水、獎金,人才就會去別的公司幫別的公司打拼,所以不賺錢的公司就會愈來愈弱,賺錢的公司就會愈來愈強,這是把公司當數字的人一輩子都想不透的一個簡單事,把公司當數字的人會覺得宏達電1300跌到800,跌到500,好便宜,就一直買,但宏達電不賺錢時,人才就會流失,人才流失就開發不出好的產品,公司沒有好的產品就會更不賺錢,如此惡性偱環下去,現在大家想一下一件事,鴻海賺的錢有比較少嗎?似乎沒有,所以會有人才流失的機會嗎?似乎也不會,只是鴻海業務太大,不容易了解,所以大家都僅看一個小點就去打鴻海,其實鴻海就是太大了,有一點0050的味道,只是沒有0050這麼分佈在不同產業,鴻海算是電子類的0050, 這也是為什麼強者恆強 弱者恆弱的道理所在,投資一定要把現實考慮進去,而不是看股價,很多轉型股,投機股,為什麼我不相信它們,道理就在於,他要吸引人才,談何容易,這要一步一步,一年一年打造的,如財務體質,型象,人才,傳統,組織,架構,競爭力很強的公司,只要把那一套流程套進去,人才帶過去,馬上又可以再建立起另一個強大的公司,這也是為什麼有競爭力的公司在金融風暴過後能最快速的站起來,只要人類在,電子產品需求在,一定就會有消費發生,重點是最終是落在誰身上,除非最終大家就都不用5g,也不要用新手機,新電腦,新伺服器,新的路由器,新的平板,不然一定會有勝出者去生產這些東西,最強的品牌廠出線,伴隨著最強代工廠出線,鴻海這種組織架構不是一般人,一般公司架的出來的,這是一家花了四十幾年打造出來的強大組織,一般公司想要在短期內取代,談何容易,既然沒有人取代的了,怎麼會有人擔心最強、二強,三強的品牌廠不把訂單下過鴻海,我說過,獲利下降的話,這一點我絕對相信,在大風暴中獲利下降,但是鴻海的眼光費被拿走了幾年?完全沒有被拿走,以這種一年配4元的情況,還能不賺不賠的連續配四年四元的股息後才是現在的股價。


空頭半年、一年,多頭四到八年,你的資金及心理只要有本事撐過最差的半年,一年,公司只要有能耐撐住最差的半年、一年,其實多頭的四到八年等著你,眼精閉著隨便在均線上賣,都是會賺錢的,重點是,大家看年報時,應該可以看到有趣的事,鴻海在發無擔保公司債時,利率機乎很低,最高不會超過2%,最低還有0.8%,平均1.1%,意思就是說,銀行很願意借錢給鴻海,只要鴻海有營收,就算鴻海真的沒有現金流,隨便發個債,向銀行聯個貸,還是能搬錢出來,銀行看的是會計事務所簽的財報,所以對銀行來說,鴻海那些資產他們都是相信的,只要是相信,隨便要多少都搬的出來,有啥好擔心的,鴻海股息隨便都配的出來,你在銀行的活存,定存,你覺得很安全?其實銀行早拿去借鴻海了,你的網銀,你的存款記錄單純就是數字,這些數字不會變,所以你不會怕,我就說,一個數字就能讓人心起如此大的變化,這就是股票市場有趣的地方,這是讓有人可以得到超額報酬最主要的原因,如果鴻海股價一輩子都是91.4元,天天都這樣,鬼才會賣給你,每一年你我就領4元的股息,想領的就領,不想領的就賣,大家報酬就全部都一樣了,一篇新聞,一些名嘴,上個節目領個兩仟元,大家看一下我剛給的年報,如果我給你2000元,就你看懂了,看透了能上我節目,說半小時鴻海簡介,你要不要,如果你要,你也不一定有這能力看得懂,所以新聞,媒體,名嘴,講的通常就是胡說八道,他們根本就不懂。


鴻海在一個13億人口,世界第二強國的中國設這麼多廠,確實是合理的規劃,除了中國外,世界各地還有別的廠,最近郭董說要把工廠搬回台灣,我認為一些比較高毛利的有可能會回來,台灣畢竟地太小了,人口太少了,還要出口多運費,這一點不太可能,今天你要賣中國的手機,當然在中國組好直接就賣中國,若回台灣組裝,還要用車,用船運到中國,說不定還要付關稅,不太合理吧,中國有13億人口,工廠全部搬回台灣要幹嘛,印度也有1x億人口,印度人很窮,所以印度競爭真的很激烈,不是普通公司能賺錢的,有和印度公司交手過的都知道,鴻海這種競爭力,在印度也是吃的很開,第印度生產完後,直接賣印度人,這不是很好嗎?有什麼問題嗎?目前大家的焦點都放到美國的3億多人口,全世界不是有六十億人口嗎?除了美國的人外,剩下的人口都不用消費手機,電腦,平板…等了?,美國人消費能力很強沒錯,但畢竟就是3億多人口,消費意願下降,原本兩年買一台,再怎麼下降,三年,四年你還是得買一台,貴一點你還是得換,這種感覺就像是,之前純喫茶一瓶15元,漲到16元我就不爽不喝,後面漲到20元,我更不爽更不喝,幾年後,現在還是在喝,也不會因為從15元漲到20元我就一輩子不喝


之前我就說過,鴻海這麼多廠,了不起就是出給美國的產品從巴西廠、越南廠、墨西哥廠、匈牙利廠、捷克廠、芬蘭廠、印度廠、波蘭廠等去出,剩下從中國原本的就出給除了美國外的世界,為啥很多人覺得鴻海因為貿易戰就要死了,這是我不解的地方?因為新聞?媒體?所有的焦點都在上面?讓看到新聞的人覺得鴻海所有的產能都是為美國而生?,這也是人弱性點,當你失戀時,你會把焦點放在我和你女朋友分手了,覺得世日未日,覺得絕望,其實那只是你人生的一個小小的點,也許最後就是微不足道的小點,只是你短暫都把焦點放在上面,所以你會覺得很痛苦,樣說好了,如果你身邊有一個女朋友,九個曖昧的女生朋友,少了一個女朋友,你會這麼痛苦嗎?我相信不會,因為其它九個女生會讓你分散焦點,也許你根本就不會有感覺,其實投資人很有趣,也許這件事對鴻海整年獲利會影響到0.5,1,甚至2元,結果股價先跌了15元,20元,把影響10~20年的份都跌光了,有人說一年影響1元,那10年就10元,20年儿20元,如果投資人的目光這麼遠的話,都看到影響到10~20年的總獲利,也許公司花個半年,一年,兩年就調整回來了,剩下的不就白跌了,川普2020的總統大選對手應該是民主黨,如果民主黨若繼續強硬的和中國打貿易戰,那最後的功勞歸誰?理論上是歸川普,那民主黨2020就不用選了,所以2020年時川普的對手應該是中國和民主黨,川普會不會把和中國的戰線拉到選總統時?現在貿易戰一打下去, 經濟衰退到2020年一定讓川普有感,主打經濟牌的川普面對著經濟數據不好,股市崩跌,民主黨的競爭,中國的攻擊,這也是一個有趣的局勢,有誰會這麼蠢做這種事,如果經濟數據不好,fed就會開始降息,資金寬鬆,這時市場上又充滿了資金,這時資金要去哪?最好是雙方都出重手打到對方有感,最後就在妥協中得到一個好協議,惡化下去對川普有啥好處?中國奉陪到底有啥好處,一個政客就是要連任罷了,你只要讓人民消費變貴,生活變苦,你還會當選,那我真的是佩服人民的蠢了。

鴻海基本面_第二季所得稅異常高_未分配盈餘稅



昨天看完鴻海基本面中的業外收入部份,今天我們來看一下所得稅,幾周前,版友Roger0607看了下圖七季的簡易財報後推論說鴻海所得稅會介於20~40%,但以我所知,企業所得稅從17%升到20%,什麼時候升到40%,我怎麼會不知道,看了七季簡易財報後,我發覺確實在第二季所得稅會有40%的情況,到底是為什麼呢?讓我們繼續追下去。

首先我們先來看2018第一季的所得稅,2018第一季稅前獲利298.8億,所得稅58.6億,所得稅19.6%,嗯~~很接近20%,這看起來很合理。

再來看2018第二季稅前賺309.1 ,所得稅135.4億,所得稅43.8%, 唉啊~~非常不合理的情況發生了,到底是為什麼呢?我看一下細項,哦,原本是當期所得稅59億,未分配盈餘加徵62億,加上一些微調的部份,原來43.8%有22%是未分配盈餘加徵加稅的,不是所得稅課走的,那再看一下這張圖的右邊部份,2017年的,2017年也有未分配盈餘加徵55.79億,所以一切真相都大白了,確實所得稅差不多就是20%,不會有不確定。

多驗證一下第三季,稅前賺343.3億,所得稅97.82億,所得稅大約在28%左右,這時未分配盈餘加徵項目才5百多萬,這就不考慮,第三季所得稅確實高一點,來到28%。

最後看一下第四季,稅前賺751.2億,所得稅112.3億,所得稅14.9%,第三季所的稅多8%,第四季少5%所以全年的所得稅近乎在20%,其實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以上得到一個結論,就是第二季會有未分配盈餘加徵,這部份這兩年都是所得稅多一點,所以會讓稅前和稅後差到近40%,既然知道這一點,我們只要預期第二季才會發生這件事,第一季所得稅當然用20%來估就行了,至於第二季要加徵未分配盈餘加徵,這個你知道我知道外資獨眼龍也知道,這也沒有什麼會讓誰跌破眼鏡或失望了,第一季我們在估所得稅就是用20%即可。

鴻海基本面_股息_股價_獲利能力

首先我們先回顧一下鴻海的歷年發股息的情況,鴻海有30年連續發股息的記錄,共發了102.52元,在2016年前鴻海都還有發股票的情況,這兩三年來,有可能是成長無法再向上突破,所以改發現金股息,這對股東也不是啥壞事,之前是賺的錢發一點給股東,然後多發行一些股票給股息,股本變大,營收跟著變大,獲利維持,近幾年毛利率、營利率有下降的趨勢,所以營收增加,但獲利跟不上,所以乾脆就減資兩成,分母變小,分子不變,自然獲利就會變的比較好看一點。

看一下鴻海歷年的獲利對上股價最高,最低及平均,再考慮鴻海去年減資兩成的原素,可以看得出鴻海股價其實還在相對的低點,我們可以假設一件事,就是鴻海在經營效績不變的情況,股本縮小兩成,那獲利應後會比之前好,當然這是假設,未來我們可以一季一季的驗證。
鴻海股價所處的位置,我們可以用下圖來看,可以看的更清楚一些,若把減資兩成的因素考慮進去,目前鴻海的股價不過70元左右,可以清楚的看到70元的鴻海在這十年的均線處在何置的位置。

未提供相片說明。

看完股息及鴻海股價的情況後,我們來看一下近六年的鴻海毛利率,營利率,業外及獲利,這六年鴻海的獲利介於8~9.4元,業外介於230億~703億,平均約在3xx億,看得出來鴻海業外獲利其實很穩定及強勁,2017年業外有703億應該是特例,是處份夏普得來的。

看一下鴻海2013年到2016的毛利率及營利率,毛利率從2013年到2017年的毛利率變化如下6.44%,6.93%,7.17%.7.38%,2013年營利率的變化如下2.77%,3.4%.3.66%,4.01%,看得出來這四年毛利率,營利率持續的向上,獲利變化如下8.16,8.85,9.42,8.6元,在2016年毛率利、營利率上升,鴻海的獲利就出現下降,2017,2018年的毛利率6.44%,6.27%,營利率2.39%,2.57%,獲利8.01,8.03,在2017年鴻海毛利率,營利率大幅的下降,所以股價從12x元,一路下降到68元,減資後從68元變83元,然後再下跌,2018年鴻海似乎發覺獲利上不去,所以才減資兩成,這就造成投資人的疑慮,股價就一直的弱勢,但在2018年第四季的財報出來後,似乎讓外資群及投資者有一點跌破眼鏡,2018年第四季的財報雖然沒有扭轉毛利率從2017年的6.44%降到2018年的6.27%, 但營利率有成功的從2017年的2.39%變到2.57%, 這也許是一個轉機點,如果接下來毛利率、營利率可以回升,那加上減資兩成的威力,在獲利上會出現相當好看的財報。

未提供相片說明。

看一下鴻海21季 的財報變化,目前看不出來鴻海季與季之間有什麼特地的變化關係,鴻海歷年的第四季及第一季,並沒有一定誰比誰高,所以歷史經驗無法去判斷2019第一季的毛利率、營利率情況,即然沒有一個特地的關係,那代表外資群及投資者也推測不出來2019年毛利率或營利率的情況,其實大家立足點就變的相同,雖然看不出來有什麼特定的關係,我們還是能用外資群特有的判斷準則去推測當財報出現年增、年減後外資群會做什麼事,有了這個想法後,我們就去把歷年的技術圖型抓出來,看每一季財報開 來後,股價怎麼走。

未提供相片說明。


2019年6月17日 星期一

不同的策略要套在不同的股票中

 以下的故事是起源於,某一個獨立贏家在久久在非理性的甜美價買進,在幾周賺約10%就出脫,我在解釋這方法不適合套用在我們這使用。

我說過,不同的策略要套在不同的股票中,不同部位也要有不同的操作方法,不同的策略適合在不同的情境,以前我一個人的時候,我手上10~15檔觀察股,這些股票的基本面都偏穩健,如果我想要在短時間內賺錢,我只需要找出價值,然後在非理性時出手,當市場稍微回復理性時出脫,時間很短線,報酬率也相對有限,部位也相對有限。

鴻海62元買70元賣,其實真的是差的很遠,找到一個價值點後,深入研究,抱長一點不一定會比他的報酬差,鴻海62元是會出現在下圖2009年在紅色框框這,你隨便抱著十年,也不會賠,如果你隨便選在藍色框框賣,重押的結果,你不會比他小押,短期賣報酬差。

一般若要買到非理性價,大部份的時間應都是在等待時機的出現,過度保守的人,出手時所謂的重押是十分之一,八分之一這種,不容易賺到大錢,而且非理性價格出現時間很短,如果我們操作的周期很短,例如2周,3周,若套用在我們這,那我就是在坑殺大家, 因為大家買完我估計至少一個月到三個月不等,大概六到八成的人會在一個月完成, 兩三成的人不會在一個月內完成,很少部份的人也許一周內就完成,所以這方法大概就是爽到Roger這類短時間就歐印,短時間就全出的人。

當你進到某一檔股票中,你需要研究基本面,如果股票是從1000檔中找出來的,其實真的就是不可能深入研究基本面,62元歐印買鴻海,這十年間有四次可以出脫,隨便選一個點都會比兩周、三周出脫多賺十倍以上,甚至三十倍,五十倍,股價雖然在80~120之間來回,但每年配的股息及股票,複利再投入或是單純就是拿來花,十年後成本早就歸零,這樣的策略,不論你是一個人,十個人,一百個人,一仟個人,一萬個人,十萬個人,我原相信能適用,而且這樣賺到的錢,我敢保證不是從自已戰友身上拿到的,股息是公司配給你的,這是所有人都拿得到的,差價是市場阿瓜送你的,要賺到大錢,就是股息+阿瓜給你的差價,而阿瓜有分成在低檔非理性價賣給你及在高價狂瘋價向你買的,只要把握這三點,你能得到超高報酬,如果你就是合理價買到,合價價賣出,這時你就是賺公司配出來的合理報酬,只要你抱得住,不論你是阿貓,阿狗,阿九…等,你都賺得到。

選股票也沒有這麼難,還要積分,微分的數學公式,你只要把握幾個點,所謂的股息就是你長期持有的回報率,這一點你投資前就要先確認,這是你的後路,淨值是公司價值護城河,如果股價高過淨值太多代表眼光費被拿走太多年,未來你需要更長的時間化解風險,這也很好理解,淨值30元,股價100元,一年賺7元,別人都把你十年的獲利拿走了,你賺什麼?那公司能不能再賺十年這樣的獲利?這就是公司有沒有競爭力,之前的國巨,旺宏…等,雖然一時大賺,但這些公司 有能耐持續下去嗎?我的判斷是不行,所以股價怎麼可以先拿走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一百年的獲利當眼光費,最近你看旺宏的股價差不多就是回淨值了,所以之前五十, 六十元買的人,大概需要十年,二十年才會回本,重點是公司還不一定能連續的賺那麼多錢。

某網友投資的策略就類似我之前和你說過的,當你看不起鴻海時,給你72買到,你大概75,78,80你就賣了,你72買到80賣,你還是比不上80買到,100賣中間拿了2年的股息,為什麼我常常說70~72如果你運氣好買到,你也抱不久,我不是要酸買在70~72的人,而是你有一點基本的功力,真的想投資鴻海,你絕不可能在從97跌下來期間,中間經86, 82, 80, 78都沒有出手,76,74算是無敵甜了也沒有出手,直到 70~72才出手。

在這價位出手的,也許是看到新聞或是他觀察名單價格很甜才去注意,這就是我所謂的運氣好,當你買在這價格時,時間如果是兩周,三周,以鴻海的基本面,價值面,組織架構,給你看一年也看不懂,兩三周的看,不論你功力多強,你都僅看得懂皮毛,以我之前研究轉型股的經驗,鴻海我覺得比轉型股還需要花時間,因為鴻海是控股公司,而且是一條龍的公司,我要全盤看懂,我要先看鴻海的組織架構,然後分別對子公司,孫公司的財報再去看,最後最難的點是把所有的公司融合在一起很順的運作,每一間子公司、孫公司的架構不難懂,也不難架構出來,鴻海真正的價值是在能把這些子公司,孫公司組織起來,上下一條龍,這沒有長期觀察鴻海的人不可能看出來。

最近很多版友丟投顧的報告,裡面就用很小的一個小點切進去,然後就敢給目標價了,這種算是三腳貓的分析師,差得遠~~他們不準的機率就很高,心理面是很多人喜歡我的主因,很多基本面看得懂的人,最終會死在自已的心理面,心理面可以靠生理,心理下手,生理就是多到戶外走走看看,放鬆心情,心理就是以基本面為底,資金配置為輔,看一些人性弱點,金融心理學,了解自已是在和別人打戰,別人會透過價格波動讓你難受…等,時間久了後,你就會發覺,沒有波動沒有勝負,當你痛苦時,別人也痛苦,但如何降低你的痛苦指數?用哪一些方法讓你撐得住,撐得住也撐的正確,最終贏的留下,輸的出去,當然輸家出去時會把錢留下,贏的人就拿走。

價格波動是機會不是什麼壞事,如果鴻海沒有從97跌到70,你庫存中不會有70的鴻海,但97跌到70你還有沒有錢能買?這就是你資金配置的功力,從97波動到70你還抱不抱得住,這就關乎你基本面的功力及心理面的強度,有一些人會用很奇怪技術分析的名辭,什麼小鳥反轉,大鳥飛天的,但股市中所組成的成員是社會上懂的及不懂的人,這種過於奇怪的名辭懂的人不多,所以我很常說,技術面是統計,也是心理,統計是均線,這人人看得懂,外資群在大型權值股要打敗別的基金經理人的依據,散戶投資者看到均線就知道自已的平均成本,這種東西就很有依據,當你說小鳥反轉,大鳥飛天,也許是某一個人創的,那個人要是不夠有名,誰會管你小鳥、大鳥的,這也是為啥我很少在說一些怪怪技術面的東西,那些能參考的價值就很低,尤其是在大型權值股,均線概念就是我們群組100人,妳的成本78元,Steven.P成本88.8元,最終你會贏他的機率平均就比較高,如果你的78只買1張,Steven.P 88.8買275張,兩個人領了2年領後,在90賣,還是Steven.P賺的比較多,這就是歐印及只買一點點的不同,如果你可以像呂大買在75元,買了176張,一樣領兩年息,賣在90,那當然就是賺更多,股市就是人與人的對戰,你打敗的人愈多,你勝率當然就愈高,這就是為啥我在大型權值股很信均線的道理。

Rain版友:人的一生,時間有限,花在刀口上才不會浪費,與其研究一位沒有驗證過的陌生人,不如珍惜眼前,多向A大學習,這是我個人看法,歡迎批評指教,投資到底是該浮光掠影,還是深入專研,我想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

林志瞬版友: 跟了A大瞭解一家公司價值後,會發現不同公司的價值會有不同的曲缐,但只有大型股的曲線是比較容易預測,因為大型股的投資者大部分是法人…小型股會因為散戶、人為操控變得不可預測,曲線隨主力操控想怎麼劃就怎麼劃,那些曲線的意思只是一隻股票低於價值太多股價就不易下跌之後等到氣氛變好或業績改善曲線就會往上,另外小公司若有人要炒作不需要理由就可以往上或往下。

這些獨立玩家只是故弄玄虛,用一些大家聽不懂的話來造成一般民眾的支持,因為越不容易懂就會覺得他越厲害,如果你看了他的圖表就認為他很厲害,代表你不夠認真看A大的文章另外也沒有去暸解財報書…因為要看的懂A大文章若不看財報書,真的很多時候我會看不懂A大寫什麼?就算你看懂財報書後,你也會發現A大文章中的邏輯思考及整合能力很多都是一般人沒想到的…看的懂跟融匯貫通的世界真的差很多…這是我的看法。

當然我也不會有排他性,只是當我懂得越多時,我會把那些故弄玄虛的人先排除在外…講到這個又想到我姐夫,昨天跟他在車上聊鴻海才發現之前我以為他交10萬元加入一個團玩股票最後輸錢,原來不是只有10是50萬,而且他說他還是抬轎的股票最高漲到150元左右,現在40多元,跟我說還好之前沒完全聽他們的,最後小輸就跑了…真慘。

Andrea版友: 我覺得一點都不矛盾耶 看到喜歡的觀念想法都可以學, 我覺得可以欣賞的人很多 ,每個人都有他獨到之處,當然這是我的想法,不需要有排他性,海納百川才會成為海,學習也不需要學習到很深入,一場演講有一個觀念覺得受益就夠了,不然幹嘛去讀那麼多本不同學派的書, A大的邏輯思考能力的確很強看的事情也不從不同的觀點,這都很認同, 隨人而異, 各位還在賺錢當然要深入,而且你們的資資質很好。 做得到深度學習。 我這年紀 就像我先生說的 也不可能賺大錢, 所以就是選擇 簡單明白的就好,這我都同意,不過當你說一個人好,並不表示另外一個人不好,生活大當然他的問題就是 他是獨立玩家,無法複製 ,而他也不想要別人複製,否則他就賺不了錢了, 還好啦 本來網路上就沒有人義務要教你股票,像a大這樣佛心來的很少,玄虛我承認,故弄就保留。但是會去看他的文章主要是它對生活的態度 更值得學習,只是看久了,覺得好累,因為自己不是那種認真學習的人。

我覺得最主要是A大的講解很適合不懂股票的我 ,一步一步的教導, 而且也懂得散戶的心理面,會用適合我們的言語詳細說明, 一邊買股票就一邊驗證 a大的說法,沒錯,就是參考(不見得能學會)其實版面上很多人Rose, Rain 黃大 等,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雖然學不來,但是看到他們從不同的觀點去分析 ,也是參考。也許等到以後功力夠了,就自然會了,我有我有用他的基本方法,稍微驗證。但用我的模式,有效,不過不管是誰, 我都會用a大的方法先檢視一遍。

Allen_Tsai 版友:某網友的方法呈現的結果,僅是文字上的成功,我們無法真實的一探究竟足一驗證,所以只能參考就當作是在學習,跟著A大就不同整個操作足一驗證,毫無任何保留一一解說,完全不是紙上談兵,讓你知道甚麼叫阿呆谷,甚麼叫賺錢賺到想哭,這是你花錢也買不到的實戰經驗

富杰版友: 要看自己的總資產大小 以及想投入股市的資金水位 配合個人的理財想法 會有不同的投資概念想法,某網友方式有其想法 但就是單打獨鬥勝率特高

投資專家是一點一滴用時間累積出來的

 有一些人看了我一兩年的文章後,會試著自己去找一些股票投資,但他們總是會覺得在持有時,沒有當初參考我的標的來得心理踏實,總是在關鍵時刻,在自己心理一時的軟弱最終就會放棄,使得會把之前賺來的錢賠回去,其實這就是功力的差別,一個人一樣會煮菜,你按照相同的方法去煮,最終煮出來的味道竟然是有差的,這是為什麼呢?關鍵在於每一個項目的細節,你覺得你的鍋子、食材、調味方法、刀功和我一樣,也許你可以模仿我說的每一個流程,但你在每一個細節上下的功夫也許和我不同,這些細節是時間、經驗、努力的累積,投資的功力是可以一直持續的累積的,每一個細節也可以持續的再優化。

以資金配置來說,人性就是有多少錢就買多少,買的速度又快又猛,買太慢深怕漲上去少賺了,買太少怕漲上去賺太少,但買又快又猛又多這一件事是不正確的,因為就算你看出該公司的價值,你也不可能看出市場散戶的瘋狂程度,資金配置是讓你能在價值點開始佈局,在非理性便宜時持續加碼,這聽起來很簡單,但不同人來做會有不同的結果,經過了幾次的經驗後,在資金配置上就會進化了,所以我說資金配置,而你做了,但不同人做的程度就不同,這就會影響到最終你的佈局均價及報酬,甚至在股價波動到最大時,會影響到你的持股心理。

大家也會去看公司的基本面,但明明我說這個方式比較適用在大型權值股上,但還是有一些人會挑出小型股,生技股,太陽能股,本夢股,我會去判斷公司的淨值,三率,配息,產業前景,競爭力,現金,保留盈餘,老闆誠信,公司是否能持續賺錢或僅是曇花一現…等,我會觀察的點很多,但有一些人也許就是看三率,看配息,看淨值,剩下的就沒有去看,當你沒有深入了解一家公司時,你對公司的信念就沒有這麼強,如果你在投資,你沒有依基本面去考慮最差情況,也許最後你會死在一時最差的情況,哪怕那個最差的情況只在盤中出現一秒。

當我說均線是平均價,因為大型權值股股本大,股票數量多,裡面是由很多投資人,法人、外資群所組成的,所以技術面的統計均線就顯的特別有意義,但還是會有人拿了一檔三億,五億,二十億的股票用均線來看,說句白一點的話,這種小股本的公司,隨便幾個大戶,技術線就隨便他們劃,所以技術分析我一直強調要用在大型權值股上。

外資群、法人,散戶的心理面,這是要透過長期觀察才可以發覺他們的習性,這適用在短線佔對方便宜,只要別人的習慣被你摸透了,你透過資金配置就能贏光他的錢,還有我常說的自我心理面,股市中是人與人之間的對戰,所以很多高手、法人,外資群一直是透過一般人的人性弱點去下手,一個沒有經過訓練的人,不知道什麼是人性弱點,什麼是金融心理學,只要進到市場中,你順著你的個性去動作,你不用懷疑,你一定是送錢的那一個,這時你問你自己,你心理面的弱點是什麼?一般人的心理弱點又是什麼?金融心理學,人性弱點是哪一些,如果這一些你全部答不出來,代表你在心理面上還差的很遠,心理面適用於短線及中長線,短線因為知道別人的弱點,所以你可以透過這些弱點在市場上佔別人的便宜,中長線用於你是否能抱的住股票,一些人以為中長線抱股票很容易,一旦股價開始波動時,你就會知道沒有你想的這麼簡單。

綜合以上,如果你和我投資的標的剛好一樣,當我在做基本面的研究,技術面的觀察,企業競爭力的了解,心理面的建設及提醒,籌碼面的解讀,這些細節會在每天無形之間的灌到你的心中,所以你會覺得心中特別的踏實。

當功力累積到一定的地步時,再碰活潑的小型股,生技股,太陽能股,題材股才不易受重傷。

2019年6月4日 星期二

要賺大錢你要有膽識也願意負擔風險

之前我說過,沒有買到低價的鴻海,你也不需要太傷心,低價買到的人也不需高興,對於一個不懂的人,對鴻海沒有信念的人,買低你也許會賣更低,你會在很低才買,漲上去再掉下來後小賺,小賠你就會賣,因為你對鴻海價值不了解,你也沒有信念甚至你看不起鴻海,下圖是近期鴻海的表現,短短的兩周中,我劃了三個框框,很多沒有信念的人也許買賣就在這三個框框中,他們是賺不到錢的,太膽小的人他們買了一成,兩成,他們也不敢多買,就算他們識貨,他們也賺不到什麼了不起的大錢。

要賺大錢,你要有膽識,願意負擔風險,識貨,耐心,最終也要有一點的信念,信念才是你從頭賺一檔股票到最後的關鍵,這裡大部份的人應該都知道,一兩年前,我對宏碁的信念有多強,就是有這麼強的信念,我才不會被14->17->14->21->19.x被洗出去,而是在3X,,25~27才出脫,你基本面就算很強,看得出公司有價值,很安全,如果你沒有信念,你不容易看著你的獲利從5%,10%,20%,30%,50%,80%,100%都不為所動,沒有信念的人,也許1%,3%,5%,了不起10%就出脫了,一定是等不到賺100%,也等不到最終平均賺總資金80%這樣的獲利水準。

一般人因為不太懂股市,不懂基本面,所以不知道什麼時候該要有耐心,什麼時候不需要害怕,這一些東西由基本面去就能讓你做出正確判斷,但信念這種東西不是基本面可以幫助你的,很多人基本面很強,每次總在關鍵時刻放棄,到了關鍵時刻懷疑自已,所以常常賺不到大錢,這個的問題是你沒有信念,你不夠相信你自已的判斷,也許有可能被很多新聞、媒體放空頭廢話逐漸的累積壓力,最終就算你基本面看對,但你就是賺不到大錢。

很多版友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在抱我說的股票時總是心裡特別的踏實,自已找的公司,就算做過基本面的研究,資金配置,還是無法像我找的讓你這麼踏時,原因很簡單,基本面我是沒有問題的,一部份是讓你了解公司讓你免於未知的恐懼,一部份透過資金配置去穩定你的心理面,讓你在漲及跌都開心,最後一部份就是我會灌輸給你信念,既然基本面,資金配置都沒有問題,有可能就是你對自已不夠有信心,透過我給你的信念,讓你持股心理更強大,這就是差別,做正確的事時,有強大的信念才能讓你抱的緊,抱的久,賺到一個大波段。

這是需要做很久的股票才能累積出來的信心,一開始沒有長期當過贏家的人對自已的信心不可能這麼強大,有可能因為還在摸索期,你不確定這樣做是不是能讓你賺錢,當你看了基本面後,你不了解這樣看基本面是不是正確,沒有人告訴你要好好的資金配置時,你一定有多少錢下多少,這都會造成你在投資時期沒有信念的原因。

我舉一個例子給大家聽,我常常去爬不同的親山健行步道,每當第一次去新的山時,我會覺得路怎麼這麼遠,這麼難走,每走一小段時,我就會懷疑我是不是走錯了,我沒有這麼強大的信心我走的路是正確的,雖然一般來說這種親山步道就是一圈的,我走進去時也認真的看了一遍的地圖,但心裡就是不踏實, 所以走起來就覺得特別的遠及特別的害怕,當我走過第一次後,在回程時,我忽然發覺,為什麼一開始走時這麼遠,回來時這麼近,最終我想了一下,因為回來時,我已經走過這些路了,我確信照這樣走一定就是回得了家,所以我特別有信心,也很有信念這樣走一定能到出口,所以走的時候心情不會緊張也不會害怕,自然就覺得比較近及簡單。

我成功走進過很多檔股票,也成功的走出來,我用的方法都差不多,我知道成功的機率很高,一定是比新人在那亂玩,比正常投資人成功機率高,因為不論是在選股,看基本面,我都有特別的挑過,要進到我觀察、操作名單至少要滿足

1、 大型權值股,股本夠大,市值夠高

2、連續且穩定的配股息,而且一定要連續十年,二十年(之前的轉型股宏碁不算)

3、股價一定要低於淨值,眼光費沒有費拿走太多,最好是被一般人看壞,但其實公司還是一直有賺錢

4、競爭力一定要強

5、股價一定要在長期均線以下

光以上這幾點成立,你用時間就能化解風險,了不起兩年,三年,在這期間找個樂觀的一波多頭隨便都能賺錢,如果要賺大的,就找最瘋狂的一波多頭,最好大部份的人都在上看150,上看200,上看300時,那時就是大賺的時候,有上面1~5點,你在持有股票時,就要有信心一點,不要被外界外行人給影響,那些說不好的人,說不定進到股市還沒有賺到什麼大錢,也許總合還是賠錢的,一百個,一仟個,甚至是一萬個股市輸家說什麼,那很重要嗎?我想一點都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