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九個交易日下來,鴻海僅有八周下跌,二十一周上漲,下跌周的跌幅也相對輕,分別是下跌0.5元,下跌4元,下跌3元,下跌1元,下跌4元,下跌4.5元,下跌3.5元,下跌5元,上漲的二十一周上漲的幅度相對大,分別是上漲1元,上漲3.5元,上漲8.5元,上漲11元,上漲兩元,上漲3.5元,上漲9.5元,上漲0.5元,上漲4元,上漲9元,上漲7元,上漲13元,上漲12.5元,上漲1元,上漲1.5元,上漲12.5元,上漲5.5元,上漲7元,上漲5元,最近這兩周鴻海開始出現噴出大漲,分別上漲12.5元及18.5元,確實這兩周鴻海的噴出大漲吸引了不少的小散戶開始進場,這一點可以從近兩個交易日看出來,目前不論是新進來的小散戶或持有很久的價值投資者,目前都是處在自信心爆棚的階段,其實這也沒啥好驚訝的,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了,唯有市場信心爆棚時鴻海股價才有可能出現瘋狂價。
大家來看一下從2019年開始鴻海的獲利,淨值及股價年線情況,2019年鴻海獲利8.32元,淨值89.46元,平均成交在78.4元,之前我就一直和大家說我有透過資金配置,成本大概就是在半年線的78元,差不多就是這樣來的,到了2020年時,鴻海賺7.34元,淨值93.59元,平均成交在80.2元,時間到了2021年,鴻海獲利大幅提升到10.05元,淨值99.59元,平均成交在111元,大家應該有發現2021年鴻海的獲利比2020年提升了2.71元,股價平均才增加了30.8元,時間來到2022年,鴻海獲利10.21元,淨值104.65元,平均股價105元,這時會有人覺得不可思議,明明獲利增加,淨值增加,為什麼股價平均僅有105元,還比2021年的平均111元還要低,會這樣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價值投資者買走了三大法人100萬張鴻海股票,股票都落在散戶手上,三大法人每天眼睛張開就是壓制及摜殺,一些比較好心的外資群及主力,他們使出懶得理鴻海大法,這樣已經是對鴻海最大的仁慈了,畢竟他們又沒有買走短線流動籌碼,三大法人去拉抬股價對他們也沒啥好處,時間來到2023年,鴻海獲利10.25元,淨值來到107.72元,平均成交在104元,比2022年更誇張,鴻海的獲利又提升了,淨值也更高了,但股價卻更低,會這樣的原低是價值投資者薪資,獎金,股息,個人信貸,股票質借,理財型房貸再投入,買走了三大法人更多的股票,所以三大法人壓制及摜殺的更明顯了,時間來到2024年,鴻海獲利來到11.01元,淨值118.45元,平均成交在170元,原因就是三大法人把廣達,緯創,仁寶,和碩,光寶科,英業達,台達電,緯穎等代工廠股,AI概念股通通都炒過一輪了,所以只能大舉的進來買鴻海,從3月開始外資群及主力合計買超了鴻海五十萬張股票,把鴻海股價拉抬到最高234.5元,因為三大法人的成本很低,後面就在200元及180元一直出貨,散戶及價值投資者也一直買,所以外資群合計賣了118萬張鴻海股票,大家也是看到了,三大法人賣了118萬張股票後,鴻海股價就被三大法人摜殺到112.5元,去年鴻海漲到234.5元時,難道那時沒有AI伺服器行情嗎?AI產業不好嗎?去年和今年其實情況是一模一樣的,唯一不同的點在於,外資群只要能賣出118萬張,而且散戶願意在180元到200元買,那外資群及主力在120元及140元買,接著在180元到200元賣,這樣就完成了一買及一賣,最近三大法人合計買超鴻海113萬張,股票都落在三大法人手上了,鴻海股價257.5元,現在三大法人持續的喊鴻海要來到300元,335元,350元,375元,甚至喊到400元,就會有散戶開始在那說鴻海大行情即將來臨,說不要錯過鴻海大行情,聽了我就想笑,有膽你就讓三大法人把手上買的113萬張都賣給散戶試試,你就會發現鴻海淨值99.59元到107.72元,一年能賺10.05元到10.25元,在這樣的情況下,外資群還是敢讓鴻海股價在94到116元整理,大部份的時間敢在淨值不近105元附近整理,今年鴻海淨值能來到一百二十幾元,獲利能到14元甚至是以上多一點點,只要三大法人把手上113萬張賣掉,三大法人按照之前的玩法,鐵定是敢讓鴻海股價在120元到140元整理,很有可能一直在130元整理幾年都敢,很多散戶看到股價上漲後,就忘了三大法人之前怎麼玩的,我也是服了這些人,上漲時就在那很樂觀,下跌時又在那帶頭悲觀,要是你一直沒有基準點的概念,你永遠都只會追高及殺低。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