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11月2日 星期日

11月2日!外資能測試鴻海的價格幅度變比較大!序言

11月2日!外資能測試鴻海的價格幅度變比較大!作者:A大!這一周鴻海的股本增加9.52億,總股本從1391億增加到1399.7億,這時會有人說,奇怪,鴻海又不是ETF,也沒有配股票,怎麼股本會從1386億增加到1399.7億呢?之前我說市值型ETF及高股息ETF的市值,這是會因為散戶一直買而增加,但一般的公司只要沒有現金增資或配股票,那股本就會一直維持在某一個數值,鴻海股本之所以會變大,原因就是幾年前鴻海有發行無擔保公司債,那時股價100元以下,鴻海首檔負利率可轉債30日完成定價,擬發行總額為7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196億元),預定發行日期是8月5日,轉換價格訂在163.17元,轉換溢價率達47%。每一年鴻海只要配股息,無擔保可轉換公司價的目標價就會愈來愈低,當鴻海股價高過163元,持有可轉換公司債的投資者就會拿著公司債去轉換成股票,這樣鴻海的股本就會變大,這對鴻海來說也是好事一件,當初鴻海在淨值100元以下時,用163元發行可轉換公司債,現在投資人轉換成股票,鴻海等於就是用A4紙印股票,這樣就不用還債了,這是可以增加鴻海的現金資產及減少公司負債,這一周新增的比較多原因是之前和東元合作,雙方各自印了股票給對方,所以雖然鴻海印了七萬多張股票給東元,但東元是不會把這些股票拿出來賣的,就像鴻海也取得了東元的股票,鴻海也不會把東元的股票賣出,在鴻海及東元合作後,股價都上漲了不少,所以對鴻海及東元來說,都增加了不少有價證券,這就是鴻海最近股本會一直愈來愈大的原因,這不會影響到第三季鴻海的獲利,畢竟現在都已經十一月了,第三季財報是七月,八月及九月,第四季確實會因為股本變大而影響少量的鴻海獲利,之前鴻海稅後賺1386億,這樣是能賺EPS 10元,現在稅後獲利要賺到1399億,這樣才會有10元,現在鴻海賺1386億的話,EPS僅會有9.9元,差不多就是差個0.1元左右的幅度,鴻海和東元合作的效應在第三季也不會顯現,之前東元說和鴻海合作的效應今年都不會有太明顯的效果,明年開始才有可能會影響到公司獲利,這時會有人說,東元股價都從46元漲到116.5元了,其實之前鴻海和裕隆合作時,裕隆股價也是從40漲到94.5元,花了八個月的時間上漲,主力就是利用裕隆及鴻海之間的合作,在合作還沒有發生結果前,市場是不敢太過看空裕隆的,畢竟裕隆和鴻海合作,一間世界一流的公司就擺在那,只要給裕隆一點訂單的話,那裕隆就能發大財,所以主力就這樣在裕隆中炒了八個月的股價,時間一年過去後,市場發現鴻海的電動車發展不如預期,接下來主力就開始出貨,裕隆股價就從94元花了兩年的時間跌到33元,比當初的起漲點40元還要低,對主力來說,因為當初裕隆漲到94.5元,很多散戶中錨定效應,當裕隆跌到90元,85元,80元,70元,60元,當裕隆股價愈跌愈多時,散戶就會覺得自己賺到了,覺得裕隆都從94.5元跌到60元,結果就是一直跌到33元,之前我常和大家說錨定效應,這就是很好的例子。


大家聽完上面的錨定效應後,接著來看一下鴻海的部份,一開始三大法人本來僅買了六十萬張鴻海股票,成本大概在160元左右,外資群就故意在200到220元玩上漲後下跌,接著下跌後上漲的遊戲,只要散戶在200到220元買氣很熱絡,那外資群平均賣在210元的話,這樣大概是能賺50元的差價,記得去年外資群及主力就是從100元開始向上拉抬鴻海,有十萬個鴻海股東在120元被洗掉,後面外資群又買在140到150元,接著在180元及200元倒貨成功,今年四月鴻海股價最低就來到112.5元,外資群及主力在200到220元玩了很多遍後,發覺賣個七萬張不到,股價就從230元崩跌到203元,後面外資群及主力逼不得以,只能在220元到230元大買鴻海股票,就是把去年7月在225元左右套牢的散戶股票通通買走,外資群手上的持股就愈來愈多,成本也從160元提升到180元,後面外資群及主力再買個十幾萬張,把鴻海股價拉超過234.5元,成本僅稍微提高了幾元,大概目前三大法人的成本就是在一百八十幾元,這應該很好理解對吧,外資群只有十分之一的股票是買在234.5元以上,而且最近外資群是沒有買任何一張成本在250元以上的股票,所以外資群的成本並沒有有效的提高,之前我一直和大家說三大法人只要出不了貨,他們就會拉抬及護盤,就會有一些價值投資者把手上的槓桿去掉,讓外資群及主力多買到幾十萬張的股票,會有一些沒有去掉槓桿的人在那說,哼,還好我沒有去掉,其實一買一賣成交易,要是愈多散戶都沒有去掉手上的槓桿,那三大法人就不會在200到230元買到幾十萬張股票,當外資群及主力的成本沒有向上提升,那外資群憑什麼向上拉到234.5元,也許一些剛進鴻海不久的散戶對外資群的賤沒有感覺,但之前價值投資者在70到90元買了兩年,在100到110元買了三年,合計買了一百多萬張股票,那時鴻海的獲利及淨值和現在沒有差很多,去年鴻海賺11元,今年大概賺個14元,前年大概就是賺10.25元,外資群及主力因為賣了手上一百多萬張的股票,所以一直讓鴻海的股價平均成交在104及105元,所以我常說股市是有因果關係的,當大部份的股票都在散戶手上時,外資群就是會壓制及摜殺,要是股票都在外資群及主力手上時,他們就會拉抬及護盤,有一些價值投資者會看不開,我就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給他聽,要是股票通通在你手上,你持有兩千張,在2021年到2024年2月時,因為外資群及主力根本買不到股票,所以你這兩千張股票的市值是兩億,要是你把手上的槓桿去掉,也許賣掉一千張,你賺了一億,手上僅剩下一千張,現在鴻海股價257.5元,你手上的鴻海市值2.57億,你覺得哪一個比較好呢?我常和大家說散戶很搞笑,他會為一些奇怪的事在那內心戲一堆,像昨天那位網友,明明今年以來賺了66%,結果他在那自我心理面崩潰說少賺了,沒有達到賺100%,覺得自己好受傷,看到我都笑了,大家知道外資群怎麼玩的嗎?外資群從4月11日以來買了鴻海一百萬張,三大法人買了113萬張,外資群及主力這113萬張都買在112.5元嗎?當然不是,三大法人平均買在一百八十幾元,外資群及主力從112.5元一路買到265元,過程中會賣一些及再買一些,成本就是在一百八十幾元,所有的價格都是外資群及主力買出來及賣出來的,也就是說技術線型就是外資群及主力劃出來的,外資群及主力買了後他們希望股價上漲,賣了後希望股價下跌,只要有夠多散戶買了外資群及主力的股票,那外資群及主力手上就沒有股票,這時外資群及主力憑什麼幫你拉抬及護盤呢?這也是為什麼你持有兩千張時,市值僅有兩億,當你把一千張股票給外資群及主力後,反而市值來到2.57億,這還不包括你實現獲利的1億,要是所有的散戶都覺得自己要持有最大化的股票,那股票就通通都會在散戶手上,2019年到2024年2月,只要你在這五年有持有鴻海股票的,你就會知道外資群及主力有多賤,不論鴻海開出怎樣的好財報,也不管鴻海淨值來到107元了,一年賺10.25元,那時外資群及主力都一直敢讓鴻海股價在94到116元整理,平均就是在105元整理,最近外資群及主力讓鴻海十二個交易日上漲56元,散戶開始有一點瘋狂的現象,不過問題還不是很大,兩個交易日三大法人僅賣超了一萬六千多張,要是散戶很願意在230到260元和三大法人買,大家就會看到三大法人呈現賣超,之後鴻海股價就不容易再向上創新高了,現在外資群及主力的成本在一百八十幾元,現在外資群及主力能玩的策略很多,向上拉抬到260元,280元,甚至300元,當然也能跌到240元,220元,當鴻海股價跌到240元時,對散戶來說,最高錨點是265元,跌到240元是跌了25元,這樣已經跌好多了,要是外資群及主力讓鴻海股價跌到220元,這樣是跌了45元,但三大法人的成本在一百八十幾元,就算是平均賣在230元,外資群還是能賺將近五十元,你覺得外資群及主力不敢這樣賣出賺差價嗎?我是覺得他們敢,當初鴻海股價在200到220元時,三大法人成本在180元,三大法人賣不到七萬張股價就跌到200元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是不信外資群及主力有膽量讓鴻海股價跌到200元以下,現在外資群及主力是能向下讓利25元到45元,這樣也還有220到240元,這樣三大法人賣出還是發大財。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外資能測試鴻海的價格幅度變比較大!

2、中國將暫停稀土出口管制及調查美企!

3、鴻海攻量子計算明年可達成2位元!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