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投資理財研究記錄首篇2018/08/12 23:00


#######################################

平常沒事能刷新一下之前就學過的投資心理學,現在科技進步,很容易搜尋到這些資訊的解釋,平常要多閱讀,不然搜尋到了名辭解釋後,可能自已的閱讀能力不好或理解能力太差而看不懂這些名辭在說什麼。


耶魯公開課 人性弱點

1、wishful think(一廂情願)
人們傾向於相信他們所認為是對的事

2、attention anomalies(注意力異常)
人類無法持續保持注意力,人們常常因為注意力不集中
而發生錯誤,當你在觀察某一件事時,而在其它事上投入
精力不足。



3、anchoring(錨定效應)
人們在做定量估測時,會受外界影響,將某些特定的數字當成
起始值,而起始值像錨一樣制約著估測值。

4、代表性原則錯誤
人們在做出決策時會受到記憶中類似的事所影響,而非考慮事
情真實發生的機率。

5、gambling behavior(赌博行為)
赌博在人類文明中常常發生,赌博在人群中常常發生,
赌博的人常常無法自拔。

6、magical think(神奇式思考)
人們制定了一些投資策略,那一些投資策略碰巧十分有效果,
但由於過度自信及神奇式思考,他們會開始過度膨漲,他們
會想我真是個聰明的投資者,我制定了如此有效的投資策略,
這種想法使他們自我澎漲速度加劇,直到他們受到挫折或打擊,
那些策略不完全有效


7、quasi-magical thinking(準神奇式思考)
人們以為做出某些行動,進而去影響事情的結果。
人們認為他們可以通過意志力控制結果

8、稟賦效應或厭惡剝奪(英語:Endowment effect)
形容當一個人擁有某項物品或資產的時候,他對該物品或資產的價值評估要大於沒有擁有這項物品或資產的時候。 這一現象常常用於行為經濟學的分析中,並與損失厭惡的理論相聯繫。

舉例:如果你手上有宏碁,不論宏碁發生什麼事,財報好不好,你都會因為稟賦效應而去高估宏碁的股價,不容許別人說宏碁的壞話,眼晴容不下一顆沙粒,這種感覺就像fb上常常看到父母貼小孩的照片及行為,覺得自已的小孩是最可愛,最特別,最聰明的,這就是稟賦效應。


投資理財書~

http://stockresearchsociety.blogspot.com/2017/10/blog-post_91.html


投資心理學網站~

http://wfhstudy.blogspot.com/2012/04/4.html


##################################################################
小蜜蜂0909=>

我仔細去算了元大推薦的這兩份不同種類的利率型變動外幣保單,仔細看到兩行,利率假設為3.75,仍是以元大公布匯率作基礎換算,也突然憶起,銀行外幣是不是由各國央行所設定後利差,所以美國FED變動利率,台灣的利變型保單的利率也跟著變動,銀行只賺手續費與利差部份,這點的概念想跟A大再次澄清了解運作

ans:fed利率變動,台灣的利變保單利率不一定會跟著變? 因為保險公司不是做單一的投資,如定存或債券。目前保險公司比較愛賣外幣保單,因為在於外幣保單保險公司就不用避險,匯率損失由保戶自行吸收,意思就是我如果29.1元買美金,未來美金漲到30或跌到28元這部份我要自行吸收,台灣政府有限制保險公司海外投資的比例,如果你買台幣躉繳保單,10年保險公司要給你IRR 2.51%,如果保險公司不能全部去海外投資,在台灣投資要有這樣的獲利是有困難的,例如台灣長期的公債就是1%不到,定存也1%左右,房地產近幾年又不賺錢…等,所以保險公司現在也不喜歡賣躉繳型台幣保單,那賣美金保單的好處在於,美金存利率高,美國長期公債利率也有3%,投資比較垃圾級的公債還有5%,8%,甚至是10%,同時也可以投資國外的房產,商辨…等,所以目前保險公司是比較喜歡你買外幣保單,一方面是外幣保單不受我們政府投資海外的限額,保險公司可以拿外幣保單的錢去海外投資。

至於為什麼你買美金保單時,fed升息,保險公司會偶而會跟著小幅增加宣告利率?試想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如果美金定存1年都有3%了,你會去投資美金躉繳保單6年才有3%的IRR嗎?不會吧,因為你前三年解約都不會賺錢,所以保險公司如果真的想賣美金躉繳保單,就會儘量讓躉繳保單利率比美金1年期定存利率高。


A大您好,
1.請問美金目前已來到30.7,現在才作美金定存的話,還來的及嗎?不知道美金會不會再漲?


2.請問定存的話,您建議設定多久?到期要續嗎?


不好意思,這方面不是很懂,再請指教,謝謝您~



ans:我定存美金的目的是因為資產匯置,匯率我不是很在乎,我要的是利率,我在30.6買了100萬台幣,29.9左右也買了100萬台幣,29.1買了400萬台幣,我是覺得理論上30.6還是能買,因為我自已也有買在30.6的,其實分批買進就不用怕,一次1000美金,也就是3萬元左右就能做了,分批買進,定存我是都選1年的,因為優存到2.8%,普通是沒有這麼好的利率的,因為短線的,中國信託不用解定存14天有3.2%,1個月有3%,這太短了,買美金會有約0.1元的差價,我算過約0.3x%,其實不會太貴,人民幣會有1%的差價,所以我比較不考慮人民幣。


我實際上的做法是先在中國信話定存1個半月,中國信託有一個方案是解定存後有優存,目前這一期跑到年利率2.8%,下一次的優存應該是9月初到十月底,我個人推測應該會是在3%左右,如果你真的要做理論上就只有等到下一次優存,我目前放了幾百萬在定存中等待好的機會買股票,如果沒有等到,中國信託一推出優存我就買個50萬或100萬,目前的利率是我認為想要的我就會買。



目前我還在工作,所以我也不敢把29.1~29.2買到的400萬台幣以30.6換回來,這賺的1.5元的匯差收入會算到所得稅中,也就是說這20萬會被課約5~12%的稅,所以我不太會去換回來,利息收入有27萬的免稅額,除非我買到1000萬,不然我都不需要繳稅的。哈哈~~~
畢竟九月的普通定存應該也會有2%存右,台灣央行的定存1年期一直死不升息,一直維持在1.09%,放在美金定存還是高於台幣一倍,而且fed升息是確定的,會到2020上半年,會升到3.x%,意思就是2020年後,你就算不用優存,你還是能有3.x%的利率,我認為蠻安全的。



請問A大,不好意思,
1.我初步查是優存要先把錢放定存,解約後才能申請轉優存?且這筆錢是要規定時間前就已在銀行了。我有中信帳號,但目前沒錢在裡面,(錢都在富邦銀或新光銀)。


請問我這樣要怎樣操作才有資格?是要先轉錢到中信作定存1個月(台幣還是美金?),待10月底前到期才能有美金優存利率資格嗎?


ans:對,妳還要有中國信託的外幣戶頭,所謂的資產配置,也是要怖局的,優存對我來說是一個漏洞,我是新光證,券商指定的銀行就是中國信託,平常等機會時,我會把錢先放中國信託定存,所以很容易就符合優存的條件,之前在怖宏碁時,我都是分批在買,那時候閒置的錢也是在定存努力的生錢中,這有兩個好處,一來有利息,二來會讓妳在把錢投進股市前更謹慎一點,畢竟銀行定存有利息,如果投資的標的沒有很大的把握時,也不需要冒然的投資。


2.廣達目前除息完了,現在可以進作定存股嗎?


以上,假設我資金有限,50萬內而已您建議我美金定存,還是廣達好,謝謝您~~


ans:廣達我買了45張,除息前均價在52.9,除了息後得到3.4元,所以均價在49.5,扣掉一些所得稅,我想大概均價在49.7左右,我廣達僅僅只買了238.2萬,股息拿回15.3萬,所以妳也不一定是標準的選擇題,要嘛廣達,要嘛美金,妳可以兩者都來,這樣可以有效的分散分均,廣達殖利率6.x%,缺點是股價波動大,美金若30.6,跌到29.1,了不起就是賠5~6%,定存個兩年隨便都能化解風險,而且也沒有人規定妳一定得在29.1把美金換台幣,美金接下來至少兩年都會有不錯的利率,2020上半年是升到頂,也不會說馬上就又降息,所以美金持有的幾年不是啥問題,這筆投資很容易就獲利了。


我是覺得目前股市風險比較大,所以會拆一些資金出來,股市中也不會投入太多,其實50萬也是能做配置的,一張廣達5萬3,買一張然後等,美金優存一次3萬就能做了,可以自行分散投資,哪天看到廣達跌到5萬,再買一張,成本降至5.15萬,美金下一次看到30.9做下一筆的優存,如果下一次看到30.3,那也無所謂,還是能優存,平均下來的成本就比較靠近季線,半年線,甚至年線,這怖局的同時,妳每年還是有6.x%的股息,及3%的美金定存利率。今年我的投資股市就是三成,再怎麼好機會也不會超過五成,剩下的錢就是放美金定存,保單,台幣定存…等。


妳美金優存怖局,可以一直持續的怖,下一期應該是一年3%,也許到明年初一年3.2%,反正慢慢的怖,3%的投資不用繳稅又能很穩,算是蠻優的,目前我手上還是有很多台幣定存已經等合美金優存了,我在等下一期,下下一期,下下下一期,反持續怖下去就對了~

#######################################
2018/7/4 00:10

iamclark7788 wrote:
只考慮保單本身 三...(恕刪)


美金躉繳保單宣告利率3.81%,的確不是最具競爭力的,最高的宣告利率應該是能來到3.93%,不過不同的保單幾年內會保本都會不同,至於你說賣這些保險的是炸騙集團,這太言過其實了,任何的投資工具都是視你的需求而定,有一些年輕人手上僅有幾十萬,一兩百萬,買這種買單對他們來說也許不是最明智的,因為也許三年內他們也許要臨時需要求而去解約,但是對於高資產的人,他們非常確定他們十年內不會動到這筆錢,以十年的IRR 確實能有到3.4%左右,這種保單大概要六年才比較有競爭力,十年能發揮最大的競爭力,這就好像是債券一樣,有人說債券是炸騙集團的金融商品,因為提早賣或解約損失一定也是更大的,如果你買十年公債,二十年公債,一開始約定好的利率是3%,二十年後贖回,二十年期間每年給你3%的利息,但在在二十年間,公債本身價格是會波動,如果你不能堅持持有二十年,你投資債券也不一定會賺錢,如果確定能堅持20年,債券也是穩賺的。


所有的投資工具都是不錯的,重點在於你怎麼用,有人說期貨不要碰,但大部位資金的人深知期貨避險的好用,有人說選擇權不要碰,但這卻是避免劇烈波動的好工具,有人說股票不要碰,卻還是有人可以在股票市場賺到財富自由,所以一切都看你本身的規劃,躉繳保單這工具用的好,台幣確實十年能帶給你穩定的2.51% IRR, 美金保單 十年能帶給你約3.43% IRR, 很多人說股票比定存比保單比債券好,但是還是10個有9個人在股票市場中送錢,十年進你進到股市,十年後能創造超過IRR 2.5%~3.43%的人,100個人應該找不到10個,但是十年前你買了保單十年後人人都能得到IRR 2.5%~3.43%,不同人不會有任何的不同。


很多人覺得股市好賺,我進到股市十來年,近七年來年年打敗大盤報酬一倍以上,我個人不覺得股市比台幣定存,美金定存,美金躉繳保單,台幣躉繳保單好賺,風險程度不同,有人說存股金融股可以完勝定存、債券、保單,其實那又如何,投資股票有價格波動的風險,銀行獲利下降的風險,你付出去的風險就比較大,這有什麼好比的,難道報酬率比較高的就適合所有的人?有人投機股票賺了十幾倍,也有人投機股票破產,風險不同罷了,沒有什麼絕對的好或不好,適合自已最重要。


最終,等哪天你的資產變很大時,你就懂別人為什麼要去買這種十年僅有IRR2.5~3.43%的投資工具,那時你就會了解,他們買的是資產,那項資產他們在意的是持有長期可以創造出多少現金流,他們考慮風險的程度會高過報酬,畢竟他們的資產已經很多了,只要打敗通澎他們就贏了,我可以以股市贏家的立場告訴你,我也是會買這類的保單的,我不會看不起這類的報酬的,因為目的不同,因為我錢分配完後,就是有一些錢我確定十年內用不到。


ps:搞得我好像賣保險的似的,每次看到有人在砲這類的產品我都會出來護航,其實不同的投資工具有著不同的目的,多一種選擇你的資產配置就多一份彈性。


只差一步=>

ans:以中國信託為例,單日定存上限200萬,我也有定存了一些錢,也不會不能定存,所以應該是不同銀行產生不同的結果,可以把資金配到不到的銀行,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這樣還可以得到該銀行的vip,送機票,高鐵,機票接送等。

#######################################
2018/6/30 18:10

<blockquote>雅珺 wrote:
本週的集保股權分散...(恕刪)</blockquote>

最近會重押股票的人大部份都佛系的投資人,不聞、不問、不理、不賣,如果緣份到了,自然會返家鄉,最近觀察01的討論區,很明顯熱度降低,部份的中實戶,大戶把資金投資到美金定存中,比較積極的投資人會開始小量作空股市,記得之前我說過,我曾經看過科斯托蘭尼的股市心理學三本書,分別是《一個投機者的告白》、《金錢遊戲》、《證券心理學》,科斯托蘭尼晚年從一個多空都做的投機家轉變成僅作多的投機家,理由是當他作空賺取大量的財富時,他僅能一個人開心,剩下身體的朋友無法和他一起開心,因為股市跌了,一般人都是作多,所以大部份的人財產都會縮水。

我個人也不愛作空,但我沒有科斯托蘭尼這麼高的情操,我單純的覺得股市中作多是最沒有弱點的,當你要作空時,不論是融券,借券賣出,期貨放空…等,如果是融券放空,一年中會有一到兩次的強制回補日,這是其中一項弱點,借券賣出需要支付利息,而且會不定時的被回call,期貨則是每個月,三個月,半年要換一次倉,這三項放空工具,時間都不是你的朋友,除了上述的弱點外,公司每個月,每季,每年賺進來的獲利你都享受不到,作多你可以買進十年,二十年不理它,但放空卻不行。


現在的情況,看的出來很多作多的人都減碼了,更有部份的人先行退出股市觀望,投入美金定存,債券,一般定存…等,股票的世界很簡單,漲都一定是慢慢漲,漲五年,漲十年,一個大多頭的往上漲,跌的時候快快跌,快則半年,慢則一年就跌光了,看下圖,近二十年的台股走勢圖,每一根k線代表3個月,不論是2000年或是2008年,大家可以觀察出來一件事,只要避開下圖中的三根黑棒,也就是三季的時間九個月,接下來你買大型權值股,你閉著眼睛買你都會賺錢,那避不開會怎樣嗎?嗯~~並不會怎樣,單純就是財富跟著景氣向下修正,然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十年間靠著公司發的股息,你還是可以賺到錢,賺到的錢比什麼都不懂天天殺進殺出的人多,但比我這種看適時撤退,減碼的人少。






投資沒有這麼難,看你想要的是什麼,如果單純就是想跟著景氣賺錢,公司賺到的錢分股息給你,用時間獲得合理的報酬,其實作法很簡單,單純就是從0050中找幾檔股票分批及分散買進,買了後就不要理它,差不多就和買0050道理一樣,十年後,也許能賺到1~2倍,但要做這種事前比較要注意的是大盤目前的位階,因為現在很有可能是十年中的相對高點,現在all in買0050或大盤,也許十年後才會零風險或回本。


#####################################################

目前分析個股比較沒有意義,因為目前有一件大事會牽動著整個景氣,這件事如果無法收拾,整個景氣都會受影響,試想一件很簡單的事,所謂的加關稅,就是政府去加收進口產品的費用,貿易戰打起來,最爽的一開始當然是政府,因為他們能收稅,中美貿易戰一打,倒楣的是美國那些公司,投資人所投資的公司,一件產品本來賣100元,結果加收了關稅25元,最終要賣125元,當一件產品賣貴了25%,消費者一時很難去買單,如果公司咬著牙自行吸收一半,對消費者來說還是貴了12.5,對公司而言整體的毛利率就下降了,這會造成公司獲利下降,消費者消費意願下降,我認為這的確是讓景氣快速降溫的好方法,消費者不會無止盡的買東西,公司沒有訂單,你不用加班,你賺不到額外的錢,你不願意消費,一般公司更收不到訂單,你賺更少的錢,你更不願意消費…等,這樣的偱環一起來,公司一定會獲利下降,景氣一定會出問題,現在問題來了,不論是宏碁,台積電,日月光,廣達…等,反正這些都是上下遊,當在別的產業的人賺不到錢,他們的消費意願也會降低,如延遲購買電腦,不買新手機,不買智慧錶,不去百貨公司消費…等,反正就是會惡性偱環起來,以上是當貿易戰最惡化的情況。


當發生這樣的情況或是有機會發生這樣的情況,你目前去追宏碁的財報,籌碼面,產業面都是落後指標了,有一個更大的問題明擺著在你眼前,而這件事一旦發生,影響是整個產業,整個景氣的,我想大部份的公司都會受影響,這時你覺得宏碁或是哪間公司不會受影響嗎?我個人是沒有這樣的樂觀,這是一個比較長遠的看法,當貿易戰惡化前,部份投資機構也先避險,預期性的減碼,還是有一些投資機構賭不會發生,因為他們是靠抽酬金的,當真正發生貿易戰時,所有的投資機構會一起動作,這時就是事實了,投資人會贖回基金,基金經理人再怎麼樂觀也沒有用,因為資金被贖回,投資人完全不知道他手上的基金是砍什麼樣的股票,是不是在價值點上,他們會逼著基金經理人在市場上把所有的股票倒掉,把資金拿回來,這時就會產生非常非常甜的價位,只要你對某一些公司的基本面非常的了解,你就可以去買進並長期持有。

所以現在不要太頑固的覺得某一個價位跌不破或是某個價位是價值點不會跌破,當投資人恐慌的把基金贖回,股價下跌,當下跌時又會造成單純股票市場上的投資人恐慌,所以往往在下跌時很快就能跌完,大概就是9~12個月,跌到最底時,你會看到非常好笑的價格,台積電4x元,宏碁5元,華碩20元,這才會衍生出一些老手說千萬不要融資的說法,也許你認為台積電150很值得買,股價來到140融資買進,但當投資人恐慌起來,資金撤退起來,基金贖回…台積電股價跌到90融資戶就斷頭了,但如果你不是融資,也許跌到底的台積電來到50,你不會斷頭,不會被強制離開市場,那你就當個佛系的投資人抱著,也許十年後台積電又回到200元(前提是公司競爭力還夠),很多人沒有經驗過景氣的谷底,大言不慚的說跌到某個價位他就會買,也許說華碩跌到200,他就買,但是當景氣谷底時,也許華碩一年eps賺5元,股價200元你敢買?說兆豐金跌到20元就買,但兆豐金一年僅賺1元,你那時敢買?景氣谷底時,大部份的公司一定都是小小賺或是賠的,那時如果眼光不夠,大部份的股票你都不敢買,台泥跌到20元,但每年賠1元,我就不信你敢買。



很多人覺得他什麼都不怕敢抱,那是因為你看到現在景氣很好,公司獲利都好看時你敢抱,當景氣反應後,獲利從本來賺3元變賺2元,最谷底時甚至出現賠1元,那時你敢不敢抱,其實這些事從歷史經驗都能提前得知,你也可以提前先假設你會遇到獲利及股價的情況,這樣的情況你抱得住嗎?如果抱得住,也許你就能成為佛系的投資人,但千萬不要在谷底時才在怨天尤人,止損完後,發誓要退出股市,其實那時才是你該大量買進時,而不是該止損發誓退出股市。

#######################################
2018/6/27 14:48
aloma178 wrote:
指數已經很明顯開始...(恕刪)


如果你想下大注,其實你可以看一下別人怎麼操作的,你和我的操作不同步所以我也不能給你什麼建議,我在買廣達時說過,買這些廣達就是為了做資產配置用,佔的比例約1/1x的資金,我的資金配置還很有彈性,我也考慮到了7/30廣達除息會有一些中實戶,大戶不喜歡繳太多稅,所以不可能在7/30前下大注,廣達的走勢很磨心,最好就是當做投資,如果想要操作短線,生活玩咖大的操作方式和我幾年前很相似,你可以參考看看。


價格對於人心的影響太大,很多人性弱點在會價格面前呈現出來,我舉一個例好了,如果你有幾筆投資,分別放在
1、台幣定存=>年息1.09%
2、台幣活存(richart)=>活儲1%
3、外幣定存=>2~3%、
4、台幣躉繳=>十年 IRR 2.51%
5、美金躉繳=>十年 IRR3.45%
6、穩健股票=>殖利率7%
7、轉機股=>殖利率2.x%,差價xxx%


我說價格對人性弱點影響很大,不信?今天有人會去每5秒去看一次自已1~2的投資項目嗎?應該不會吧,如果會,那你就有問題了,一般人不會每5秒去看你的定存及活存的投資,也不會有人每5秒報價給你,你活存及定存各100萬,說貿易戰,fed升息,現在用90萬向你買這兩項投資,你會反應會是什麼?一般人通常會說,你當我傻了是不是,貿易戰關我的定存、活存啥屁事,所以在這兩筆投資中,大部份的人都能保持冷靜,也不會有什麼得失心。


那我們看一下3這筆投資項目,外幣定存,也許你會每天,每周的看一下外幣對台幣的報價,但你也不太會怕,畢竟你為了是利息,這外幣波動也不會太誇張,三個月,半年波動個10%就很扯了,因為波動不大,最終會漲回來的機率也是非常大的(美金,不要買一些垃圾幣),你投資100萬的金額下去,有人說貿易戰,我開90萬向你買,因為外幣可能會大貶,此時你想了想,反正波動也不大,放著就放著,所以相對的能保持冷靜,得失心相對的也小。

接下來看一下4這個項目,台幣躉繳十年 IRR 2.51%,這個投資項目你也不會一直去看,也不會有人報價給你,你更不會因為貿易戰或fed升息把這筆投資賠錢賣別人,你保持冷靜及不會有得失心的程度和1~2投資項目一樣。


接下來看項目5,美金躉繳十年 IRR 3.45%,這和項目3差不多,但因為被鎖了三年~十年以上,所以你對這項投資也不會想太多,雖然匯率會波動,但得失心會比1、2、4大,但會比3小,因為買之前你就知道要鎖六年以上比較有利,十年能發揮最大的效用,有人說因為fed升息,貿易戰,你投資100萬,他要用90萬向你買,此時你的答案應該也是,當我傻了嗎?

接下來項目6這就有趣了,每個人人手一機,每5秒的報價給你看,一天漲10%,一天跌10%,連漲2天漲10%,接下來連跌15天,然後再漲5天,再跌3天,再漲5天…等,因為你的心每5秒會因為"價格"產生得失心,一旦有得失心後,你就容易變的非理性,一旦非理性時,你就用非合理的價格去買,用非理性的價格賣出,在股票市場中,有多少人是因為一家公司的價值進去買的?因為投資機構早早就拿走所謂的眼光費,所以一般人根本不太可能拿到價格接近價值的股票,但你卻可以在一些非理性氣氛及新聞面時用最合理的價格買到,那種機會時間出現的時間非常的短,一般人也許也看不出來機會來了,因為他們連最基本的財報都不去看,更不會去評估一家公司值多少,如果你要投資項目6,這的確可以得到比1~5任何一項投資更高的報酬,但相對的磨心,如果你無法把心態調整好,我覺得1~5的投資會更適合你。

接下來7這個項目,大家已經在這個版一年多了,我們每天在研究、觀察、記錄就是為了能把這個項目投資好,報酬最大,風險相對大,心理面也要更健全,資金配置也要做的更好,基本面要研究的夠細,籌碼面要追的勤勞點…等(詳見這棟所有的文章),想要有不同的報酬心裡就要有準備,投資是人和人之間的對戰,這演變到最後當然就是正常人會賠錢,不正常的人會賺錢,因為一般的人都是正常人,在對戰的過程中,你愈是正常你的行為愈容易被研究出來,你的行為愈符合人性,高手就愈能透過人性弱點整跨你,一年只要是目標在股市報酬率超過5%以上的,你就要有和敵人抓對廝殺的心理準備。


####################################################

生活玩咖
2018-06-26 14:05 #2039
回文私訊連結引言收藏評分回報

生活玩咖 wrote:
這支股票一直到前幾天53元才被我的搜股引擎掃到。今天才開始先以52.8 進場先小買20張。
下午來01看到這篇文,才知道有各位先進在幾個月之前就進場了(又出場了?)。感動。...(恕刪)


廣達我從5/8開始買到現在不到2個月,我已經經歷一個買賣的循環了,以長期投資的心態搭配短期價差的技術。一個半月的時間。
已實現獲利約25萬(56.X賣出)。未賣出的成本也只有52元多。
接下來進可攻,退可守。漲跌對我都很好。
我要表達的是就算是像廣達如此空頭的股票,只要抓住策略,照樣立於不敗之地。

接下來就等是著領股利,和搭配大盤跌勢等待再次加碼。
我不必消極的空手期待它下跌。而是聰明有自信的持有基本比例持股。

目前同時手上有三檔標的都是如此操作....
一檔電子,一檔金融,一檔傳產。

Acer_kewei
2018-06-27 11:27 #2042
回文私訊連結引言編輯收藏評分回報
生活玩咖 wrote:
廣達我從5/8開始...(恕刪)



所以150張成本52.23,在56.x賣掉一半約75張,1張獲利約4元,75張扣掉交易稅,手續費獲利約25萬元,目前持有約75張(也許向下攤平時,股票先進先出,高成本的持股已經賣出),這種操作法和我幾年前的操作法相似,我稱之為降成本,以基本面為底做為中長期持有的信心,透過波動調整持股,在樂觀時賣出,在悲觀時買進,透過資金配置立於不敗之地。基本上這個方法應該可以在股市中長期的生存下來,與其去猜下看48元,40元不如透過資金配置及波動去領股息及降成本,我觀察外資群許久,這也是一般外資群貫用的手法,除了賺得到股息也賺得到差價,所以換句話說你的心理面已經可以把你剩下的75張設定在成本48.x元,在向下加碼時就會更彈性也不會燥進。


這種方法適用在大型權值股,基本面不錯,每年會配股息,這種玩法適合基本面,自我心理面健全及資金配置好的投資人,我看很多老手都還愛這種穩健的投資法,這種方法僅需要熟練基本面,心理面及資金配置就能賺錢,唯一的缺點在於遇到大修正或崩盤,但大修正及崩盤也不會常常遇到,這樣的操作法應該是能在多頭?環十年中不敗,但不保證20年,30年不敗,在十年的?環中還是得小心去桿槓帶來的過度修正。


####################################
2018/06/24 11:25
LEONYEH wrote:
會考慮這種保單大概...(恕刪)

保這個就是跟保險公司對賭日後的利率走勢,如果利率走勢大於保單設定利率(先確定這利率是固定否)就你輸,反正就你贏拉,不過也要放長期才有。

如果要放長期倒不如以每個月買一張0050的方式儲蓄,每年配息(短期不建議,現在股市指數高成本高)短期可能套住,不過長期(超過十年)賺的機率高,0050即使以單筆方式買在上金融海嘯前的高點,這十年下來年化報酬率還有6%。


ans:你的邏輯有一點問題,你所謂的十年下來年化報酬率還有6%,是基於目前的股價而不是真實給你的殖利率,真實的十年殖利率如下圖,最高4%,最低1.28%,如果你十年來每個月,每季,每年的投入錢買0050你得到的殖利率就是下面,你會擔心匯率的波動你卻不考慮股市股價的波動,這還蠻有趣的~




再看一下下圖,這十年中的0050最低價為30元,最高價為90,十年線為60元,三年線為72.64元,以一般人這十年都投資0050來算,你的資金應該是會從2008年逐年把新資投入到股價,愈到後面的2018你的資金愈大,舉例你剛出社會就買了0050,那時也許你的薪資2~4萬,存款10萬以內,到了10年後你的薪水5~8萬,加上股息投入的金額漸大,所以這十年下來,你不能以投資0050翻了兩倍,而是你第十年前投入的翻兩倍,愈到後面的翻愈少,而且你後期投入的資金愈來愈多,到2015~2018年你的成本是在72.64元,最終你的成本一定是會遠高於十年線的60元。







講了這麼多,你的問題在於,當你不賣時,股價僅是虛幻的,你所謂的年化報酬率6%是基於目前的股價算出來的,但事實上以過去十年0050配出來的息,你投資0050的年化報酬率不過在3%左右,你的年化報酬率6%要成立,除非你現在把股票出清,不然未來指數跌到8000點,6000點,甚至3000點時,你十年的年化報酬率難道要以3000點的基準來算?十年平均報酬賠10%?


以下是美金對台幣的十年技術線,最高29~34元之間,差價了不起在1x%,以穩定性來說遠比0050穩定的多,0050這十年股價是從30~90元,中間差價是60元~






投資0050會依據你的薪資收入,得到的股息產生不同的稅,如二代健保,所得稅…等,你投資躉繳保單沒有收入,十年到了後也不需要繳稅,0050會比美金、台幣保單好?我認為看你本身的需求是什麼,如果你現在有1000萬元能投資,你年薪200~300萬,你會拿著1000萬去投資0050長期領股息?0050配下來的息就先繳個2%的二代健保來交給政府,也許再繳個20%的所得稅交給政府,最終你得到的3~4%的殖利率又剩下多少?


很多人在配置資產時都會以躉繳保單,外幣、台幣定存及股價組合,他們最大的考銀不單單是殖利率,而是資產穩健性及稅,存款一年僅有27萬免稅的額度,所以超過27萬就得繳稅,而躉繳型保單就是避免當下過高的利息產生的稅,當你的薪資收入不高時你可以多配一些高殖利的股息收入,但你收入很高時,你還在買一堆高殖利率的股票,這是不智的行為。

#####################################3
2018/06/18 19:05

我常常在圖書看閱讀時,我心裡面在想拿著書讀實在有一點累,可以不可在稍微閉上眼精時有人用說書的方法把一些書的大綱說給我聽,然後我再去決定要不要去讀那本書,端午節上網看了一些youtube,沒想到真有這樣影片的存存,幾年前我就發覺年青人因為沒有房屋資產,面對著這麼高的金去創業,錢一定都僅是被房東賺走,最終燒光自已創業的資金,導致創業失敗,但我注意到網路直播的興起,生命會為自已找到出路,目前年輕人想創業的,都會透過直播、youtube…等網路創業,這類的創業所需的成本是最低的,你僅需要一部電腦,一條網路,只要你有才華,不論是搞笑,說書,勵志,教知識…等,成功的機率就會大大的提高,至少你最終的失敗不再會是因為居高不下的店面租金,這是我觀察到很多年青人的其中一條創業的出路,相對的,靠這些租金過活的房東們,他們致勝的的方程式已不再具優勢,店面想改套房或一些住宅出租也會因為少子化而愈來愈難創造出收入。


以下是我看到某一個youtuber說書的內容,我覺得和我平常在做的事是相同的,有閱讀的習慣才能讓你吸收更多的常識及知識,存錢才能讓你有第一桶金,所有的投資或投機,如果你沒有本金什麼都不用談,運動習慣是讓你有好體力,讓你的思緒更清晰,也有助於你釋放一些壓力,有了目標你才會努力的向前走,最終1~4都需要時間,如果你的時間都用在一些鎖事,你不會有時間去做1~4的。

1、閱讀習慣

2、存錢習慣

3、運動習慣

4、目標習慣

5、戒掉會消秏自已動力的習慣

成功人士有哪些好習慣?這5個真的幫助很大! | 《Rich Habits》





可能有人認為你無法百分之一百複製成功人士的成功經驗,但是有一些成功人士的習慣你還是能學習,也許未來你在另外一件投資上獲利成功,但和以上1~5是幫助你更有機會去成功。

########################################
2018/06/1722:46

之前我一直和大家碎碎念央行的工作是什麼,升息會有什麼影響,有可能以文字的方式大家還是搞不是很懂,我找了一部影片,裡面會解釋fed升息的影響,有人說升息股市會漲,看完影片後,自已用自已的邏輯自已判斷一下升息股市該漲還是該跌,別說股市了,房市,景氣都會因為升息(資金緊縮)而降溫,看完後大家就會了解為什麼我的投資會有衝也有縮,唯有這樣你才以把資產一直累積到自已身上,不然你終究會遇到偱環,偱環是正常的影片會解釋,如果第一次你看不懂,代表你的能力還不夠,請多看幾遍,現在看不懂,未來請多看幾遍,看到你懂為止,在投資時,你腦海中一定要有大方向,這樣會讓你保持走向對的道路,不至於迷路。




########################################
2018/06/16 09:46
ano7519 wrote:
A大板主真正的理念...(恕刪)


哈哈~~這麼內行,兩年前的文章都被你翻出來了,剛剛進去看了一下,是有一些不錯投資的正確觀念可以參考,忽然看到一篇一年九個月前寫的文章,沒想到一年九個月前說六年後的目標,現在我就達到了,之前我就有注意到這棟大樓的文章有持續的被按鑽,今天回頭再讀一次,嗯~~是有不錯的收獲。

要職開職場一定需要有一個穩定的現金流,分成長期,中期,短期,長期如10年以上大概一般人就是會選台幣儲蓄險,中期的會選一些穩健的股票如電信,金融,傳產或是殖利率高的大型權值股,短期的就是台幣、外幣定存加上短線股票的操作,一般應該比較少看到全數買股票就離開職場的,這樣的風險相對的大,報酬率也許高個1.5~2%,但比較沒有這麼踏實。


Acer_kewei樓主
2016-09-05 22:12 #111
回文私訊連結引言編輯收藏評分回報
各位=>moncler47前輩的關念值得好好的學習,目前看起來moncler47現在的成就是我未六年後理想的目標~~~


我39歲從職場退休的時候規劃了一個退休基金的運作模式,這個基金負責供應所有生活開支,每個月結算下來後若有剩餘則均分餘款作為私房資金,經過幾次調整最後以報酬率抓4%最符保守穩健原則,這個基金比重如下:
1.外幣18.5%(年息2.5%-4.1%)2.台幣儲蓄險28%(年息1.7%-2.25%,未計算退傭部分)3.定存股53.5%(中華電+華票佔2/3,另1/3每年機動搭配個股除權息行情)
退休基金以外的資金都屬個人私房資金,自己可任意運用!

雖然退休前股市操作獲利大都由電子股累積,但隨著大陸崛起電子產業世界競爭力日漸式微,我很難再找到值得投資的產業,於是開始研究電子以外新興產業,我記得很清楚,第一次看著中裕的法說會資料,我能看懂的部分應該不到20%,所幸當時有一個化名李四的高手在他的部落格一步一步講解著法說會資料,終於能看懂80%法說內容的喜悅至今仍印象深刻,股市獲利很多時候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我很高興這麼多年的經驗下來我沒有把自己困在一個僵固的思維模式內,相反的我聞到了這個"夢想"可以膨脹到多大...更重要的是籌碼"集中"與"乾淨"(法人手裡都沒貨),這是2012年當時第一筆投入中裕的資金與成本



######################################
2018/6/10 12:00

一個僅有十年IRR 2.5%~3.5%的報酬率的投資,應該沒有這麼難理解~

我們按照簡單的邏輯來看

1、躉繳保單,你在前第三年解約你都會賠錢,而且這個保單就算你死了,了不起給你多5%的錢,也就是你交100萬的躉繳保單,你就算在保險的期間死了,了不起就是還你105萬。

2、保單來到第四未總報酬率就是4.4%,IRR就是1.07%

3、保險公司設計一個要鎖你整整四年的錢報酬率還比定存差,這種東西設計出來一定會被社會淘汰,也不會每個人都這麼蠢無緣無故讓你把錢鎖四年報酬率還比錢不鎖的定存少,這樣商品不可能會存在的,除之第五、第六、第十年後報酬率會比定存好很多,不然這種東西不可能存在的。

4、躉繳型保單的競爭力來自已第六年未,在第十年會發揮最大的效用

5、愈高IRR的保單保險業務員的傭金愈低,尤其是躉繳(一次性付清所有的保費,不同金額有不同的回折扣)

6、我首篇買的電話推銷保險,那個的IRR就真的不如定存,那種傭金相對高,IRR不高的保險真的就是會給你保險,如住院,燒燙傷,急診室待六個小時以上…等,這都會理賠,我首篇買的年繳保險,那真的就是不需要的,當初在股市賠到絕望時存錢買的,至少存錢。因為台灣有一個強過世界的策略,那就是全民健保,如果全民健保倒了,我想保險公司應該會最樂見,當你去洗個牙要500元,補個牙要1000元時,你就知道保險的厲害的,現在的保險機乎沒啥用。

以下的網址花個五分鐘大概就能了解了

http://davidhuang1219.pixnet.net/blog/post/168549480






以下是美金躉繳型保單






會打這一篇文章的原因不是說躉繳型保單多值得買,而是我當初說的,台幣躉繳型保單有十年IRR 2.52%,美金躉繳型保單十年有3.45%,這是一個事實,當初我也說美金躉繳型保單比台幣躉繳型保單多了一個風險就是匯率的風險,我敢放上來的資訊都一定會有佐證的資料。


就像我和大家說的fed這兩三年會升息,所以美金定存利率會升,今年可能升兩到三次,明年升三次,後年升兩次,資金會回銀行,目前美金的利率是1.75%,有一些銀行已經開出2%,2.38%, 2.6%,3%在搶資金了,這是不是未經驗證的事?我說過,我敢放給大家看的,我一定是有驗證過才敢和各位說的,趨勢是不會變的,有的人會因為2%的美金定存去買美金然後定存,有的會因為2.38%, 有的會因為2.6%, 有的人會因為3%去買美金然後轉定存,當愈來愈多銀行這樣幹,一定會有一些股市的資金也轉回去美金定存的,外資群的資金也會轉回美國銀行的,各銀行是要先搶資金,所以開出優待的方案,大家要想一件事,那就是目前借錢的資金利率還沒有調升,這些借錢出來投資的資金會不會也因為看到2%,3%,4%而乾脆就把錢還一還不投資了(因為借錢利率一定是比存錢高,當美金利率定存3.25%時,也許借錢的資金利率都要4%),我愛的股票是大型權值股,我認為長期下來股價一定會受影響,所以我會變保守。


有時候一個簡單的念頭可以讓你避開股價的修正,當初我看宏碁增資54億,我在21.x就先出清出來觀察,因為我認為趨勢是資本變大營收、毛利、營率在不變的情況下獲利會下降的機率非常的高,增資股也會讓籌碼面不穩定,一件簡單的趨勢,我堅持了半年,我出清後2015/5月開始反應,到2015/8股價跌到了底,也許有人說那是2015/8月發生了股災讓你賽到,不過相對的廣達、台泥卻是跌比較少的,所以我既然看到了未來兩年美金利率會一直調升,我手上就會持續買進美元然後定存,下一次買也許是美金定存來到3%,每一次利率的調升也許都能在我身上吸走50萬元台幣去轉存美金。



######################################
2018/6/7 22:50

Acer_kewei先生您好
我在前一陣子有緣於mobile 01上觀看到您的文章(約1個月前) 雖然目前仍在閱覽中 但為表達心中的感謝之意 在前幾天註冊了mobile 01的帳號
希望能寄信特此告知

前言
起初會開始閱讀您的文章也是機緣 有一天剛好我點入的連結聯繫到mobile 01理財版 那一天Acer先生您的文章剛好在第一頁篇數又非常多 因此引起我的興趣 我進入後稍加瀏覽即覺得您的思緒非常的清晰(最明顯之處乃您能用淺顯易懂的案例解釋版友的疑問 這其實在教學上是很少人能做到的 因為對高手來說解題不難 難在教懂普通人 投資則還要加上「願意」分享 99.9%的人不願意) 


正文
這一個月多我將您全部的文章(多空大論戰 股市中賺錢或賠錢的人 外資中長期操作方向分析 群聯篇)都讀完 宏碁轉型之路篇看到約150頁左右(我一天大約看20~30頁不過最後這篇實在太詳細 還需一段時間才能閱畢) 內容固然精采絕倫(稍後我會提到) 但我最感動的是您願意分享的精神 我看到您說您希望能讓一些人不要重複您10多年前的錯誤那一段 我真的哭了 因為我自己的人生經驗(雖然與股市無關)但我真的懂您心中的感受 那是一種很難形容的悲傷惆悵 只希望能費盡一切讓時光倒流去告訴年輕的自己 什麼才是該珍惜的事物或重要的決定 您也讓我想起我母親曾告訴過我 「投資不一定要很成功 但是至少要記得要當一個好人」 我也希望未來若有一天我投資有成 能像您一樣不忘幫助周遭的人

ans:你才28還年輕,我3x才開始學習,所以你開始的比我早,你又有你母親這樣一個好的導師,我相信未來投資會很成功的,當你在幫助別人時,無形的你會幫助到自已,就像是一位老師,當他教的學生愈厲害,提出的問題愈多,老師也會在這教學的過程中得到很大的成長,這世界上最有錢的人,一開始都不是想著自已要發大財,而是想著他如何幫助更多的人,到了最後錢只是附屬的東西罷了。

上述屬於我心境上的一些感受 下面是內容方面的體悟 若我吸收您的經驗後的方向是錯的 還望您能撥冗回復指正(我知道Acer先生您很忙 所以我也只是期望而已)我現在28歲 我大約是一年前開始投資 母親說要分成三階段讓我操作 目前是第一階段她給了我幾百萬 她說這階段讓我隨意進出(只有一項限制就是不能融資) 她說要讓我體會短線上的操作(主要是心態的建立 這點我覺得影響很大剛開始每跳動一次 心也跟著跳一下) 我起先都是看技術分析但是後來一陣子之後我發現很多指標其實都有盲點 最後我的心得是這些指標都是類似模糊分析後的數據 常常早已失真 接著我轉向基本分析 原理我懂 但是我遇到一項很大的瓶頸 公司這麼多間我該如何尋找遭到低估的公司 本益比這數據也是可以創新高或新低的(而且由於是倍數的概念 估計錯誤往往會導致價格區間大幅變動 產業不同也有影響) 股價淨值比低於1的公司則往往體質都欠佳(但也是這些公司才有機會在轉機後 有望獲取倍數利潤) 我目前是希望能在讀完您的宏碁轉型之路篇後尋找一家我喜歡的公司開始練習閱讀財報跟分析 籌碼分析是我從您身上學到最多的 因為K線會騙人 但是買進賣出的平均成本是騙不了人的 由此再搭配財報推斷外資或主力的心理即可大幅提高勝算 我私以為您文章的重點就是要 用低風險換取高獲利的機會


ans:技術分析是透過統計的方式去分析該股票中大家的想法,成本,股市是由不同的人所組成的,不同個股中也有不同的人,所以技術分析才會有盲點,因為很多技術派的人妄想把一套理論套到所有的股票中,但不同檔股票中的贏家習性不同,行為也不同,所以這就是我認為技術分析最大的盲點。基本面分析是最基本功,一開始入門最好從大型權值股中下手,而且最好是從穩健股下手,不同的產業有不同的評價方式,不能單單用淨值去估價,當你接觸不同的穩健股後,研究過不同公司的財報,而且你覺得得心應手後,你才可以碰轉型股,因為轉型股你要非常的了解基本面,對於每一項的財務項目你都要清清楚楚的了解,每一季不同的微小變化你也要了解,當你剛開始接觸基本面時,如果你連平穩股都分析不好,你直接跳轉型股要賺50%,100%,200%的報酬,你會很容易就失敗,因為轉型股轉不好就一輩子爬不起來了,需要轉型的公司就是因為體質不好才需要轉型,所以公司體質若長期不佳,很容易就下市了,因為這種公司股價低,如果分析的好就是有好幾倍的報酬,分析不好就會重賠,高風險伴隨高報酬,若基本面夠強,高報酬卻是低風險,這是非常迷人的。

關於籌碼面是操作短線才有需要天天注意,如果你不想操作短線,籌碼面不是很重要,籌碼面你還可以運用在你看完財報後,做完判斷,然後去看外資群或法人買的動態,用籌碼面去輔助你的基本面分析,外資群的心理面是你從籌碼面長期的觀察然後推測、驗證,再推測、再驗證得來的,最終最重要的就是你自我心理面的建立,我建議你幾百萬不要一次全下,你要善用資金配置,先用部份的資金去操作,當你習慣那樣的資金後,並且能賺錢時,你再放一部份進去,愈到後面你資金愈多時,你的技術已經愈熟練。




母親也說過當我有能力找到被低估的公司時 就能進入第二階段投入超過千萬的資金 至於最後一階段她的說法是只需一直等待 因為就如同您願意花時間等待宏碁轉型成功 您要投入的是極高的成本 所以自然要選擇勝算很高的戰役 同理母親說這一輩子我只需要在最後這一階段做對1次就夠了 因此她要我等到有朝一日下一次的金融危機 她說我前面兩階段的練習只是為了要讓我能在最重要的這一次能勇敢投入 她說她從以前年輕到現在老年每一次的金融危機就是一次資產翻數倍的機會 但是危機真正發生時有勇氣入市的人屈指可數(她說的也是非常有道理 不然應該到處都是跟她一樣資產好幾億的人) 我曾問過她那我現在為什麼還需要練習操作個股 她說因為你不知道還有多久才會遇到那一次機會 這期間若能學會如Acer先生操作個股也能有不錯的報酬 但是她說個股還是不適合投入如此龐大的資產 最後還是只能回歸投資指數(因為要將風險降至最低 她說很多個股在金融危機後就再也沒有站回來 但是大盤從來沒有站不起來) 不能融資的原因 則是因為她說沒有人能知道危機會持續多久 所以不能讓資金有壓力 只要有一定的現金流 然後堅持到開始谷底反彈那天 獲利都是非常可觀 不知Acer先生您對於母親的看法是否認同? (我個人是獨生子 所以自小母親就對我相當溺愛 我對於她的話也是幾乎千依百順我應該是標準的媽寶 因此或許我思考上有很多盲點XD)



再次感謝您願意無私分享您的經驗 如果您願意希望以後有問題我還能來信向您請教


ans:先跟你說聲抱歉了,你的觀念真的是不錯,所以單純我一個人看到太可惜了,回到你的問題了,難怪這世界有錢的人愈有錢,窮的人愈窮,你母親的理財觀念真的是非常的不錯,裡面點出了非常多的重點,這也不意外你母親有能力拿幾百萬元叫你到股市中投資,你口述的應該是你母親能力一其中一小段,我相信她是股市中的贏家,其實你只要跟著你母親學應該就能賺到錢了,既然你都和我分享這寶貴的經驗,我也該回報你一些。


你母親說的對,股票很多是跌下去就爬不起來,但指數跌下去會再爬起來的機率是非常的高,所以遇到金融風危機時,買指數組合的0050是最安全且最保險的,但如果你功力夠,你就會了解0050是由台灣五十檔大型權值股所組出來的,你可以自已去挑不同的大型權值股,這和0050是一樣安全的,因為你平常觀察、研究的個股就是台灣五十成份股中的一份子,所以當危機發生時,你對台灣五十成份股中的股票不會陌生的。我前十年是在累積我的功力,最終等到一個機會用相對低的風險去把1000萬翻一倍,這種機會就如你母親說的一樣很難遇到,當你沒有遇到好機會時,平常大型權值股中你可以得到相對的報酬,透過基本面找到值得買的點買入後,一年內有個4~5%不是什麼難事,如果看透了這些大型權值股股性,每年波段操作,可以得到10~15%也不是什麼難事,要投入大筆的資金到轉型股前,你先要有獲利的經驗,你必需要先磨練你的基本面及心理面。

在這個版的很多人運氣是好的,因為很多人都不俱備這些東西,他們僅僅選擇了相信就把我所有這十年來的成果拿走得到一次很大的報酬,宏碁低價風險低的時機已過,未來要找到這種機會還要多多的磨練,基本面你可以多看書,心理面也可以看我介紹的金融心理學三本書,但你心中的貪婪,恐懼,不安,高興,生氣…等這是一個很重大的課程你會在股市中一年內全數遇到,要克服你還是需要時間去讓你的心智更成熟。


##########################################
2018/06/03 09:05

最近忙著在想資產配置的事,順便回顧我這十幾年的交易明細,我在想2015年時,台股跌到7200點時我做了什麼,那一年指數從高點最多修正了2000點,當年底跌幅有縮小收到僅跌1000點,那一年我的資金約近450萬,2015年時我是獲利93605元,算一算大概就是比定存好一點,2015年獲利僅僅只有2%,大盤跌了1x%,我是如何避免損失的?以目前的功力再回頭看三年前,看是不是可以再加強一下什麼,或是什麼原因讓我避開損失的。

我查了一下2015年我所有的交易明細(2014年底出清宏碁價格21.x,因為宏碁增資了30萬張股票,獲利待考驗先出來觀望每一季的財報),上半年操作的股票為台泥、亞泥、遠東新,廣達都是一些防禦型股票,直到2015/7/30時大概投入的資金就是450萬上下,上半年累記賠了59530元,從2015/4月時的高點10014點跌到2015/7/30 的8516點,跌了近1500點,跌了15%,我上半年約損失13%,看起來有相對賠的比較少一些。

2015下半年開始買進鴻海,但沒輸贏,在13開始買回宏碁,持續在11.x元,10.x攤平,最終2015下半年靠宏碁賺回152862元,所以當年年度獲利就是9萬左右,2015年底宏碁股價不過11.x元,此怖局在2016年埋下了獲利的伏筆,現在想起來似乎2015年做的不夠好,雖然上半年有靠防禦型股票減少損失,但畢竟也僅是減少損失,那些資金還是機乎動了所有的身家,沒有任何穩定的資產配置流入穩賺的資金,當股票大幅修正後有逢低怖局為了2016年賺3x%做了伏筆,這一點做的還不錯。


相對2018年來說,2018年我加入了美金定存,台幣定存,台幣、美金躉繳保險做為穩定能流入的資金,並且找了防禦型股票廣達再出馬,保留小部位的宏碁,目前的策略看起來應該是有比2015年的策略穩定許多,但穩定的策略也會有其缺點,就是台幣、美金躉繳保險這部份也許十年內動不了了,美金定存理論上一年動不了,台幣定存隨時可解,richart 1%活存機動性最高且又有1%的利息,保守的資金配置法要創造出整體3x%,6x%的獲利,就相對的困難,不過由於我的資金也到某一定的水準了,目前也不需要3x%,6x%,目前我僅需要有6%就是我的年薪,12%就是我兩年的年薪。

接下來這一兩年我的操作策略會偏保守型,應該不容易看到我下重注,雖然我硬要下重注還是能拿出八成的資金(除了1~2成台幣、美金躉繳保險動不了外,剩下的資產還是能在很快的速度變現成現金),除非看到非常好的機會,這時也許就會有人問,宏碁多少元對我來說是非常好的機會,是上次我說的20~22.5元,愈靠近20元時嗎?以目前的基本面來看,20.x元的宏碁和51.x的廣達不會有太大的差別,所以我會下的量大概就是廣達這樣的量,除非基本面變的更好,對我而言,宏碁是轉型股,廣達是穩健股,轉型股的報酬或股價漲的幅度雖然空間比較大,但轉型會有轉型朱敗的風險,平穩股的廣達是沒有轉型失敗風險的。

舉例來說
1、宏碁會有的情況是大盤大漲,大盤修正,轉型成功,轉型失敗
2、廣達會有的情況是大盤大漲,大盤修正,就是平穩營運

應該不難看出來,宏碁多了轉型失敗的風險,廣達就是營運平穩,以目前我們看fed升息的速度,我們會推測大盤接下來一兩年會修正的機率相對大,所以情況就變成下面

1、宏碁會有的情況是大盤修正,轉型成功,轉型失敗
2、廣達會有的情況是大盤修正,平穩的營運


所以看出來了嗎?對於廣達來說,大盤修正時,股價再跟著修正,但目前廣達已經修正很多了,再修正的幅度很有限,而宏碁的情況則有,大盤修正配上轉型失敗,這種情況股價就會很慘,大盤修正,轉型普通,股價小修正,轉型成功大盤修正,股價漲幅會受到大盤的壓制,但還是會漲‧

對於未來未知的事,在選擇投資時你就把風險選擇進去了,最終選哪個,都是你用風險換來的,宏碁轉型成功的話股價漲比較多,那是你冒的風險本就比較大,所以得到相對大的報酬,廣達股價漲回平穩價,那是因為你冒的風險本來就比較少。




##########################################################

這周宏碁的籌碼面我沒有寫,上周我看大家對宏碁的籌碼面沒有大太的興趣,應該是目前大家對沒有在宏碁上押身家,所以籌碼面就不需要看的這麼仔細,接下來我就不會特地的天天寫或每天寫宏碁的籌碼了,至於廣達的籌碼也沒啥好看的,之前說過,外資群一直賣股價不跌,只要隨便一股價就會大漲,上周五外資群不過買了廣達1,630張,廣達就漲了2.1元,廣達股價走勢本來就很磨心,但我相信抱慣了宏碁,廣達的走勢對大家來說應該不會太痛苦才是~~
######################################
2018/05/31 14:30
股市和房市是不一樣的,很多人覺得在房市賺錢,現在在房市不好賺錢了,就把錢拿來股市準備大殺四方,老實說,有這種想法的人,你要再三思一下,房市會賺錢的原因在於交易金額大,而且買了以就是一大段時間,而且房價兩年之前是連續一個大多頭漲了兩三倍,漲了十年,在房市反轉時,其實還有一兩年的時間可以看出來要反轉了。


來到股市後,別以為股市就是一直漲,一直漲,股市和房市最大的不同在於,房市沒有人每5秒報一次價給你的物件,你也不會在房市一時失心瘋花1秒就把手上5000萬的房子賣出,來到股市,心理要夠強大,因為你可以拿著app一直看著你5000萬一直在跳動,一下來個貿易戰,一下來個義大利政局不穩,一下金三胖丟核彈,一下歐債危機,一下英國脫歐,一下台灣缺電…等,每一個消息會牽動你的未實現損的損失或增加,很多投資股票的人在初期規劃時可以把話說的很漂亮,說要長期投資,說要存股領息,但是絕大部份的人都辨不到,因為交易太容易了,你僅需要1秒就能把5000萬出脫,簡簡單單的入袋一百萬獲利,如果你賺了100萬未實現損益,今天沒有賣,明天跌回去了,你的心理會很不是滋味,人性所有的弱點,貪婪,恐懼,希望,絕望,失得心,後悔,生氣,自信…會隨著你手上庫存的未實現損益一一浮現。


以我多年來的經驗,把股市看的太簡單的人通常不會有好下場,也不要覺得房市賺到了就想能股市撈一筆,如果這麼容易,人人都是富翁了,所以我才建議要分享投資方法的人,等你成功後才再分享,在你還沒有成功前,你都還不是股市贏家,真正在股市中實戰起來,你就會發覺你的方法充滿了弱點,一套好的方法一定要經過股市長期的淬鍊,我相信9成以上的人都知道長期投資買在值得的點,這筆投資百分之一百穩賺,但股市中還是一堆人在送錢,輸錢,因為他們沒有健全自已的心理,在股市玩短線,說穿了就是高手、老手,三大法人,透過人性弱點來騙走你的錢,若交易太頻繁政府、券商也能分到一些錢,如果覺得自已的個性,人性沒有弱點的儘管可以來進來股市試試,保證三年後你就會絕望,人性弱點之所以是弱點因為它符合大部份的人性,這些人性弱點是每一個人都會有的,要克服人性弱點是要修練,要學習的,如果不修練就覺得房子和股市一樣,試個三、五年你就知道一不一樣了~~


以我在股市成功的經驗中,我能告訴你,你的方法能賺到錢,但大部份的人無法長期實踐你的方法,因為在抱的過程中壓力太大了,這些壓力並不是賺個2%值得的(台股平均殖利率4.5%,借錢成本2.5%,以平均來算)。


#########################################
2018/5/29 10:42

投資沒有捷徑,很多投資心理面、人性弱點還是需要自已一點一滴的去克服,我可以給你一檔值得投資的股票,但是你的投資心理面、心性弱點會讓你這筆投資賠錢,投資一家公司一定要有一個抱的住的理由,我稱它為信念,你也一定要有退路,投資若是all in下大注,你買到的價格點就是唯一的,它不會是在均線上,當然你就不是因為你的資金配置策略讓你能打敗其它的競爭者,有空多閱讀,如果你無法閱讀,你無法拿走別人一生的經驗,成功的分享,如果你僅是要賺大錢而不想學習,你來到股市算是來錯了地方,當醫生,當律師,當教授,當工程師,當會計師,都是經過十年,二十年的養成,這些職業能賺到的錢是遠遠比不上股市的,如果你不願意花這麼多的時間學習股市知識、常識,你進來一定是送錢的肥羊無誤的。


我能不能賺錢不重要,你也永遠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得知,重要的是你進到股市能不能賺錢,這一點我相信你會比別人更清楚,如果你到股市是會賠錢,那你的錢一定是被別人分掉了,錢被分完後你很快就會退出股市,而我如果能一直在股市中,那很有可能我是分掉你進來送錢的其中一小部份,如果你不願意學習,那不要投資股市,如果你硬要進來股市又不學習,那我先謝謝你了,面對我的投資策略及經驗,拿走你的錢對我而言僅僅就是


be like taking candy from a baby


以我買進的點已經是十分值得投資的價點了,我又能用資金配置又有時間能等待,如果你能用基本面看出值得買價格,就贏一半的人了,如果你的投資又有策略,如花時間等耐,資金配置,你會很容易的贏過八成的人,既然你能贏過八成的人,那贏錢豈不容易且理所當然~

########################################
2018/5/28 23:05

很多人會覺得很奇怪,a大怎麼不像一般的公開介紹股票的板主一樣常常會有不同的標的,似乎也沒有常常有動作,每天就是在研究,記錄,觀察,每天花了一堆的時間也沒有看a大有股市中有什麼動作,a大真的能在股市中賺到錢嗎?常常也聽到電視上說汰弱留強,逢高入袋為安,長假前先跑一趟…等,似乎都沒有聽到a大有說這些事,怎麼a大和一般人的行為都不太相同啊?嗯~~我配得我之前和大家說過,正確的投資方式很無聊,非常的無聊,找到值的點怖核心持股,接下來就是等待,等待的同時就看看籌碼,注意一下產業變動,第一季財報出來就花點時間去閱讀,基本上正確的投資方式不用有太多的動作的,基本上你在做買進的動作時,已經決定了一半的投資勝負了。這話怎麼說呢?我舉例,如果今天你為了求快去買了熱門股,買到的點就是付了三十年,五十年的眼光費,這筆投資你一開始決定是要炒短,你就要嚴守業炒的的準則,只要賠多少就該止損,因為你買到的點絕對是不能長抱的,值的長抱的點,一定是大家都看壞的時候。


有人會說,a大~~為啥買到值得的點才贏一半?不是就穩贏了嗎?嗯~~其實買在對的點是本質上是穩贏的,但是會輸的風險在於你的心理面,很多人很有趣,很貪心又很瞻小,基本能力又不足又愛下大注,假設買了b股,買在50元,非常值的買進的點,買長線穩贏的點,僅需要時間就能贏了 ,當股價漲到53時,他心裡就想,才賺了6%,應該以賺更多,至少對能賺20~30%, 結果國際氣氛不好,股市買氣不足,一時間股價跌到48元了,賠2元了,這時心裡就想起專家家要嚴守記律要止損,賠了4%,加上0.6%的手續費,交易稅止損了,其實48時是更值得買的點,他確因為本身心理面缺陷造成了這筆投資的損失。


專家說,絕對不要向下攤平,各位覺得這件事是對的還是錯的?答案是對也是錯,有人會說,a大這樣的答案難令人信服吧,什麼叫是對也是錯,有問題的地方在於面對不同的公司,不同的情況會適用不用的答案,不信?今天中華電信從110元,在基本面沒有變化的情況下跌到100元,跌到90元,這時該不該攤平?廢話嘛,不攤平才怪,一定要大力努力的攤,應該中華電信是穩健股,獲利這麼穩定,有傻瓜願意因為一時的恐慌便宜的把股票賣給你,打死你也要攤,買到算賺到。那什麼時候不能攤?一堆話題股,熱門股,投機股,沒有基本面的股價,拉出一個錨點,完全沒有基本面的公司,本來一年賺不到1元,因為一時獲利到一季3元,股價漲到500元,淨值20元,然後從500元跌到400元,跌到300元,這種情況你就不能攤平,這種股票你一定是愈攤愈死的,還有什麼股票不能攤平?沒有基本面的公司,獲利每一季,每一年的下降,誰管你股價從多少跌下來,原本是1300元,跌到了800很便宜?如果沒有基本面,它會跌到500,會跌到200~300(此時阿土伯買進),最後跌到100,再來跌到60,這種股票你也不能攤。


在股票市場中有很多的機會,大家不用擔心沒有機會,但是如果平常沒有這樣的研究、觀察、記錄,當機會到你面前時,你會不知道那是一個好機會,當我願意出手時,那一定就是相對好的機會,因為沒有好的機會時,我就是每天研究、觀察、記錄,這也是我戶頭會愈來愈肥的主因,一開始雖然賺很慢,但後面愈賺愈快,六、七年前我想都沒有想過的金額,在六、七年後很自然的就流入我的戶頭,以我的經驗,如果你有能耐連對十年,你應該就財富自由了,我也才對了七年戶頭都有一定的水準了。

###########################################
2018/5/27 10:15

Q:這1000W每月需繳約3.75W,換算每年約45W,對於年存百萬以上的我,算是還在負擔範圍內,就算買的股票都沒了股利,也還有50W以上資金可運用。

ans:上面這句話的意謂就是你用4.5%的利息借錢來投資就是了,如果我記得沒有錯的話,台股"平均"殖利率是4%,還沒有開投投資前你就輸平均值0.5%,有什麼好投資的?如果45萬是含本金攤還,利息應該要近2%。


Q:這借來的1000W,部份存金融、部份做價差使用,很幸運的,價差獲得了很大的成效,前一陣子剛獲利出脫;金融存股也有很大的斬獲,目前存半年以上,約有10%以上報酬率。

有人說萬點以上不適合存股,存股=存骨,但我卻認為,萬點以上仍有好股票,就像金融股一樣,是個低基期且防守型的股,每年穩定6%以上報酬率,真的比銀行強太多、也真的不用怕可以好好存股。

ans:以下以4.5%利息來算,如果利息是2%,自行套入2%,差價如果會獲得很大的成效,那反相的也代表你差價會損失很大,如果你差價賺10%,扣掉利息4.5%,你僅賺了5.5%,如果你賠了10%,你賠了14.5%,勝敗差了2倍,這種投資乾脆就別投資了,"投資有賺有賠,不要以為一定穩賺,但你的利息是一定穩賠4.5%", 台股指數1萬1點時,你借4.5%的利息來存股,比銀行強太多?銀行付給你的定存利息是你穩賺的,你貸款付給銀行4.5%也是銀行穩賺的,你的投資卻不一定是穩賺的,還有銀行股的殖利率6%,是拿你的錢配給你,你要加有你的稅上課稅,也要課2%的二代健保,如果銀行股不填息,你的殖利率都是假的。


你不能要求你放上來錯誤的投資觀念要別人不能糾正你,如果你怕被糾正,你就把這一篇文章放在你pc的文件上,放上來後,你就不可能僅僅聽到順你心,順你意的答案,投資需要腳踏實地,操作資金要一點一滴累積上去,忽然有上千萬的資金,你沒有經過10萬,100萬,300萬,500萬,700萬投資的路程,一口氣就投資1000萬,會上來發文,我相信是你的壓力太大,想上來找別人認同你,讓你這筆的投資更有信心,但投資不論有多少網友認同你,賺錢是你在賺,賠錢也是你在賠,投資前你要考慮的是"風險",我看你僅有考慮獲利,長期持有金融股應該穩賺,但是借1000萬投資,哪天金融資跌了20%,30%時,你會不會因為心理壓力過大而止損?投資前你要考慮最差的情況,哪天會不會失業?會不會生病不能工作了?哪天突然需要一筆錢而金融股剛好在低檔,好的投資法應該是適用所有的人,你不能剛好你不會發生這種情況,你就假設別人不會發生。


還有,fed一直在升息,你認為台灣央行能撐多久不去升息?我相信貸款應該全部都是機動利率來算的~~

以我多年的投資經驗來看,大部份的人在穩賺的股市中都賠,部份是因為不會評估股價的合理性,就算基本面還行能估出股價的合理點,但面對瘋狂的市場,股價的波動,還是有絕大部份的人死在自我心理面,壓力太大,親友碎念,老婆說賠了就離緍,同事,朋友,網友取笑你買了傻傻的放著,他們都賺了幾次差價了,你還在傻抱著(其實做差價但基本技能又不夠的好的人死更快)…等,借錢投資股票一開始自我心理面你就輸了,怎麼和別人競爭,很多人天真的以為自已和股市數字在競爭,其實你的對手是千千萬萬個股民,別人的投資沒有弱點,你卻有弱點,當你面對我時你就先輸一半了,你要談什麼賺錢,股市中有很多高手深知你的弱點在哪,他們不會放掉打擊你弱點的機會,只要讓股價來個劇烈的波動,你說不定就因壓力太大而gg了,你出局後,錢留在股市中就高手們分掉,股價跌到哪兒,對高手,外資群,法人們,投資沒弱點的人們…等,一點兒都不重要,他們在乎的是買進價和賣出價,而期間的差價僅是虛幻,你確定你投1000萬借來的錢能達到這種境界?我覺得不妨三年後,五年後你成功了,你再來分享你的成功歷程,我百之一百確定一件事,當三年、五成後有幸你成功了,你對市場的敬畏度不會像你這篇文章寫的這麼一派輕松,天真的覺得借錢賺錢是理所當然。


########################################
2018/5/26 10:40

有人問我說,金融資最近都在高檔,適不適合為了高殖利率去存股,對我而言,我本身也有在觀察金融股,但都沒有出手,原因有二,一來金融股股價也沒有在很便宜的點,要中長期投資也不需要去投資在相對高點,畢竟投資金融股是中長線投資,買了就是要放三年,五年,十年,總是等得到機會的,二來是我還在工作,我的薪水也不低,雖然今年總共才繳了1萬4的稅,但是買了金融股後,會增加我稅的負擔,而且也有股價差價的風險,有人會說,a大,如果你一直等,金融股一年一年的除息下去,你就失去了時間成本,你每等一年,股息多配一年,成本愈低一年,嗯~~沒有錯,的確是如此,這也是我一直強調的,只要買在股票價值點上,用時間可以化解風險且投資股票是穩賺的,只是不同的產業有不同的投資機會,機會不一定只存在在金融股中,反正機會是會照輪的,金融股目前若是在相對的高點,你可以先去怖電子股,如果電子股在高檔,你可以去怖傳產股,電信股,只要你的觀察名單愈多,你的機會就愈多。

投資金融股會賠死人嗎?會重賠嗎?以金融股的股本來看,投資金融股不論你買在哪個點上,大概時間一久機乎都是會賺,除非你買在當初20年,30年那種天價不合理的股價,在我舉的excel資產配置中,台幣定存利息最低,但機動性很高,當你遇到機會時随時可以去把台幣定存轉入該機會中,投資觀念只要對,投資是穩賺的,只是看你需要多久的時間讓你的這筆投資變穩賺,如果現在投入金融股,你以存股為理由投入,假設你投入的是中信金,目前股價22.2元,配1.08元,殖利率近5%,怎麼聽都覺得是一個不錯的投資,但是如果你遇到股市修正,來到2016/1/30的14.5元,那時你受得了嗎?帳面賠了30%,或是來到2012/10/30的16元,賠2x%,你受得了嗎?你需要幾年去化解這筆投資的風險?一開始投資時你就要想清楚股價跌到低點時你受不受得了,看到帳面未實現損益時你受不受的了,當你買在愈高點,你能買到的張數就愈少,未來你要回本的時間長度不同,有時候我常在說的自我心理,這是很多人投資前不曾考慮的,他們只會在投資前想到之後能賺多少,殖利率多少%,他們從沒有想過自已會不會在哪天因為股價下跌時自我心理壓力過大而止損,透過資金配置可以有效的改善這項弱點,你買在相對低的價格也以改善這項弱點。


金融股目前是強勢族群,對我來說,我要中長期投資的標的,絕對不可能是強勢族群,如果我要玩差價,那一定就是要是強勢族群,所以大家應該可以理解為什麼我說我要中長期資產配置會選到弱到爆的廣達,你要中長期投資,當然要找在股價落在平均是低點的時候,如果選在廣達70~80時,登高一呼說要中長線投資,你以72購入,那時廣達很強勢,你在那算了老半天,說買了後會有近5%的殖利率,買了沒多久股價從72漲到80,因為你說你要中長期投資,所以股價漲了理論上你不能賣,過了一兩年後,股價跌到51.x時,這時候你心理受得了嗎?你一張已經賠了21元,一張賠2萬1,十張21萬,我記得有版友有100張的,那都賠210萬了,這時候你心理受得了嗎?你會不會看到從今年初開始到現在外資群賣了近三十萬張,一時意志不堅出場,想說再低一點再進場,結果51.x出場後,現在53.x元,一直找不到機會進場,這些都是你在投資前就要考慮清楚的,買在相對低點的好處在於,反正外資群就是一直賣,一直賣,股價就是很弱,那又如何,股價愈弱,在基本面沒有太大的變化時,你可以以愈便宜的價格去買到股價,可以買愈多張,時間一長股價當然會回到平均點,買弱勢股的好處在於,抱久了你才會麻木,像之前我們在抱宏碁,如果我三月14.x買,四月就漲到16元,18元,那有幾個人抱得住,一般來說買股票你至少要套個三個月,半年,你就抱得住了,所以大家運氣不錯,買了宏碁至少都是套住了6~9個月,使得你們可以從14一路抱到3x元,如果我不是醒大家,我想你們也會繼續抱下去 。


###########################################
qena=>

很喜歡看A大關於資產分配的建議文,是很穩建的做法,想請教一下關於股市投資的部份,A大會建議配置一些0050或0056的部份嗎?
畢竟要達到A大這樣在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心理面都全能的程度,沒有個10年經驗應該是達不到的。
對於功力不足的投資人,如果是定期定額買0050或0056,也許可以分散掉蠻多的風險,如果A大有時間分享關於ETF的看法,小弟會非常感謝。


ans:如果完全沒有時間學習,不想賺多一點,那0050,0056是一個不容易賠的方法,不需要基本面的功力,僅需要自我心理面,資金配置加上時間,有了這三項買0050,0056長期間應該是不會賠錢,但是買了0050,0056就是你願意去接受市場獲利平均值,而且0050是以市值、時間去增減標的,一些熱門股類似國巨,旺宏,當主力一時的炒作,股價、市值炒高了且能維持一段時間後,自然它們就會進0050,這就變象的讓一般投資0050的人去追國巨這種熱門股,而且是追在1000元,投資etf最大的壞處在於你無法去看破社會陷阱,你自然就無法去避免或創造社會陷阱,那你就無法成為有錢人,有人願意花大量的時間去推廣0050,0056,他卻自已認為自已無法或沒有時間去學習股市常識、知識,這些東西就像你說的,需要長時間的累積,我累積十幾年的經驗,前面六年經驗慘烈,但幸運的是前幾年也沒有多少錢,累積到一定的知識、常識後,連續七年不敗,七年打敗大盤報酬一倍以上,其中2017~2018年是在近千人的眼皮下,一天一天驗證下打敗大盤的,這唬不了人的,如果你長期投資0050,0056,你就和一般人沒倆樣,這種感覺就像是你在公司做了十年,二十年,你的薪水一樣是四萬,剛進公司的新人薪水也是四萬,新人問你這十年,二十年你學會了什麼?你有什麼價值?你只能回答說,我單純就是在公司體制下的一名員工,公司正常的運作,我每天做一樣的事,我在公司一、二十年沒有任何的經驗,沒有任何成長,哪一種工作會這樣?沒錯啦,就是作業員,取代性高,薪水不高,凹很兇,最終得到的薪水就是這樣,你要公司幫你加薪,公司就說,你不如離職吧,你沒有任何價值,我隨便找一個人進來訓練一個月就能取代你現在的工作。


這就是投資etf給我的感覺,你別妄想以一個小小的小資族變有錢人,複力的威力是資金加時間,如果你的起始資金是1萬,時間是30年,其實你也不會變有錢,30年後,通澎每年2%,你的獲利再投入,最終你老死前大概也就是這樣,有人不服氣的說,2003年投資大盤的報酬有3倍,2004才投入的也有2倍,如果是從2009投入的也有2倍,看起來很多沒錯,重點是那是你在那時投資的資金才有3倍,才有2倍,講白話一點就是2008年如果你有10萬,到了2018年你就變30萬,就這樣,對不用想太多,剩下投入的資金你要按照不同年度的報酬來算,例如2017投入的部份就是賺18%(資料來源由pigstand的excel表)。


當然有一些靠本業能新水有一百萬、兩百萬的,投資0050、0056也能阻止自已賺到的錢貶值,複力的威力就會比小資族大,剛出社會的人或是手上僅有小資金的,你不妨把資金分兩部份,一部份投資etf,一部份主力投資,十年後你看哪一項更成功一點,如果十年後主力投資一無所成,那代表你不夠努力,沒有天份,你就認命的回去投資etf,賺不到大錢,但你也不會血本無歸。以我我基本面能力,我也是能自行選擇在0050中的成份股中自組0020,0030,我就是要以我看完財報後給定該標的一個價格,價格落在合理區我才會出手,這和單純投資0050比起來就是能力的問題,如果你沒有能力,你就乖乖別人餵你什麼你就吃什麼,時間到了不論價格合不合理你就出手定期定額,對我來說,我不會做這種事的,我不會放掉我的優勢去做盲人投資法的。


########################################
2018/5/25:18:50

最近花了一點時間把我的excel表再升級一下,切的更細一點,有每天累積資金的感覺~

目前我還是主要練習如何資產配置,找出一個方法累積資產,我又想知道哪些資金放在哪些投資上會有什麼樣的報酬,時間一久效果如何,目前excel中的匯率及股價我是抓網路上自動更新,股息目前是手動填入,未來也許也會自動填入,由這個excel表我可以知道,我投入了台幣、美金多久會有多少收入,投入了躉繳保險美金,台幣會有多少收入,活存多久會有多少收入,股票投入多久會有多少收入。

目前股票的累積不夠嚴謹,因為我就是以投入數張,每年配得股息,用總數去除以365進而得到每天的獲利,因為股票不像定存,保險,活存一樣是固定的,所以這部份大家心裡要有一個底就是了,當大家想要高一點的獲利,就去調整一下高獲利的比例,風險相對高,但是累積財報相對的快,稍微懂一點點excel的人就會知道我的做法是什麼,在計算積累的天數時,你一定要有一個起始的時間,這部份要自已填,投入的金額多少,這也要自已填,美金買在什麼價位,買了多少這也要你自已填。


我看有很多人喜歡一直投資股市,要以終身投資為目標,雖然我沒有要終身投資,不過我幫想終生投資的人想了一個永遠不敗的方法,這時候就會有人說,a大別吹牛了,哪有可能終身不敗,哈哈~~我指的終生不敗, 是指你這輩子不會因為某次的投資失利而永遠出局,但你必須要付出的代價就是時間及獲利會大大的減少,原理很簡單,如果有人賺了2000萬以上,單純就是想玩股票,但又怕哪天失去理智或是一次的失利永遠站不起來,這時你可以用我這方法,反正你就是消磨時間嘛,這方法還可以分成積極型及保守型,首先你要先搞懂我的excel資產配置法,透過固定的投資收益產生出獲利,例如台幣,美金定存,躉繳保險美金,台幣,活存,穩健型的股息收益…等,如果你還有別的收益法你一樣自行套進來。

當你的固定投資產生收益後,你拿此筆資金來投資股市,也許你拿了100萬,既然你是投資高手,自然用這100萬要賺錢就相對的容易,這100萬就是你總共能投資的金額,你必需用你的資金配置,基本面去選股配上籌碼面,心理面,你要賺差價也好,領股息也罷,如果三個月,半年過去了,你100萬因為一時的失敗賠了20萬,你剩80萬,這時你檢查一下你1900萬產生的固定收益是多少,如果是產生了15萬,那你就把15萬放到操作本金中,以95萬再繼續操作,如果一周期後你又認賠了30萬,這時你剩65萬,這時你的固定收益還沒有生出錢來,所以你就必需等,你就僅能以65萬操作,如果再一個月你65萬輸光了,那代表你弱爆了,你就回頭繼續研究,觀察,記錄,等到你1900萬生出來的錢後,你才能再進股票進行操作,也許是一年後,兩年後。

剛說還能分積極型及保守型,保守型就是你以100萬操作,一次操作周期結束後,如果你賺了20萬,你有120萬能操作,這時你就把20萬放回excel表中繼續去生固定資金出來,積極型就是你以120繼續操作,反正你的能力夠強,100萬變120萬,變150萬,變200萬你就繼續操作,錢會愈放愈大,如果哪天操作到300萬時,一次就gg了 回到50萬,也許兩年過去了,固定收定多了60萬出來,你就拿50萬出來湊100萬繼續操作。


這方法如果你嚴格執行,這輩子應該不會有破產的機會,你已經把你需要的資金拿出來了,也許夠你退休了,你僅是拿固定收益出來的錢去操作,如果輸太快,你就僅能再等你的固定資金生錢出來讓你去玩短線或是投資,有人會說,a大,那多沒有勁啊,如果我有2000萬,當然是拿出來all in,這樣賺比較快啊,哪需要在那用時間等,才用100萬去操作,神經病才這樣,嗯~~但是我必需說,股市是金錢遊戲,當你有2000萬時,你的人生也許不缺吃,不缺穿,也不需要去做你不喜歡的工作,如果你有5000萬,有1億,我相信就是吃的更好,穿的更好,住的更好罷了,一旦你沒有了這2000萬,也許你已經50,60了,誰要請你去工作,你怎麼用你那殘破不堪的身體去再把2000萬賺回來。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cEO7LSSiBVM7yMYHKcM9XHwJaB0EA5gZ/view?usp=sharing

######################################################
2018-05-24 22:56  #8502
icesnow wrote:
每天最期待就是看到A...(恕刪)


每天最期待就是看到A大的發文,受益良多! 雖然看了一半A大發文,但
始終仍容易小獲利就想跑.... 現在開始堅持抱長點,就從廣達開始吧!

不過還是想請教A大,何時賣股票才是最適當? 了解股票漲絕不是賣股時機,
但是否是"最高點" 都必須等股票走完才知道,所以再想,一定沒人可賣到
最高點且我也不想去找最高點,若可以賺大約10年的股息價差或1倍以上
就可以下車,這樣可避免抱上又抱下,因為,財務利多一定會有內線先知
,所以若等到財報出來才決定要不要下車,可能都有一段價差了~留了
些肉給別人吃,自己也能放心,不知這樣想法是否還停留在散戶的階級..


ans:投資前你就要先想清楚這筆投資你想要的是什麼,當初投資宏碁前,我清楚的和大家說,我這筆投資要的不是3%,5%,10%,30%,甚至50%,我要的是轉型成功翻一倍,兩倍,所以宏碁一路漲我都沒有動,直到30~33.x時,我和大家說,宏碁轉型還沒有完全成功,結果股價就翻一倍了,甚至部份持股我是12.8買的,那部份都已經快漲兩倍了,轉型還沒有完全成功,有人願意讓我賺1~2倍的錢證明我的眼光,那也沒有什麼不好,部份的股票這麼想要,那就拿去吧,買到的人因為買在30~33.x,他們就要冒著宏碁僅能轉型成功不能失敗的風險,每一季,每一年的驗證,當初我說過,宏碁能轉型到什麼地步我不知道,只知道當初14.x買,只花了兩到三年的時間就能輕易的化解風險,只要宏碁每一季有小小賺,不要賠,每年配得出股息,以18.x元的淨值,那也沒有什麼好要求的,可以抱的很安心,又不用擔心財報不如預期或是宏碁賺的不夠多支撐不了股價。


我說過,一般專業法人機構很習慣把眼光費先拿走,淨值明明20元,一年賺1元,配0.7元,股價就活生生的來到27元、30元,法人們再每一季、每一年的去驗證財報,看公司的獲利符不等合預期,如果賺更多,就故意把股價拉高,例如一年賺2元,配1.4元,就順勢的把股價拉到34元、40元,如果獲利下降變賺0.5元,配0.3元,股價就從27~30下修到23~25元,若是第一年發生獲利下降,也許會預期性的把股價多打個九打,也許就是下修到20.x~23元,這樣做的好處在於法人可以保障他們手上的核心持股,我這樣說好了,像廣達,鴻海,外資手上都是100萬張,750萬張這種水準的,如果廣達淨值35元,鴻海淨值62元,法人股價就讓廣達在35元,鴻海在62元,一旦發生獲利不如預期或是資金撤退時,法人們自已也跑不掉,最近廣達及鴻海就是很好的例子,廣達淨值35元,鴻海淨值62元,當廣達或鴻海有疑慮時,外資賣了幾十萬張,上百萬張,股價還是遠在淨值上,而一般投資人因為中了錨定效應,所以鴻海從120往下殺時,外資在撤退時,11x,10x,9x,8x一直都會有人接,而且愈低接的力道愈大,哪天鴻海到7x,外資群賣的力道一天就算有個3萬張,5萬張鴻海也不一定會跌,鴻海若跌到6x元,外資群就賣一天賣個5萬,7萬張鴻海說不定還是能平盤或小漲,法人們留了一個很大的空間當做撤退的差價,這種差價普遍的存在市場中,在穩健股中這是潛規則,大家也不必太擔心自已被佔了便宜,以廣達為例,外資群手上還有100萬張,以廣達股本380億,有380萬張,廣達又是主力股,86%是1000張以上的大戶,當外資群賣壓減少,股價自然就漲回去了。


聽到這好像和你要問的沒有關係,其實不然,你的問題是什麼時候要賣,這個問題就要回歸到你是投資穩健股、成長股、轉型股,你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你和我一樣一兩千萬,現在單純是在資產配置,買了廣達這穩健股後,其實就是花時間換報酬,一年有個6~7%,這種股票你也不需要太傷腦筋的去比較十季財報,也不需要比較細微的不同,你單純就看一下每季的毛利率,營利率,獲利及每年配的息符不符合你要的,如果連續幾季獲利不好,配息下降,看是不是還在你可接受的範圍內,如果還在,那你就繼續放著,如果超出你的範圍了,你可以調整部份持股。


如果是像宏碁這種轉型股,細微的財報部份都不能放過,要提早發現在股價便宜的時候進去,不過現在股價對現在的財報,已經是相對的合理了,你買到不是什麼很便宜的股價,如果在28~33.x買到,那就只要上天保佑你宏碁一定要轉型成功,每一季財報你要好好的驗證。很多爛公司,鳥公司財報很多人早知道或是該產業很容易多跑幾間工廠或經銷商就推測的出來,只要你發覺別人都推的很準,你推測的不準,那你就不能去操作那家公司,避免財報有人早知道的方法還有找一間股本上百億的公司,最好像廣達,宏碁這種3xx億的,反正早知道的人畢竟也是少數,你只需要透過資料收集,資訊解讀,你還是能平均勝過一半的人,早知道的人了不起幾百人,宏碁股東由3x萬人組成,有人早知道的問題在宏碁也不太會發生,尤其在宏碁的外資群都是押寶的,沒有早知道宏碁財報的外資群。



投資股票我覺得最重要的除了基本面外就是心理面,只要有了這兩個面項,搭配一點資金配置,花點時間,基本上在股市中應該是穩賺的,有人可能會說,a大說穩賺,這不太妥當吧,嗯~~不論多少人不接受這件事,這還是得和你說,股市本來就是穩賺的一個地方,只是太多人設陷阱給你,加上你基本的技能不夠,所以大部份的人才會賠錢,股市說穿了就是你拿錢投資一間公司,公司每年賺到錢後配息給你,怎麼聽都是穩賺的吧,這有啥問題,只是很多人就是被新聞騙假的,每天殺進殺出把錢給政府及券商,因為貪心去追熱門股如國巨,華新科…等被動元件,之前什麼挖礦股撼訊,反正多到舉不完,只是因為一時有人炒作,貪心的散戶就為了求快去投資,買到的股價,說穿了就是付別人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眼光費的價格,講難聽一點,挖礦可以熱十年?記憶體能缺十年?被動元件能缺十年?應該不行啦,有的一季兩季,厲害一點的一年兩年,但很多人拿著付了三十年,五十年,甚至一百年獲利眼光費去買那家公司,一開始是為了玩差價,結果套牢了就說服自已是長期投資,眼光費都被拿走一百年了,股票留給你孫子都不一定能回本,還妄想賺錢。


所以基本上你只要有一定功力的基本面,買在值得的價位上,透過資金配置可以把成本降更低一點,同時心理壓力也不會太大,這樣的投資方法,時間一久,你不是百分之一百穩贏的嗎?


#######################################################
2018/5/19

一直把一些投資理財的觀念、工具放在宏碁轉型篇中,我覺得好像也不太合適,畢竟想要學投資理財的人手上也不一定有投資宏碁,要在很多長篇大論中找到投資理財的觀察也不太容易,投資理財也不止僅止於投資股票,對我來說,只要你有資產,可以利用這些資產把錢流進你的戶頭的方法都是投資理財,從最簡單的銀行台幣、美金活存,定存,保險台幣、美金儲蓄險 躉繳,房貸的陷阱,樂透的陷阱,一般沒必要的保險,平常沒有必要的花費,這都是讓很多人無法累積資金,如果你連最基本的資金都累積不到,更不用說累積到你財富自由的資金。

例如下面這種話題~
一、樂透陷阱
一般人很常掉進錢的陷阱還有樂透,政府擺明寫了公益彩卷,還是很多人以賭的心態去買

1、10%給弱勢族群(開樂透店領有殘障手冊的人)
2、20%政府抽稅(中獎超過一定的金額政府要抽20%)
3、發行的銀行,向政府以200億以上的金額去買發行權,所以我認為至少也要賺20%

所以以最保守的估計,樂透就是100元賭50元的遊戲,樂透常常打著高額的總獎金去吸引一般人,那些人算不出"機率"所以會衝著高額獎金去買,死命的買,如果以機率的方向去破解樂透這遊戲,你還真的要有一點數學機率的底子,例如46個號碼中了3個號碼的機率是多少?46個號碼中六個機率是多少?多年前我家裡的人也超愛樂透,真的就是笨,不知道這真的就是做公益,最終我就舉一個例子給他們,我們來翻牌比大小,如果是大我贏100元,如果是小你贏50元,當我提出這個遊戲時,我家的人以藐視的眼神看著我,他們說,你當我傻子嗎?這遊戲不是玩愈久,玩愈多次你百分之一百穩贏嗎?當我傻了嗎?打死我也不和你玩,接著我就把上面三點算給他們聽,並找資料證明1、2、3都是真的,我就問為什麼錢不給自家人賺而要給別人賺呢?我說如果你真心想做公益,那你就量力而為的去買,這個過程我努力了三年,最終他們終於不再把樂透當成賭的一項工具,漸漸的他們的戶頭的錢就愈來愈多。

這個世界就是把簡單的事困難化然後從你身上把錢撈走,我曾經有看到甲和乙,他們玩一個賭的遊戲,甲當莊家,兩顆骰子,每顆骰子六個面,1~6,賭法如下,乙壓點數,1~6給你壓,如果乙壓3,兩顆骰子只要有一顆出現3,甲就賠乙1倍,如果出現兩個3,甲就賠乙兩倍,這遊戲公平嗎?乍看下來很公平,1~6出現的機率是1/6,有兩個骰子所以機率就變2/6,再加上兩顆一樣的就賠雙倍,看起來這遊戲是公平的,甚至大部份的人都算不出來甲該賠乙多少錢這遊戲才是公平的,連兩顆骰子的機率及賠率直覺都算不出來了,更不用說樂透困難的公式,一般人也不愛google去找答案,雖然網路上都有答案,但很多人就是愛用直覺去判斷,造成一直在這個陷阱中跳不出來。


大家知道有錢人最怕什麼嗎?他們最怕手上的錢換不到勞力(房子,車子,食物,玩樂…等,背後都是勞力),他們敢給你這麼低的薪水而大部份的人還是持續的會幫他們付出勞力,這是為什麼呢?當老闆開22k,28k給你,如果你不去做,這薪水是不會成立的,但這些工作為什麼還是會有人去做?原因很簡單,因為陷阱早已經設好了,如果你不去拿這基本的薪水,你的房貸就會付不出來,你小孩的學費你就付不出來,你的房租就付不出來,你的電話費就付不出來…等,你不敢去做新的嚐試,不敢輕易的換新的工作。


最近的文章是蠻負面的,這也是為什麼之前我給各位幸福學的公開課程,這些基本的社會陷阱要了解,同時你要調整你的內心到不要太痛苦,如果你沒有決心要改變自已跳出老鼠跑道,未來我寫這類的文章你就跳過,這對你的人生太過沉重,現實是殘酷的,無知是幸福的,帶著無知的心來股市,就算你可以透過我的幫助一時贏很多錢,但不久的將來,你還是會全部吐回去股市中的。




二、房貸陷阱


況且絕大多數人一輩子是存不到2000萬的
難道這些人都不用退休了?  

ans:這個社會被少數的有錢、有權、有勢的人控制住了,百分之二十的人佔有了百分之八十的錢,剩下的百分之八十的人去分百分之二十的錢,我說過,錢拿來幹嘛?說穿了拿來買"勞力",錢被發明出來後,勞力就可以被先欠著,發展到最後有錢人竟然不需要付出任何的勞力就能一直收勞力抵用券=錢,既然有人能不需付出勞力就能取到勞力抵用券,那代表也有人要幫那些不付出勞力的人去工作,這個社會愈窮的人付出最多的勞力,卻得到最少的勞力抵用券,古代有員外,有長工,現代人被有錢人設下的陷阱如20年,30年,40年的房貸,你就是有錢人一輩子的奴隸,你雖然不住員外家,但你一輩子都就是員外的奴隸,有人會說,a大,你說的太誇張了,我可以換工作啊,呵呵~~沒有用的,有錢人設下的陷阱在於房貸這件事,讓你20年,30年,40年不間斷的為房貸工作,你為哪個員外工作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房貸是具法律效用的,你敢不還你試試,你敢欠一兩個月你試試。

你知道為什麼有錢人不敢在食物上設陷阱嗎?因為你當奴隸你至少要活著,你要有得吃你才能繼續當他們的奴隸,所以給你的薪水付完房貸後,還夠你生活的吃喝,再多的就不能保證給你了,如何跳出這個有錢人設下的老鼠跑道?你用你的身體勞力去拼,你拼上三輩子也跳脫不了,有錢人靠什麼去設下重重陷阱給年輕人及你?很簡單嘛,就是錢,勞力抵用券,他們只需要在你人生過程中你一定需要的事物上設下陷阱,你就是他們無窮無盡的奴隸,目前最大的陷阱是房子,接下來是你一生一次會遇到的事,有人說,真的嗎?結緍,死亡,買車,生小孩…等,反正他們就是在人生必需要的事件上設下陷阱,最終就是要讓你成為他們無止無盡的奴隸。


說真的,我不該說這個給你聽,但是你都有念頭想要賺這麼多錢跳出老鼠跑道,我就只好把這事實說給你聽,如果你想跳出老鼠跑道,從今天開始你就是把我上面和你說的查的更清楚一些,接下來你的人生會開始痛苦,因為你天真的日子過去了,你會開始感受就算你知道了,你也無能為力的感覺,如果你邁進到這一步,恭喜你,這種感覺我經驗了五年了,最近這種無能為力的感覺才消去,因為我跳出老鼠跑道了,最後,如果你沒有一定的覺悟,真的不要去搞懂上面那些事,搞懂後你快樂的日子也許就離你而去了,也許五年,十年後你快樂的日子才會回到你身邊。有人說,笨的人反而是比較容易幸福的,也許你會為老闆為你加薪兩仟高興,尾牙抽中一萬開心,上班偷懶,多放幾天假感到小確幸。

簡單的回答你一下,房貸雖然是社會中的陷阱,但是也不是沒有辨法破解,任何一種陷阱都有能被破解的方法,但前題就是你要先知道有哪些陷阱及它是一個陷阱,有錢人設下的房貸這個陷阱,基本上也是以"錢"為基礎,破解之道當然也是要回歸錢這件事,房子的總價格非常的高,草包政客又想出房貸年數從20年變30年變40年,基本上以你貸款1000萬,房貸利率最最最低為1.44~1.75%,這利率還是你首次貸款有擔保品的前提,有一些更傻的人會去用個人信貸,那利率就是這個的幾倍,試想,借1000萬利率2%,每一年光利息就付了20萬,你光銀行利率每個月就付掉了1.66萬,有人說那買鄉下一點,貸款500萬,那每年的利息是10萬,每個月利息8333元,在鄉下的工作機會及薪資相對的也低,以一個25~30的年輕人,沒有長輩資助頭期款的情況,基本上每個月都會是月光族,貸款1000萬光利息就1.66萬元,所以你每個月連本帶利至少要還4~5萬,貸500萬每個月要付貸款2.x萬,25~30的年輕人,薪水大概3~5萬,所以房子買下去後,基本上到40前我認為應該還是月光族,40以上薪資大概可以到6~9萬,此時房貸還有5~25年,等房貸還光後,我想身體也差不多了,大概也45~65,這一輩子就是為了一間鳥房子工作了一輩子。


老一輩的人會說,房子一定會漲啊,過去十年漲了2倍,3倍,嗯~~過去10年確實是如此,但這有幾個問題,首先房子和股票一樣,差價你沒有賣你沒有賺,帳面上的增值只是讓你多繳一點土地稅,房屋稅,而且你老了你還是要住,當所有的房子都漲了,你的房子漲了,那等於沒有漲,因為你要換屋,你的漲了,別人的也漲了,這種感覺就像股市在11000點,你買的股票賺了,你賣了股票又去買了另一檔股票,你以為你賺到了?其實還沒有,當股市從11000點跌到10000點,你原本那檔跌了,你另外買的那檔也跌了,你是沒有賺到任何的差價,那都是虛幻的,在房價這件事上真正得利的就只有當下在轉移房子的人,如建商,房仲,政府,及少數的炒房客,這和股市的道理是一模一樣的,當房價跌時,好笑的一般人就跳出來逼政府要護房價不能跌,可笑的程度就像,別人炒鴻海到120元,傻乎乎的散戶買了120的鴻海,現在跌到80元,就在股東會去逼公司護盤。


講了老半天破解的方法在哪?很簡單,就是你要把錢存起來,然後去玩金錢遊戲把錢放大到房價漲的幅,而不是靠體力,勞力去蠻幹,正確的做法是,以目前的房價你到35前,你都不該買房,40前你已經有錢生錢之道你就能買房,當然如果你的長輩是有錢人,你年薪兩百萬,三百萬,五百萬,一仟萬就不需要存到錢再買房,以我個人的例子,2011年時我手上總財產為60萬元,那時的房價不是最高點,最高點應該是2016~2017年,如果那時我把錢拿去買房,去貸款,也許大家就看不到我2017年時能以15元買進642張宏碁,差不多有1000萬元,到了2018年1/23時那時如果我全數出清宏碁,我大概就有2000萬,房子這這7年翻的速度有沒有這麼快?應該沒有,對我來說我就破解了買房的陷阱,以我個人的觀察,目前在40以下的年輕人,沒有家中的資助,要買房非常的困難,造成年輕人不想生小孩,未來少子化,房價應該還有低點可期,所以我也不急的去買房。


當你有錢後,記得拿你的錢去配出比房貸利率更高的報酬率,那房貸的20,30,40年,時間愈長對你就愈有利,我舉例,如果你配出穩定的報酬率是2.5%, 你的房貸利率是1.8%,那意謂的你房貸40年,這40年是享受0.7%的利息差額,而不是要付1.44~1.77%的利率,這兩者差非常非常的多,一個是在你沒有錢時吸光你的錢,一個是你有錢後你去吸光別人的錢。


老實和大家說,大家來這邊學到我股票的常識及知識,你們跳過了我成功能成為贏家的過程,如果你對這個社會上的陷阱不重視,你就太天真了,你無法真正的在股市賺到錢,股市的道理和房市一樣,和大部份的社會陷阱也差不多,如果你沒有深刻的了解,也許你一輩子無法到達我對股市的境界,金錢遊戲無時無刻的在這個社會上進行著,所謂的成功人士就是創造,避掉,克服這些社會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