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問:你好a大,想請問為什麼明明公司是很好,卻大部分的人不願投資鴻海,以及大家不願意買賬時,對於投資鴻海的人有什麼好方面的影響或壞方面的影響嗎?
A大回答:很多散戶投資都是看股價會不會漲,他們不滿足於一年賺5~10%的股利率及資產增加,他們自覺得自己天下無敵,隨便買一檔飆股後,一周就賺10~20%,一年賺幾倍,誰在和你把資金放在穩定的權值股中,所以他們就會去追逐飆股,部份的資金就會從鴻海中移出,這道理放在外資群身上也是適用的,外資群手上有八成的核心持股,此部份用來領穩賺的股息,如果鴻海股價一直不動,他們為了績效能更好,所以也會去追逐一些飆股,我說過,短線的股價是由資金堆出來的,當資金往飆股靠,鴻海短線的股價當然就是會弱,就是因為鴻海太穩健了,一年只會有兩波行情,大部份的人覺得,當股價上漲時再來追都來得及,這也就造成了鴻海每年在上漲時都會又快、又兇、又猛,畢竟大部份的人都想要短時間快速的搶進,裡面的人即然能撐住股價都不漲的時期,那理所當然的在股價上漲時,他們也是很穩的,這時供需法則,就會讓股價暴漲變的更明顯。
網友提問:謝謝A大, 鴻海劉董上任以來一直很打拼,眾所矚目, 但我個人認為有2點外資不買單的原因, 因要外資很嚴格在檢視鴻海的成績,一、是去年Q4,本來大家信誓旦旦認為鴻海i12延後1個月開賣, 可能創造獲利紀錄,Q4會很好全年EPS仍可達8元以上, 結果最後決算7.34元頓時大失所望。 二、是去年劉董發下今年要達到7%毛利率的祈望,不過上次11月12日法說會也承認因為疫情?缺料等因素今年無法達成。 眼見今年只剩不到2個月,11月營收是個關鍵點, 如果沒有起色真的是受到很大的影響, 但也可能如劉董所言毛利率低的產品少做?爭取EPS的最大化? 這一切是外資看衰鴻海還是壓低取貨呢? 妙的是目前也沒外資調降評等, 反倒是國內富邦開第一槍從原本155看到98元, 以上這是我個人的看法, 至於全體外資到底何時才會開始回心轉意大買鴻海? 還要端出多少成績單他們才願意買單呢?A大您有何看法!
A大回答:外資群及台灣的散戶對鴻海的判斷就是很嚴格,鴻海今年獲利是創十年來最佳,淨值也來到了95.9元,外資群、散戶還是會以毛利率不到7%為理由不買單,但我認為最大的原因是因為鴻海股價不漲,只要上漲時,外資群及散戶就會進場追價,以鴻海一年會有兩波行情,最近也快要來到一年中的另一波行情了,當股價發動時,外資群及散戶自然就會買單,我們只要確定鴻海的基本面,產業面沒有問題,外資群及散戶什麼時候進來買,我們是無所謂的。
網友提問:俗話說新聞是製造業其實也沒有錯,捕風捉影再用聳動標題增加點閱率,刻意為之誤導勾結抹黑更是不可取,對它們來說要的就是話題爭議性,報導打打交差騙騙點閱率就完事,鴻海有價值有競爭力獲利穩定有配息,卻三不五時被一些帶風向文章誤導之,反之炒作沒獲利連年虧損就大力鼓吹,這就是股市財經報導長年歪風的積習,鴻海現階段就是繼續加碼跟續抱,不入流的記者菜蛾閃邊去。
A大回答:因為股市是由一大群組成的,不同的人程度不同,主力、外資群、法人可以透過消息讓一些新手及菜鳥心理面崩潰,只要一個人心理面崩潰,他們的程度就會比小朋友都還不如,加上鴻海中有80萬個股東,一般聳動的標題就能吸引股東們點進去看,記者們有時是主力、法人,外資群的打手,有時單純就是為了要騙騙點閱率,這也是他們的工作,但就是苦了沒有判斷力的散戶。
網友提問:謝謝A大! 最近又再看A大第二季與第三季財報的估算方法,想問A大如何知道鴻海主要是第二季認列保留盈餘稅呢?是從財報中"所得稅"內的"未分配盈餘加徵"這項嗎? 另外,保留盈餘稅也會影響第二季的"現金流量表"的"所得稅之(支付)退還"嗎?
A大回答:鴻海歷年第二季的所得稅都會特別的高,這時就會產生疑問,為什麼只有第二季的所得稅這麼高,就會去多方查資料,原來保留盈餘會加徵5%的稅,即然是所得稅,那當然就要到財報中的所得稅項目找看看列在哪,再看一下歷年第二季的所得稅比較,當你看到歷年第二季這項未分配盈餘加徵都會大增,而且就是增加大概鴻海保留盈餘的5%左右,那當然就是這一個項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