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2年5月2日 星期一

5月2日!網友分享自我心理面的情況!

網友A說:看到這篇網友的成長日誌,腦海中也是瞬間勾勒出遇見A大的前塵往事,沒有遇見A大前,投資真的就是天天提心吊膽,雖然不是短進短出的投機客,但當有啥大新聞造成股市波動時,內心就會有小惡魔出現演內心戲,趕緊停損止血保命好,還是裝傻裝忙忘股票呢,每每投資前總是信心滿滿說服自己是長期投資,但最後總是內心恐慌、落的變韭菜一族。遇見A大後,除了天天耳濡目染正確的投資觀念,再加上有A大天天信心能量灌頂,對於股市的漲跌就真的是無感了,猶如從仙界看待塵世的紛擾,絲毫不動凡心,經過三年努力增加分母張數與心理面昇華後,更是深刻體認到價值投資與複利的威力,內心非常感恩A大,在我的人生旅途上有幸遇到願意無私分享的巨人及貴人,期待鴻海群友們能夠一起見證300的到來!!再次感謝A大。

網友B說:我是剛進入股市不到1個月的小白,因為有電動車關係,本來就有打算先從鴻海開始投資,結果意外發現了A大的文章,,全部看完後整個就很安心歐印鴻海 ,也有打算長抱個5~10年領息,真的感謝有緣能夠學到A大分享的經驗和知識。

網友C說:這位網友的心路歷程跟我簡直90%相似,也是從賠到懷疑人生到現在,從10張累積到70張,目前還一直緩慢增加,每天的心情就是很穩定,不會隨著股價波動而影響到自己的情緒,感謝A大的無私分享,造福大眾。

A大回答:股市中包含了投資者,投機者,賭博客,送錢的肥羊,裡面的人不希望你太聰明,如果你太聰明,那政府及券商就收不到交易稅及手續費,投機客就賺不到差價,投顧老師就收不到會費,也不會有人繳會費,我說過,股市中如果股價等於淨值,未來就不會有人在股市中賠錢,反正淨值100元,一年賺10元,股價就是100元,一年後就變110元,每個月增加0.83元,這樣有誰會去送錢或交易呢?所以當然就會搞出很多穩健股,成長股,小型股,題材股,投機股,妖股,強勢股,讓你看不出公司的價值,這樣股價才會劇烈的波動,裡面的人才會有機可趁,很多公司淨值僅有50元,股價炒到1000~2000元,這樣的公司向下的空間自然就很大,裡面的投機客才有機會賺到或賠到很多錢,當你了解這些事後,你就要知道自己的角色是什麼,以我們投資鴻海來說,獲利穩定且持續,股價和淨值一樣,連續配息,競爭力強,有前景,這種股票沒有人能唬的住你的,你光用時間就一定穩贏的,美股大漲或大跌那是他家的事,那和鴻海有啥關係,那些大跌的公司都股價淨值比十幾倍的,也就是淨值270元,股價2700元,和鴻海這種股價淨值比1倍的要比什麼,那些會暴跌的公司都是獲利早被拿走十幾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那種公司都需要你孫子才能幫你報仇,所以在下跌時,很多主力,法人,知道自己在玩誰是最後一隻老鼠,他們在下跌時就是會比誰跑的快,一般散戶因為中了錨定效應,就傻乎乎的一直在那攤平,結果愈攤愈平,最終賠到5成,6成,7成才在那崩潰殺出,當那些散戶殺出時,那時才是真正的價值區,甜美價,因為下跌太深,損失太多,所以散戶才會在甜美價把股票砍出來,最終當了送錢的肥羊。

網友A說:感謝A大分享股市知識與常識與鴻海的投資價值,跟身邊親友分享鴻海,真的很少人願意買進鴻海,我學習A大的知識,利用信貸、質借,買進52張鴻海,未來薪資、股息繼續買入鴻海,時間能證明鴻海的價值,鴻海300。
網友B說:我也是因為A大,才懂得理財的工具,一樣的資金在不懂時常常為錢煩惱,懂了後加上又投資鴻海,每年爽領股息後扣掉生活費,多餘的錢再投入,等待財富自由的一天,謝謝A大。
網友C說:我也是這幾年初入股市的投資小白,以前每天都在短線進進出出賺便當錢,覺得這樣能比我的師父賺得快(他都只有重壓一檔股票),而且在大多頭的股市很幸運都沒有賠錢,直到看了A大的所有文章才了解自己處在多麽危險的處境,持有鴻海這一年多是我最感到安穩的投資生涯,了解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後跑去信貸、家人融資、股票值借,不管是家人、伴侶、朋友都覺得我瘋了,什麼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什麼定存才是最安全,我還是非常淡定的在打這場戰,因為我確實明白自己最大的優勢,讓子彈飛一會,你非常人的眼光需要一些時間去品嚐世間的酸甜苦辣。
網友D說:今天說服初出社會的女兒,將所賺的錢投入鴻海,趁最近股價還在淨值區,努力累積張數。女兒這麼年輕就能進入價值投資的行列,不必跌跌撞撞好幾年,真是超級幸運!值遇A大,無限感恩!鴻海300!
網友E說:我今年已經幫女兒把她的紅包跟之前6年期儲蓄險都拿去買鴻海,哈哈。
A大回答:正所謂知識就是力量,一般年輕人沒有知識,很容易掉進社會設定給他們的陷阱,所謂的陷阱說穿了就是要賺他們的錢,你要和那些保險公司比精算,那真的是天方夜譚,他們都是精算過的,連會解約的人都已經考慮進去了,最終大部份的人都不太可能在保單這上面賺到太多的錢,單純就是把錢鎖起來而以,買這種保單唯一的好處就是錢會被鎖起來,你動都動不了,保險公司提供你把錢鎖起來的服務,他們把錢拿去投資,放款,發大財,最終如果你想要把錢拿出來,他們還能賺一大筆解約費,真的是賺翻了。通常有富爸爸的人很容易就能財富自由,因為從小就會被灌輸正確的投資及理財的觀念,如果你有窮爸爸,他從小就會叫你努力讀書,考間好大學,出社會找個好工作,好好存錢,買間房子,取個老婆,生個小孩,買台車,最後退休,這種就是窮爸爸會給你的觀念,然後叫你錢只能買保單,放定存,不能借錢,不能投資股票,最終當然就是當窮人,大部份有錢人都是拿別人的錢去賺錢,你把錢存銀行,有錢人就去把錢借出來,然後用他的知識去把錢滾大,窮人就一直把錢存銀行,每年1%的利率,結果通貨膨脹3.2%,每年穩輸2.2%的購買力,結果他們還覺得這樣才是最令人安心的,當你把這種穩輸的理財方式當你唯一的投資方式,那你這輩子注定就會是窮人,不會有什麼意外。
網友A說:感謝A大,這裡個禮拜開始了解投資,去年4月6日買了美金保單約90萬,原本以為違約只要損失約3萬左右的訂金,但違約好像是損失總金額的樣子,第一年只能拿回65萬,第2年拿回66萬,第3年拿回87.5萬左右,果然是割不懂投資的韭菜真的是詐諞集團。
網友B說:一開始投入股市什麼都不懂,就像A大說的覺得買低賣高好簡單,但最後卻是追高殺低,輸了快一年的薪資,很懊惱!後來想與其在股市輸掉那就買保單吧,至少錢能存下來,陸續買了好幾張台外幣保單,躉繳年繳的都有,其實還蠻慶幸當初什麼都不懂時有買這些保單,錢留了下來,後來才有資金能投入鴻海。當然現在要我再去買保單那是不可能,籌錢買鴻海都不夠,報酬率不能比呀!還在努力增加張數中!謝謝A大,是我投資路上的貴人兼導師,鴻海300!
網友C說:我的保單去年才買,就像A大說的,已經下跌了10%,現在也不可能撤保。想想去年真是好傻好天真才會去買保單。謝謝A大的分享,又讓我重新刷新對投資理財的認知。
網友D說:我想9成的人都被這種保險+投資型保單騙過,我二十年前繳了一年就清醒了!
網友E說: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低(回饋金低)、投資帳戶由操盤手代操、又要被扣管理費,是不是很像ETF?保單都是精算後才上市,基本上公司不會賠錢(會賠錢的應該無法上市,或早早就會停售),所以千萬不要挑戰那些精算師,不要傻傻把保險當作投資管道,來自精算部賣肝的小菜雞分享。
網友F說:烏俄戰爭時,某朋友建議我現金為王。我建議她不要買獲利被拿走太多年的,可以去評估鴻海,還好心的傳A大的影片給她。今天她說:買一支套牢一支。我好奇問她:您不是要現金為王嗎?怎麼還買呢?她說:想說下跌兩千點了,多少買一點。她如果有看A大的文章,就懂得判斷跌時可不可以攤平了,否則亂攤也是會賠到懷疑人生的。感恩A大每天的諄諄教導,幫我們避開一些股市的陷阱。
網友G說:我也推薦朋友看A大的影片,可惜他說沒興趣,還一直勸我,雞蛋不要放同一個籃子,我只能說佛度有緣人。
A大回答:通常剛出社會的人,因為沒有知識,也不知道人心險惡,容易被一些保險業務員的話術給騙了,說宣告利率2.99%,3.99%,存六年可以比定存好,存十年會有多少年化報酬率,有一些還會推銷你買投資型保單,這些都是坑死人不償命的,你買這些保單,第一年的保費可能30~40%都被保險業務員抽走,所以為了讓你買保單,他們會用一些話術讓你買保單,畢竟這是獎金制度的,如果你買了保單,也不用太傷心,誰沒有年輕過,如果你沒有理財的知識,你的錢也許進股市會賠更快,保單通常就是騙了你的時間,你放個六年還是能賺一點,通常只要你買了保單,一般來說,如果是二十年的,這二十年你就不要妄想解約了,有一些是十五年的,有一些是六年,時間長度不同,保險業務員抽的獎金也不同,有一些業務員很壞,一開始讓你買躉繳的台幣,這時他可以先抽一次獎金,當三年滿後,你接下來能賺錢,業務就和你說美金的宣告利率比較好,就幫你解約台幣保單買美金保單,這樣你又要浪費三年時間賺不到一毛錢,會幫你換約的目的也很好懂,因為新的保單他就能再抽一次獎金,這和股市一樣,你愈是頻繁的換股或換約,券商或保險公司就愈開心,通常你出社會一陣子後,你有一些理財的知識後,那時保單也都持有一陣子了,一個人一生被騙保個幾張都是正常的,畢竟保險公司會招你的朋友,親人,兒女,姪子…等,當業務員,自己人就比較好下手,當自己身邊的親朋好友都下手完後,業務員找不到新客戶,自然就會離職去找新的工作,所以大家會發覺,通常保單都是自己的親朋好友賣你的,獎金也是被他們賺走,保險公司就是賺到你把錢鎖在裡面的錢,他們能把錢用很低利息拿來運用,去炒房,炒股,炒一大堆的東西,大家應該很常聽到,保險公司拿了錢進股市,不然就是買了房地產,試想一下,這是為什麼呢?道理很好懂,因為股市及房子比較好賺,而且只要買到有價值的房子或股票,幾乎是穩賺的,所以當然保險公司收了客戶的保費後就是進股市中投資,結果你傻乎乎的把錢給保險公司,然後去拿年化2%不到的報酬率,前幾年解約還要被扣2~20%的危約金,是頭被撞到的了還是怎樣。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