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10月10日 星期五

10月10日!外資在鴻海四月以來的進出情況!

從四月多以來,台股指數上漲了7906點,外資群買超7636億,投信買超33億,自營商買超831億,三大法人合計買超8500億,一買一賣成交易,三大法人買的就是散戶賣的,現在散戶大部份都是空手不然就是放空,外資群及主力就持續的向上打高檔錨點,最近有部份的散戶開始受不了的進場買股票了,一來是股市太會上漲了,一付就是今天買明天賺,今天押身家買,明天買房又買車,散戶從一開始的半信半疑及不屑,最近開始進來打算來個短打,不過散戶普遍都會有人性弱點,一開始雖然是計劃買一點賺點便當錢,但是股價及指數只要下跌後上漲,接著上漲後下跌,之後一直慢慢下跌,散戶就會不服氣及死凹的向下攤平,當散戶買完手上的資金後,發覺指數還在兩萬七千點以上,之後隨便下跌個一千點,兩千點,甚至是三千點,就能把散戶搞到懷疑人生,而且目前市場資金普遍是集中在AI概念股,你有買到AI概念股的話,例如台積電,台達電,鴻海,廣達,緯創,緯穎,英業達,光寶科等,你會覺得股市賺錢就是這樣的輕鬆及容易,要是你買到的是傳產,如水泥,鋼鐵,紡織,塑化,營建等,你會覺得懷疑人生,你就會看到指數一直創新高,結果你手上的水泥,鋼鐵,紡織,塑化,營建等個股一直在那要死不活,大家不要以為現在我持有鴻海風光無限,我也是嘗過鴻海要死不活的期間,鴻海至少要死不活了五年,當初鋼鐵,海運,面板,生技,防疫概念股,成長股,台積電,DR股在飆漲時,鴻海就是一付要死不活,最誇張的是2023年廣達,緯創,光寶科,英業達也飆漲,最後連仁寶及和碩也都飆漲,就僅有鴻海一付要死不活,所以我是能理解目前持有水泥,鋼鐵,紡織,塑化,營建等個股的散戶心情,這裡面有很多是指數及AI概念股從17306點反彈時,散戶賣出來進去這些傳產股的,等於就是把強勢股賣掉,然後進到會被川普關稅影響的個股,現在市場普遍是認為AI概念股不會被川普關稅影響,畢竟AI伺服器年複成長率很高,到2031年都能有四成的成長,不過最近有AI泡沫的聲音出來,說現在AI和之前的網路泡沫有一點像,其實不論AI是不是會泡沫,我們只要不要持有過度誇張本益比或股價淨值比的公司,那就不會受到太誇張的傷害,鴻海現在股價淨值比才兩倍多一點點,和台達電這種十倍的,台積電十倍的,廣達六倍,緯創四倍的,這些公司在AI泡沫時一定是死更慘的,我們在鴻海股價淨值比兩倍時,就把手上的槓桿去掉了,未來就算AI泡沫,鴻海股價淨值比又修正到1到1.5倍,那時差不多也是130到170元,受傷的幅度一定是比台達電,台積電,廣達,緯創還要小很多,通常會在一場泡沫中受重傷的,通常就是槓桿開太大,不然就是買到本益比及股價淨值比太高的股票,只要你在鴻海上漲的過程中保持冷靜,不要開槓桿,以目前鴻海的股價淨值比來看,就算AI之後泡沫,你也不會受到多重的傷。

從四月以來,外資群買超台積電441186張,投信賣超9633張,自營商買超9384張,三大法人合計買超台積電440939張,大家可以很明顯的發現一件事,近四周下來,台積電中的散戶已經有瘋狂的現象,今年第38周時,外資群僅買超台積電891張,台積電股價上漲5元,第39周時外資群賣超9802張,台積電股價上漲35元,第40周時外資群買超16908張,台積電股價上漲100元,最新這一周,也就是第41周,外資群賣超台積電23638張,台積電股價依舊是上漲40元,這就很符合散戶瘋狂的情況,外資群在這種情況下,也是能很輕易的出貨台積電,大家看一下鴻海,第38周時,外資群買超鴻海42619張,鴻海股價下跌3.5元,第39周時,外資群買超100356張,鴻海上漲5.5元,第40周時,外資群買超鴻海44793張,股價上漲7元,最近這一周,也就是第41周,外資群賣超鴻海19209張,鴻海股價下跌5元,從近四周鴻海三大法人買賣超對上股價變化,很明顯鴻海中的散戶並沒有瘋狂的現象,只要散戶沒有瘋狂,外資群就很難賺到錢出貨,外資群要是出不了貨,那就只能乖乖的留在裡面,這時會有人說,外資群可以買期貨空單,這樣賣掉鴻海雖然賠錢,但期貨空單也是能賺錢,確實也不排除外資群及主力會這樣做,要是三大法人在鴻海中賠錢,那就代表裡面的散戶會賺到錢,外資群及主力願意這樣幹的話,我個人也沒啥意見,反正三大法人目前平均持有鴻海的成本在180元,他們如果在200到220元賣出手上股票,結果發覺賣沒幾張鴻海股價就跌到200元以下,那三大法人就會去思考要不要再硬賣股票出貨,畢竟散戶這種生物是會過度樂觀及悲觀的,只要鴻海股價跌破月線,季線,半年線及年線,那散戶就會想要低一點,再低一點,外資群及主力目前的成本就是在半年線,要是外資群願意賠錢,散戶也許會在160到180元等他們,要是三大法人不願意賠錢,就只能把鴻海股價維持在200到220元,隨著時間一點一滴過去,鴻海的半年線及年線均價就會高於200元,只要鴻海所有的均線都在200元以上,散戶就會漸漸的敢進來買,外資群就能透過時間去出貨,現在外資群及主力的成本在180元,要是外資群及主力把鴻海股價維持在200到220元,因為他們就僅是在裡面玩短線,在玩短線時會賺錢及賠錢,就是固定賠一些交易稅及手續費,這樣外資群及主力持有的成本就不會變高,當鴻海所有均線都在200元以上,外資群及主力在200元左右慢慢把股票賣掉,這樣也是能賺20元差價,加上鴻海每年會配出5%的股息,明年有可能都配到7元左右,時間拉長對外資群及主力也是有好處,之所以要這樣對付外資群及主力,原因是他們很賤,只要他們賣掉後,他們不但作多賺到20到30元的差價,他們也會想要作空再賺一次差價,就是把鴻海股價向下打到160元,150元,140元,甚至在4月9日時把鴻海股價打到112.5元,現在三大法人買超了鴻海105萬張,在這樣的情況下,有本事看哪一個外資或主力敢把鴻海股價打到112.5元,真的就是愛說笑,他們現在就是自己的股價自己拉抬及護盤,跌到180元的話,這就是他們的成本區了,他們哪敢再讓鴻海跌的更低,要是外資群及主力決定用期貨空單賺錢,一樣要把鴻海股價打到160元以上,那就爽到賣出的散戶了,一買一賣成交易,三大法人買的是散戶賣的,三大法人買的這105萬張股票,一定就是散戶賣出去的,平均就是賣在180元,外資群及主力自砍自殺,那散戶也是樂於看到三大法人送錢,要是三大法人正常一點操作,自己的成本180元一定就是要守的,而且在自己買超105萬張情況下,股價一定不能距離自己成本區太近,不然遇到一點國際股市修正或利空,很容易就會跌到自己的成本區以下了,會有人問什麼時候才能再買鴻海,其實就是要去看第三季及第四季鴻海的財報,看鴻海是不是會被川普關稅影響,現在市場普遍認為川普關稅影響不了AI概念股,但大家不要忘了,台灣人能在AI概念股公司上班的不到10%,剩下九成的人都是在傳產,如水泥,鋼鐵,塑化,營建,紡織,中小企業,工具機等,要是川普關稅影響了台灣這些企業,讓台灣人失業率變高或是收入變少,台灣的股市還是得由台灣人投資的,外資群想要玩短線就是要有散戶進來被他們坑殺,要是台灣散戶的公司被川普關稅影響,進而影響投資信心及意願,那外資群及主力把指數拉抬起來是要倒貨給鬼。

剛剛上面說受影響的產業如水泥,鋼鐵,塑化,營建,紡織,中小企業,工具機等,要是你是投資海運的,例如長榮,萬海及陽明,最近你也會賠到懷疑人生,之前就有人在那說,海運賺到一大堆,但為什麼本益比及股價淨值比這麼低,要是你攤開長期海運的獲利來看,你就會發現海運是景氣循環股,這類的族群賺錢時狂賺,海運因為吃到COVID-19的紅利,後面就算COVID-19結束了,還不太願意把運費降下來,最終海運功夫再高,也怕川普菜刀,接著就砍到海運獲利見骨,我之前就和大家說,市場普遍認為AI伺服器不受川普關稅影響,但是AI伺服器很多都是在墨西哥及美國組裝,這和海運就沒啥關係了,剩下的水泥,鋼鐵,塑化,營建,紡織,中小企業,工具機等不好,那海運的運費就會下降,畢竟受川普關稅影響的企業都快活不下去了,再面對海運當初那種暴利,那大家乾脆就不要賣就好了,要嘛就是海運讓點利,要是海運不讓利的話,水泥,鋼鐵,塑化,營建,紡織,中小企業,工具機等根本連運都不運,很多散戶賣掉AI概念股後,也會傻傻的進去海運中攤平,結果發現愈攤愈平,散戶把唯一不受影響的AI概念股賣掉後,去買水泥,鋼鐵,塑化,營建,紡織,中小企業,工具機等,不然就是去買海運,原因就是這些公司的股價跌比較多,但一間公司股價跌很多的話,一定是有原因的,撿便宜和撿垃圾是不一樣的,當初在2019年到2024年2月這一段期間,你進來買鴻海的話,這就叫撿便宜,甚至能說是撿錢,鴻海明明每一年能賺資產的10%,淨值83元,一年賺8.3元,股價竟然才70到90元,到了2021年到2024年2月,淨值來到104元,一年能賺10元,結果股價三年線是106元,這時你有再多的錢自然是能買,甚至你能薪資,獎金,股息,個人信貸,股票質借,房屋貸款進去買,現在你敢用這樣的方法去買水泥,鋼鐵,塑化,營建,紡織,中小企業,工具機,海運試試,很有可能跌到你懷疑人生。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