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說:根據台積電在先前的法說會釋出今年第3季展望,預估合併營收約318~330億美元,將再創新高,平均值季增8%;若以新台幣29元兌1美元匯率假設,毛利率預計介於55.5%~57.5%之間;營業利益率預計介於45.5~47.5%之間。台積電9日公佈2025年9月營收報告。2025年9月合併營收約為新台幣3,309億8,000萬元,較上月減少了1.4%,較去年同期增加了31.4%,創歷年同期新高,優於法人預估,法人估第3季美元財測超標。台積電累計2025年1至9月營收約為新台幣2兆7,629億6,40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36.4%,也是歷年同期新高。台積電先前召開法說會,台積電預估,第3季美元營收318-330億美元,平均值324億美元,季增約8%。符合市場預估季增3-7%區間,毛利率55.5-57.5%較前一季下滑,第3季匯率假設基礎為1美元兌新台幣29元,第3季新台幣將升值6.6%,估計將影響新台幣營收約6.6%,影響毛利率約2.6個百分點。台積電今年7月至8月累計營收已達6,589.38億元,法人預估,台積電第3季美元財測來看,平均值換算新台幣營收約9,396億元,若以最低標看9月單月營收僅需約2,600億元即可達成,平均值則約2,800億元,高標則約2,980億元,在客戶拉貨高峰過後,皆預期較8月呈現月減少雙位數,實際公司公布數據優於預期。
美元對台幣七月的月線1比29.34元,美元對台幣八月的月線1比30.18元,美元對台幣九月的月線1比30.36元,第三季美元對台幣平均是1比30元,比台積電預估的好3.44%,318億美元以美元對台幣1比30帶入會得到9540億,330億美元以美元對台幣1比30帶入會得到9900億,台積電今年7月至8月累計營收已達6,589.38億元,9月合併營收約為新台幣3,309億8,000萬元,所以第三季得到9899億,其實台積電營收也沒有超標,剛好落在330億美元,當初台積電估美元對台幣是1比29,但第三季其實是1比30,以29元帶入的話,確實318億到330億美元是9222~9570億,但第三季美元對台幣是1比30元,所以330億美元帶入是9900億,台積電第三季是9899億。
新聞說:中國商務部今天發布兩公告,稱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宣布對境外稀土物項、稀土技術實施出口管制。另外,也規範部分邏輯晶片、存儲晶片、具潛在軍事用途的人工智慧須逐案審批。中國商務部官網今天發布,「公布對境外相關稀土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的決定」及「公布對稀土相關技術實施出口管制的決定」。在「公布對境外相關稀土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的決定」提到,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根據「出口管制法」、「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經國務院批准,境外組織和個人在向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出口規定物項前,須獲得商務部頒發的兩用物項出口許可證件。規定物項有3類,一是含有、集成或混有原產於中國的金屬釤、金屬鏑、金屬釓等物項,在境外製造的稀土永磁材料、稀土靶材等,且前者占境外製造的後者價值比例達0.1%及以上的;二是使用原產於中國的稀土開採、冶煉分離、金屬冶煉、磁材製造、稀土二次資源回收利用相關技術在境外生產的相關稀土物項;三是原產於中國的金屬釤、金屬鏑等相關稀土物項。其中,前2項自2025年12月1日起實施,第3項自公布日起實施。公告提到,對向境外軍事用戶的出口申請,及向出口管制管控名單和關注名單所列的進口商和最終用戶的出口申請,上述公司控股50%及以上的子公司、分公司等分支機構出口申請,原則上不予許可。另外,用於設計、開發、生產、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其運載工具,恐怖主義目的,軍事用途或提升軍事潛力等的出口申請,原則上也不予許可。公告提到,最終用途為研發、生產14奈米及以下邏輯晶片或256層及以上存儲晶片,及製造上述製程半導體的生產設備、測試設備和材料,或研發具有潛在軍事用途的人工智慧的出口申請,逐案審批。另外,「公布對稀土相關技術實施出口管制的決定」提到,決定對稀土相關技術等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商務部的公告指出,稀土開採、冶煉分離、金屬冶煉、磁材製造、稀土二次資源回收利用相關技術及其載體,及相關生產線裝配、調試、維護、維修、升級等技術,未經許可不得出口,公告自發布之日起實施。公告提到的稀土、冶煉分離、金屬冶煉、稀土二次資源的含義和範圍,按「稀土管理條例」有關規定執行;磁材製造是指釤鈷、釹鐵硼、鈰磁體製造技術;公告所提的技術及其載體,包括技術相關資料等數據,如設計圖紙、工藝規範、工藝參數、加工程序、模擬數據等。公告稱,若出口非管制貨物、技術或服務,但出口經營者明知其用於或實質性有助於境外稀土製造,也應當在出口前向商務部申請兩用物項出口許可,未經許可,不得提供。
這對台股,台積電,鴻海,台達電及AI概念股會有什麼影響?
因為中國這次的管制範圍牽涉 稀土、半導體、AI 三大領域,對台股尤其是 台積電、鴻海、台達電以及 AI 概念股 都會產生連動。下面我分成幾個面向來分析:1.政策重點,稀土出口管制:含中國稀土的產品(哪怕在境外製造,只要含量≥0.1%),出口都需審批。稀土相關技術(開採、冶煉、磁材製造)全面納入出口管制。立即生效:金屬釤、釓、鏑等直接限制出口。2025年12月1日生效:含中國稀土的境外製造品、使用中國技術生產的稀土品項。半導體出口管制:與 14奈米及以下邏輯晶片、256層以上存儲晶片 有關的材料、設備逐案審批。與 具軍事用途的 AI 相關的技術也逐案審批。2. 對全球與台股影響,(1) 短期市場情緒,市場會解讀為 中美科技戰升級,台股科技股(特別是半導體、AI 族群)短期可能震盪。由於公告中明確點名 14nm以下邏輯晶片、先進存儲晶片,投資人會直覺聯想到台積電與美系供應鏈。
(2)台積電直接影響有限:台積電主要使用的稀土材料來源多元,不完全依賴中國。中國出口管制主要針對「境外再出口」,台積電可透過日本、美國、歐洲供應商取得替代。間接風險: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出口若需中國核准,會增加供應鏈不確定性。客戶(特別是美系、高階晶片設計公司)可能被波及,進而間接影響台積電訂單。總結:影響屬於心理面大於實質面,但股價短期易跟隨大盤回檔。
(3)鴻海電動車業務受衝擊風險較大:鴻海EV(鴻華先進、泰國、印尼布局)需要稀土磁材(馬達必用釹鐵硼)。中國是全球稀土供應霸主(約佔全球80%產能),若出口受限,鴻海 EV 馬達成本可能上升。伺服器代工(AI伺服器):伺服器電源、散熱、IC 部分需依賴特殊金屬,中長期若供應鏈轉移需成本。總結:鴻海 EV 成本壓力 ↑,但伺服器與組裝本業影響有限。
(4)台達電是電源供應器、馬達與工業自動化大廠:馬達與電源系統需要大量磁性材料(稀土磁材)。稀土出口管制一旦收緊,原料成本可能上漲,毛利率受壓。但台達電有部分非中國供應鏈,能緩衝衝擊。總結:比鴻海更直接受影響,屬於 原料成本壓力股。
(5)AI概念股(廣達、緯創、緯穎、技嘉…),短期心理面影響大:中國限制「軍事用途AI」相關技術出口,市場會過度聯想AI供應鏈可能受限。但台灣AI伺服器代工(廣達、緯創、鴻海)主要靠美國晶片(NVIDIA、AMD),實際依賴中國AI技術不高。中期變數:若中國進一步限制晶片材料(例如光刻膠、特種化學品),會衝擊整體伺服器供應鏈。總結:短期股價震盪,中長期影響取決於中美是否持續升高科技戰。
3.投資人可能反應,避險資金:短期可能流向防禦型資產(電信股、中華電信、金融股)。科技股震盪:台積電、AI伺服器股短線可能被賣壓測試。稀土概念股:市場可能炒作日本、美國、澳洲等稀土替代供應鏈。
4.總結影響,台積電:實質衝擊小,心理面壓力大,股價可能短期震盪。鴻海:EV成本上升風險,伺服器影響有限。台達電:受稀土磁材影響最大,毛利壓力高。AI 概念股:短期利空情緒,中長期仍看美國 AI 晶片需求。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