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外資在鴻海四月以來的進出情況!作者:A大!近二十五周下來,外資群僅有賣超鴻海五周,分別是賣超10538張,31977張,15622張,14059張,這一周是賣超19209張,近二十五周下來外資群合計買超了鴻海912053張,投信買超鴻海121984張,自營商買超鴻海18694張,三大法人合計買超鴻海1052733張,以目前三大法人買超鴻海的數量來說,外資群及主力鐵定還是會偏多的,昨天我們有統計外資群及主力從4月11日以來的成本,大概就是在180元左右,而且這一周賣超的是這一波主要作多的外資群及主力,看一下我昨天的統計,從4月11日到10月8日這一段期間,買超鴻海前十名的外資群及主力如下,美林買超179,056張,均買價在174.8元,這一周賣超5992張,摩根大通買超152,576張,均買價在172.32元,這一周賣超6843張,台灣摩根士丹利買超145,001張,均買價在181.31元,這一周賣超4024張,美商高盛買超114,763張,均買價在176.21元,這一周賣超5030張,新加坡商瑞銀買超87,786張,均買價在176.75元,港商麥格理買超75,726張,均買價在173.99元,花旗環球買超74,317張,均買價在178.67元,富邦買超64,382張,均買價在179.64元,這一周賣超4048張,台灣匯立買超36,648張,均買價在190.79元,港商野村買超24,755張,均買價在173.68元,這一周賣超的前五名中,其中有四家外資是從4月11日以來買超前四名的外資,目前以鴻海三大法人進出表來說,外資群會偏多的機率比較大,但要是散戶傻乎乎的進去和外資群及主力換手,那外資群及主力就算是賣在200到220元,他們依然是能賺20元左右的差價,鴻海前幾周的偏空外資及主力都相對不夠力,例如一開始是瑞銀,後面變凱基台北,高盛及富邦,這一周是大摩,小摩,高盛,美林,富邦,這幾家外資群及主力是有能奈把鴻海股價打下去的,要是散戶狠起來買,這些外資群及主力是有絕對優勢能打到散戶懷疑人生的,這時會有人問,那接下來鴻海豈不是很兇險,要是散戶願意進去和外資群及主力換手的話,確實現在的局面很兇險,要是散戶不要傻乎乎的進去和三大法人換手,那外資群及主力就只能自己賣給自己,重點是賣個10萬張鴻海股價就跌到200元,賣個20萬張股價就跌到190元,賣個30萬張股價都跌到180元了,三大法人合計買了105萬張,要是三大法人僅賣個30萬張鴻海股票,接著股價就跌到他們的成本區,那他們哪敢動真格去賣,我這樣說好了,要是散戶不進去和外資群及主力換手,那外資群及主力的對手就是他們彼此,例如大摩倒貨給小摩,高盛倒貨給瑞銀,美林倒貨給富邦,台灣匯立倒貨給花旗環球,只要是外資群及主力之間的對戰,那他們是能打的有來有回的,要是夠多的散戶進去買鴻海股票,那大摩,小摩,瑞銀,高盛,美林,富邦,台灣匯立,花旗環球,凱基台北等,他們就是把股票倒貨給散戶,這就形成了散戶和外資群及主力之間的對戰,散戶不是打不贏外資群及主力,而是一來鴻海目前股價淨值比兩倍多一點點,散戶沒有必要使用槓桿及身家去和外資群及主力拼,另一個因素是接下來川普關稅不確定因素會在第三季及第四季發酵,股票要是在外資群及主力手上的話,那他們就無法利用川普關稅去恐嚇散戶,試想,要是三大法人在9月就開始倒貨股票給散戶,10月中三大法人已經把波段買的鴻海股票都賣光了。
接下來外資群及主力是不是能用關稅不確定素去嚇唬散戶,要是股票都在散戶手上時,鴻海第三季開出獲利3.9元,外資群也敢和你說表現不如預期,AI伺服器沒有貢獻明顯獲利或貢獻的不夠多,記得之前散戶買了大量的鴻海股票時,鴻海股價淨值比1倍左右,鴻海連續幾季開出三率三升的好成績,不論是營收年增也好,財報三率三升也罷,外資群及主力都能壓制及摜殺鴻海股價,那時鴻海股價淨值比才1倍,價值投資者也不擔心外資群壓制及摜殺,就算押身家及開槓桿和外資群火拼,反正每年就是穩賺鴻海10%真金白銀獲利,要是外資群在鴻海股價淨值比兩倍時把股票倒貨給散戶,而且散戶還使用槓桿去買,那外資群及主力手上只要沒有股票,他們是敢把股價壓制到股價淨值比一倍的,這等於是50%的跌幅,加上4月7日到4月9日鴻海三根跌停,很多散戶心中都有創傷及陰影,外資群及主力在200到220元把股票倒貨給散戶,他們之後要去整死散戶,那就是輕而易舉,會有人說鴻海現在因為AI伺服器多好又多棒,我和大家說,鴻海從2019年開始就一直很好又很棒了,那時單純就是外資群及主力的股票被價值投資者買走,最近大家會看到很多券商發看好鴻海的報告,上看300元,上看350元,上看375元,大家看一下三大法人進出表後,就不會驚訝為什麼他們會這樣發報告了,記得之前我們喊鴻海300元時,市場都覺得是笑話,那時股票在散戶手上,外資群及主力發上看鴻海300元以上的報告對他們也沒啥意義,從4月11日到今天,三大法人合計買超了鴻海105萬張,最近鴻海中的散戶又特別的謹慎,不願進去和三大法人換手,我只能說,當鴻海開出第三季及第四季財報後,我們就能確定川普關稅是否對鴻海會有影響,最保險是第四季財報開出來後,也就是明年三月底,順便可以看一下川普關稅對其他產業及全球股市的影響,通常關稅都是需要半年以上的時間才會發酵的,這一點外資群及主力都是心知肚明的,外資群及主力之所以趁著第三季財報出來前瘋狂拉抬,那是因為他們擔心第三季財報不好或被關稅影響的話,要是高檔錨點太低,那他們出貨時自己會受到重傷,我這樣說好了,要是你是外資,你買了台股8000億,成本在兩萬四千點,結果指數一直在兩萬三千五百點到兩萬四千點整理,要是第三季企業被關稅影響,你想要賣出手上八千億的股票,散戶心中的錨點就是兩萬三千五百點到兩萬四千點,他們就要低一點,再低一點,至少要跌個五百點到一千點才會進去買,這樣你就會賠五百到一千點,換一個角度來說,要是你的成本在兩萬四千點,你把指數拉抬到兩萬七千點,第三季企業要是被川普關稅影響,你讓利個五百點到一千點,那你還是賺兩千到兩千五百點,要是第三季企業財報很好,你還能把指數向上拉抬到兩萬七千五百點到兩萬八千點,你還能賺到更多,8月7日川普確定關稅時,那時你敢買兩萬四千點嗎?應該不敢對吧,最近台股指數最高來到27463點,不要說跌到兩萬四千點了,現在有可能跌到兩萬六千點,你爬也爬進去買了,這就是錨定效應的威力。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