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說:甲骨文公司週二股價一度下跌達7%,原因是一篇來自《TheInformation》的報導指出,該公司AI雲端業務的毛利率極低,這可能會對其雄心勃勃的AI擴張計畫的獲利能力構成挑戰。根據報導中引用的內部文件,甲骨文在截至8月的三個月內,透過出租由輝達晶片驅動的伺服器,產生了約9億美元的營收,但毛利僅約1.25億美元,相當於14%的毛利率。這一數字甚至低於許多非科技類零售企業的水平,也低於許多股票分析師先前的預期。文件顯示,雖然甲骨文的AI雲端伺服器業務銷售額在過去一年幾乎成長了三倍,但其毛利率在不到10%到略高於20%之間波動,平均約為16%。報導同時指出,甲骨文在出租新舊版本輝達(Nvidia)晶片的小量伺服器時,正遭受「相當可觀的虧損」。據文件內容,先前提到的14%毛利率已包含人力成本、電力開支以及營運甲骨文資料中心的其他直接費用,其中也包括部分設備折舊支出。而文件指出,若將其他未明確列出的折舊費用計入,毛利率將再被削減約7個百分點。
這對台積電,鴻海及AI概念股的營收及獲利會有影響嗎?
你提供的新聞重點是:甲骨文(ORCL)AI雲端業務毛利率低,主要因為使用Nvidia晶片的伺服器成本高,短期內毛利率僅約14–16%,甚至更低。我們來分析這對台灣供應鏈(台積電、鴻海)以及AI概念股的潛在影響。對台積電的影響,背景:甲骨文的AI雲端伺服器主要使用Nvidia GPU,而Nvidia GPU大部分在台積電代工(尤其是先進製程)生產。影響方向:短期影響有限:毛利低主要是甲骨文端的營運成本和租賃價格策略,並不是晶片成本上升。長期影響可能有正向:若甲骨文AI業務持續增長,對Nvidia晶片需求大,台積電的晶片代工出貨量將增加,有利營收。結論:短期甲骨文毛利低對台積電直接財務影響有限,但長期AI需求仍正面。對鴻海的影響,背景:鴻海可能參與AI伺服器或資料中心組裝代工。影響方向:若甲骨文AI業務毛利低導致可能暫時抑制伺服器擴張或租賃量,鴻海短期接單增速可能受限。成本壓力非鴻海承擔:伺服器成本高主要是晶片與電力、人力等,鴻海作為代工,毛利衝擊有限。結論:短期可能影響訂單量增速,但對毛利影響不大。長期看,AI伺服器需求仍可能增長。對AI概念股的影響(廣義半導體、雲端代工),影響正負交錯:正面:AI需求持續強勁,晶片代工(台積電)、GPU及伺服器代工(鴻海、廣達、緯穎)仍有潛在訂單。負面:甲骨文毛利低導致可能代表AI雲端業務定價競爭激烈,整體行業短期獲利率可能不如預期。重點觀察指標:Nvidia晶片價格與毛利波動,雲端服務商訂單增長速度,甲骨文是否調整定價策略,總結:台積電:短期影響有限,長期需求仍正面。鴻海:毛利衝擊不大,訂單增速可能短期受抑制。AI概念股:行業整體毛利可能被壓縮,但長期成長仍可期,需注意定價與成本結構。
甲骨文AI雲端業務的低毛利率報導確實引發市場關注,但根據最新資訊,這對台積電、鴻海以及廣義AI概念股的營收與獲利影響有限,甚至可能呈現正面趨勢。以下分析基於報導內容與AI產業整體動態,重點考量供應鏈關係:Oracle的AI雲端伺服器主要依賴NVIDIA晶片(由TSMC製造)與相關硬件(鴻海等台灣ODM廠商參與組裝)。低毛利率(約14%)主要反映Oracle在硬件租賃、電力與折舊等成本壓力,但AI需求持續強勁,可能抵銷負面效應。
1、對台積電的影響,營收方面:正面或中性。TSMC作為NVIDIA晶片主要代工商,受益於AI基礎設施需求。如果Oracle因低毛利率而減緩擴張,可能間接減少NVIDIA訂單,從而影響TSMC的AI相關營收。但近期數據顯示,AI芯片需求未減:TSMC 2025年Q3營收成長率預期達30%以上,主要來自NVIDIA等AI客戶。Oracle的AI雲端業務雖毛利低,但其與OpenAI、Meta等大單(總額達數百億美元)仍推動NVIDIA需求,進而支撐TSMC。
獲利方面:中性偏正面。TSMC毛利率穩定在50%以上,不直接受Oracle雲端租賃模式影響。AI訂單占比已超過40%,若Oracle持續投資(儘管毛利低),TSMC獲利將維持成長。但若整個雲端產業因成本壓力而轉向自建或優化,長期可能壓抑需求;目前無明顯跡象。
2、對鴻海的影響,營收方面:明顯正面。鴻海是AI伺服器主要製造商,與Oracle、NVIDIA深度合作,包括供應AI數據中心硬件。儘管Oracle毛利低,但其AI業務銷售額過去一年成長近三倍,帶動鴻海訂單。鴻海2025年Q3營收創紀錄,年增11%,AI伺服器貢獻逾50%;預期全年AI相關營收翻倍。低毛利率報導未改變此趨勢,反而凸顯AI基礎設施需求旺盛。獲利方面:正面。鴻海Q2營業利潤年增27%,毛利率改善至約6-7%,受益AI伺服器高附加值。與Oracle的合作(如OpenAI的Stargate項目)預計帶來更多訂單,抵銷傳統消費電子(如iPhone)停滯。即使Oracle成本高,鴻海作為上游供應商,獲利主要來自製造規模經濟,而非雲端租賃。
3、對AI概念股的影響,營收方面:中性偏正面。AI概念股(如NVIDIA、Broadcom、台灣的廣達、緯創等)整體受益於雲端需求,Oracle報導雖導致其股價短期波動(市場指數跌0.5%),但AI投資熱潮持續。NVIDIA等股在Oracle正面消息(如大合約)時上漲,顯示低毛利率未動搖產業信心。台灣AI股(如鴻海、TSMC)年內漲幅達20-30%,營收成長主要來自全球AI基礎設施擴張。獲利方面:中性。雲端業者如Oracle的低毛利可能壓低整個AI服務獲利率(平均16%),引發投資者擔憂供應鏈瓶頸(如芯片短缺或電力成本)。但對AI硬件股而言,需求強勁支撐獲利:NVIDIA毛利率逾70%,TSMC逾50%。若低毛利成為產業常態,可能促使優化成本,長期利好高效供應商。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