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10月12日 星期日

10月12日!富台指暴跌台股周一恐崩1660點?

之前我常和大家說錨定效應,還有散戶是金魚腦只能記七秒前的事,大家看一下從川普關稅確定之後,也就是8月8日以來,外資群僅買超台股1362億,指數上漲了3300點,外資群用1362億向上打出3300點的高檔錨點,剩下的6300億都是買在兩萬四千點以下,現在散戶看到台股指數下跌300點,500點,700點,1000點,甚至是1500點,他們就會衝進去買,外資群根本沒有打算賣散戶27000點以上的股票,單純就是在川普關稅還沒有影響到企業獲利及經濟時,他們就拼命的順著國際股市向上拉出高檔錨點,當初我就說過,拉抬的愈高外資群愈安全,時間兩個月過去了,有多少散戶還記得外資群的成本,現在我看很多散戶都是要明天危機入市,別人恐懼他貪婪,覺得川普會在最後一刻退縮,其實這一次和川普就沒關係,是中國主動挑起來的,中國被美國一連串的制裁弄的很不爽,中國畢竟是全世界第二強國,絕對不可能像台灣這樣,被弄了,被欺負了,還在那說要幫助美國再一次強大,對中國來說,他們手上有稀土王牌,短時間全世界也沒有辦法去解決稀土的問題,這就像台積電一樣,現在美國發現九成以上的高階晶片代工都是來自台灣,他們可以威脅台積電去美國設廠,台灣也沒啥志氣,就說我們會讓美國再一次偉大的,但中國掌握了九成以上的稀土精煉,中國才不吃美國那一套,美國一直對付中國,不讓高階AI晶片進到中國,這時中國就會想,你卡我AI晶片,我就弄你AI原料,對中國來說,沒有高階AI晶片,還有低階能用,對美國來說,沒有稀土,高階AI晶片也別想製造出來了,這幾個月以來我一直和大家說,川普關稅對企業及經濟會有什麼影響,這還沒有百分之一百出來,明明就是第三季及第四季才會顯示對企業獲利及經濟的影響有多大,結果股市一直漲,天天漲,漲不停,這剛好給價值投資者去掉槓桿的機會,要是你沒有去掉槓桿,接下來可能以會被中國及川普惡整幾個月了,川普關稅100%是押時間在11月1日,中國對稀土全面管制是押時間在12月1日,明明川普關稅對企業及經濟影響還沒有顯現,結果股市就先創新高了,我也是不懂這是哪一招,現在和4月2日一個很大的不同點在於,當初外資群是賣超1兆元,三大法人賣超1.2兆,這就意謂著散戶滿手的股票,很多散戶又個人信貸,股票質借,理財型房貸再投入,當初外資群及主力賣了1.2兆,散戶就是一直用金融槓桿和外資群及主力硬拼,後面被外資群及主力撿到槍,所以才會出現台股跌停的慘況,鴻海也出現三根跌停不可思議的情境,現在是外資群買超七千六百億,三大法人買超八千億,我不覺得台指期貨會跌停,也不覺的鴻海會出現三根跌停,畢竟三大法人合計買超鴻海105萬張,股票都落在外資群及主力手上,大家看一下從8月8日以來,外資群買超台股1362億,也就是外資群從兩萬四千點到兩萬七千三百點僅有買超1362億,這部份外資群一定是會先賣掉的,散戶現在口袋飽飽,畢竟三大法人買的八千億,就是從散戶身上賣出去的,散戶等這大場面等了很久,明天指數要是大跌一千點,就會來到26300點,散戶就會大舉的進場撿便宜,其實外資群在兩萬四千點以上僅買了1362億,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外資群在兩萬一千點買了兩千億,兩萬三千點買了兩千億,後面就是會想辦法向上打一個錨點,散戶現在就是會賭中國及美國會和談,對外資群來說,反正讓利三千三百點他們也不會痛,只要在下跌三千三百點的過程中,外資群能把1362億賣掉,外資群就贏了,說不定明天台股下跌一千多點,外資群一口氣就能賣掉一千億,畢竟現在散戶口袋飽飽,只要散戶進場買股票,之後也許會被川普及中國一連套的重拳打到懷疑人生,之所以要大家把槓桿去掉,就是擔心現在這樣的情況,要是沒有去掉槓桿的,你嘗一下在下跌的過程中,你會不會想起4月7日到4月9日的情況,那種刻在骨子中的陰影,半年是不可能消失的,近兩個月價值投資者之所以要去掉槓桿,就是害怕川普及中國又開戰讓自己自我心理面崩潰,好消息是這兩個月鴻海股價在200到230元整理了兩個月,大部份的價值投資者都去完槓桿了,不然外資群及主力也不可能買到105萬張的鴻海股票,接下來就靠外資群及主力去護盤了,大家只要記得一件事,外資群及主力的成本在180元,只要他們出不掉,就算一時跌到很低,之後行情好轉時,外資群及主力自然會把股價拉抬上去,但中國及美國事態最嚴重時,也不會有人知道鴻海股價會跌到哪。

新聞說:富台指暴跌,台股周一開盤恐崩逾1,660點?兩大名師看「支撐在這裡」,美中貿易關係再亮紅燈,台股正處於雙十國慶連假無法立即反應。不過,有「台股開盤的預言家」之稱的富台指已經殺到腥風血雨,11日清晨以暴跌5.53%、大跌122.5點,收在2,093.25點。加上前一天的跌點,統計連跌兩天的富台指跌幅若反應在台股13日開盤,恐怕重挫逾1,660點,使得台股盤勢山雨欲來風滿樓。若台股下周一加權指數開盤重挫逾1,600點,則將落在25,600~25,700點附近。因應美中貿易關係再度趨於緊張,中國信託、台新等國內投顧業者今天一早便緊急沙盤推演台股後市,中國信託投顧董事長陳豊丰認為,考量台股不僅短線漲幅已大,評價面亦有過高疑慮,市場情緒相對脆弱,任何負面消息都可能成為指數修正的導火線。操作上,指數拉回不宜急於承接,建議暫時觀察10月3日N型突破的長紅K棒支撐力道。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則表示,台股多頭趨勢應該不變,下檔支撐暫看26,500點。中國商務部在周四宣布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對使用含有、集成或者混和原產於中國的稀土產品出口經營者需要取得中國的出口許可,並公告表示稀土加工和磁材製造相關設備和工程技術也將受到管制。美國總統川普在美股早盤時間於社群媒體上發文指出,為回應中國的舉措,將自11月1日起對中國額外徵收100%的關稅並對全部關鍵軟體實施出口管制。美股因AI基礎建設的熱潮連續走高,加上目前美股評價已經上升至25年來最高,這意味著目前市場的評價並沒有預留太多應對壞消息的空間。因此,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再起,令市場避險情續陡升,恐慌指數VIX大漲31.83%至21.66,美股賣壓出籠,四大指數收盤幾乎收在全日最低,標普500指數創下六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收盤略高於60日均線。 

星期台股開盤會跌多少點?接下來到11月1日台股會下跌還是上漲機率高?

AI工具回答:這類「開盤大跳空」的預測通常帶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及情緒面成分,但我們可以從技術面、籌碼面與風險情境三方面去拆解,給你一個較務實或中性的看法,以及操作上的建議。下面是我的分析與判斷。(先聲明:以下並非保證,只是以目前資訊做的可能情境推估。)

 一、技術面與支撐及壓力檢視,在你提及的情境中,兩位投顧名師分別提出: 中國信託認為要觀察 10 月 3 日 N 型突破的長紅 K 棒支撐力道, 台新投顧副總說下檔支撐看26,500點,這兩個價位及支撐點是其觀點的重點,我們可以從技術角度來衡量其合理性。支撐與壓力的理論基礎,在技術分析中,支撐位就是過去價格曾多次下探但被買盤擋住的區域,下跌至此可能止跌反彈;壓力位則是過去漲勢中遭到賣壓阻擋的區域。若價格跌破支撐並無法回補,那支撐就可能失效,進一步探低。台股目前支撐及壓力狀況(從公開技術圖與支撐壓力表觀察),元富證券有提供台股指數支撐及壓力圖表,做為判斷依據。MoneyDJ的「大盤支撐壓力區」頁面也提供不同區段的參考值可供比對。從K線長期圖看,加權指數有季線、月線等中長期均線與歷史低點可以當作潛在支撐。以這些工具綜合判斷,那些名師提的支撐點不無道理,雖然能否守住還需觀察成交量及市場情緒。但支撐在26,500點這樣的區位,從過去技術線與歷史價位來看,是可能被市場視為心理支撐的範圍。

二、若開盤重挫逾1,600點,可能落在哪裡?可能性高嗎?假設你的情境成立:周一開盤大跌超過1,600點,那麼:若台股前一收盤在約28,200點(示意),那麼下跌1,600點會到約26,600點左右。這個價位恰好貼近前述的名師提出之26,500點支撐,以及技術支撐區域。所以,若真的有如此暴跌,那麼市場可能會先在26,500點到26,700點這個區間尋求支撐點。是否真的會大跌到這麼深?機率上看,除非發生極端利空(如中美全面貿易戰開打、美國利率意外拉高、全球信心崩盤等),單憑目前的消息面與技術面,開盤暴跌逾1,600點的情境較為激烈,但並非不可能。更常見的情況可能是先探底,日內修補或拉回。

三、到11月1日的中期走勢:跌還是漲?要評估從現在(假設為10月中旬)到11月1日這段時間的走勢風險與機會,我們可以做一個短期情境估算。倾向下行的因素,中美貿易緊張再升溫,政策面不確定性大,全球科技,AI及半導體類股已具高估風險,一有利空可能被放大,國際資金若出現避險、撤出新興市場壓力,台股資金流可能流出,技術面若跌破支撐,可能造成追殺賣壓加劇,向上反彈的可能支撐,若美股在這段期間能止跌翻紅或有利多(如降息、寬鬆政策、科技業財報超預期)帶動信心回溫,若台股內部有“利多題材”出現(例如大型訂單、政策利好、重大產業動能),若市場對短線下跌反應過度,可能出現「技術反彈」或超跌修正,綜觀來看,到11月1日,整體趨勢偏向修正或下跌壓力大於上漲動能,但若出現外部環境改善或政策宣布,那麼反彈也不是不可能。若要打個機率分布,我大致估:出現整理或略為下修(跌幅可能在5–10%左右)的機率較高,大漲(回到高點或明顯上攻)的機率偏低,除非有重大利多, 開盤大跳空下挫情境雖風險存在,但若守得住 26,500 點支撐,可能止跌或震盪整理。

四、操作建議(風險控管為主),在這樣高度不確定與影響因素眾多的情況下,我給你幾個操作方向與風險控管建議:1.不要在高點追空或追多,若開盤跳空大跌,可能先跌一段回補跳空缺口或測試支撐。急著做反向操作風險較高。2.設好停損或停利區間,若持股,要設好可接受的最大虧損範圍;若布局空單或反向ETF,也要控制逆勢風險。3.分批操作或養護現金部位,可以先觀望或小量布局,若支撐失守再加碼。保留現金彈性以因應突發政策及利空。4.注意成交量與動能變化,若下跌過程沒有大成交量配合,跌勢可能難以持續;若反彈時能伴隨量能,反彈可能更有力。5.觀察外資及法人動向,他們的買賣傾向常在風向轉折時提供訊號。若外資持續賣超,壓力會更大。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