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說:外資當沖大賺194億,百萬散戶沒贏過,他勸:別再當提款機,立法院近日協商證交稅條例修正案,意外引發「散戶被當韭菜割」的討論,因為根據證交所統計,去年外資法人透過當沖大賺,總損益為正194億元,但上百萬名散戶卻大輸291億元。對此,理財作家狄驤也點出散戶被外資當提款機的關鍵,在於想賺的錢超出能力範圍,不敢吞虧損而選擇凹單等待奇蹟。現行證交稅率千分之3,當沖交易稅率則減半至千分之1.5,立法院近日決定當沖降稅再延3年,最快13日三讀通過。協商過程提及台灣證交所的統計數據,去年外資法人透過當沖的總損益為正194億元,本土法人及投信總損益為正1.6億元,但百萬的本土自然人、即散戶大軍的總損益卻是負291.2億元。針對此現象,民進黨立委郭國文擔憂,「散戶像被當韭菜割」,認為散戶在財力、資訊上和外資有落差,政府應鼓勵民眾做中長期投資,並表示當沖降稅應要有退場機制。「歷年來外資主力都持續從散戶身上提款,整體散戶的當沖損益沒有一年能轉正」,狄驤觀察歷史數據後如此說明。他也認為今天應該會看到當沖降稅確定再延後3年,意味著外資的提款之路也會跟著延續下去。看到散戶一年當沖大賠291億元的數據很恐怖,但為何外資能靠此賺到那麼多錢呢?狄驤指出,答案就像巴菲特說的,原因就是「很少人願意慢慢變有錢,多數人都只想要快速獲利」,還補充「多數人都不清楚,自己想要賺的錢已經超出自身能力範圍,這才是虧損的主要來源」。狄驤強調,所有交易方式和商品都沒有不好,問題往往都出在投資人不了解遊戲規則,或是不夠認識自己。他舉例,散戶小李每月省吃儉用存5000元,但他進行當沖時看到帳面虧損了2000元,等於辛苦存一個月的錢賠了快一半,這時會選擇勇敢停損,等待下一次高勝率的進場時機,還是不敢吞下虧損,打算凹單到最後看看有沒有奇蹟發生?狄驤認為,多數人都會「下意識」執行第二個選項,但最後看到虧損不斷擴大,仍會被逼著殺在低點,「這就是人性使然,也是外資能把散戶當提款機的原因」。所以當沖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投資人不清楚自己適不適合當沖,卻想透過當沖來快速賺錢。至於什麼樣的人才適合當沖?根據狄驤觀察當沖能穩定獲利的人,大多具備以下某個特性,或是兩者兼具,一是有強大的意志力,不被人性左右,可以守紀律執行停損,且不會貪婪重押;另外是沒有金錢壓力,可以理性的應對市場變化。狄驤指出,一定有人可以靠當沖穩定獲利,但真的少之又少,因為短線操作難度很高,且特別考驗人性。因此他奉勸,如果沒有上述兩個特性,或是案例狀況同樣會選擇凹單的人,就不適合當沖,「不該再硬著頭皮當外資的提款機」。不過狄驤也安慰投資人,「時間」一直都是散戶的好朋友,把時間拉長,並把眼光放遠,增加容錯率後,自然能提高勝率,像是長線買指數型ETF就是不錯的選項,「是我碰到股災時的首選」。
A大回答:立委擔心散戶當沖被外資群及主力割韭菜,其實當沖稅降半,最大的贏家是政府及券商,僅說外資群割散戶韭菜真的就是好傻好天真,後面還建議散戶去買ETF,然後再被投信割一次韭菜,如果不懂投資或投機,盡量不要出什麼餿主意,之所以政府想要實施當沖稅減半,一切都是為了活絡股市,講難聽一點就是為了多收一點稅,大部份在股市中買來賣去的人,最終錢一定都是被政府及券商賺走,至於三大法人有一些是基金,ETF及高股息ETF,他們拿的也是散戶的錢,買來賣去也是為了賺交易手續費,當散戶把錢給了投信,也就是ETF或高股息ETF,這些無良的投信動不動就去調整持股,明明沒啥必要調整,他們也是為了賺手續費而去調整,當ETF把納入及踢出的個股列出來,基本上當ETF買進及賣出該個股時,兩者的股率就會變化,也許納入的股利率是4.2%,要踢出去的股票股利率4%,但ETF及高股息ETF賣掉手上的股票後,就會把踢出去的成份股賣到股利率4.5%,要納入的平均就是買在股利率3.8%,所以根本不要調整對投資人才是最有利的,但ETF經理人如果不調整,那投信的高層就會去找經理人的麻煩,如果經理人不積極的調整持股,那同金控集團的券商是怎麼賺到足夠多的手續費,這時會有人說ETF不是向同集團券商下單,會說這種話的就是不懂,確實有的ETF會用別的券商下單,但這些投信彼此找對方的券商下單,餅就是這麼大,只要ETF嚴格的執行換股這一件事,所有的券商都是能吃到這塊餅,從當沖稅減半可以為政府帶來稅收,為券商帶來更多的手續費,光這兩點政府就會讓當沖稅減半持續下去,不然稅收如果不夠,常常就會去從交通罰單,股息,所得動刀,至於外資群及主力當沖能賺錢,原因也是很好懂,我說過,很多散戶常常在那幻想買最低及賣最高,常常會有一些魯蛇在那酸我不能買最低,賣最高,還敢自稱短線投機高手,這種人就是嫩,他不懂短線投機能賺錢的人,從來都不會是買最低及賣最高,大部份能一直賺錢的,通常就是利用統計,紀律及功力,所謂的統計就是賣的比買的高就行了,紀律就是一直這樣玩下去,平常不會看到下跌或上漲就在那演內心戲,大家會看到一些散戶看到股價下跌時出來酸言酸語,漫罵,這類都是屬於股市中的輸家,他連短線要賺錢是需要上漲及下跌都不懂,當股價下跌時,就是給你佈局低價成本庫存的時候,股價上漲就是讓你調整的時候,這就是短線客常用的手法,對價值投資人來說,股價上漲及下跌都是很正常的,當股價出現某一個價格時,你庫存才會有該價格的股票,一些人看到股價下跌就要止損,就要先跑一趟,這種人永遠都無法累積到足夠多的股票,記得從2019年到2024年2月,鴻海過程中股價波動多的去了,每一次波動都是讓我佈局股票的時候,所以我的庫存會有從67元到200元的庫存,幾年前買的股票,領到了六次股息,合計28.1元,接下來就是五年前買到的,四年前買到的,三年前買到的,兩年前買到的,一年前買到的,還有今天買到的,這些股票組合出來,就是大量且股價低於均線的成本,有一些散戶很搞笑,說外資群手上還有38%持股,他們成本很低,隨便賣都能發大財,這種蠢話都說的出來,我也是很佩服他們,你媽四十年前以100萬買到台北市的房市,成本這麼低,隨便現在一間賣200萬也大賺,那你叫你媽快用200萬把那間台北市房子賣出來啊,如果你媽不會,你怎麼會覺得外資群以前持有很低成本的股票,他就得低價拿出來亂賣,真的就是愛說笑,而且外資群持股38%中,有很多是政府基金,主權基金,這就類似我們台灣的勞保,勞退,有一些如0050之類的市值基ETF,它也不會隨便賣手上持股的,一些散戶看到甜美價時就在那演內心戲,就在那酸言酸語的要別人快賣,他傻還要拉別人和他一起賠錢。當股價下跌時大家就能看到贏家及輸家之間的差別,輸家就會開始在那酸言酸語,然後把問題都怪罪別人,然後各種的酸及漫罵,贏家則是拼命的找錢買股票,很多散戶很搞笑,股市本來就會波動,就會漲跌,結果他們會在上漲後跌到自己買進成本時賣出,卻不會在上漲時賣出,這種行為一看就是輸家,之前一百八十幾元買,漲到二百二十一元沒賣,跌到一百八十幾元賣,自己有沒有看一下自己在幹嘛,愚蠢也有個限度,還有一些人看到三大法人一直賣股票,然後股價下跌,他就覺得股價要跌回多少又多少,覺得別人長期持有股票最終會輸,這種也是魯蛇來著,鴻海是一間能賺進真金白銀的公司,從2019年淨值83元到今天的115元,第四季快要過完了,我就當第四季鴻海和去年第四季賺一樣多,也就是3.83元,鴻海的淨值都119元左右了,也許某一季或幾季淨值高低會因為匯率有所波動,不過公司一直賺錢,配出一半的獲利,淨值愈高,股價自然也就愈來愈高,這就是天經地義的事,白話文就是,你二十年前剛出社會,存款零元,接下來一年平均存五十萬,二十年後你的存款就有一千萬,這就是你的淨值,別人判斷你的價格也該是一千萬,一些散戶很搞笑,當初鴻海淨值八十幾元,現在一百一十九元,結果他還覺得股價該跌回去之前的位階,你戶頭如果有1000萬,你願意以零元賣我的話,我就信你的鬼話,有一些人現實生活中不笨,但進到股市中就瞬間變笨了,因為股市中分成投資及投機,有一些人其實不是愚蠢,而是壞,他們就是想要透過一賣一買的差價賺差價,最簡單的就是自己買了叫好,賣了叫空,每天在那頻繁進出,就像被鬼打到一樣,一些喜歡酸言酸語的魯蛇,你可以看一下自己的帳戶金額,你就會知道自己有多可憐了,贏家因為有正確的觀念,隨著時間拉的愈長而資產愈來愈多,一些散戶一直抱著錯誤的觀念,也就是看到下跌出來酸,上漲就躲起來,時間再怎麼久,還是一樣的窮。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