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說:立法院31日三讀通過《證券交易稅條例》修正條文,當沖稅率減半優惠將延長3年,也就是民國116年底。當沖稅率減半優惠今年底屆期,而今天又剛好是今年最後一天,股民都很憂心。雖然朝野對「當沖降稅」早就有共識,但因雙方惡鬥遲遲無法三讀。立法院今召開院會,朝野終於三讀通過《證券交易稅條例》修正條文,將當沖稅率減半優惠措施延長至民國116年底。現行當沖稅率減半,由千分之3降至千分之1.5,最早在106年4月28日實施,歷經2度延長,優惠在今年12月31日屆期。財政部長莊翠雲昨備詢表示,1月1日元旦休市、1月2日股市開盤、1月6日交割。她強調,財政部會盡力縮短後續行政流程,以利接軌實施,讓券商、股民、社會大眾安心。
A大回答:昨天我就和大家說過了,當沖稅減半對政府及券商有利,所以他們比我們還希望當沖稅率減半,這對他們來說是關乎錢的事,對價值投資者來說,當沖稅率減不減半沒什麼影響,對短線客及當沖客來說,就算當沖稅沒有減少,他們還是有辦法玩短線賺錢,我記得我玩短線賺錢是2011到2016年,那時當沖稅都還沒有減半,我記得當初要當沖都是融資買進然後融券賣出,不然就是融券賣出後再融資買進,買賣一次的成本差不多就是千分之四左右,其中千分之三是政府的交易稅,千分之一點五是券商的手續費,我選的券商有打二八折,所以交易一次的費用是千分之四,有了當沖稅減半後,政府的交易稅變千分之一點五,所以總費用差不多就是千分之二點五,一些100元附近的股票只要跳動個0.5元,這樣就能賺0.25%,之前五毛仔就在鴻海這樣玩了很久,當鴻海股價來到200元時,這時當沖客就要成為1元仔,要跳動1元才能賺錢,所以短線客,投機客,當沖客不論交易稅,手續費多少,都一樣是能賺錢,單純就是策略要調整一下,我敢和大家說,一些不會賺錢的當沖客,就算給他交易稅免費,時間一拉長,他們一樣是賺不了錢,我說過,短線是考驗你危機處理的能力,還有股市知識及常識好不好,我在當沖稅率沒有減半時可以短線賺錢,當沖稅率減半後一樣是能賺錢,你的當沖費用減半,你們倆個面臨的成本是一樣的,都是基於一樣的規則交易,其實你也不會因此得到什麼優勢,這種感覺就像是,全台灣的人每個人發1億,你覺得你變有錢人了嗎?其實也沒有,每個人都有1億,那等於每個人都一樣,有錢人是有比較才有傷害,人人都有1億,那代表有1億就是普通人,這一次通過了當沖稅率減半,我看很多散戶很開心,覺得這樣股市就不會量縮或不會下跌,其實政府及券商是更希望當沖稅率減半通過的,對一些當沖或短線不能賺錢的人,當沖稅率減不減半,其實對你們來說是沒啥意義的,我在當沖稅率沒減半及減半,我都能找出一套在股市中短線賺錢的方法,這就是一個短線客該有的自信,如果股市策略會影響到你賺不賺錢,那代表你還太嫩了,因為同一個政策影響的是所有的人,而不會是一個人,大家交易費用都一樣的前提是,你想要賺錢,你就是要找一個策略去克服,我隨便舉個例,當初100元股價的個股0.5元就能賺錢,這時所有的短線客及當沖客都能賺錢,他們自然是會制定策略玩0.5元的差價,當沖稅率減半取消後,0.5元的差價就不能賺到錢,所以大部份的短線客就會把策略變到1元,你會發覺當沖很多人玩0.5元差價遊戲,後面發覺沒有人玩了,因為這方法明顯就不會賺錢,取而代之的是變玩一元遊戲,一般短線客會當沖,隔日沖,波段一起搭配,所以當沖稅率減半也只影響到當沖,至於隔日沖及小波段也沒啥影響,所以想當一個成功的投機客,你就是要從各面向去努力,然後動態的制定規則。最近鴻海中借券賣出開始減少,昨天是借券賣出近兩個月以來減少最多的一天,這時會有人說,昨天也沒有成交幾張,結果借券賣出就回補7735張,前天也沒有成交很多張,結果借券賣出回補4944張,重點是這兩個交易日鴻海股價也沒有上漲,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道理也很好懂,借券賣出的主力買回時也不需要立刻還,在12月20日到26日有可能就用非三大法人的券商買了,近幾天才還券,還有另一個可能,就是借券賣出的人拿了股票直接還券,也就是我之前說的,三大法人還買超了十萬張,這些股票是能直接拿去還券的,那三大法人這樣做有啥好處呢?有一些貪小便宜的股東把股票借出去給三大法人,他們以為這樣能賺到利息,結果三大法人是這樣玩的,他們知道自己要賣幾十萬張,所以就和一些貪小便宜的股東借股票來賣,當貪小便宜的股票把股票借出去時,這時這些人一定就不能賣了,三大法人就能開心的一直賣,大家看懂了嗎?就是三大法人要賣,他擔心一般散戶賣,就用一點點的小毛小利先去把他們的股票借走,這樣那些散戶就不能賣了,重點是用極度搞笑的利率,也許就是0.1到0.3%之類的利率,之前還有看到以0.01%利率出借的,我也是不懂這些股東腦袋裝了什麼,當三大法人把手上股票賣光後,開始要折磨散戶,股價也從221元跌到184元,之前三大法人把貪小便宜的股票借出來賣時,那些貪小便宜的股東不能賣,現在三大法人賣完了,就把股票還給這些股東,股票就落回這些貪小便宜的股東身上,接下來就是讓鴻海每天下跌個1元,1.5元,2元之類的,那些會把股票出借的股東,一定不會是什麼有信仰的人,所以這些散戶看到鴻海股價一直下跌,重點是股票也回到自己身上了,有可能自我心理面一個軟弱把手上股票賣了,這種貪小便宜的散戶就是活該,為了茶葉蛋的利息把股票借給三大法人去打壓,三大法人在大賣時,你還不能賣,三大法人賣完後,股票就還給你了,你就大賺兩顆茶葉蛋,接著每天被三大法人用股價折磨,現在三大法人把股票還給了散戶,原因也很好懂,因為股票在散戶手上,三大法人折磨散戶時才能用賤價把股票買回來,有時看到這些散戶就覺得他們很可悲,為了小毛小利被別人當成猴子在耍,最近那些把股票拿回的散戶,自己種下的因,就自己去承受那個果。新聞說:打造「未來醫院」!華碩、英業達、廣達、鴻海攜手醫界,「未來醫院」樣貌會如何?隨護理師缺乏、2025年超高齡化社會來臨,科技與醫界專家大預測,AI判讀秒知生死、在宅治療、精準化醫療、AI物聯網裝置將打造全新的醫療生態系,北醫與華碩、英業達,台中榮總與廣達、鴻海攜手合作,科技業跟醫界更緊密合作。北醫大學董事長陳瑞杰指出,健康醫療4.0有三大重點,1是AI,2.是精準醫療,3是研究醫學,他表示通用醫療智慧已經不適用,並非不抽煙就不會得肺癌,也不是每天走一萬步就不生病,個人化醫療很重要。他表示醫院過去是集中式,病人治療好才回社區,但未來社區治療比例會愈來愈高,走向「Hospital at home」概念,為此北醫三家醫院也集中成立一個Call center,提供共同照護系統服務能量。隨醫護人力缺乏,醫院未來5~10年將有許多變化,北醫體系已關掉20%病床,未來醫療會兩極化發展,不分醫院內跟外,IOT越來越厲害,超高齡社會會流行健康宅或在宅治療。華碩雲端總經理吳漢章也指出,後疫情時代醫療會朝三方向發展:個人化、虛擬照顧、醫療韌性。陳瑞杰表示,遠距醫療指醫護跟病人不在同一個病房,不侷限偏鄉,護理站距離病房10公尺就算遠距,北醫跟華碩合作,使用華碩的智慧手錶讓住院病人隨時測量生理數據,護理師不必來回過去察看,這套運作方法也適用病人返家後在宅照護,未來慢性病人每三個月要回診一次,也可改複合式:一年兩次遠距、兩次實體門診,減輕健保給付跟交通碳排。下一步北醫將與華碩合作AI內視鏡,讓AI做檢查過程紀錄,把鏡頭前進幾公分看到的病灶都記錄下來。若病人不住院,陳瑞杰坦言最大挑戰其實是健保,因為現在是以件計費,未來是案例收費。他透露,今年造美國灣區開幕的未來醫院UCI Health,其設計完全預告未來趨勢,包括急重症住院病房極少,最大一座建築提供先進醫學服務,包括提供遠距、居家醫療,以因應在宅治療做視訊及到家看病,24小時一周7天服務,比台灣醫院還拚命。北醫大的數位化,攜手華碩、英業達,北醫本身的數位化,陳瑞杰提三大重點,第一是自行開發醫院管理系統,最大目標是讓醫護工作簡化,其次針對護理站工作中的文書處理、交班等工作,利用AI模型協助,大幅減少三分之一工作量。陳瑞杰舉例,過去白班交給小夜班要花一小時,因為小夜班只有3人,一人要顧16人,一個病人要5分鐘處理,但現在一個病人可以5秒鐘交待備載,16人也不用10分鐘,「現在他們覺得5秒也太久,最後是16人一次完成。」護理師就不需延後下班。第三,北醫跟英業達集團旗下的英華達合作,陳瑞杰表示,以前不知道,後來發現傳統輸液幫浦錯誤率高達10~40%,北醫決全院一次更換1,200台「思邁智慧輸液系統」,讓錯誤率降至0.44%,他開心說「最近臺大說要跟上來」(臺大宣布採購3,000台)至少北醫算開先鋒。
台中榮總20秒知生死!攜手廣達、鴻海打造智慧救護車,臺中榮民總醫院也是醫界數位化領頭羊,院長陳適安表示,慢性病人拿藥不需要每次掛號取藥,只要前一天輸入計畫取藥時間,當天開車經過院區類似得來速窗口,打開車窗就可以從藥劑師那邊拿到第二個月的慢性病藥。其次,病人看病若得2個禮拜後回診看報告,這病人可能半個月都睡不好,現在影像AI 20秒就能診斷告知有沒有癌症腫瘤,「馬上知生死」,能大幅減少病人焦慮。他透露,3個月前台中榮總跟NVIDIA合作,用H200訓練AI寫病歷。每周末前夕,住院醫師都必須把一周以來病人狀況寫成一頁備忘錄,假設一份備忘錄要花20分鐘,10份病例就要快3小時,住院醫師為了交班,整個下午都在做這件事。現在生成式AI兩分鐘內可以把一周病人摘要寫出來,但關鍵是是否有誤,目前醫院也做比對驗證,找主治醫師親自教導AI,現在9大項目中,AI跟住院醫師寫出來的摘要幾乎沒有差別。不過他也提醒,有種例子讓院方比較擔心,就是住院醫師的養成過程,是否能用AI。他指出,住院醫師早上7點或7點辦要參加病例研討會,若明天要報告一個病例,而病人已經住院三周,醫生先作一個摘要,並計畫下一步診療對策,這至少要花2~3小時下班時間去撰寫,但用AI很快就能完工,但對住院醫師的養成到底好不好?受到質疑。陳適安表示,住院醫師要挑病例,過程需要思考跟找過去論文,找出病例影像檔案,組合起來做邏輯思考,若靠AI導引教育,未來專科醫師面對真實場景時,如何解決緊急問題?比方外科醫師開刀中途不知下一步如何做時,會不會喪失思考能力?「對一般的慢性疾病,可以用AI解決,但是攸關生命的抉擇點,如果一個住院醫師是用生成式AI來訓練的話,我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疑慮。」他說。在醫材方面,台中榮總則跟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合作,在埔里分院的急救車上重症病人上車後,立即貼上心電圖貼片連線醫院,車上還有鴻海的血壓監視器,沿路發送生理訊息,透過中華電信協助建置全5G網路,讓埔里山區1個半小時車程都能提前傳送,護理師並能透過Google地圖知道救護車抵達時間,準備開刀房無縫接軌,目前已救治近400位病人。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