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外資群買超台股392.43億,投信買超台股1.41億,自營商買超台股57.21億,三大法人合計買超台股451.04億,外資群期貨空單減少3617口,期貨留倉空單32946口,三大法人期貨留倉為空單11255口,今天台股成交3539.06億,上漲594.29點,漲幅2.64%,收在23104.54點,電子上漲39.11點,漲幅3.14%,收在1283.17點,金融上漲36.86點,漲幅1.77%,收在2120.39點。上星期五三大法人才因為富時指數調整賣超台股550億,今天又買回了451億,這就是傳說中的手續費永動機,你問上星期五和這星期一世界局勢及經濟差在哪?其實沒有差在哪,單純就是短線的股市就是一買及一賣,三大法人如果想要賺錢,他們就是要買來賣去賺差價,很多基金,ETF及高股息ETF背後都是投信,這些投信會把想要買及賣的成份股給券商去買賣,投信及券商都是在金控旗下,所以金控自然就是希望旗下的投信可以設計出常常買來賣去的基金,ETF及高股息ETF,這樣他們才能賺到手續費,當外資群,主力及投信在做一買及一賣的交易時,就會考驗著散戶的自我心理面及資金是否有弱點,很多散戶看到台股指數一直下跌,後面跌到自己受不了時就會因為自我心理面一個軟弱而賣出股票,結果上星期五賣了後覺得整個人都輕鬆了,睡得著覺了,賣掉的散戶也趁六日到一般討論區當低級投機客罵了股市兩天,結果星期一收盤後,上星期下跌422點,這星期一上漲了594點,賣掉的散戶就會覺得自己怎麼這麼倒楣,其實股市本來就會波動,最近很多基金,ETF及高股息ETF和外資群在那買來賣去,大家可以發覺基金,高股息ETF及ETF都是賤賣的把股票賣給外資群,而很神奇的事外資群前幾個星期就知道要先逢高賣出一些持股,幾周後才能接這些基金,ETF及高股息ETF倒貨出來的低價股票,以前還要用籌碼面,技術面,消息面去玩弄散戶,現在倒好,你把錢給基金,投信,ETF,高股息ETF,他們就整批整批的幫你高價向外資群買,然後賤價賣給外資群,對外資群來說,高賣後再低買就是這麼輕鬆及簡單,像在鴻海中還要拼命的演戲還有借券摜殺,也要一直放什麼GB200過熱,GB200延遲,GB200被砍單,這樣才有可能有韭菜賤價把鴻海賣出來,一些基金,ETF及高股息ETF都不用這麼麻煩,經理人直接就是整批的讓外資群去割韭菜。
鴻海主力籌碼分析,今天買超第一名的是摩根大通,買了4748張,第二名的是美商高盛,買了1573張,第三名的是港商野村,買了1170張,第四名的是凱基台北,買了934張,第五名是統一,買了922張,今日賣超,第一名的美林,賣了4985張,第二名的是富邦,賣了3105張,第三名的是上海匯豐,賣了2335張,第四名是瑞銀,賣了1765張,第五名的是台灣摩根,賣了653張。
這一波鴻海及廣達被當成落水狗在打,廣達的股價從11月8日的333元跌到上星期四最低的269元,比新增的散戶平均成本280元更低,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只要三大法人不要再大賣或小買,股價很容易就會回到散戶的平均成本以上,廣達星期五上漲三元,股價收在277.5元,今天大漲11.5元,股價收在289元,已經來到散戶的平均成本以上,今天三大法人買超廣達8478張,所以廣達股價就站上了散戶平均成本以上,今天鴻海雖然也上漲,但是表現的比廣達差,原因是三大法人今天還是賣超鴻海1755張,不過就算三大法人還賣超鴻海,但和之前動輒賣一萬張,兩萬張,甚至是三萬張相比,今天三大法人等於就是小賣鴻海,這也很符合我說的,小賣鴻海股價就會出現反彈,鴻海新增的28萬股東平均成本197元,所以之後三大法人只要停止大賣,只要小賣,小買或大買之類的,股價就很容易回到散戶的平均成本以上,今天外資群之所以在廣達及鴻海不同步的原因也很好懂,鴻海中有信心的投資者比較多,偏空主力在打鴻海時,近兩個月借券賣出9.69萬張,這兩個月偏空主力僅借券賣出廣達2.37萬張,即然鴻海及廣達是AI概念的雙指標,三大法人現在回頭買廣達了,沒有理由再去打鴻海,我說過,外資群是一群不是一個,內資券商也是一群不是一個,他們看到廣達股價上漲了,自然就會開始動搖,加上賣超鴻海三大法人顯得後繼無力,現在鴻海很明顯就是在三大法人大賣不太會下跌,小賣就上漲,之後三大法人小買及大買時,鴻海股價一樣會上漲,這種情況會持續到股價漲到散戶平均成本為止,也就是197元,昨天我有提到買到甜美價181到190元的股東不要開心的太早,原因就是這些人買的低,他們也很容易賣的低,只要三大法人在小賣及小買的過程中把在甜美價買到的散戶洗掉,那鴻海中散戶的平均成本就會變高,所以就會上移到200元才會出現三大法人大賣股價跌,三大法人大買股價大漲這樣正常的情況,只要鴻海股價在新增28萬個新股東成本低很多,這時鴻海股價很容易就是會上漲。 接下來外資群應該會放個聖誕節,鴻海的成交量會變小一點,外資群應該有的會去放假,其實外資群從三月以來已經把買的股票都賣光了,就算沒有放假也沒有多少股票能賣,今天鴻海上漲4.5元,股價收在185.5元,成交量52761張,外資群賣超571張,投信賣超3135張,自營商買超1953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735張,大家應該有發覺投信能賣的股票愈來愈少了,近三個交易日下來,鴻海的借券賣出也有出現小幅度還券的現象,這就和三大法人把波段買的股票都賣的差不多有關係,我說過三大法人如果再賣,那等於就是裸空了,也就是三月以來沒有買股票,三大法人還去借股票來賣,這種就是找死的行為,從三月份以來,三大法人合計賣超鴻海49545張,借券賣出累計賣出14.5萬張,目前三大法人硬要賣還能賣10萬張左右,但賣完後借券賣出的14.5萬張就是裸空,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因為近一個多月三大法人強大的賣壓,讓鴻海股價跌到比新增散戶平均成本197元低16元,等於新增的28萬個股東平均都賠8.12%,一般的散戶本來就是能套牢抱永遠,而且看到買了後股價下跌,還會不服輸,死凹,向下攤平及不服輸,這就會產生很強的買盤,這種買盤是能讓鴻海股價回到28萬個散戶平均成本197元左右的,只要三大法人賣壓一減少,所以三大法人如果現在接著用十萬張股票去賣,有可能股價會在180元出現抵抗,甚至有可能跌破,但這就像壓縮彈簧一樣,三大法人愈是用力的壓,只要三大法人一放開不賣,股價就會快速的反彈,所以三大法人當然是要趁著手上還有一些股票時回補手上的空單,大家也是知道的,基金,ETF,高股息ETF是投資人的錢,所以經理人敢拿散戶的錢去賤價賣,但借券賣出的錢則是偏空主力及外資群自己的錢,只要反彈被軋空,偏空主力及外資群是會很痛的,這時會有散戶說,買基金,ETF及高股息ETF的怎麼這麼可憐,都被拿來當摜殺的工具,如果有人覺得不服氣,覺得基金,ETF,高股息ETF不會這樣做的,等一下我會追蹤遠東新及亞泥給大家看,不要說我就一直分析鴻海,不會拿別檔給大家看,我只能說,每一檔大型權值股中都存在基金,ETF及高股息ETF這種搞笑的現象,只是很多散戶根本就不會去管自己買的基金,ETF及高股息ETF到底做了什麼事,今天鴻海股價在三大法人賣超1755張情況下上漲4.5元,漲勢雖然比廣達弱,但廣達是因為今天三大法人買超,當鴻海中的三大法人小賣鴻海就會上漲,小買及大買鴻海股價就會大漲,原因是鴻海股價被壓到太誇張了。
新聞說:全球十大伺服器供應商4台企上榜,「這家」世界第一名,根據市調機構Omdia最新調查顯示,在美國主要雲端服務供應商對AI伺服器需求激增帶動下,今年全球前10大伺服器供應商中有四間台灣企業上榜,分別是鴻海、廣達、緯穎及英業達;其中,鴻海排名超越在2018年從HPE手中奪得領先地位的戴爾,成為首家在伺服器市場排名中位居榜首的非美國公司。Omdia表示,隨AI應用開發和部署成為微軟、Google等雲端服務業者的首要任務,與NVIDIA結盟的供應商正蓬勃發展,進而推動多數伺服器供應商在2024年都有顯著的成長。據Omdia資料顯示,今年全球前10大伺服器供應商中有四間台灣企業上榜,分別是鴻海、廣達、緯穎和英業達;廣達排名第5、緯穎、英業達並列第10,而鴻海則是超越戴爾位居首位。Omdia補充,此排名僅計算像鴻海這類ODM直接銷售給終端用戶的收入,為避免重複計算,為戴爾、HPE和思科等OEM代工伺服器所產生的收入並未納入計算範圍。Omdia認為,伺服器供應商明年仍會有顯著成長,雲端服務業者及企業開始進入新一階段的AI基礎設施部署,預測明年全球伺服器資本支出將成長約22%,超過2,800億美元,到了2030年將接近5,000億美元。全球AI伺服器需求持續強勁帶動下,鴻海、廣達、緯創、緯穎等主要供應商也對明年營運抱持樂觀態度。廣達指出,明年AI伺服器營收預期將年增三位數,且占整體伺服器營收比例超過7成,維持和今年一樣強勁的成長幅度;鴻海則表示,伴隨著AI伺服器強勁需求,預期2025年AI伺服器出貨量逐季攀升,在整體伺服器營收的占比將超過50%,為公司成長最重要動能。另外在GB200部分,兩大業者皆表示將在明年首季放量出貨,接著出貨量將逐季上升。惟法人表示,微軟是採購該款超級運算伺服器最大客戶,其次AWS、Google和戴爾,台灣ODM廠方面主要受惠者是廣達和鴻海,預計將各擁40%左右市占,不過現在隨市場傳出GB200放量時程可能會有所延後,後續兩大業者訂單是否有所變化、猶未可知,需要持續觀察。
A大回答:記得去年市場在炒廣達,光寶科,英業達,緯創,緯穎,甚至還有炒和伺服器沒什麼相關的仁寶及和碩,那時我就和大家說過,鴻海的規模,市值,淨值,股本最高,想要做很大的生意時,你至少是需要去備料,備庫存,還有應收及應付款,我拿個一家路邊的雞排店舉過例,炸雞排的商機不論多大,路邊雞排攤的股本就僅有30萬,這種規模的店一天能炸出個1000片就頂天了,你說全球炸雞需求爆火,那和這種小規模的雞排店有什麼關係,當然就是具規模的麥當勞,肯德雞能吃到很大的市場,鴻海的資產有4.27兆,廣達也才8698億,緯創才5540億,英業達才3184億,這些資產比較小的公司,他們怎麼可能吃到大部份的市佔,這是一個很簡單邏輯的問題,我再舉個例,你自己開一間飲料店,別人開的是五十嵐,別人規模夠大,可以投入研發新口味的資本支出較多,當然是能開發出更好口味的飲料,你自己這間店想要投入和五十嵐一樣多的研發費用,你那間店可能沒幾年就倒閉了,所以鴻海這種具經濟規模的公司,投入的研發費用當然會比較多,技術當然會比較好,所以鴻海之前在代工蘋果手機時,往往高階的蘋果手機都是鴻海代工,比較中低階的就給立訊,緯創及和碩,這一次GB200也是一樣的道理,鴻海規模這麼大,一些一流的雲端大廠在下五千台,一萬台,兩萬台GB200的訂單時,一台要一億元,一萬台就要一兆,你覺得雲端大廠敢下一萬台給資產僅有3184億的英業達,5540億的緯創或是8698億的廣達嗎?如果這一萬台是分成四季,廣達稍微舉個債,調整一下應收及應付款,還有都選擇consign交易模式,這確實有可能吃的下,但一些客戶就是想要有效利用資金,不用要押太多錢在GB200上,想要選擇buy and sell交易模式,這時廣達可能就吃不下去了,這時當然就只能來找資產有4.27兆的鴻海,目前鴻海的資產負債比還是代工廠中最低的,就僅有57%,廣達的資產負債比都來到76%了,廣達想要開更大槓桿也很困難,反觀鴻海,只要把槓桿開到和廣達一樣,立刻又會多個一兩兆資金出來,這就是為什麼鴻海會是伺服器的龍頭,當初一些在炒廣達,緯創,英業達,光寶科,緯穎,仁寶及和碩的人,他們單純就是一張嘴在那吹牛,根本沒有去想過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是否能接下這麼大的生意,後面市場漸漸的看到鴻海在AI伺服器的營收,最終才相信鴻海是伺服器的龍頭,接下來幾年GB系列的機櫃型AI伺服器會大幅度的成長,鴻海這 種規模的公司就是能吃下這麼大的生意規模,一些規模小的公司,想要追上鴻海,那還很有得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