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7月14日 星期一

7月14日!歐加日三國有意聯合對抗川普關稅!

新聞說:歐盟有意找加拿大、日本對抗川普關稅並已準備好反制,彭博引述消息人士報導,面對川普對歐盟及其他美國貿易夥伴發出的新一輪關稅威脅,歐盟正準備加強與其他受影響國家的接觸,包括加拿大與日本,可能涉及合作協調的可能性。此舉發生在歐盟與美國的談判陷入僵局之際,雙方在多項議題上仍無共識,包括汽車及農產品關稅稅率等問題。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歐盟將把對美貿易反制措施的暫停期限延長至8月1日,以爭取更多談判空間。該些措施原是針對川普早前對鋼鐵與鋁材徵收的關稅而採取的反制行動,後來暫停執行,並預計15日午夜恢復生效。馮德萊恩週日在布魯塞爾對記者表示,「我們同時也將繼續準備進一步的反制措施,以確保充分做好準備。」並重申歐盟偏好「透過協商解決爭端」。消息人士表示,目前的反制措施清單將針對約210億歐元(245億美元)價值的美國商品,此外,歐盟還準備了一套金額約720億歐元的備選方案,其中包含部分出口管制措施,最快將於週一提交給成員國審議。馮德萊恩也表示,歐盟目前不會動用其最有力的貿易工具——反脅迫機制(ACI)。「ACI是為了應對特殊情況而設立的,我們還沒到那一步。」針對川普的公告,法國總統馬克宏在社群媒體上呼籲,若在8月1日前無法達成協議,就應加快準備可信的反制措施,包括動用反脅迫工具。德國總理梅爾茨13日晚間表示,如果無法透過談判解決這場貿易爭端,30%的關稅將會「重創」歐洲最大經濟體的出口產業。梅爾茨表示,他正與其他領導人密切協調,以確保如此大規模的關稅不會生效。「這需要兩件事:歐盟內部的團結,以及與美國總統之間良好的溝通管道。」川普已向多個貿易夥伴發出信函,調整他在4月提出的關稅水平,並邀請進一步談判。在上週六公布的一封信中,美國總統警告歐盟,如果無法談成更好的條件,將自下個月起對其徵收30%的關稅。歐盟原本希望與美國達成初步協議,以避免更高的關稅,不過川普的來信打破了布魯塞爾對於臨門協議的樂觀期待。其他國家如墨西哥,也在與美方談判中,對收到類似信函感到意外。歐盟目前尋求對農產品出口設定不超過10%的關稅上限。部分汽車製造商曾提出補償機制,以企業在美投資作為換取關稅減免的條件,但由於歐盟擔心該機制會導致產能轉移至大西洋彼岸,目前並未列入考慮範圍。消息人士透露,歐盟談判代表目前正將談判焦點放在汽車關稅上,美歐之間的談判預計將在本週持續進行。彭博早前報導,美歐正在討論一項初步協議,根據該協議,大多數歐盟出口產品將面臨10%的關稅,部分行業如航空與醫療設備則可獲得有限的豁免。歐盟方面亦爭取對烈酒與葡萄酒降低關稅,並主張以配額方式緩解川普對鋼鐵與鋁材施加的50%關稅。美國則提出對農產品徵收17%的關稅。任何初步協議也將涵蓋非關稅壁壘、經濟安全合作以及戰略採購等議題。除了原定於8月實施的全面關稅外,川普還對汽車及零組件徵收了25%的關稅,對金屬則加徵了兩倍稅率。他也正推動對其他領域如製藥與半導體等產業實施分項關稅,並於近期宣布對銅徵收50%的關稅。

要回答歐盟、加拿大、日本有意聯合對抗川普關稅,以及這三個經濟體佔全球經濟總量(GDP)的比例和對美國的貿易順差,以下是基於最新資料的分析:

1. 歐盟、加拿大、日本佔全球經濟總量的比例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其他公開資料,2024年全球名目GDP約為105.4兆美元(以當前價格計算)。以下是三個經濟體的GDP佔比:

歐盟(EU):

2024年,歐盟27國的總名目GDP約為18.4兆美元(依據IMF和歐洲統計局數據)。

佔全球GDP比例:約 17.5%。

註:歐盟的經濟規模因成員國而異,德國(約4.5兆美元)、法國(約3.0兆美元)等主要經濟體貢獻較大。

加拿大:

2024年,加拿大名目GDP約為2.1兆美元(依據IMF數據)。

佔全球GDP比例:約 2.0%。

日本:

2024年,日本名目GDP約為4.2兆美元(依據IMF數據)。

佔全球GDP比例:約4.0%。

三者合計:

總GDP:18.4(歐盟)+ 2.1(加拿大)+ 4.2(日本)= 24.7兆美元。

佔全球GDP比例:3.4%。

因此,歐盟、加拿大、日本合計佔全球經濟總量的約23.4%。

2. 對美國的貿易順差

貿易順差指的是某經濟體對美國的商品出口額高於進口額的部分。以下數據主要基於2024年美國國際貿易署和相關報導:

歐盟:

2024年,歐盟對美國的商品貿易順差約為 235.6億美元(美國對歐盟商品貿易逆差)。

註:歐盟在服務貿易方面對美國有逆差(約1000億美元),但川普關稅政策主要聚焦商品貿易,因此這裡以商品順差為主。

加拿大:

2024年,加拿大對美國的商品貿易順差約為 80億美元(依據美國數據,加拿大數據可能略有不同)。

加拿大經濟高度依賴對美貿易,出口佔其GDP的73%,其中對美出口佔比極高。

日本:

2024年,日本對美國的商品貿易順差約為 70億美元(依據美國國際貿易署數據)。

日本對美出口主要集中在汽車、機械和電子產品。

三者合計:

總貿易順差:235.6(歐盟)+ 80(加拿大)+ 70(日本)= 385.6億美元。

3. 川普關稅背景與三國聯合對抗的可能性

川普關稅政策(參考):

川普於2025年4月2日宣布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基準關稅,並對特定國家實施更高「報復性關稅」,包括對歐盟20%、加拿大25%、日本24%的關稅。

這些關稅針對商品貿易逆差,旨在迫使貿易夥伴減少對美順差或做出其他讓步(如增加進口美國產品)。

歐盟、加拿大、日本因對美商品貿易順差較大,成為主要目標。

三國聯合對抗的動機與策略:

歐盟:歐盟試圖透過談判降低關稅(如提出汽車進口關稅從10%降至2.5%,增加美國液化天然氣和軍事裝備採購,)。同時,歐盟考慮報復性關稅(如對美國價值260億歐元的工業和農產品徵稅,)或透過WTO爭端解決機制應對。

加拿大:加拿大新任總理馬克·卡尼被稱為「川普密友」,試圖透過協商避免全面關稅戰,但已計劃對美國價值207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

日本:日本對美談判立場較不明確,官員表示難以捉摸川普的意圖,但考慮與歐盟、加拿大等盟友合作,共同應對美國關稅壓力。

三國可能透過聯合談判、增加對美進口(如能源、農產品)或協調報復性關稅來應對川普政策。歐盟還考慮限制美國科技公司在歐洲的服務出口(美國對歐盟服務順差超1000億歐元,)。

4. 經濟影響與分析

全球經濟影響:

川普關稅可能導致全球貿易量萎縮1%(WTO預估),並對歐盟、加拿大、日本的出口導向經濟造成顯著衝擊。彭博經濟學家預測,關稅可能使加拿大和日本的GDP分別收縮0.5-1%,歐盟經濟成長率下降0.3%。

美國本身也面臨通脹上升(預估PCE價格上漲1-1.5%,)和GDP成長下調(2025年預估成長率從2.1%降至1.6%,)的風險。

三國的戰略考量:

歐盟作為全球最大貿易區,擁有談判籌碼(如服務貿易報復、反脅迫工具),但內部成員國利益分歧(如德國汽車業與法國農業的優先級不同)可能削弱統一立場。

加拿大因與美國的USMCA協定(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而部分豁免關稅,但非USMCA商品仍面臨25%關稅壓力。

日本的汽車和電子產品出口高度依賴美國市場,關稅衝擊可能促使其加速與歐盟等盟友的合作。

5. 圖表展示三國GDP佔比與對美貿易順差

以下為視覺化數據的圖表,展示歐盟、加拿大、日本的全球GDP佔比與對美貿易順差:

結論

全球GDP佔比:歐盟、加拿大、日本合計佔全球GDP的約23.4%,其中歐盟佔17.5%,加拿大2.0%,日本4.0%。

對美貿易順差:三者合計對美國的商品貿易順差約385.6億美元(歐盟235.6億、加拿大80億、日本70億)。

戰略意義:三國因對美貿易順差和經濟依存度高,成為川普關稅的主要目標。聯合對抗可能透過談判、報復性關稅或WTO爭端解決進行,但內部協調挑戰(如歐盟成員國分歧)可能影響成效。

目前即使達成協議,也無法自動使歐盟免受這些分項關稅的影響,但歐盟仍持續爭取在潛在受影響產業中獲得優待待遇。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