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7月5日 星期六

7月5日!戴爾伺服器代工廠報喜鴻海進補!

新聞說:戴爾伺服器代工廠報喜,雲端服務供應商CoreWeave宣布,成為全球首家部署輝達最新一代Blackwell Ultra架構GPU的雲端服務供應商,率先導入由戴爾(Dell)打造的GB300 NVL72 AI伺服器系統,挾輝達投資力挺,展現在AI雲端市場的競爭優勢,積極爭奪CSP大廠地位。法人看好,緯創為戴爾AI伺服器主機板(L6)主力供應商,也協助系統組裝,在戴爾AI伺服器中占比最大,戴爾出貨首批GB300 AI伺服器訂單,緯創率先受惠,鴻海、英業達同樣為戴爾供應商,營運雨露均霑。緯創總經理林建勳日前表示,AI伺服器訂單能見度已看到明年5月,至少未來一年訂單動能都很強勁,需求持續成長。緯創為因應客戶強勁需求,今年啟動AI大投資,今年資本支出預估達355億元,為歷來最大手筆,較去年大增83%,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用於AI相關、金額逾百億元,同時在台灣、墨西哥、越南、印度、美國等地擴大布局。CoreWeave憑藉與輝達的緊密合作關係,率先採用NVIDIA最新AI晶片Blackwell Ultra GPU。CoreWeave表示,新系統將使客戶能以比過去更快的速度,開發和部署更大、更複雜的AI模型。據戴爾指出,出貨給CoreWeave的GB300 NVL72 AI伺服器系統採用液冷技術,內含72顆Blackwell Ultra GPU和36顆NVIDIA Grace CPU,並在美國進行組裝與測試。

鴻海作為戴爾(Dell)的AI伺服器供應商之一,特別是在CoreWeave部署輝達(NVIDIA)最新一代Blackwell Ultra架構GPU的GB300 NVL72 AI伺服器系統中扮演重要角色,預計將對其2025年的營收產生正向影響。以下是對鴻海營收影響及助益的分析:

1. AI伺服器需求激增帶動營收成長

根據市場報導,鴻海在AI伺服器市場表現強勁,2024年第三季財報顯示,AI伺服器收入較前一年同期成長超過200%,且預計2025年AI伺服器將占其伺服器總收入的50%以上。CoreWeave率先採用戴爾的GB300 NVL72 AI伺服器系統,而鴻海作為戴爾供應鏈的一環,特別是與輝達在Blackwell GPU相關的製造合作(如在墨西哥興建全球最大NVIDIA GB200超級晶片製造設施),將直接受益於這波訂單熱潮。這種高性能AI伺服器的需求成長將推升鴻海在雲端與網路產品業務的收入。

具體影響:鴻海2024年第四季營收已創紀錄,達新台幣2.13兆元(約合647.2億美元),年增15.2%,主要受惠於AI伺服器需求。2025年隨著CoreWeave等雲端服務供應商對GB300 NVL72的訂單增加,鴻海的伺服器業務預計將持續保持高成長,特別是第二季預計實現高雙位數成長。

2. 與輝達及戴爾的緊密合作強化市場地位

鴻海與輝達的密切合作關係,尤其是在Blackwell GPU(如NVL36和NVL72)的製造上,使其在AI伺服器供應鏈中占據關鍵地位。報導指出,鴻海已獲得輝達Blackwell GPU參考設計的製造訂單,並預計成為全球AI伺服器市場的最大供應商,2024年已超越戴爾成為市場領導者。與戴爾的合作進一步鞏固其在高階伺服器製造的競爭優勢,特別是在液冷技術和高效能運算(HPC)系統的組裝與測試領域。

具體助益:鴻海不僅為戴爾提供伺服器組裝,還可能參與主機板或其他關鍵零組件的供應,這將提升其在供應鏈中的價值份額。此外,鴻海在美國、墨西哥等地擴建的AI伺服器製造設施(例如與Apple在休士頓合作的25萬平方英尺伺服器組裝廠)將進一步支持其承接更多來自戴爾及輝達的訂單,強化全球市場布局。

3. 資本支出與產能擴張支持長期成長

為因應AI伺服器市場的強勁需求,鴻海積極擴大產能,2024年在美國、墨西哥、越南、印度等地增加投資,特別是針對AI基礎設施的建設。這種產能擴張將確保鴻海能滿足CoreWeave、戴爾及其他雲端服務供應商(如Microsoft、Amazon、Google、Meta)的訂單需求。雖然2025年面臨台幣升值及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鴻海仍預測全年營收將實現「顯著成長」,顯示其對AI伺服器業務的信心。

具體影響:鴻海2025年1月營收已達新台幣5386.66億元(約164億美元),年增3.16%,顯示AI伺服器業務的穩定成長。隨著GB300 NVL72等新世代AI伺服器的出貨量增加,預計將進一步推升鴻海的季度營收,特別是在2025年第二季因應AI基礎設施部署的高峰期。

4. 挑戰與風險

儘管AI伺服器訂單為鴻海帶來顯著營收成長,但也需注意以下風險:

匯率波動:台幣升值可能影響營收以新台幣計價後的表現,鴻海已因此在2025年5月下修全年展望,從「強勁成長」調整為「顯著成長」。

關稅影響:美國對中國及墨西哥產品的關稅政策可能增加成本,影響鴻海在中國及墨西哥廠的競爭力。鴻海正通過分散供應鏈(例如在印度、越南擴廠)來降低風險。

競爭壓力:雖然鴻海在AI伺服器市場領先,但緯創(Wistron)作為戴爾AI伺服器主機板及系統組裝的主要供應商,可能分食部分訂單利益。此外,英業達(Inventec)等競爭對手也在積極搶攻市場份額。

5. 對營收的具體幫助

短期影響:CoreWeave首批GB300 NVL72訂單的出貨將直接推升鴻海2025年第二季的營收,特別是在雲端與網路產品業務,預計年增率可達高雙位數。2025年4月營收已達新台幣6413.7億元(約213.2億美元),年增25.54%,顯示AI伺服器訂單的強勁動能。

長期影響:隨著AI伺服器市場預計2025年達到2800億美元,並在2030年前接近5000億美元,鴻海憑藉與輝達及戴爾的合作,以及在全球的產能布局,預計將持續受益於AI基礎設施的長期需求。市場預測鴻海2025年在全球AI伺服器市場的市占率將維持在40%以上,成為營收成長的關鍵驅動力。

結論:鴻海因參與戴爾GB300 NVL72 AI伺服器的供應鏈,特別是與輝達的Blackwell Ultra GPU合作,將顯著受益於CoreWeave及其他雲端服務供應商的訂單需求。2025年AI伺服器業務預計將推動鴻海營收成長,尤其在第二季表現最為強勁。雖然面臨匯率及關稅等挑戰,鴻海透過全球產能擴張及與關鍵客戶的緊密合作,已奠定在AI伺服器市場的領導地位,預計將為其2025年營收帶來穩定且顯著的貢獻。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