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仲日常阿濱分享:限貸令後第286天,我想對屋主們說的實話,時間走到2025年7月初,距離台灣啟動限貸令,已經整整286天。身為一個在第一線打滾14年、帶著150人團隊的資深房仲,這286天,我看著房市的表情,比誰都還真切。如果你現在手上還有一間房子,正打算賣,或是還在觀望要不要賣。那麼,拜託你,耐心把這篇看完。這不是什麼恐嚇,也不是唱衰。而是一個每天跟屋主、買方面對面打交道的人,想把我看到的真話,原封不動的告訴你。一、房市到底有那些利空因素呢?利空一,2024年9月19日:台灣限貸令啟動。說白了,就是把房貸這條最重要的水管,直接鎖住。沒貸款,買方就少了子彈。子彈少了,房價就不可能跟之前一樣動輒喊漲。利空二,2025年4月2日:川普開啟關貿限制,全球經濟全面往下走。利空三,2025年7月2日:川普拒絕延長關稅期限,不確定性又添一筆。外在風險一個接著一個,沒人能拍胸脯保證房市一定守得住。利空四,2025年8月1日:新青安準備滿二年了,往第三年大步邁進,接下來寬限期快滿了,會越來越多屋主受不了本金+利息釋出物件。二、你我都在面對同一個事實,我用最簡單的數字給你聽:一年前,我公司庫存大概500到600件房子,現在,我們手上2,000到2,200件還沒賣掉,還在持續增加。這代表什麼?代表全市場都在「倒貨」。屋主怕未來更低,乾脆先拋出來看有沒有接手的人。但買方不急,知道市場還在鬆動,慢慢看。三、六月,我成交四組買賣方,給你看最真實的市場樣貌,今年六月,我個人成交四組案子,幾乎都是低於行情成交的。6月10日南屯區《富宇世界花園》二房平車,低了140萬成交。6月15日北屯區《情定水蓮7》三房平車,低了約110萬成交。6月24日西屯區《曼哈頓》二房機上,低了約80萬成交。6月25日北屯區《花樣年華》三房平車,低了約80萬成交。在這四組裡,賣方有什麼樣的心態?兩組賣方看得很明白,房市往後不確定性高,自己當初取得成本低,賺多賺少都算賺,趁還能出脫就賣。有一組,單純想把資產移去國外,畢竟地緣政治風險誰也保證不了。還有一組,想把大樓換透天,因為家裡人口變多,住得舒服才是重點。那買方呢?三組買方是自住,覺得這個價錢已經回到自己心裡的理想價位,雖然也知道未來可能繼續跌,但至少負擔得起。有一組,是買給父母住的孝親房,大樓有電梯、生活方便,總比租房來得安心。這些數字、這些理由,都沒什麼華麗的話術,卻是你我正面對的真實。四、賣壓,正在堆高中,我們全公司現在2,200件庫存,六月份只成交30件上下,大概就是1%。換句話說,市場上99%的屋主還在等還在撐,只有極少數真正能賣得掉。你問我,還有沒有人在賠售?有,但比例極少,多數人還在撐。撐多久?這才是最現實的問題。
五、房市的信心,往往是時間換來的恐懼,很多屋主會說:「沒關係,我撐,我不急。」我聽得懂,但我也得很誠實告訴你:剛開始放出來的三個月,沒什麼感覺;半年後,開始覺得怪怪的;九個月後,有些人會開始想調價;到了滿一年(俗稱周年慶),回頭看,才會開始自我懷疑。這就是市場在教大家的功課:不是你要不要賣得掉,而是有沒有對的人在對的時間點,能付得起對的價錢。六、限貸令下,房仲還能做什麼?老實講,有人覺得房仲就是帶看、開門、簽約收佣金。但現在,這一行最有價值的,從來不是幫你賣掉,而是陪著你一起面對:幫你分析市場。幫你估算貸款成數。幫你盤點財務風險。幫你在還能談的時候,把價格談到最好。成交只是結果,真正難的是陪你度過那段沒成交的日子。七、我最想給屋主的中肯建議,如果你是屋主,這一段拜託你多看兩次:如果你是靠投資賺價差,請認真盤點你能撐多久?房貸還得起嗎?有沒有其他資金缺口?不要被帳面數字沖昏頭,紙上富貴沒變現,都只是紙上。如果你是自住但有第二間、第三間,認真想想:要不要賣掉一間,把財務體質顧好,讓自己睡得著覺?嬌果真的要賣,不要光看開價跟網路上喊的高點,成交價才是真的。找一個願意把真話講給你聽的房仲,陪你看透市場,而不是畫大餅。八、我的一年內市場預測,最後,身為一個還在第一線的老房仲,我給出最誠實的預測:接下來一年內,還會有更多賣方扛不住,把物件釋出。只要貸款條件沒鬆,買方仍然是慢慢挑,慢慢殺。越晚賣,越要面對更多同質物件的競爭。換句話說,不是不能賣,而是你要準備好怎麼賣,賣到誰手上,價位要不要彈性?九、房仲真正的價值,不是成交,而是陪伴,我常跟我的團隊夥伴說:「房子不會自己賣掉,人也不會自己買進來。中間一定有人在為彼此牽線、勸退、保護、居中。」我們真正要做的,不是拿下多少佣金,而是幫客戶多守住多少風險。結尾:如果你還信任我們,請多給我們一句話的機會,限貸令後這286天,每天晚上十一點下班,我很累,但也很清醒。市場沒有絕對的對錯,有的是你要不要有人站在你身邊。如果看完,你覺得這篇文章有戳到你心裡的某個點,拜託你分享給更多人。或許你的親戚、朋友、父母,也正卡在賣或不賣之間。我不敢保證我永遠講的是市場唯一的真理,但我可以拍胸脯保證,這是我每天走在第一線,真真實實看到的現實。我是房仲阿濱,做這一行14年,依然相信:真正值錢的房仲,不是成交幾戶,而是陪幾個人走過最難的決定。若你還有疑問,歡迎隨時找我聊,我永遠站在屋主與買方之間,說最真實的話。
A大回答: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說營建股了,自從去年9月19日之後,那時我就和大家說營建股不用看了,如果你很注意短時間營建股的波動,你很有可能會中了錨定效應的被騙進去接最後一棒,所謂的錨定效應就是指你看到某一個價格,你就把那個價格當錨點,你判斷價格的標準就會以那個錨點為參考,而不是該個股實際值多少錢,以海悅來說,股價從67元被炒到390.5元,要是你在去年9月19日之後一直注意海悅的股價走勢,你就會看到9月19日股價213元跌到11月1日的144元,你就會以為是最低點了,之後海悅股價從144元漲到253元,其中股價從187元到253元是被00919拉抬上去的,00919買了海悅10%的股權,平均買在200元,最近在100元時把海悅賣掉,那時我說房市和股市不同,股市反應的速度很快,可能空頭三到六個月就反應完了,但是房子沒有個半年到一年,那些賣方及屋主根本不會死心,房市及股市之間的差別在於股市有一個即時報價系統,而且會很快的就成交,重點是也能在幾秒內就成交,散戶拿著手機開啟開盤軟體,也許三秒就能幾百萬,幾千萬的股票清倉,但是房市沒有即時交易系統,也不會有人一直即時報價給你,所以大部份的屋主及賣方不會失心瘋,他們覺得就是別人在看衰房市而以,結果一個月,三個月,九個月時間過去了,這些屋主發覺他們可以掛他們想要賣的價格,但是根本不會有人甩他們,這種感覺就像是,你可以開300元,500元甚至是1000元的價格賣鴻海,但有沒有人會向你買那就是另一回事,當時間拉的愈長,就會有愈來愈多屋主把房子拿出來掛賣,但大部份的人都是很強硬有不降價,只有少數的人降個3到5%意思意思一下,這就會造成根本沒有成交量,買方會覺得,現在銀行根本就不好貸款,手上有現金能買的人看到屋主還這麼強硬,他們根本就不會急著想要買,所以買方及賣方就僵持在那,目前房仲看到房市是買方市場,就和賣方說實話,讓他們不要再撐了,因為現在銀行貸不到款,我們偉大的政府又把房子崩盤時能會用的政策已經在行情好時打出來了,沒有錯,就是新青安,這在股市等於就是國安基金,政府就是在行情很熱時讓青年基金進去接刀,這些買房小白就是買不到加價買,他們就去貸三十年,甚至是四十年,一付貸到的錢都不用還似的,台灣平均薪資就是四萬多左右,一間房子隨便都要幾千萬,尤其是雙北的房子,沒有個四千萬以上的話,根本就是鳥到不行,很多年青人在上一波被逼出來買房後,現在剛性需求就大幅度的降低了,上一波的新青安又把台灣的房價推升到另一個更誇張的新高,會有人說一切都是央行的錯,不貸款給大家買房子,我只能說,如果央行持續無限制的把錢貸給大家買房子,那就是繼續吹泡泡,台灣已經把救房市的王牌打出來了,也就是讓青年基金進去無腦護盤,之前一狗票人一直借錢的買很多間房子及預售屋,他們覺得打不過房子漲幅就加入,接著就是開十倍,二十倍,甚至是更高的槓桿,一個人就掃三間,五間,甚至是十間預售屋,這些房蟲以為交屋後房價必漲,這就像當初中國人一樣天真,當初中國也是覺得房地產必漲,買一間房掏空三代人的存款,後面中國房市崩盤,大部份的人才在那哭爹喊娘的說自己好可憐,其實哪有什麼可憐的,別人每天上班賺那少的可憐的薪水,就你最聰明的開五倍,十倍槓桿炒房發大財,後面找不到下一隻老鼠了才在那裝可憐,以目前央行不貸款給買房子的人,房價就很難上漲,這就像股市一樣,最近我說外資群一直把資金匯進來台灣炒台幣,一些人會說台幣升值會讓電子業怎樣又怎樣,說電子業獲利會很慘,但股價就是資金堆出來的,外資群一直匯錢進來,股價一定就是會上漲的,套在房市也是這樣,即然央行斷了房子的資金流,那房市就不可能上漲,之前槓桿開很大的人,他們以為三年,五年後就能找到下一隻老鼠,現在這就成了笑話了,只要央行管控資金,那待在裡面的人壓力就會愈來愈大,尤其是槓桿開很大的人,這些人很有可能就是會成為炒房的受災戶。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