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7月15日 星期二

7月15日!6月個人房地合一稅年減35%!

 新聞說:據財政部統計,2025年6月全國個人房地合一稅42.6億元年對年減少35%,2025上半年累計全國個人房地合一稅237億元,年對年減少19%,顯示整體房市買氣冷淡。鑒於多項房市指標如2025年上半年全台六都房屋買賣移轉棟數、建物抵押設定棟數、住展風向球分數與全國房地合一稅收等均顯示2025年上半年房市慘淡,加上即便有出現部分建商改採讓利求售策略,惟房價下修溫吞及金融市場震盪格局,預期2025年下半年房市恐將維持下行走勢。

根據您提供的財政部統計數據以及當前台灣房市和全球經濟環境(包括川普關稅政策)的背景,以下是對台灣房價在2025-2028年間下跌概率的分析,並考慮川普關稅的潛在影響。分析將結合房市指標、經濟因素和關稅影響,力求提供全面且客觀的評估。

1. 當前台灣房市現況與趨勢

根據您提供的数据和公開資訊,2025年上半年台灣房市呈現明顯疲軟:

房地合一稅收:

2025年6月全國個人房地合一稅收入為42.6億元,年減35%。

2025年上半年累計房地合一稅237億元,年減19%。

房地合一稅反映房市交易量和資本利得,稅收下降顯示交易量萎縮和房價漲幅放緩。

其他房市指標:

六都房屋買賣移轉棟數:2025年上半年交易量下降,反映買氣低迷。

建物抵押設定棟數:房貸需求減少,顯示購屋意願降低。

住展風向球分數:作為房市景氣指標,分數下降表明市場信心不足。

建商策略與房價動態:

部分建商採取讓利求售策略,但房價下修幅度「溫吞」,顯示賣方仍試圖維持價格,買方則因高房價和高利率持觀望態度。

金融市場震盪(例如台股受關稅影響波動)進一步壓抑購屋信心。

總體趨勢:

2025年上半年房市呈現「量縮價緩跌」格局,預期2025年下半年將維持下行走勢,交易量可能進一步萎縮,房價可能面臨更大下行壓力。

2. 台灣房價下跌的影響因素(2025-2028)

要評估2025-2028年台灣房價下跌的概率,以下是影響房價的主要因素:

內部因素

交易量萎縮與買氣低迷:

房地合一稅收下降(2025年上半年年對年減少19%)和六都買賣移轉棟數減少顯示購屋需求疲弱。根據《Trading Economics》數據,台灣房屋價格指數從2024年Q4的169.46點降至2025年Q1的168.42點,顯示房價已開始小幅回落。

高房價與收入比(台北房價收入比約15年以上)持續壓抑年輕買家的購屋能力,導致市場進入「有價無市」狀態。

利率環境:

台灣央行自2022年起多次升息以應對通脹,2025年房貸利率約在2.5-3%區間,高於疫情期間的低點(約1.3%)。高利率增加購屋成本,抑制需求。

若全球經濟因關稅戰惡化,央行可能維持高利率以穩定台幣,進一步壓低房市需求。

建商庫存與讓利壓力:

部分建商採取降價求售,但幅度有限(約5-10%)。若庫存持續累積,建商可能被迫進一步降價,特別是在新竹、台南等供給過剩地區。

根據《Brookings》2015年的分析,台灣房價在2005-2014年間快速上漲,顯示房市對供給過剩和高負擔率的敏感性。當前的高庫存可能重演類似壓力。

人口結構與需求變化:

台灣人口老化與低生育率導致長期住房需求下降,特別是在非都會區。都市化趨勢使台北、台中等地房價仍具支撐,但其他地區(如高雄、台南)可能面臨更大下跌壓力。

外部因素

川普關稅的影響:

關稅政策背景:

川普於2025年4月對台灣實施32%的「互惠關稅」,後暫停90天,維持10%的基礎關稅,預計8月1日後可能恢復更高關稅。

對中國的關稅高達145%,對台灣出口至中國的供應鏈(如紡織、石化)造成間接影響。

對台灣經濟的影響:

關稅增加出口成本,壓縮企業利潤,可能導致裁員或薪資成長停滯,間接降低購屋能力。

根據《Tax Foundation》,川普關稅將使美國家庭平均負擔增加1200美元,台灣作為出口導向經濟體,經濟成長可能放緩(2025年GDP預估成長率下修至2.5%)。

台灣股市受關稅影響劇烈,市場信心低迷可能波及房市。

對房市的直接影響:

關稅提高進口建材成本(如鋼材、鋁材),推高新屋建設成本。根據《Newsweek》,美國房市建材成本因關稅上升9200美元,台灣可能面臨類似壓力。

經濟不確定性降低購屋信心,特別是在高價都市區(如台北),買家可能推遲購屋決策,導致交易量進一步萎縮。

台幣升值:

川普關稅導致美元走弱,台幣對美元升值(2025年4月美元指數跌至102.44)。

台幣升值壓縮出口企業利潤,可能減少就業和收入成長,進一步抑制房市需求。

然而,台幣升值可能吸引外資流入台灣房市(如豪宅市場),對高端房價提供一定支撐。

其他全球因素

全球經濟放緩:關稅戰引發全球貿易緊張,J.P. Morgan預估2025年全球GDP成長率降至1.6%。台灣作為出口導向經濟體,可能面臨經濟衰退風險,影響房市信心。

中國經濟影響:中國房市低迷(受145%關稅和內部房地產危機影響)可能波及台灣企業(如遠東新在中國的投資),進一步壓低房市需求。

3. 台灣房價下跌的概率(2025-2028)

基於上述因素,以下是2025-2028年台灣房價下跌的概率評估:

短期(2025年下半年到2026年)

概率:70-80%

理由:

數據支持:2025年上半年房地合一稅收下降19%、房屋移轉棟數減少和住展風向球分數低迷顯示房市已進入下行週期。

關稅影響:10%的基礎關稅(可能升至32%)增加企業成本,壓縮就業和收入,降低購屋需求。建材成本上升也推高新屋價格,進一步抑制交易量。

台幣升值:台幣升值削弱出口競爭力,對遠東新等企業的獲利構成壓力,間接影響購屋者的財務能力。

市場情緒:金融市場震盪(如台股和FEAM股價下跌)加劇買家觀望情緒,交易量可能進一步萎縮,迫使建商降價。

預期幅度:

整體房價可能下跌 5-10%,台北等核心都市區因需求支撐可能跌幅較小(3-5%),新竹、台南等供給過剩地區可能跌幅較大(10-15%)。

若32%互惠關稅恢復,經濟壓力加劇,房價跌幅可能擴大至 10-15%。

中期(2027-2028)

概率:60-70%

理由:

持續壓力:若關稅戰持續,全球經濟放緩可能延續至2027-2028年,台灣GDP成長率可能進一步下修,影響房市需求。

結構性因素:人口老化、房價收入比高企和庫存壓力將長期壓抑房市,特別是在非都會區。

潛在緩解因素:

若關稅暫停或中美貿易談判取得進展,經濟壓力可能減輕,房價下跌幅度可能縮小。

政府可能推出刺激房市政策(如降息或補貼首購族),對房價提供支撐。

台北豪宅市場可能因外資流入(受台幣升值吸引)而保持穩定。

預期幅度:

若經濟環境未顯著改善,房價可能再下跌 5-10%,累計2025-2028年總跌幅約 10-20%。

若關稅取消或央行降息,房價可能趨於穩定或小幅回升(0-5%)。

4. 川普關稅的具體影響

直接影響:

建材成本上升:關稅推高鋼材、鋁材等進口建材價格,根據《Newsweek》,美國新屋成本因關稅增加9200美元,台灣建商可能面臨類似壓力,導致新屋價格上漲或供給減少。

出口企業受創:出口導向企業受關稅和台幣升值雙重打擊,獲利下降可能減少員工收入,壓低購屋需求。

間接影響:

經濟不確定性:關稅戰加劇全球市場波動,台灣股市已顯著下跌,投資者信心低迷可能波及房市。

中國市場連動:遠東新在中國的投資(如亞洲水泥)受145%關稅影響,中國房市低迷可能進一步壓低遠東新的獲利,間接影響台灣房市信心。

對房價的影響:

關稅短期內推高建設成本,抑制新屋供給,可能減緩房價下跌速度。

長期來看,關稅導致的經濟放緩和就業壓力將壓低需求,增加房價下跌概率。

5. 結論

2025-2026年房價下跌概率:70-80%,預期跌幅5-10%,若32%互惠關稅恢復,跌幅可能達10-15%。主要驅動因素包括交易量萎縮、高利率、關稅導致的經濟壓力以及台幣升值。

2027-2028年房價下跌概率:60-70%,累計跌幅10-20%,但若關稅緩解或政府推出刺激政策,跌幅可能縮小。

川普關稅影響:關稅增加建材成本和經濟不確定性,短期內可能減緩房價下跌(因供給減少),但長期將通過壓縮企業獲利和購屋需求加劇房價下行壓力。

台幣升值影響:台幣升值對遠東新等出口企業的負面影響更大,間接壓低購屋需求,對房價構成長期利空。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