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1年12月18日 星期六

鴻海籌碼面周報12月18日

大盤部份,當周外資群買賣超-264.35億,投信買賣超110.797億,自營商買賣超-58.371億,三大法人買賣超台股-211.924億,收盤17812.59點,漲跌-13.67點,融資買賣超-32.66億,融券買賣超18929張,外資期貨留倉-25414口,外資持有增減1002口,三大法人增減-10344口,三大法人持有增減1335口。

台積部份,當周外資群買賣超-6183張,投信買賣超3099.1張,自營商買賣超703.5張,三大法人買賣超-2380.4張,八大官股買賣超2901張,台積電收盤在607元,漲跌5元,融資買賣超-664張,融券買賣超90張。

鴻海部份,當周外資群買賣超-36185張,投信買賣超2700張,自營商買賣超-785.3張,三大法人買賣超-34270.3張,八大官股買賣超8531張,收在103.5元,漲跌-1.5元,融資買賣超269張,融券買賣超-50張,借券賣出增減1353張。

這周外資群賣了鴻海36185張,三大法人賣了34270張,這周千張的超級大戶僅減少了4人,股票少22882張,代表外資群賣出的股票被別的千張以上的超級大戶吃掉了,目前鴻海的股東人數來到813748人,已經來到當初鴻海股價70多元時的人數,之前鴻海從70幾元開始上漲,漲到90元時,股東人數就降到75萬人,減少的就是中了錨定效應的人,覺得鴻海股價應該在70~90元之間整理,經過了一整年鴻海股價在110元整理後,大部份的人又中了另一個錨定效應,鴻海最高股價134元,跌到103.5元好便宜,雖然現在的鴻海真的是很便宜,但單純就是被那些散戶矇到。

看一下近十個交易日鴻海主力進出明細,合庫哥幾乎就是只買不賣,買了11691張,大摩、瑞銀每天在那裝神弄鬼的,一買及一賣,大摩買回2293張的量,竟然用了買12830張,賣10536張這樣的方式在買回,瑞銀買回2025張,也是用買進12498張,賣出10473張,這種方式買回,用這麼大的量在玩,可想而知,瑞銀及大摩的手續費及交易稅一定要花很多錢,大摩賠了259.4萬,瑞銀賠了1340萬,美林買了22690張,賣了34949張,總計賣出12259張,均賣價在105.29元,賺了1429萬,小摩買了18471張,賣了29930張,合計賣了11459張,賺了387.5萬,不過四大偏空外資群都還沒有完成一賣及一買,目前的盈虧就是浮雲。
看一下近五個交易日的主力進出情況,愈是近期的愈能看出主力的心態,這一周合庫哥買了2739張,看的出來已經快沒力了,還是有錢就買,不會在那鬼打牆的進進出出,美林買了13778張,賣了11601張,合計買了2177張,賠了364.5萬,小摩買了9654張,賣了20085張,合計賣了10431張,賺了607.7萬,瑞銀買了5586張,賣了8640張,合計賣了3053張,賠了359.7萬,有人會說,疑~大摩呢?大摩這一周買六千多張,賣六千多張,所以沒有列在上面,如果看近六個交易日的,就能看到大摩,結果是賠了155萬,這一周看得出來四大偏空外資群都是有買有賣,這周的周線為104.2元,是低於四大偏空外資群能賺錢的水位,所以勾心鬥角就出現了,有的外資群就會叛變的買回一些,這周比較令人意外的就是台灣匯立,被四大偏空外資群逼到心理面崩潰,賣了14255張,均賣價在104.1元,花旗環球也湊了一腳,賣了7737張,均賣價在104.5元,這兩家就是讓四大偏空外資群這一周可攻克鴻海104.5元的功臣,就是有這兩家外資群的神助攻,四大偏空外資群才能把鴻海擋在103.5元以下 ,不然以四大偏空外資群的成本及近幾周的行為來看,他們一到104.5元就開始彼此背叛的偷買回。
看一下這一周外資群買賣超前五名,買第一名的是元大美債反,第二名是中鋼,第三名是群創,第四名是台灣五十反一,第五名是友達,賣第一名的是聯電,第二名是長榮航,第三名是華航,第四名是新光金,第五名是鴻海。
近一年來,鴻海的年線為110元,四大偏空外資群中的大摩、小摩,瑞銀,美林,就僅剩美林中還有比較多的籌碼在手上,但以近一周美林的表現來看,這一周買了2177張,似乎也沒有打算再用剩下的60229張再繼續向下貫殺,合庫哥因為年初有在128元賣出,年底又買回,現在累積買超17635張,股票市場就是這樣,賣出去的外資就成了未來的買盤,買了後的外資,就成了未來的賣壓,籌碼面可以看出外資群最近的態度及策略,但都影響不了鴻海的價值,鴻海隱含淨值100元,今年可以賺10元多,明年就算不容易比今年好,但賺個9~10元還是有可能的,很多人在擔心供應鏈危機,塞港,通膨,covid-19…等,當初covid-19剛發生時,我就和大家說,covid-19一開始是對所有的公司都會有影響,但時間一久後,比的就是誰競爭力強,反應速度快,上下垂直整合好,最終訂單就會往哪兒流,兩年過去了,在發生covid-19的第二年,大家應該有看到鴻海獲利、營收的成長吧,很明顯就是強壓立訊,藍思,還有之前大家也在擔心台灣股市,那時我也和大家說,全球77億人口,在covid-19發生時,大家都有遇到困難,最終哪個國家防疫做的好,哪個國家的GDP就會大增,台灣在covid-19做的很好,台積電競爭力很強,所以台灣股市就從8000多點一路漲到18000點,這就是競爭力好或不好的差別,所以不要看到新聞說明年要升息,供應鏈危機,恆大破產,然後你就在那不分青紅皂白殺出,最終傷的只有你的荷包而以,投資鴻海這種有競爭力的公司,你又在淨值附近買到,賺錢就是時間罷了,當你買了一張保單,就算買到最好的躉繳保單,你也要持有三年以上才能穩賺,你今天持有鴻海三年後,你絕對不可能會賠錢的,那有一些人買到的價格太極端,那代表你的資金配置有問題。
如果你喜歡在很短的時間買完的話,你有可能得到極端的高或極端的低,這是你的選擇,我記得和大家說過很多次了,我在一開始佈局鴻海時,我平均買了半年,買了半年後,我的成本就在半年線76元左右,不是買在最低的70元,也不是買在最高的97.2元,就是買在平均的半年線76元左右,在2020年時,我再投入薪資,獎金,股息,信貸,我也不是買在最低65.7元,也不是買在最高92元,我一樣是買在年線的80元左右,來到2021年,我一樣是投入薪資,股息,獎金,我買到的價格不是最低的96.5元,也不會是最高的134.5元,我買到的價格一樣是年線的110.5元,這就是資金配置的策略,如果你今年才開始佈局,你今年的成本一定要佈在年線110.5元以下,這樣你的資金配置才是算做的好,如果你全部買在極端高的134.5元的話,那你就該好好的檢討一下,為啥你不會買在最低,你非得買在最高,當你資金配置做的不好時,你的風險會比我說的2~3年更多一些,如果你和我一樣,我第一年買到的,已經領過三次息了,總共12.2元,成本大概就是在63.8元,第二年買到的也領兩次息,總共8.2元,成本71.8元,今年買的領了一次息,成本在106.5元,大家可以發現一件事,隨著買的愈久的部位,我愈難賠,我在2019年三月底買時,那時鴻海淨值83元,三年過去了,淨值來到95.9元,第一年買的部位,除了領到了股息,公司的淨值也提升了12.9元,我說過,淨值就是公司的資產,淨值愈高,愈有價值,這就是鴻海一年賺8~10元的威力,有一些公司賺4元配4元,他的淨值就是都不會增加,就是贏了股利率罷了,當鴻海的淨值95.9元,有哪個阿呆會去90元賣鴻海,就算有,時間也維持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