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4年1月1日 星期一

1月1日!從鴻海及其他代工廠看法人可能的佈局!

 

2023年過去了,在2023年中,市場因為AI伺服器的題材,把廣達,緯創,英業達及光寶科的股價淨值比炒高,一開始市場認為低毛利率的公司沒有競爭力,覺得代工廠毛利率都是5到7%,覺得這種公司只要一個不小心就倒閉了,所以不會給這些代工廠比較高的本益比及股價淨值比,市場就是覺得毛利率高的個股,覺得這種公司競爭力才夠,就把高毛利率的公司股價淨值比炒到三倍,四倍甚至是五倍,前一兩年我就說過了,如果該產業的毛利率就是在5到7%之間,那毛利率5到7%就是正常的,以代工廠來說,毛利率就是5到7%之間,所謂的競爭力是同業毛利率相比,總不能拿台積電和鴻海比毛利率吧,這也沒有什麼意義,今天台積電毛利率50%,鴻海毛利率6.37%,台積電可以透過把毛利率降到43%,然後讓鴻海一毛都賺不到,然後把鴻海從市場淘汰掉嗎?當然不行,台積電如果要打價格戰,當然就是聯電,世界先進等同業挫咧蛋,和代工廠是沒有半毛錢關係的,要和鴻海比競爭力的,一定就是和碩,仁寶,廣達,緯創,光寶科,英業達等代工廠,以今年前三季來說,鴻海毛利率6.37%,仁寶毛利率4.42%,廣達毛利率7.73%,緯創毛利率7.47%,和碩毛利率3.61%,這時會有人說,緯創及廣達的毛利率比鴻海高,是不是能把鴻海淘汰呢?當然是不行,原因很好懂,鴻海2023年前三季的營收是43101億,廣達前三季營收是7977億,緯創前三季營收是6365億,鴻海的營收是廣達的五倍多,是緯創的七倍,想要把鴻海淘汰掉的話,除非營收及毛利率都有贏鴻海,這樣鴻海才會有壓力,這是不是很好理解呢?如果廣達及緯創想要搶鴻海的訂單,結果營收來到1兆時,毛利率就剩5%,營收來到兩兆時,毛利率來到4%,營收來到四兆時,毛利率來到3%,那代表廣達及緯創還很嫩,相同的營收下,鴻海做到4.3兆,毛利率還能有6.37%,結果緯創及廣達做到四兆時毛利率僅剩3%,這就代表競爭力不夠,所以我常和大家說,要比競爭力的話,先比規模,然後再比毛利率,這兩項如果能壓著同業,代表競爭力是第一,從鴻海的營收4.3兆來說,如果鴻海把一些不賺錢的營收丟掉,毛利率可能就有8到9%了,這時會有人說不可能,大家有看到第三季工業富聯的毛利率嗎?來到9.29%,工業富聯的營收是算在鴻海中的,第三季工業富聯的營收是5257億,差不多快要是廣達及緯創累計前三季的營收了,所以鴻海營收只要像緯創及廣達這樣小,毛利率是能做到9.29%的,今年前三季工業富聯的營收1.43兆,毛利率7.96%,所以鴻海營收如果一年僅做兩兆左右,毛利率是能有8%的,廣達及緯創一年營收做1兆,毛利率僅有7%,這樣大家看懂了嗎?為什麼說競爭力要先比規模,然後再比毛利率,鴻海如果營收做的和廣達及緯創這麼小,毛利率能贏廣達及緯創很多,就是要做到有強大的競爭力,市佔做到最大,所以才會讓毛利率低一些,想要讓鴻海毛利率8%,一年營收做兩兆,這樣就有8%了,有啥難度。

今年前三季鴻海獲利6.42元,仁寶獲利1.35元,廣達獲利7.63元,緯創獲利2.9元,和碩獲利4.02元,鴻海因為股本比較大,來到1386億,所以每股盈餘要賺的多比較困難一些,就像我之前說的,營收做愈大,毛利率要愈高就是有難度,鴻海股本太大,要讓每一元的股票都賺這麼多錢,難度也是很高的,不過鴻海前三季的獲利6.42元,僅輸廣達的7.63元,贏仁寶的1.35元,緯創的2.9元,和碩的4.02元,很明顯鴻海的獲利能力是優於廣達以外的代工廠,鴻海的競爭力是所有代工廠中最強的,廣達雖然每股獲利比鴻海高,毛利率比鴻海高,但最關鍵的營收規模還慘輸,想要擊敗鴻海,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而且廣達,仁寶,緯創,和碩會把賺到的錢大部份都配出來,鴻海目前還僅是配出一半,時間一久,鴻海的規模,競爭力自然就會愈強,這應該很好理解對吧,今天有兩家公司,一家公司賺多少配多少,另一家僅配一半,如果兩家賺的一樣多,時間愈久,一家的淨值就會愈高,淨值高意謂著規模大,公司能有更多的錢能拿來發展,投資,研究,併購,這也是鴻海競爭力能第一的原因,我也常和大家說,現在市場很多散戶在瘋高股息,這是有問題的,一間高股息的公司,不太容易是一間高成長及有競爭力的公司,鴻海之所以會被列到高股息中,原因僅是股價被市場極度看衰,以正常大盤淨值比兩倍多,鴻海的股價淨值如果也兩倍多的話,股利率差不多僅會有2到3%左右,畢竟鴻海賺的錢有一半保留下來以利未來發展,鴻海能成高股息的公司,真的就是很不可思議,要不是市場看衰鴻海到底,真的是不容易發生這種事,大家想一件很簡單的事,如果鴻海像廣達,仁寶,緯創,和碩這樣不容易成長,所以要把賺到的錢都配出來,那鴻海賺10元,配出8元,股利率就會變8%,這就是超級高股息了,鴻海目前還在成長階段,所以能高股息,單純就是股價被市場過度的看衰。

最後來看一下代工廠的保留盈餘,淨值,股價,股價和淨值之間差距,股價淨值比,鴻海的保留盈餘佔總資產的29.9%,也就是12155億,是所有代工廠中最高的,淨值107.13元,股價104.5元,股價和淨值之間差2.63元,股價淨值比0.98倍,是代工廠中最低的,之前在緯創,仁寶,和碩股價還沒有飆漲前,那些代工廠的股價淨值比也是1倍左右,現在已經提高了很多,仁寶的保留盈餘佔總資產的15%,也就是714億,淨值27.82元,股價39.85元,股價和淨值之間差12.03元,股價淨值比1.43倍,廣達的保留盈餘佔總資產的17.3%,也就是1250億,淨值47.08元,股價224.5元,股價和淨值之間差177.4元,股價淨值比4.77倍,緯創的保留盈餘佔總資產的8.03%,也就是373.6億,淨值36.63元,股價98.6元,股價和淨值之間差61.97元,股價淨值比2.69倍,和碩的保留盈餘佔總資產的13.1%,也就是800.9億,淨值71.91元,股價87元,股價和淨值之間差15.39元,股價淨值比1.21倍,大家應該有發覺市場最近在炒AI電腦及筆電,也就是宏碁,華碩,微星,和碩及仁寶,其中和碩及仁寶就是代工廠類股,股價淨值比也是在提升當中,當仁寶及和碩股價炒到淨值比1.5倍時,就會有理性的人進去放空,之後如果三大法人順利的在高檔出貨,那股價淨值比就會提升到和緯創及廣達一樣,如果你是市場上的法人,在緯創,廣達,仁寶及和碩都炒完後,自然就會把目標鎖定在鴻海上,畢竟代工廠的股價淨值比都提升了,鴻海股本大,市值高,需要的資金量比較大,所以就是緯創,廣達,仁寶,和碩炒完後,市場都相信代工廠個股的淨值比是兩到三倍,鴻海漲上去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如果鴻海股價不漲,那投資機構,基金,ETF當然也會去選擇鴻海,畢竟報酬率就是比較高,鴻海的競爭力在代工廠中也是最強的,所以2024年到2025年,鴻海會是市場的焦點機會很大,在2023年的最後兩周中,有四家高股息ETF把鴻海納入投資組合,外資群也連續買超鴻海五個交易日,近一年下來,外資群從沒有買超鴻海超過五個交易日,如果星期二外資群再買,這就算是一個新記錄了,代工廠的股價淨值比提升算是好事,畢竟毛利率5到7%賺到的10元,和毛利率50%賺到的10元也沒啥不同,市場當初看衰代工廠太久了,之前緯創及廣達在上漲之前,也是高股息ETF及ETF先鎖碼,後面外資群及主力看有戲才進去炒作的,和目前鴻海的情況有一點相似,2023年12月有四家高股息ETF把鴻海納入到投資組合,一口氣買了五萬張,被高股息ETF買走的籌碼,至少一季不會出現在市場中,一般會賣的就是沒信心的籌碼,高股息ETF短時間把沒有信心的籌碼買走,股價自然容易強勢,一但股價強勢,外資群,主力,散戶會進來買的機率就會變大,股市就是這樣,當股價一直上漲時,就會有更多的資金往該個股中堆。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