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說:關稅血洗美股蒸發接近川普臨界點,川普兒子1句話指點各國,美國總統川普投下關稅震撼彈嚴重衝擊全球股市,隨後他前往佛州悠閒打高爾夫。不過,有川普身邊幕僚透露,美股跌幅可能已經超過川普容忍範圍,其次子艾瑞克則發文指點各國盡快開始行動。川普於當地2日祭出對等關稅後,中國祭出相同稅率回應,美國股市4日再以暴跌收盤,創下連續2天超過1500跌點的新紀錄,道瓊市值蒸發約6兆美元,約台幣198.6兆元。儘管市場面臨巨大壓力,但川普仍老神在在的樣子,在自家社群喊話美國民眾要「堅持下去」,並形容目前正在經歷一場「經濟革命」,過程不會太輕鬆,但最終將迎來勝利。不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不願具名的白宮幕僚透露,川普雖未在美股開盤時段發表談話,實際上卻緊盯市場變化;另有知情人士表示,股市跌幅已接近川普所能接受的臨界點。新聞周刊報導,另一方面,川普次子艾瑞克在X發文,透露如何在與川普的關稅談判中不會落入「絕對失敗」的陷阱。艾瑞克寫道:「我絕不會想當最後一個和川普協商的國家,第一個來談判的人就會是贏家,最後一個絕對是輸家。我這輩子看過太多次這種戲碼了」這番言論似乎透露出,川普正在等著各國主動上門,且愈早展開協商,就愈有可能談到對自己更有利的條件。
新聞說:內塔尼亞胡和川普將討論關稅、伊朗和加薩問題,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週一在華盛頓會見唐納德川普,他可能會要求美國暫停徵收關稅,同時尋求對伊朗和加薩的進一步支持。自從「解放日」關稅公告導致全球市場崩潰以來,內塔尼亞胡成為首位在美國首都會見川普的外國領導人。在美國幫助斡旋的短暫開火協議破裂之後,他也將討論加薩戰爭問題。內塔尼亞胡從匈牙利直接抵達華盛頓,其主要目的是試圖說服川普撤銷這項決定,或至少在關稅生效前降低對以色列進口產品徵收的17%的關稅。據內塔尼亞胡辦公室稱,抵達後,內塔尼亞胡會見了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和美國貿易代表傑米森·格里爾。在離開布達佩斯之前,內塔尼亞胡曾表示,他的討論將涉及一系列問題,包括「對以色列實施的關稅制度」。他在聲明中表示:我是第一位與川普總統就以色列經濟如此關鍵問題進行會晤的國際領導人、第一位外國領導人。我相信這反映了美國和以色列之間的特殊個人關係和獨特紐帶,這在當前至關重要。分析家稱,內塔尼亞胡將尋求為以色列爭取關稅豁免。特拉維夫巴伊蘭大學政治研究系主任喬納森·林霍爾德表示:(此次訪問)的緊迫性是有道理的,因為它需要在訪問制度化之前阻止其發生。他說,這樣的豁免不僅會有利於川普在中東最親密的盟友,也會「取悅國會的共和黨人,他們的選民關心以色列,但目前不願在這個議題上與川普對峙」。
A大回答:有愈來愈多被課高關稅的國家跑去找美國談判,並表示願意把關稅及貿易壁壘拿掉,但是也有一些比較大的國家不甩美國,例如中國要對美國全面課34%,歐盟也考慮在四月中對美國課部份商品關稅,所以目前就是兩個極端,比較弱的國家沒得選擇,一定就是僅能選擇向川普跪下來,比較大的國家是能有底氣向川普嗆聲,大國覺得了不起就是同歸於盡,你讓我難過,我也不會讓你好過,以美國人花慣,用慣,穿慣及享受慣來看,美國人不像中國人啃樹皮都能活,會有人覺得我這樣說太誇張了,大家可以去中國看很多底層打工人的薪水,時薪低到可笑,可能就是50元台幣,好一點的了不起80元台幣這還不算啃樹皮就能過生活啊,大家看美國僅佔全球5%的人口,佔了總經濟的28%,大家就知道美國人多會花了,中國人佔全世界總人口17.3%,僅消費全球經濟11.6%,我們把美國及中國都計算一下,中國1%的人僅消費全球0.67%的經濟,美國1%的人消費了全球5.6%的經濟,兩者差了8.35倍,大家就知道美國人多會花,多會享受了,中國人在旁邊過苦日子,啃樹皮,就算給你美國人啃饅頭,你美國人都會受不了,更不用說學中國人啃樹皮,所以美國真的和全球硬拼,最終美國人一定會比全球更痛苦的,一開始全求一定是會向美國妥協的比較多,後面如果真的不行,那就只能全面的對美國商品漲價,這樣會減少美國市場沒有錯,美國現在的王牌就是他們消費了28%的全球經濟,全球如果向美國下跪都沒有用,那就只能轉向央行降息,然後實施刺激政策,美國人花慣,用慣,穿慣及享受慣,就算加上川普的關稅,還是會有人買,只是買的起的人變少,這就會造成對美國銷售的市場變小,我們就當28%降到18%,這等於美國人降低三成多的消費,這其實已經很多了,大家就想想自己,台灣最近物價漲這麼多,你也是習慣了一顆便當從60元變80元,變100元,變120元,有錢的人會買還是會買,一些比較窮的就買比較少,就算物漲上漲,你有可能減少原本生活品質三成多的消費嗎?理論上應該也是有一點難度,所以美國減少的10%經濟市場,就要由非美國市場去產生,大家也不會對非美國家增加10%消費市場感到不開心,其實就是你需要多花一點錢享受,這總比你存了一堆錢,最後都被美國以關稅形式搶走吧,美國覺得貿易順差就是偷他們的錢,那就不要賣美國人,讓他們自己去生產,明明亞洲人是被他們壓榨的一群人,結果川普說的一付我們在欺負美國人,美國一小時時薪600元,如果你去越南,一小時薪資才60元,美國企業到越南花一小時60元讓越南人工作,然後把產品製造出來送到美國讓美國人享受,錢是被美國企業賺走,結果川普在那說越南對美國有很大的貿易順差,說越南偷了美國人的錢,其實真正偷走你美國錢的是你美國企業,美國企業如果把工廠牽回美國,你們美國人有能耐一天工作十二小時,十六小時,有能耐去輪班嗎?說台灣偷走你們美國的晶片製造,你們美國人有奴性很強的員工嗎?可以爆肝的加班,能在除夕夜遇到地震就回去公司待命嗎?能三班的實施夜鷹計畫的研發去超赴三星及英特爾嗎?有人美國自己不檢討自己,還在那說別人偷了他們的錢,偷了他們的產業,其實美國把最厲害,最賺錢的產業留在他們那,賺走了一個產品中大部份的利潤,就僅有小部份的利潤給落後國家政府,工人及代工廠,這個事實如果美國人一直搞不懂,美國就不要妄想把製造移回美國,說的一付機器人目前可以幫他們製造,你要投資自動化產線,要符合法規,要微調產線,這一些都需要時間,當川普課了該死的巨額關稅後,大部份的公司賺不到錢,那就不可能去投資美國了,後面全世界翻臉,想課就給你美國課,美國你就沒有籌碼了,有本事你都不要吃,不要用,不要喝,不要享受,只要非美國的人民更懂得享受一點點生活,也就是加速消費,那非美國體制賺錢後自己花,誰要讓你美國工人時薪六百多元賺,真的是愛說笑,落後國家幫你做一小時60元,你美國是多厲害,為啥你付出一個小時的勞動力要600元,想要讓美國再一次偉大,想要奪回製造業,解方就是工人薪資降到一小時60元,然後一天工作12小時,16小時,接著輪三班,過年過節都要來公司加班,你美國人辦不到,就算製造業回美國,最終競爭力一樣是超級廢,最終就是美國工廠供給美國人,工人薪資就是這麼高,製造出來的產品就是這麼貴,美國人就不能去原榨亞洲人享受便宜的勞動力,美國人後面就是自己付出600元工作一小時,你買到時薪600元製造出來的產品就是相對貴,這也沒什麼好說的。

鴻海AI伺服器,伺服器及GB200製造及組裝的據點有哪些?
根據公開資訊和鴻海的最新動態,以下是鴻海 AI 伺服器(包括 GB200)製造與組裝的主要據點分析。這些據點涵蓋其全球供應鏈布局,並特別針對 GB200 等高階 AI 伺服器的生產需求:
直接回答
鴻海 AI 伺服器及 GB200 的製造與組裝據點主要包括:
墨西哥(瓜達拉哈拉):全球最大的 GB200 製造與組裝設施。
美國(德克薩斯州休士頓):AI 伺服器生產基地與研發中心。
台灣(高雄、桃園):研發與部分製造據點,包括高雄超算中心。
中國(多地,如鄭州):傳統組裝重鎮,但 AI 伺服器比重可能下降。
其他潛在據點:越南、印度等地,作為供應鏈多元化的一部分。
詳細分析
1. 墨西哥(瓜達拉哈拉)
角色:鴻海正在墨西哥瓜達拉哈拉建設「全球最大 GB200 製造設施」,專注於組裝輝達(NVIDIA)GB200 超級晶片的 AI 伺服器。
細節:
2024 年 10 月,鴻海高層宣布此計畫,投資約 9 億美元,預計成為全球最大的 GB200 生產據點。
該廠具備先進液冷與散熱技術,支援 GB200 NVL72 等機櫃式伺服器。
墨西哥奇瓦瓦州也有既有製造基礎,累計投資超 5 億美元,可能作為輔助據點。
原因:近岸外包趨勢,靠近美國市場,規避中美貿易戰風險。
2. 美國(德克薩斯州休士頓)
角色:AI 伺服器生產基地與少數設有研發中心的據點。
細節:
2024 年 11 月,鴻海斥資 3300 萬美元購入休士頓土地與廠房,擴增 AI 伺服器產能。
休士頓是鴻海在美國的重要 AI 伺服器製造與研發中心,支援北美客戶(如雲端服務商)。
威斯康辛州與德州其他廠區也有成長,特別在 AI 伺服器需求推動下。
原因:因應川普關稅政策(2025 年提議對墨西哥 25% 關稅),美國本地生產可降低風險。
3. 台灣(高雄、桃園)
角色:研發與高端製造基地。
細節:
高雄:鴻海與輝達合作建設「高雄超算中心」,使用 GB200 NVL72 伺服器(64 機架、4608 個 GPU),預計 2026 年完工。部分組裝與測試可能在此進行。
桃園:子公司鴻佰(Ingrasys)的南營工廠是全球首個「AI 伺服器燈塔工廠」(2023 年認定),負責 GB200 等伺服器的製造與展示(如 2024 年 Computex)。
原因:台灣是鴻海總部所在地,技術核心集中於此,支援快速迭代與原型開發。
4. 中國(鄭州等地)
角色:傳統組裝重鎮,但 AI 伺服器角色減少。
細節:
鄭州廠是鴻海最大的 iPhone 組裝基地,過去也參與伺服器生產。
隨著中美貿易緊張(如 2025 年川普提議對中國 60% 關稅),鴻海逐步將高價值 AI 伺服器製造轉移至墨西哥、美國等地。
原因:成本優勢仍存,但地緣政治風險促使產能外移。
5. 其他潛在據點(越南、印度)
角色:供應鏈多元化與備援據點。
細節:
越南:鴻海已擴大當地投資,生產電子產品與伺服器,可能承接部分 AI 伺服器組裝。
印度:鴻海在印度設廠(如 iPhone 組裝),未來可能擴展至 AI 伺服器,但目前無明確 GB200 計畫。
原因:分散風險,應對全球關稅與供應鏈中斷。
6. GB200 供應鏈分工
晶片製造:GB200 的 B200 GPU 和 Grace CPU 主要由台積電(TSMC)製造,地點包括台灣及美國亞利桑那州。
組裝與整合:鴻海負責最終伺服器組裝,特別是機櫃式解決方案(如 NVL72、NVL36)。
市場份額:鴻海占全球 GB200 伺服器組裝約 40%(Quanta 占 30%),顯示其主導地位。
結論:鴻海 AI 伺服器及 GB200 的製造與組裝據點以 墨西哥(瓜達拉哈拉) 為核心,規模最大;美國(休士頓) 提供本地化生產與研發;台灣(高雄、桃園) 聚焦技術與高端製造;中國 角色減弱,越南與印度 作為備援。這些布局反映鴻海因應關稅、地緣政治與 AI 需求的全球策略。具體產能分配可能隨政策與市場動態調整,建議參考鴻海最新財報或官方聲明以確認。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