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有人覺得我看起來一付很冷靜,很理性是因為我手上沒有鴻海或根本沒有買鴻海,會講這種話的人就是活該你當一輩子的輸家及魯蛇,你的自我心理面不健全,資金有弱點,結果你覺得全天下的人都應該和你一樣弱,我在股市中二十幾年,價值投資八年多,在鴻海價值投資也六年多了,也遇過很多大風大浪,每一次都一付要世界末日似的,但是最終股市還是持續的創新高,會這樣的道理很好懂,經濟等於交易,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買賣,只要人類活著,經濟就會存在,經濟會過熱也會過冷,FED,全球央行及全球政府會依據經濟而去動態調整,也就是分成軟著陸及硬著陸,這兩者的造成的影響不同,軟著陸是指,貨幣政策精準(如適度加息而非過度緊縮)。經濟結構健康,企業和家庭債務水平可控。外部環境穩定,無重大地緣政治或供應鏈衝擊。政府和央行有效溝通,穩定市場預期。硬著陸是指過度緊縮政策(如利率快速上升,扼殺需求)。資產泡沫破裂(如房地產或股市)。外部衝擊(如能源危機、戰爭或貿易戰)。結構性問題(如過高債務、銀行系統脆弱)。不論發生哪一項,其實最終經濟還是會恢復的,只是時間比較長及比較短罷了,還有過程中受重傷的人有多少,當你了解經濟的原理後,你就能知道為什麼巴菲特能在股市中存活六十五年了,巴菲特知道股價會波動,不同的期間波動的幅度不同,但最終是會愈走愈高的,這時會有人說,經濟是全人類,和公司不同,還是會有公司有可能倒閉,嗯,沒有錯,你說到重點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在投資一家公司時會提出價值投資十要素,包括1.獲利穩定性,2.獲利有續航力,3.連續且穩定的股息,4.股價不能距離淨值太遠,5.具競爭力,6.最好還要有未來的題材,7.大股本,8.高市值,9.公司提供透明的資訊,10.董事長有執行力及有誠信,你投資的公司只要符合價值投資十要素,那就能在無數的經濟循環中一直存活下來且獲利,很多散戶在股市行情很好時,他們覺得基本面及產業面算什麼,覺得會漲的公司才是好公司,但真正能讓你長期持有的公司,一定就是符合價值投資十要素的公司,買到這樣的公司,你單純用時間就能穩贏,我在鴻海下跌的過程中,依舊是有錢就買,沒錢就抱,3月28日買了兩張,買在156.5元,3月31日買了一張,買在146元,4月8日買了一張,買在127元,4月9日買了一張,買在115元,我不會和一般的神棍在那和你說我在兩百多賣了,然後又在一百多買回來,我就是有錢就買,沒錢就抱,最終能買在均線上,這樣就行了,我一直和大家說,我在2019年買在半年線的78元,2020年買在年線的80元,2021年到2024年2月買在三年線的106元,這就是再普通不過的均線,不會和你說我買在最低,賣在最高,又買在最低,賣在最高,我的投資策略阿貓阿狗來做都是辦得到的,你不需要買最低,也不用賣最高,買進就是做好資金配置,有錢就買,沒錢就抱,你買在年線,三年線就沒啥問題了,剩下的就交給時間,我們買到的鴻海是符合價值投資十要素的公司,鴻海是世界一流的公司,如果鴻海反應不過來,也不會有公司反應的過來,那就不用擔心鴻海掉訂單,全世界人類的需求就在那,反正最終要有人去滿足,鴻海的競爭力很強,處理危機就僅是需要時間罷了。
鴻海集團新任輪值CEO:物流操盤手楊秋瑾的崛起之路
從國際物流到鴻海:楊秋瑾的轉型之路,2007年,楊秋瑾從國際物流巨頭UPS台灣區高階主管轉戰鴻海,加入深圳龍華廠區,從物流部門經理做起。當時,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希望優化內部物流管理,打造更高效的供應鏈。儘管初期與原有團隊磨合不易,楊秋瑾憑藉國際視野與細膩思維,逐步展現價值。她認為鴻海與中國市場是施展才華的絕佳舞台,這一決定改變了她的事業軌跡。準時達的輝煌成績:從成本中心到利潤引擎,2010年,鴻海成立準時達國際供應鏈管理公司,由楊秋瑾領軍。她帶領準時達從內部物流單位轉型為對外開放的獨立事業體。2015年起,準時達開始拓展外部業務,2019年更完成24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創下中國B2B供應鏈物流業最大單筆融資紀錄。2020年,準時達名列《中國物流企業50強》第25位,營收達94.2億元人民幣;2023年進步至第23位,營收激增至178億元人民幣。2024年,鴻海以38.63億元人民幣買回準時達全部股權,使其重回100%控股子公司。準時達的高效運作獲得郭台銘高度讚賞。例如,2020年永齡選物平台的農產品貨櫃從高雄港出發,僅隔日即抵達深圳廠區,展現了準時達的驚人效率。物流支撐鴻海全球布局,鴻海集團擁有233個海內外生產據點,幾乎每個據點旁都有準時達的倉庫與辦公室。作為準時達董事長暨總經理,楊秋瑾深度參與鴻海的全球供應鏈管理,熟知集團全盤運作模式。2024年,她被任命為鴻海首任中央園區長,負責整合全球園區需求,提升中央單位服務能力。這一角色讓她成為銜接中央與地方的關鍵人物。疫情中的關鍵貢獻,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全球物流面臨嚴峻挑戰。楊秋瑾帶領團隊採購口罩生產線設備與原物料,快速配送至鴻海全球廠區,協助建立口罩生產線。疫情後期,她確保物流暢通,幫助鴻海度過供應鏈危機。這些幕後努力展現了她解決問題的能力與領導力。首位女性輪值CEO的意義,鴻海自2024年4月啟動輪值CEO制度,首任由E事業群總經理林忠正擔任,負責電視、遊戲機等業務。2025年,第二任輪值CEO出人意料地由中央園區長楊秋瑾接棒,而非事業群總經理。董事長劉揚偉表示,首任CEO聚焦事業單位整合,第二任則由中央單位主管擔任,旨在強化中央與地方協同,實現「強中央、富地方」的全球化管理目標。外界對楊秋瑾的拔擢並不意外。國際物流專家詹斯敦讚揚她的柔軟身段、細密思維與換位思考能力,認為她在疫情期間的表現尤為突出。她不僅精通流程管理,還擅長內外溝通,與國企、民企合作無往不利。展望:迎接全球挑戰,隨著2025年全球地緣政治更趨複雜,美國總統川普二度上任,鴻海的全球化布局面臨新考驗。劉揚偉期待楊秋瑾憑藉物流與供應鏈專業,帶領鴻海在動盪環境中穩健前行。作為輪值CEO,她將繼續扮演整合者角色,強化鴻海的競爭力。結語:楊秋瑾的崛起,證明了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在現代企業中的戰略地位。從UPS高管到鴻海物流領軍人物,她用18年的積累,將準時達打造成鴻海的「隱形武器」。如今,作為首位女性輪值CEO,她不僅是鴻海全球化布局的要角,更象徵了女性領導力的新篇章。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