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一周鴻海前三個交易日是跌停,接著換成一根漲停,星期五則是開低走高,最低上漲8.9%,這五個交易中僅有三個交易日是爆大量,也就是星期二,星期三及星期五,星期一及星期四則是一天小量跌停及小量漲停,這一周大部份的人都是成交在星期二,星期三及星期五,這三個交易日平均都有三十幾萬張的成交量,星期二平均是成交在127元,星期三平均成交在117元,星期五則是平均成交在125元,所以這三個爆大量的交易日平均就是成交在123元,這一周鴻海中的股東人數增加31533人,不過這沒有計算到星期五,有可能有一些散戶在星期二及星期三進場,星期五賣出,最好的證據就是星期二外資群賣超25969張,星期三外資群賣超28943張,星期五外資群則是買超45892張,星期二及星期三平均成交在122元,星期五平均成交在125元,有一些散戶星期二及星期三進場買到極度便宜的鴻海,最終就是大賺兩元多出場,這一周三大法人合計是賣超15773張,買走這些股票的散戶目前就是真正的贏家,是真的有受惠到鴻海股價下跌帶來的好處,有一些魯蛇及酸民,他們會在台股及鴻海股價下跌時一直檢討別人及酸言酸語,但下跌時他手上沒有鴻海,星期四及星期五鴻海反彈,他手上依舊沒有鴻海,星期六美國豁免涵蓋了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硬碟、電腦處理器和記憶體晶片以及平面顯示器等產品,所以下星期鴻海及一些代工廠會持續的反彈,那些魯蛇及酸民們,他們手上依舊沒有鴻海,會在股市很悲觀時一直恐嚇你的人,那些人一定就是半調子,你要距離那些魯蛇遠一點,我常和大家說,新聞,媒體,投顧老師,網紅喜歡看漲說漲,看跌說跌,原因就是他們已經融入了當下的情境,也就是普通人,這些人與散戶唯一的不同點在於,他們會在反彈時又說自己在最低點已經買了,其實單純就是打嘴砲而以,大家可以從三月底開始去看我的文章及影片,你看我分析這一次川普關稅戰的過程,你就會知道我到底有多厲害,真正厲害的人是遇到大事件時可以冷靜及理性的去分析,就像我2020年遇到covid-19時,我也是可以冷靜且理性的分析,更重要的事是,我那時依舊敢一直持有及買進,這一次川普關稅事件,在整個市場恐慌了,我也透過分析和大家說川普不敢和全球課這樣的關稅,因為課了巨額關稅後,倒楣的絕對不會是落後國家政府,工人及代工廠,這些角色都僅是賺到一些微不足道的錢,大部份的錢都是被美國科技業及企業賺走,鴻海100元賺管理費2.5元,蘋果100元賺品牌費,設計費,軟體費,服務費等,合計能賺到40元,當川普把整個經濟搞壞,我假設蘋果少了1000億的營收,那蘋果就會少賺400億,而鴻海就僅少賺了幾十億,川普只要敢把巨額關稅課到底,最傷的一定就是美國那些企業。
之前我就一直和大家說,鴻海股價如果出現什麼價格,未來我庫存中就會多出什麼成本的鴻海股票,在4月10日時你會覺得我買到的這些價格很韭菜,覺得我竟然在3月28日買了兩張均價在156.5元,在3月31日買了1張成本在146元,4月8日買一張成本在127元,4月9日買了1張成本在115元,一般酸民會覺得哼,鴻海股價最低來到112.5元,覺得我沒有買到最低,但我說過,最甜美的價格伴隨市場極度的恐慌,很多散戶在4月9日看到鴻海股價來到112.5元時,他們是想要賣而不是像我這樣下單買,很多散戶在股市氣氛很好時一直說A大買在淨值啦,所以才敢在那說風涼話,那我就和大家說,就算之後鴻海股價真的再來淨值,那些酸民及魯蛇也不會買,原因是鴻海股價只要再出現淨值或以下,那一定是伴隨著整個市場都害怕的大事件,那時大部份的人都是想要賣而不是想要買,如果大部份的人都很理性及不會恐懼,鴻海根本就不可能出現淨值或以下,也許那時我這樣說時很多人不信,但到了4月9日收盤一點半時,鴻海股價是跌停鎖死,股價來到112.5元,鴻海的淨值是118.45元,而且第一季已經過完了,樂觀一點的話可以賺2.8到3.1元,普通一點能賺2.6到2.8元,再怎麼出現業外虧損,至少也是能賺2.4到2.6元,這也是說鴻海隱含淨值來到121元了,結果大部份的人看到鴻海股價來到112.5元,竟然是想要賣而不是想要買,這時會有人問,怎麼會知道大部份人都想要賣呢?大家沒有看到4月9日鴻海股價是跌停鎖嗎?但凡買的人比想賣的人多,那鴻海都不可能跌停鎖死,當恐懼過後,鴻海股價來到134.5元,美國又豁免涵蓋了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硬碟、電腦處理器和記憶體晶片以及平面顯示器等產品,這時市場氣氛沒有很悲觀了,但也沒有到很樂觀,就是還在半信半疑情況下,這時你再那幻想鴻海股價再一次來到淨值你就要下重注買,那就僅是痴人說夢話而以,你都不恐慌了,別人怎麼可能恐慌,當大家沒有極度恐慌時,想要用淨值買到成長股的鴻海,那就是來搞笑的,現在市場開始轉半信半疑,大家就會發覺,哇,A大買到的115元及127元好便宜,雖然還是會有人覺得下星期一他還是能很輕易的買到146元以下的鴻海,但我只能說,現在市場處在半信半疑,一般的散戶因為看到低檔錨點所以就會幻想買到112.5元,但4月9日晚上川普延遲對等關稅九十天,這個消息等於就是打開了鴻海在印度,越南,台灣還有一些落後國家的路,光這樣鴻海今年的獲利就沒有問題了,畢竟鴻海今年有獲利兩隻腳,一隻是蘋果等3C產品,另一隻腳是AI伺服器,當川普打開了非中國的關稅後,鴻海就完全能輕鬆應付全球代工,不過到了旺季也許還是會有一點問題,不過昨天美國又豁免涵蓋了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硬碟、電腦處理器和記憶體晶片以及平面顯示器等產品,鴻海等於就是復活了,下星期五後,也許你又會發覺我買在146元及156.5元是超級甜美價及神仙價格,不過現在還是有一些散戶在半信半疑,他們不像我之前有分析川普關稅戰的情況。
從去年11月川普當選後,市場覺得川普關稅戰不可控,所以就一直賣台股,還有賣代工廠股,如鴻海,廣達,緯創,和碩,仁寶,到了今年初時,川普真的上任,盯上了台積電,這時台股才是出現末段的加速趕底,四月二日川普公佈核彈級的巨額關稅,那時我就和大家說,這種關稅政策連鴻海都應付不過來,只要鴻海應付不過來,所有的代工廠都應付不過來,鴻海背後不是台灣政府,而是美國科技業前二十大巨頭,像台積電要被美國佔便宜,台灣政府連屁都不敢放一個,但川普對全球課巨額關稅,讓鴻海及代工廠完全反應不過來,這樣背後的品牌廠,如蘋果,惠普,谷歌,戴爾,CISCO,輝達,亞馬遜,臉書,特斯拉等,這些品牌商受的傷就更重,很多人不懂這幾周我分析的有多關鍵,如果你不懂這種因果關係的話,你就會覺得代工廠死定了,台灣死定,你滿腦子都僅有鴻海及台灣應付不過來,你就不會去思考最終誰傷的最重,我這樣說好了,川普如果真的對全球課巨額的對等關稅,確實台灣公司及鴻海會反應不過來,甚至獲利會衰退,但是美國前二十大科技巨頭會傷的更重,鴻海100元賺2.5元,美國科技業巨頭,如輝達,100元是賺75元,蘋果則是100元賺40元,微軟100元賺69.8元,亞馬遜100元賺48元,臉書100元賺81元等,美國除了武器強大外,另一個強大就是這些科技業,大部份的錢都是被這些企業賺走,落後國家出口到美國雖然順差很大,但最終錢都是被這些美國企業賺走,川普只要堵上所有的路,對非美國的國家是傷了一根小指,對美國則是斷頭,這兩周以來,我就和大家說這種事不可能發生,川普不可能去毀了自己國家的那些科技業還有企業,這些企業利用了全球落後國家的人,去壓榨幫他們賺錢,川普上任就在那張嘴就來,說全球政府偷了美國人的錢,偷了美國人的工作,其實從頭到尾都是美國人在壓榨全世界,大家知道為什麼美國要去打壓中國嗎?道理很好懂,因為中國去發展足以威脅美國這些的企業,如為華要去打蘋果,抖音要去打臉書,阿里巴巴要去打亞馬遜,百度要去打谷歌,聯想要去打惠普及戴爾,比亞迪要去打特斯拉,驣訊要去打微軟,只要中國的這些品牌商打敗了美國,那美國就什麼都沒有了,本來美國可以透過這些科技業及企業去壓榨全球的工人,後面只要這些美國企業都被中國企業打敗,那未來就是中國去壓榨全世界,美國已經吃慣,用慣,花慣,自然不可能讓這些中國企業長大,一開始川普對非美國的國家課重稅,這些落後國家根本就沒有賺這麼多錢,這種感覺就像是,你老闆花了很低的薪水雇你去上班,忽然有一天說你要免費幫我上班,甚至是倒貼我錢幫我上班,這種事根本不太可能發生,老闆壓榨這些工人能賺到大部份的利潤,老闆保護你都來不及了,怎麼可能傷害你,這就是我對川普要去課非美國國家巨額關稅,我覺得不可能的原因,因為美國本來就是屬於壓榨方,只要課了巨額關稅,美國等於就是砍掉所有被自己壓榨的國家,如果美國不壓榨落後國家的工人,那就只能美國人自己去做了,我覺得發生的機率就是極低,當你能有這樣的判斷後,你就不會像一隻嚇壞的小羊在那恐慌。
新聞說: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14日開始將出訪越南、馬來西亞和柬埔寨,CNN評論,習近平會藉這次訪問,尋求更多盟友支持反制美國關稅政策。對抗美國加徵關稅,大陸外交部再出招,發布中、英雙語影片痛批美國打盟友耳光,割世界韭菜。中國大陸外交部影片:「美國掀起的關稅風暴席捲全球,市場哀鴻遍野。」針對美國關稅新政,全球反抗態度最強硬的中國大陸再出招,大陸外交部12日在微博發布中、英雙語影片,痛批美國。中國大陸外交部影片:「這個自詡『世界燈塔』的國家,現在打著美國優先的旗號,搧盟友耳光割世界韭菜,拉各國墊背。」這支兩分鐘的影片,罵完美國,隨後話鋒一轉,更多篇幅宣傳,中國大陸經濟穩定。中國大陸外交部影片:「還好有中國在,天,塌不下來,現在中國成為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伴。」關稅戰火升溫,中國大陸想持續和美方抗衡,就得尋求更多盟友支持,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4日起,將啟動2025年第一次出訪行程,依序訪問越南、馬來西亞與柬埔寨。CNN記者Mike Valerio:「我們正在關注習近平,下週初前往越南、馬來西亞、和柬埔寨的行程,看看是否有反制措施,召集更多地區鄰國,支持他對美國立場,嘗試在公眾輿論,地緣政治輿論中獲得支持。」日本《產經新聞》也解讀,中國大陸目前面臨川普的高額關稅壓力,因此習近平試圖與同樣遭受關稅戰壓力的周邊國家,強化合作關係。馬來西亞今年輪值東南亞國協的主席國,習近平此行,勢必也是想和東協強化關係與交流。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