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說: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宣布將以國家為基礎課徵對等關稅,其他國家對美國徵多少稅,美國將回敬約一半的「折扣」關稅,各國受到衝擊的產業及反應將陸續浮現。川普為了減少貿易逆差、降低國內賦稅、製造業回流與減低國債,選定4月2日的今天為美國「解放日」,他下午在白宮玫瑰花園舉行的「讓美國再次富裕」活動上,宣布對全球各國徵收「對等關稅」,並簽署相關行政命令。根據資料,美國將對日本課徵24%、韓國課徵25%、印度課徵26%、瑞士課徵31%、印尼課徵32%、馬來西亞課徵24%、南非課徵30%、孟加拉課徵37%、斯里蘭卡課徵44%、關稅。英國、巴西、新加坡、澳洲等國對美國課徵10%的稅,美國將回敬同樣10%的對等關稅。
日本對等關稅被課徵24%,日本首相石破茂近日強調,「將徹底詳查對日本國內產業與就業的影響,並採取必要的萬全措施」,並表示將與執政黨儘早協調因應關稅的具體內容。石破政府決定在日本設置1,000處特別洽詢窗口當作短期性對應措施,以因應中小企業的擔憂。他表示,「若企業活動受到影響,將全力確保資金周轉順暢」。特別汽車產業是支撐日本經濟的骨架,對於川普政府對汽車及汽車零件追加課稅一事,日本朝野政黨對此懷強烈危機感。日本執政黨自民黨政調會長小野寺五典近日指出,「這對日本而言是很大的經濟危機」。他表示,「如果美國也對汽車零件追加課稅的話,日本全國各地將受到影響,問題嚴重」。
印尼對等關稅被課徵32%,印尼拉塞蒂亞穆利亞大學商學院分析,印尼政府需拓展多元市場,並加速完成「印尼-歐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並提高國內產品的競爭力,以加強與各國貿易談判,特別是美國。印尼出口商協會也呼籲政府立即完成「印尼-歐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並表示,這將能促進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印尼貿易部長章溥帝日前表示,印尼不會像加拿大和歐盟那樣採取報復行動,而是確保與美國維持貿易關係。章溥帝說:「我們不希望這樣做(對美採取報復),而是要與他們成為朋友,這樣他們才會繼續接受我們」。
越南對等關稅被課徵46%,越南相關人士分析,在越南的跨國電子廠對關稅沉著以對,主要是當初在設廠時已把相關風險計算進去;再來是越南的工人與中國相較還是便宜了一大半,可以抵銷關稅成本,企業不會受關稅單一因素影響就思考去留問題。越南媒體Vnbusiness報導,越南安強木業公司董事長黎德義表示,他們公司已加強優化生產流程來降低成本,減輕美國進口商的負擔;同時重新開拓曾經暫停的市場,如澳洲、日本,並積極發展越南國內市場。越南專家建議,越南除繼續購買美國優勢產品,如飛機、醫療設備、農產品等,還可加強越南與17個已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國家的經貿關係,包括歐盟、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分散美國帶來的關稅壓力。
馬來西亞對等關稅被課徵24%,馬來西亞北方大學經濟學教授林福炎表示,馬來西亞雖是開發中國家,享有美國提供特別關稅優惠,川普的對等關稅對大馬是一個隱憂。馬來西亞拉曼大學經濟學教授黃錦榮受訪,大馬不可能如同台積電也能大規模的赴美投資設廠,馬來西亞沒有這個優勢,因此,調降對美國的關稅應是對大馬傷害最小的作法。根據大華銀行報告,電氣與電子、橡膠、傢具和光學與科學設備,是馬來西亞對國美出口的4大領域,關稅增加將導致這些行業的競爭力受到嚴重衝擊。電氣與電子產品占大馬總出口額約40%,也是對美國出口的主要產品,大馬的橡膠產品占對美國出口總額2.9%,傢俱占3.5%,光學與科學設備占9%。
新加坡對等關稅被課徵10%,星展集團經濟師蔡漢廷近日分析,與其他東協經濟體的貿易順差不同,新加坡對美國的商品和服務貿易呈現逆差,因此面臨的美國關稅直接風險有限。經濟學家瓦爾瑪分析,美國對歐洲聯盟加徵關稅,對亞洲的化學和醫藥領域衝擊最大,尤其是新加坡和日本。因為這兩個國家和歐盟簽署自貿協定,品質和監管水準較高,歐盟從新加坡和日本進口產品,再賣到利潤好的美國市場。
加拿大對等關稅被課徵25%,在今天之前,川普已對鋼鋁徵收25%關稅,明天起還將對輸美汽車徵收25%關稅,他也對中國商品加徵20%關稅並揚言對加拿大、墨西哥課徵關稅。加拿大汽車製造業2023年輸美總額530億加幣(約新台幣1.2兆元)。因為加美汽車業供應鏈高度整合,川普對加拿大祭出高關稅,加拿大也被迫回擊對等關稅,關稅疊加效應恐將讓整個產業鏈崩潰。
今天日經225指數下跌989.94點,跌幅2.77%,收在34735.93點,南韓綜合指數下跌19.16點,上證指數下跌8.12點,跌幅0.24%,印度指數下跌298點,跌幅0.39%,越南指數下跌87.99點,跌幅6.68%,新加坡指數下跌11.98點,跌幅0.3%,香港指數下跌352點,跌幅1.52%,一早川普說要課徵很重的對等關稅時,亞洲股市開盤是都大跌,不過隨著全球投資者消化資訊後,判斷川普很有可能就是為了達到談判的手段,被課很重稅的國家,很多都不是什麼大國或強國,就如上面大家看到的,很多國家都會去找川普談判,我們運氣比較好,可以觀察四天,因為這兩天清明長假,大家這幾天應該是可以看到很多亞洲國家去找川普跪下來,有可能就是要多買美國的產品,不然就是降低美國進口的關稅,有一些大國如中國或歐盟,我覺得有可能會反擊,從4月3日到4月7日這幾天中,我認為應該是會有一些亞洲國家先和美國談妥,然後降低關稅,就是打一個樣給所有的亞洲國家看,讓大家不要誤以為川普沒有給任何的談判空間,如果全部的國家都誤會川普就是要來硬的去課關稅,對這些國家來說,要嘛就是給川普課關稅,不然就是反擊的課回去,接下來啟動國家的降息及救經濟策略,去稍微抵消美國市場帶來的影響,如果全世界的國家都降息及提出救經濟策略,那最終倒楣的就僅有美國,因為美國就是課了這麼重的關稅,大部份的成本鐵定是轉嫁給美國消費者的,因為全球都有推出刺激政策,所以可以部份的取代美國市場少掉的部份,美國人用慣,吃慣,享受慣,還是會有一部份的人面對漲價依舊持續消費,原本美國佔全球消費28%,有可能漲價後會少個10%的消費市場,只要全球的國家能把這10%市場補上個5到10%,那對全世界的企業影響就會微乎其微,當非美國的國家及企業都不會痛,那就是和美國撐,看美國人能不能過啃樹皮的日子,如果受不了,那就是讓川普下台,全球就會把價格降下來了,也就是把關稅拿掉,我個人覺得目前最有可能的就是亞洲小國先去找川普談判,別的國家我不敢說,台灣鐵定是光速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