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4月8日 星期二

4月8日!AI概念股三月營收出來亮眼!

AI伺服器代工廠三月營收都開出來了,鴻海3月營收為5,521億元,月增0.13%,年增23.37%,緯穎3月營收達866.32億元、月增86.2%、年增226.7%,廣達3月營收1,925.47億元,月增27.9%、年增89.3%,緯創3月營收1,529.85億元、月增48.9%、年增70.3%,很明顯受惠AI伺服器及GB200開始出貨,AI概念股的營收都表現的很不錯,結果現在市場完全不看基本面,完全就是在看消息面,昨天晚上美股及台股因為一則假消息又大漲,也就是有假消息說美國要延遲關稅比較重的國家90天課關稅,反彈一個多小時後新聞又說白宮沒有人聽說這件事,後面又成了某一位大佬建議川普要延遲90天課關稅,每天就是消息滿天飛,川普是這個世界上最有權力的總統之一,他卻把之前當商人的談判技巧拿來對付全世界,全世界的投資人及股市根本就承受不起一個這麼有權力的總統每天在那用嚇唬的找全世界國家談判,之前我就說過,弱小的國家一定就是會立刻去向美國跪下來,但是中國及歐盟因為是比較大的國家,所以就不一定會直接跪,畢竟大國還是要有尊嚴的,大家看歐盟這麼多國家,中國這麼多省份,這兩個都算是一個很重要的經濟體,中國大概佔全球17%左右的經濟體,歐盟大概18%,美國大概26到28%,可以很明顯的看到中國及歐盟的經濟體是輸美國的,但歐盟和中國聯手的話,經濟體是大過美國,之前歐盟一直是美國最好的朋友,結果川普上任兩三個月後,就用他商人的談判技巧去摧毀盟國之間的關係,現在全球人都很怕美國沒有錯,原因是美國人僅有全世界4到5%的人,卻佔了26到28%的經濟體,美國人就是花慣用慣,享受慣,但是因為美國的勞工薪資很貴,所以全球根本不會有人想要美國幫他們工作,所以美國就只能一直發行美債,每年的美債利息就非常的誇張高,全世界大部份的錢都是被美國企業賺走,只是這些美國企業並沒有在美國本土建造工廠,只有把一些比較高附加價值的軟體,研發,總部設立在美國,這些部份是能賺最多錢的,美國企業就去亞洲及一些落後國家壓榨工人,給著最基本的薪資,然後代工廠賺一點點,當地政府收一點點稅,對當地政府來說,這些企業雖然給很少的薪水,但能創造就業,雖然自己國家的人民被壓榨,但至少能吃一口飽飯,100元中大概代工廠賺2.5元,工人賺個5元,政府賺5元,美國企業賺40元,大部份有價值的獲利都是被美國企業賺走,川普一直想要這些工作回到美國,這會多可笑大家知道嗎?

大家可以想像美國人踩著縫紉機及打著螺絲的樣子嗎?如果大家想像不出來的話,我上網抓了一些網友用AI製造的製造業回美國,然後讓美國再一次偉大的情況,這些原本在越南,中國,印度的踩縫紉機及打螺絲的工作都回到美國,美國人能一個小時賺幾十元,一百元然後工作12小時,14小時,16小時及輪三班嗎?可以六日上班嗎?一定是不可能的,川普一直在說亞洲國家搶了他們的工作,如果他們很喜歡的話,這些工作可以回美國,越南人一個小時賺六十元,美國人一小時要賺六百元,我就問一句,這樣你最終的產品要賣多少錢?而且美國工人動不動就罷工,而且時間到了就下班,這樣製造出來的衣服,鞋子,電腦及手機要貴多少呢?美國一些部長說,哼,這些工作回到美國後,可以用人形機器人及機器手臂生產,啊不是說製造業回到美國是為了增加就業機會,部長說的話是在前後矛盾嗎?

新聞說:緯穎於8日公布3月單月合併營收達866.32億元、月增86.2%、年增226.7%,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合併前三個月營收達1,706.55億元、年增145.1%,受惠主客戶需求強勁,表現亮眼、淡季不淡、達市場水準之上。據悉,緯穎旗下AI伺服器產品已量產出貨,挹注單月營收規模近乎達到翻倍增長,在市場中占有領先的地位。緯穎作為緯創集團旗下專注於伺服器製造的重要子公司,目前旗下最主要的營收來源,全都來自伺服器製造所得,在市場上也號稱「最純的AI大廠」。而回顧團隊在這十年間,堅定地衝刺伺服器市場布局,經歷了各種激烈的競爭,也挺過各種挑戰,也親眼見證了包括地緣因素、政治因素等衝擊的發生,不過幸好經營團隊在成立之初,就已提前洞悉了全球市場的發展趨勢,並提早啟動、完成「去中化」,藉此也才能從美中貿易衝突的影響下逃出生天。緯穎旗下「通用型伺服器」專案業務的成長動能,也已有明顯回溫,隨著「AI伺服器」產品線出貨動能轉強,也讓緯穎持續繳出亮眼的好成績。而緯穎去年第4季營收1156.14億元、年增97.5%;毛利率9.4%、年減1.6個百分點;營益率7%、年減0.9個百分點;淨利率6.1%、年增0.1個百分點;每股盈餘37.92元,主要受惠於通用伺服器與AI伺服器需求旺盛,單季營收獲利盈餘均創歷史新高。緯穎多年來不斷秉持自身「釋放數位能量,點燃永續創新」的願景,致力於為客戶提供最佳化整體使用成本以及優化工作負載和能源利用的IT解決方案。而團隊也持續看好資料中心市場長期需求成長,持續投資深化AI、運算與散熱等相關技術與產品開發。公司亦將密切觀察評估政經動態與客戶需求,調配全球產能因應。緯穎董事會日前已通過盈餘分派案,擬配發現金股利74元,配發率58.46%。展望未來,緯穎預期,亞馬遜(AWS)ASIC AI伺服器營收擴張、GPU AI伺服器新客戶與通用型伺服器營收增長將是主要動能。

新聞說:廣達8日公布3月合併營收1,925.47億元,月增27.9%、年增89.3%,淡季不淡,創單月歷史同期新高,合併前三個月營收4,856.72億元,年增達87.6%,近乎翻倍,續繳亮麗表現。據悉,廣達旗下AI伺服器動能在這兩年來持續升溫,而隨著全球AI資料中心商機的持續增強,外界也看好,團隊今年AI伺服器出貨量有望維持三位數成長,且占整體伺服器營收比重將進一步提升至70%。事實上,廣達旗下新架構的AI伺服器已於2025年第1季下旬開始出貨,整體動能也優於去年第4季,顯示客戶需求持續強勁,持續擴大AI基礎建設投資。而廣達目前除了已掌握三大廠Google、微軟及亞馬遜AWS三大CSP廠AI伺服器訂單,就連輝達(NVIDIA)最新發布的新一代晶片GB300,廣達也成功入列合作名單。針對2025年AI的表現,董事長林百里也高喊「廣達又第一啦!」,為同仁們加油打氣。林百里坦言,AI在這兩年迎來了大潮,除了自己下了一些指導棋,最重要的還有同仁們不斷努力付出的心血,而2025年是一個「禧」年,他也宣布旗下「AI超級電腦」,將在今年正式出產,預期將帶領廣達明年業績再創高峰。他也分享,集團能達成這個好成績,都是多虧了大家的功勞,他也再度跟大家重申「台廠還有很多的機會!」展望未來發展,林百里強調,廣達去年在各項表現上拿下了全壘打,而自己認為2025年會是一個高成長的一年,他坦言,「我們自從2016年就已經開始研發AI,至今已經過了8個年頭,我們並非是因為跟風才投入研發的,而是經過仔細的評估」,而他認為,今年公司還會有大成長,他重申「天下的廣達,廣達的天下」,並希望大家在2025年在行銷、研發等方面,都可以同樣努力。

新聞說:緯創3月營收達1,529.85億元、月增48.9%、年增70.3%,市場客戶的強勁需求,挹注集團整體營運表現持續攀升,單月營收也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合併前3個月營收達3,464.85億元、年增45.4%,受惠旗下AI伺服器動能續強,整體表現淡季不淡,而緯創在擺脫缺料及疫情等陰霾後,業績表現也持續向上攀升,而內部也持續看好成長主力「AI伺服器」有機會三位數成長。緯創因通吃AI三巨頭的龐大訂單,穩坐去年AI伺服器市場的最主要大贏家。事實上,代工廠緯創近年不斷將自身獲利比重,朝更高毛利產品的方向進行調整,而團隊在林憲銘的帶領下,持續獲得龐大的訂單,而如今團隊手中已握有輝達CoWoS AI晶片基板極高份額的龐大訂單,同時也是超微及英特爾AI晶片模組、基板的獨家供應商,為市場上少有的AI三巨頭訂單通吃業者。緯創近年持續繳出相當亮眼的成績,但董事長林憲銘卻認為團隊還沒到達巔峰,並直言2025緯創還會繼續成長。他透露,緯創在台灣仍有競爭對手,不過緯創憑藉在各方面的不斷衝刺之下,也獲得了很好的成績,展望2025年,緯創將繼續調整硬體、軟體,攜手各方面一起來思考,他強調,「緯創未來還有成長空間,一定還會成長」。外界也看好緯創今年表現,有望在GB200出貨逐步放量之下,再度推升至全新的高度。為因應全球市場的持續發展,緯創近日也不斷地推升在資本支出的費用,而團隊也於2日召開董事會,會中通過包括「現金增資發新股」、「赴美設廠」、「聯發紡織竹北廠改良」等三大議案,全力擴充整體產能、並大幅提升營運效能,以因應來自市場的各項衝擊,以及未來的各種需求,而緯創最新的「竹北AI智慧園區暨全球營運總部」,如今也正式邁向完工,外界也看好緯創未來將在全新產能的逐步加持之下,持續帶動整體業績表現向上成長。

新聞說:鴻海5日公布2025年3月營收為5,521億元,月增0.13%,年增23.37%,為歷年同期最高。2025年第1季營收為1.64兆元,季減22.98%,年增24.20%,為歷年同期最高。展望第2季,鴻海表示,雲端網路產品將保持成長趨勢,唯仍屬傳統淡季,主要產品進入新舊產品轉換期。以目前能見度來看,預估第2季營運展望將呈現季增、年增的表現,但仍需持續關注全球政經局勢變化之影響。鴻海2025年3月營收為5,521億元,月增0.13%。其中,「雲端網路產品類別」、「元件及其他產品類別」以及「電腦終端產品類別」與上月相比強勁成長,主要受惠AI雲端產品強勁動能,以及新產品上市的拉貨動能。至於「消費智能產品類別」則呈現衰退,主要是因為上個月客戶新品上市拉貨動能較大,基期較高。鴻海2025年3月營收,年增23.37%。其中,「電腦終端產品類別」、「雲端網路產品類別」以及「元件及其他產品類別」與去年同期相比強勁成長,主要受惠AI雲端產品拉貨動能強、零組件與車用業務出貨增加、新產品上市拉貨動能大。至於「消費智能產品類別」則略為衰退,因拉貨動能保守。鴻海2025年第1季營收為1.64兆元,季減22.98%,年增24.20%。其中,「雲端網路產品類別」、「元件及其他產品類別」以及「電腦終端產品類別」與去年同期相比強勁成長,「消費智能產品類別」則表現持平。

頻道討論區網友分享:價值投資就是要有信念,長期持有必勝,只要不出局,一切都會回來的,小弟以為投資價值投資是一場修行,現回想當時持有鴻海帳面虧損2千多萬的經歷,也就是發生了COVID-19,對堅持持有的自我心裡信念而言增強不少,上次都過得去了,這次更沒問題,相信大伙都做的到,遇到大事件,要正面思考,該找錢的找錢,該制定保証維持率的對策都要想好,確定好了,就好好的過生活,不要想一些有的沒的來增加自己的心理負擔,
而造成誤動作的產生,這是相對重要的。

A大回答:大家常常看我說投資鴻海最重要的四件事,就是買進,持有,等待及不要出局,我相信會有人覺得這四句話聽起來像廢話,但當大事件發生時,你是否敢持續買進,有沒有勇氣持有,還有是否有耐心等待,最終就是有沒有能力做好危機處理不要出局,當大事件發生時,你有可能是會因為自我心理面不健全,也有可能會因為資金有弱點而出局,這在股市中都是會發生的,很多人覺得雷曼兄弟沒什麼,2020年的COVID-19沒什麼,覺得2022年FED升息股市狂跌沒什麼,覺得2025川普關稅沒什麼,但你真正遇到時你就知道這大事件會造成你多大的心理負擔,有一些人一直在那說我說的重複了,重複了,但你現在再聽一下這四句話,買進,持有,等待,不要出局,有沒有覺得有另外的感觸呢?之前我常和大家說價值投資十要素,包括1.獲利穩定性,2.獲利有續航力,3.連續且穩定的股息,4.股價不能距離淨值太遠,5.具競爭力,6.最好還要有未來的題材,7.大股本,8.高市值,9.公司提供透明的資訊,10.董事長有執行力及有誠信,這在大多頭及牛市時你會覺得這不重要,你會說誰和你看公司基本面及產業面,大家要的就是股價會上漲的,但當大事件讓股價持續大跌時,你再看一下持有這種符合價值投資十要素的公司有多令人安心,會有人說川普關稅沒有公司應付的過來,嗯,確實如此,但是鴻海是代工廠中最強的,如果鴻海也處理不過來,那代表沒有人處理的過來,最終客戶也不會轉單,了不起就是把成本轉嫁點消費者,進而造成消費量下滑,這一定是比你買到投機股更令人安心的,每一次我遇到大事件時,我心中就會回想起我說過百遍,千遍,萬遍鴻海的價值,最終就是幫助克服心魔的要素,大家自己嚐過川普關稅對你造成的心理壓力,未來幾年後你說給別人聽,別人一定會說不要一直重複了啦,一個川普關稅是要嘴多久,當你現在遇到時,你就知道一個川普關稅能一直嘴,天天嘴,嘴不停,你就會天天怕,一直怕,怕不停。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