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說:川普高關稅就逼製造業回美國,張善政:怎不提Google、臉書吃香喝辣賺多少,美國總統川普對各國都祭出高額關稅政策,包括台灣也被課32%,希望製造業回流美國,造成在地產業危機。桃園市長張善政今(9)日對此則指出,川普只聚焦製造業,卻隻字未提Google、Facebook在全世界賺了多少錢,吃香喝辣;美國產業早已從製造業轉移到以網路產業為主;台灣也應急起直追,往網路產業轉型發展。張善政連日來在市議會中也被接連質詢觀順問題,他今日在市政會議再度談及關稅問題表示,對於桃園來說「絕對跑不掉」,桃園是全台最大的工業縣市,每年產值超過4兆7000億,產業主力跟出口到美國的十大產業高度重疊。也因此,他在連假時第一時間就提出4個重點工作,希望中央政府趕快推動。張善政說,第一要務就是緊急紓困要救急,中長期則要數位轉型、產業鏈重組、搶占全球技術前沿,換句話說,就是要做別人沒做或做不到的技術研發,在4個大架構下一步步規畫,市府同時也成立關稅衝擊聯合因應小組,由經發局擔任幕僚,其他局處機動配合,張善政本人則親自召集隨時機動檢討。張善政也說,關稅新制生效後預期會有3種面向衝擊,第1是本來利潤毛利率就很低的,在關稅衝擊下墊高價格,就會沒有人買,產業受衝擊非常嚴重;第2則是原獲利還可以,但加了關稅將使獲利率下降,甚至無法支撐32%的關稅;第3種則是出口訂單減少,會不會移到關稅利率比較低的國家設廠,不過要到哪裡設廠才適合,將會很頭痛。張善政也批評,政府近年推動南向政策,越南關稅率現在比台灣還高,所以到越南設廠已不可能。川普希望大家都到美國,但美國社會體系早已不適合製造業,早年汽車業從興盛到衰落就是一例,美國產業已從製造業轉移到網路產業。張善政也提到,川普都沒有講Google、臉書等在全世界吃香喝辣、賺了多少錢,網路服務業早已在全球獨領風騷,無人能比,但川普卻只聚焦製造業。張善政說,製造業是台灣的強項,因應對策之一就是鼓勵產業盡量往創新人工智慧、網路相關產業發展,因為網路沒有國界、也不受關稅影響,從美國近年Google、臉書發展,就知道未來趨勢,要快急起直追。另外關稅新制也會衝擊勞動工時,很可能會發生關廠或無薪假,他已指示勞動局主動關心,要保障勞工權益。
A大回答:桃園市長張善算是有在企業界待過,所以他也懂我之前一直和大家說的,錢都被美國企業賺走,如蘋果,戴爾,惠普,谷歌,亞馬遜,臉書之類的公司,落後國家就僅賺到吃不飽餓不死的新水,政府賺一點微不足道的稅,代工廠100元賺2.5元,而蘋果100元能賺40元,美國政府拿到不美國企業的錢,就跑來一直恐嚇全世界,開出巨額的關稅,以為全世界的人都要向美國跪下,大家只要懂美國的底氣,只要非美國的國家團結,就能破解美國,也就是美國的底氣是5%的人佔了26到28%的消費市場,非美國的國家是可以去透過刺激方案取代這26到28%的市場,最近美國部長說全世界可以捐錢給美國,這樣就能免關稅,這實在太好笑了,全球政府把錢給自己的國民,然後去消費,它不香嗎?這樣就能創造出美國以為無敵的26%到28%的市場,美國的官國真的就是都傻了還怎樣,全世界給美國錢,然後換降關稅,那我何必把商品賣給你,我就賣給非美國的人民,讓非美國的人去爽,那一樣是能創造出經濟效應。
新聞說:蘋果公司3月底從印度預防性地向美國運送了5架飛機的iPhone、PC和其他設備,以避免繳納美國10%的進口關稅,並暫時穩定美國的價格。TrendForce稱,蘋果派出5架滿載智慧型手機和個人電腦的飛機,為其倉庫儲備了未來幾個月的物資。此舉為蘋果在其最大的市場提供了庫存緩衝。由於庫存充足,蘋果現在有時間評估新的關稅政策對其供應鏈的影響,並從容地調整營運。雖然川普政府徵收的巨額進口關稅究竟會如何影響在美國的業務還有待觀察,但蘋果公司尚未對此事發表評論,蘋果的生產基地遍佈多個國家。根據TechNews報導,所有型號的iPhone均在中國生產,但15%的iPhone是在印度生產,有些零件來自越南。 Mac在中國、越南和德州生產。iPad 和手錶主要在中國生產,但有些在越南組裝。耳機大部分在越南生產,也有一部分在中國生產。雖然美國政府新的關稅政策影響到180多個國家,但蘋果可能會從擴大其供應鏈中受益。美國目前對印度商品徵收26%的關稅,但仍低於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的104%和對越南產品的46%。
A大回答:蘋果確實是可以在關稅生效前夕把全世界蘋果的產品先搬回去美國,一般3C產品本來就能有1個月左右的庫存,如果蘋果把全世界的庫存在關稅戰前先搬回美國,之後再慢慢的幫非美國的國家生產,反正美國和全世界還有一段時間要談關稅要怎麼課,在美國及全球談的過程中,蘋果在美國還是有產品能賣,如果美國及全世界談了幾周或一兩個月沒有結果,最終美國還是要課全球關稅,那新製造出來的蘋果手機就是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之後川普及美國消費者就會感受到痛苦,反正目前川普讓全世界的人痛苦,也讓企業痛苦,正常開公司本來就是為了賺錢,如果不賺錢,那誰要開公司,就是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這樣美國人民才會知道關稅是會課在誰身上,一些美國人天真的覺得製造商會吸收全部關稅,重點是落後國家,代工廠,政府及零組件廠就沒有賺這麼多錢,誰有可能去支付那麼高額的關稅。
新聞說:美光傳要收附加費因應川普關稅、亞洲同業擬跟進,市場傳出,記憶體大廠美光已告知美國客戶,某些產品將自4月9日起加收附加費,以因應美國總統川普最新的對等關稅政策。路透社8日獨家引述未具名消息人士報導,美光在通知客戶的信函上表示,雖然川普4月2日宣布的對等關稅豁免了半導體,但仍適用記憶體模組及固態硬碟。這些產品應用於汽車、筆電及資料中心伺服器等諸多終端商品,美光預計4月9日會加收附加費。美光的海外製造基地大多位於亞洲,當中包括中國、台灣、日本、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美光高層3月21日就在財報電話會議上透露,該公司打算將受關稅影響地區的產品成本轉嫁給客戶。美光3月底才剛發布通知,由於產品迎來「出乎意料的需求」,因此決定調漲報價。一家亞洲NAND型快閃記憶體模組製造商的高層也透露,他們會跟進美光,要美國客戶自己想辦法解決關稅問題。該名人士說,「若他們不承擔關稅,我們的產品就不會出貨。我們無法為你們政府的決定負責。」「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慷慨承擔如此高的稅率。」白宮新聞秘書Karoline Leavitt於美東時間4月8日下午表示,川普預測對等關稅將在4月9日如期生效。她並表示,已有近70國表達願意協商、以減少美國貿易政策的衝擊。另外,中國總理李強則表示,中國手上有充裕工具,能「完全抵消」負面的外部衝擊。白宮8日下午並確認,對中國合計104%的關稅將如期於美東時間9日凌晨12點01分準時開徵。川普甫於7日透過社交平台Truth Social表示,若中國明天、也就是2025年4月8日前不撤銷對美加徵的34%關稅,美國將對中國額外加課50%關稅、且4月9日立即生效。此外,跟中方會商要求有關的對話也會直接終止!若川普最新威脅生效,加上上週宣布要對北京課徵的34%對等關稅、以及現有對中國進口品的20%關稅,美國對中國開徵的關稅將高達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