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4月11日 星期五

4月11日!亞馬遜CEO刻劃AI投資遠景!

新聞說:亞馬遜CEO刻劃AI投資遠景,亞馬遜執行長賈西10日為該公司在人工智慧開發上投入的數十億美元進行辯護,聲稱這項投資對於保持競爭力是必要的。賈西在致股東的信中寫道:如果你的使命是讓顧客的日常生活變得更美好、更輕鬆,並且相信每次顧客體驗都會被AI重塑,那麼你就會在AI方面進行深入而廣泛的投資。他說,取得AI晶片和建立資料中心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我們現在大力投資將使我們的客戶、股東和業務受益。與競爭對手一樣,亞馬遜正在大力投資AI,包括發表各種服務賣家、企業和消費者的聊天機器人。經過多次延誤和數十億美元的投資,該公司上月發表融入 AI 的 Alexa 語音助理改版,並表示將在未來幾周內向部分用戶推出。亞馬遜已向 AI 新創公司 Anthropic 投資約 80 億美元,並將其 Claude 軟體融入其所謂的 Alexa+。賈西對亞馬遜 AI 支出的評論與 Alphabet執行長皮查伊9日 在谷歌雲端活動上發表的言論相呼應。皮查伊重申該公司今年斥資約 750 億美元建設資料中心容量的計劃,並為 Alphabet 大幅增加資本支出辯稱「人工智慧的機會非常大」。

A大回答:這一次川普關稅戰讓大部份的投資者都忘了AI產業年複成長很高,之前大家一直在擔心GB200延後個幾個月或半年什麼的,現在川普對非中國的關稅戰算是告一段落了,鴻海第一季營收年增24.2%,工業富聯第一季獲利也是極度的亮眼,代表GB200已經開始出貨,市場之前算是太非理性了,在股市下跌時展現出太多的恐慌,現在回歸正常後,就是要看到GB200持續會帶動鴻海的營收及獲利快速成長,外資群及主力從去年11月就開始擔心川普的關稅戰,後面就是課了10%,這時會有人說,中國和美國之間還沒有結束,其實當初我就說過,美國佔經濟體24到26%,中國佔17%,這兩個國家會拉攏全世界的國家合作,目前美國最大的敵人就僅是中國,我用一個很簡單的道理講給大家聽,全世界有八十億人口,錢等於勞力抵用券,經濟就是交易,錢就是拿來當成你幫我做事,我幫你工做的一個工具,美國人一直花錢,然後舉債,美國人需要去幫別人工作才能還債,美國原本有我之前和大家說的美國企業在全世界賺錢,然後中國製造,但中國近年來除了有製造業外,他們也有所謂的品牌企業,大家了解了嗎?目前中國是比美國更具優勢的,美國就是透過蘋果,戴爾,惠普,谷歌,亞馬遜,臉書,微軟,英特爾等產生高產品的收入,也就是這些美國企業讓中國代工,中國政府賺一點微不足道的稅,代工廠100元賺2.5元,中國工人賺一點吃不飽,餓不死的薪資,如果一直這樣下去的話,美國的優勢就一直在,但後面中國想要發展品牌,美國就會開始感到壓力,畢竟中國有品牌也有製造,哪天中國及美國打起來的話,美國完全沒有製造能力,而且中國的品牌有可能去打敗美國,例如之前的華為品牌,美國怕華為去打敗蘋果,如果蘋果被打敗,那美國就不能100元賺40元,所以會一直打壓華為,最近川普在打抖音,怕的就是抖音會打敗臉書,中國有阿里巴巴,如果起來的話會打敗亞馬遜,這都是美國主要打擊的對向,美國就是靠這些賺錢,但中國現在有製造業也有品牌業,這會威脅到美國的地位,這也是為什麼美國一直要對付中國,如果美國把全世界推開,那全世界就會靠向中國,那對美國就會很不利,網路上有一些新聞說中國會去課美國價值的零組件關稅,我覺得這機率很低,因為只要中國把零組件商推開,那等於是砍掉自己的製造大國的地位,所以中國及美國對抗,了不起就是這兩個國家老死不相往來,剩下的國家還是能透過別的國家去把產品賣到美國,也能進口到中國去製造,我敢和大家說,中國沒有蠢到把蘋果推開,去課蘋果進口關稅零組件的關稅,如果中國課了,那中國的工廠至少要倒閉一大堆,會有無數的工人失業,美國是川普在整中國,又不是蘋果,戴爾,惠普在整中國,一些人會把美國及中國貿易戰想的太嚴重,其實人類只要活著,需求就會存在,生命會為自己找出路的,一些有心人單純就是利用這些消息在股市中去屠殺小散戶,當殺的差不多後,投資機構,主力,法人就會一付屁事都沒有的繼續炒作股市。

新聞說:美國與中國大陸貿易戰愈演愈烈,雙方都未顯露要退讓的態度,中方認為自己並非沒有談判籌碼,包括中國大陸貿易更具彈性、不用面對選民壓力,可反制的工具包括加碼刺激國內經濟、企業不會斷然擺脫中國大陸、對美國企業施壓、出口管制,以及手上持有大量美債等。中國從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打以來,已汲取教訓,降低對美元出口的依賴並且推動「去美元化」。彭博分析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數據後發現,在一些產業,美國對中國的依賴度甚至更高。美國超過90%的折疊傘、保溫瓶、仿真花、LED燈和木質衣架從中國進口。華爾街日報也報導,中國已開始與柬埔寨、寮國及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接觸,試圖提振彼此貿易,並推動使用人民幣結算交易。此外,相對於川普偏重以關稅為貿易武器,中國的策略更多元,依賴中國大陸市場對美國企業的吸引力,核心策略是透過施壓,讓依賴與中國合作的美國企業感受到艱難處境。最近調查顯示,許多跨國企業,從汽車製造商、製藥公司及半導體廠商,依然選擇繼續與中國保持業務往來。北京當局最新的反制措施更著重於打壓從事高端技術的美國企業,並且還在準備其他方法,例如以市場准入為籌碼,迫使美國企業交出智慧財產權。相較於美國總統川普,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無需面對選舉,只要他點頭,財政部便可迅速啟動財政刺激。標普全球評級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高路易表示,北京目前必須把重點放在刺激消費上,出口在中國GDP的占比已不足20%。有些措施因為代價過高,因此中方不太可能採用。其中包括大幅貶值人民幣或大規模拋售美國公債,可能會破壞中國的金融市場穩定,並影響其加強與其他國家貿易關係的戰略目標。

A大回答:前幾天我有和大家分析全球如何破解美國的關稅戰,大家愈看到後面,你就會發覺我的分析是很到位的,我不是學政治的,也不是學經濟的,但我在股市想要存活下來,我就會去學習所有的知識,並做出快速的判斷,記得2020年時全球發生COVID-19,還會有人覺得我是不是流行病相關專業的醫生,其實我就是做了大量的閱讀及思考,最終做出判斷,雖然沒有比真正專家厲害,但至少也能有八成的水準,上面中國的籌碼是不是包括了刺激自己的經濟及和柬埔寨、寮國及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接觸,試圖提振彼此貿易,那天中國有打電話給歐盟,那時我就和大家說,中國佔全球17%的消費市場,歐盟佔18%,只要中國及歐盟聯手,那就會贏過美國的24到26%消費市場,一開始我就和大家說美國只要去堵上台灣,越南及印度的路,那中國就完全不會怕美國,我那時就判斷美國不敢真正對台灣,越南及印度課巨額關稅,當美國和中國關稅戰升溫時,美國是不是對歐盟延遲九十天的課關稅,原因就是怕歐盟真的跑去和中國聯手,只要中國和歐盟聯手,那剩下弱小的國家就會偏向中國及歐盟那一邊,非美國的國家只要說好降息,刺激經濟,那就能取代美國消費的24到26%市場,美國人花慣,用慣,享受慣,不可能全部的人都會因為漲價而不消費,有可能會減少三成消費,這樣也還會有18.2%的消費市場,中國,歐盟及弱小的國家只要刺激經濟,讓自己的國民多消費,只要能多產生5到10%的消費市場,就能去抵消美國巨額關稅帶來的影響,大家看到這裡後,就會知道為啥川普要延遲弱小國家及歐盟九十天的關稅,原因川普要個別擊破,不能一起打,大家回想一下秦國滅亡六國的故事,秦國是一個軍隊紀律嚴明、武器精良的國家,一開始也是採取了遠交近攻,讓六國互相猜忌,秦國最終就是能把六國都打敗了,如果六國一開始就聯手打秦國,那秦國一定就是會受不了的,大家懂了歷史後,就知道為什麼川普要先放過歐盟及弱小國家而去專心打中國。

新聞說:〈美對等關稅〉CSIA:製程外包的美國晶片公司免徵關稅,中國半導體產業協會11日發布通知,將製造業務外包的美國晶片製造商將免受中國對美國進口產品徵收的報復性關稅。鑑於晶片供應鏈的高度專業化和多國性質,業內對於如何對晶片進口徵收關稅存在不確定性。CSIA在其微信公眾號上發布「緊急通知」指出:「所有積體電路,無論封裝或未封裝,進口海關採購的申報原產國都是晶圓製造廠所在地。」根據中國晶片製造商資訊平台和論壇 EETop資料,對於將製造業務外包給台灣晶片製造巨頭台積電的美國晶片設計公司,例如高通和AMD,中國海關當局將把這些晶片的原產地歸類為台灣。EETop在其微信公眾號上表示,這意味著進口其晶片的中國企業將不會被迫支付中國對美國進口產品徵收的報復性關稅。公眾號指出,「相較之下,英特爾、德州儀器、ADI和安森美半導體生產的晶片,這些在美國擁有自己的晶圓廠的企業可能被歸類為美國原產晶片,可能被徵收84%或更高的關稅。」北京周五將對美國進口商品的關稅提高至125%,以反擊美國總統川普將對中國商品的關稅提高至145%的決定。EETop的分析報告是在北京最新一次調升關稅前發布的。在CSIA澄清後,對美國原產晶片徵收高額關稅的前景導致中國晶片製造商的股價飆升。科技研究公司Omdia半導體研究主管何輝表示:「CSIA的通知有助於區分哪些美國晶片將受到關稅打擊。很明顯,一些在美國生產的晶片即使在中國包裝,也仍將被徵稅。」他補充說,這可能有利於中國國內的晶片製造及其供應鏈,因為外國半導體公司奉行「中國為中國」戰略:在中國為中國市場製造產品。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