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4月1日 星期二

4月1日!台股融資大斷頭後鴻海開始反彈!序言

4月1日!台股融資大斷頭後鴻海開始反彈!作者:A大!今天台股上漲584點,成交量2715億,指數收在21280點,昨天外資群賣超台股378億,台股的融資大減了157億,上星期五融資減少51億,近二十八個交易日下來,台股融資減少282.8億,其中有208億是上星期五及這星期一減少的,我昨天就和大家說過,散戶總是在相同的多空循環下出局,這種情況半年前才發生過一次,目前台股的融資餘額來到3003億,很多散戶就是喜歡最簡單的融資,這類的借貸最方便,而且槓桿也相對大,融資是你有40萬的資金,你能借60萬,合計100萬去買股票,只要股價下跌22%,你的維持率就會不足,第一次維持率如果不足你沒有補到167%,那下一次維持率再低於130%,那券商就會直接幫你砍出去,很多人都搞不懂維持率,其實說穿了就是券商要保護自己,券商如果借你60萬元,當你的股票市值剩78萬,也就是你借60萬的130%時,券商就會叫你補錢,一般融資的利率高達6.5%,你用這種低級的金融槓桿,除了被收高利息外,還動不動就會被說維持率不足,然後要把你的股票賣出,之前我就說過,你就算要使用金融負債,最好的方式就是先使用幼幼班的個人信貸及房屋貸款,這兩類金融負債不會有所謂維持率不足的風險,也就是你借了個人信貸100萬,哪怕下跌了三成,四成,銀行還是不會對你雨天收傘,如果你想要自己的股票當成擔保品的話,你可以使用股票質借,這種第一次股票質借,最多就是借六成,利率可能就是介於2.5%到3%之間,再怎樣也是比融資好,一些融資就是給傻子使用的,不但利息高,而且動不動就會被斷頭,之前我就一直提醒大家,你就算再怎麼想要使用金融負債,你也不要蠢到去用融資,當你使用融資,你很容易在半年,一年,最多兩年就會被惡搞一次,通常一次就能把你搞到出局,大家看就算是台灣五十大型權值股,要下跌超過三成的機率也是很高,在2022年時,連台積電都能下跌38%,大家就知道股市中的投資機構,主力及空方有多狠,還有散戶有多無知,連台灣市值最大的權值股都能波段下跌38%,那就更不用說一般的中小型股,這一波鴻海從234.5元下跌到145元,合計下跌了89.5元,跌幅38.16%,和之前台積電下跌的幅度有得比,昨天鴻海中的融資也有出現斷頭的情況,昨天鴻海融資是減少了5798張,會這樣的道理很好懂,因為鴻海的年線是一百八十四元多,跌到145元,差不多是跌21.1%,一般跌到22%就會維持率不足,一般的主力,空方,外資群不需要知道所有的散戶成本是多少,他們只需要知道近一年買鴻海的投資者平均成本是184元多,只要跌到145元,這樣差不多就是下跌了22%,使用融資的人就會因為維持率不足而被斷頭,而且大家不要忘了,融資是會有利息的,這些利息也會扣除維持率,所以昨天會有很多人融資賣出,這一點都不令人覺得意外,如果今天台股再跌個幾百點,應該會有更多融資散戶被斷頭,不過只要鴻海出現反彈,一些散戶就會自行了斷,也就是看到昨天融資差一點就斷頭,今天看到反彈就先砍斷一隻手或一隻腳自保,這種要讓融資斷頭的玩法就是要急跌才有效,也就是累積了一段時間的下跌,忽然就下跌5.5元,6.5元接著再跌8元,三個交易日下來跌20元,因為之前鴻海已經跌了一大段,再加上三個交易日的急跌,就會讓一些使用融資的人反應不過來,要是鴻海出現反彈,那散戶的平均成本就會降低,想要再讓散戶融資斷頭就會變的相對不容易。

今天鴻海印度廠公告取得蘋果十億元台幣設備,因為美國對中國課了兩次10%的關稅,所以要銷往美國的蘋果手機很有可能就是在越南或印度生產,前天我才分享鴻海近五年在印度及越南的投資,其實規模是蠻大的,這時會有人說,4月2日川普要對全球課對等關稅,印度進口美國的關稅明明就高於美國,所以如果印度出口到美國如果使用對等關稅的話,那為什麼蘋果要在印度製造而不在越南製造呢?我覺得有兩個可能性,一是上一周美國有派官員到印度談關稅的問題,有可能已經談好了,所以蘋果才會讓鴻海在印度去製造蘋果手機,另一個可能就是印度有14億人口,唯有印度才能在旺季生產足夠多的蘋果手機銷往美國,所以不論關稅怎麼課,蘋果都是鐵了心要在印度製造,大家應該會發覺一件事,蘋果手機在中國賣的不會很好,原因就是中國人會鼓吹國貨,也就是當華為的火山孝子,中國的基礎建設及員工雖然有經驗,但中國工人的薪資真的已經漲上來了,而且中國人還會賺了蘋果的錢,然後去買他們國產的手機,所以蘋果乾脆來扶植印度,至少印度人沒有像中國有自有品牌足以和蘋果對抗,當蘋果把工作機會帶到印度,那印度人就會變有錢,自然就會買的起蘋果手機,目前印度的工人及基礎設備比不上中國,但能避免美中貿易戰,又能有相對便宜的工人,加上未來還有十四億的潛在市場,我認為這就是蘋果讓手機在印度製造的原因。因為2018年就開始打中美貿易戰,伺服器本來就是屬於敏感的產品,這類產品就不會在中國製造,所以鴻海獲利第二隻腳的AI伺服器工廠就不會在中國,目前有可能就是在越南,台灣,墨西哥及美國,鴻海在美國能生產伺服器,所以工廠就算設在美國,對於鴻海獲利第二隻腳也不會有影響,至於川普敢不敢對越南及印度課很重的關稅,再過兩天我們就會知道,手機,電腦,筆電及平板和汽車產業是不同的,川普敢對汽車產業課25%關稅,我覺得沒啥好意外的,但要對手機,電腦,平板,筆電課25%的關稅,那美國的3C產品鐵定是會漲價的,而且美國本土的公司不會有受惠的,汽車在美國生產還有可能,了不起成本變貴一點點,你要3C產品到美國組裝,那就是痴人說夢話,尤其在很短的時間,鴻海及蘋果也許未來能打造自動化工廠或是人形機器人工廠製作這些3C產品,不過短時間一定是不可能實現的,這就不是貴多少的問題,美國現在就無法組裝出這些產品,所以只要川普對這些3C產品課關稅,那短時間美國人民就會立刻感受3C產品變很貴,因為供應鏈反應不過來,就只能把成本反應給消費者了,我一樣那句話,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尤其鴻海是世界上最強的組裝廠,如果連鴻海都辦不到,那其他的代工廠一定就更辦不到了,只要其他的代工廠辦不到,那就不存在品牌商會把訂單給別的公司做,試想,鴻海做美國市場組裝都會賠錢的話,那仁寶及和碩一定也會賠錢,當組裝廠都會賠錢的話,那他們就不會去接訂單,品牌廠要嘛就是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不然就是不要美國市場,鴻海,和碩,廣達,緯創,仁寶也不可能幫品牌商賠錢組裝,畢竟組裝廠是要請工人的,要是組裝賺不到錢,那是拿什麼去請工人,對組裝廠來說,會賠錢的組裝就不要招人就行了,組裝廠不像面板廠,記憶體廠這樣非要生產,面板廠及記憶體廠是因為工廠及設備很貴,如果不製造會賠更多,對組裝廠來說,最大的成本是工人,這些工人很多都是可以臨時招的,要是組裝廠不能賺錢,那就不要招人就行了,能賺錢的亞洲市場,歐洲市場做一做,只要美國市場不會賺錢,那為啥要去做美國市場,所以只要川普敢課3C產品,那鐵定只能轉嫁成本給美國消費者了,不會有其他路。大家按讚並留言,在股市中只要短線你的弱點露出來,外資群及空方就會往死裡打!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台股融資大斷頭後鴻海開始反彈!

2、投機股容易被主力操作股價!

3、鴻海為落實 ESG 合法合規!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