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

4月3日!美墨加自由貿易協定的商品定義!

美墨加自由貿易協定的商品包括電腦,筆電,手機,伺服器及AI伺服器嗎?

美墨加自由貿易協定(USMCA)的商品範圍包括電腦、筆電、手機、伺服器及AI伺服器,但前提是這些產品必須符合協定的原產地規則。

若這些產品完全在北美生產或滿足特定區域價值含量要求,則可免關稅進入美國市場;否則,將面臨額外關稅(如25%或您提到的12%)。

意外細節:AI伺服器的複雜供應鏈(涉及非北美晶片)可能使其難以完全符合USMCA資格。

USMCA適用性分析

根據《美墨加自由貿易協定》第4章(原產地規則)和附件4-B(產品特定原產地規則),以下是電腦、筆電、手機、伺服器及AI伺服器是否符合資格的詳細分析:


1. 電腦、筆電、手機

分類:這些產品屬於美國協調關稅表(HTSUS)第84章(機械和電氣設備),具體為8471(數據處理設備)和8517(通信設備)。

原產地要求:

完全北美生產:若所有零件(如主機板、顯示器、電池)在美國、墨西哥或加拿大製造,則符合資格。

實質轉型:若從非北美進口零件(如亞洲晶片)在北美組裝,且關稅分類改變(例如從零件8473轉為成品8471),可視為原產商品。

區域價值含量:需達到60%(交易價值法)或50%(淨成本法)的北美價值含量。

現實情況:

台灣或中國製造的晶片(如高通、聯發科)常見於手機和筆電,若這些關鍵零件未在北美生產,產品可能不完全符合USMCA要求。

例如,鴻海在墨西哥組裝的iPhone若使用北美零件達60%以上,則免關稅;否則需繳稅。

2. 伺服器(包括AI伺服器)

分類:伺服器也屬於HTSUS 8471(自動數據處理設備),AI伺服器通常包含高性能GPU或專用晶片。

原產地要求:

同上,需滿足完全北美生產、實質轉型或RVC要求(60%交易價值法或50%淨成本法)。

特定規則:附件4-B要求電子產品的印刷電路板(PCB)組裝需在北美完成,且關鍵零件(如處理器)若非北美製造,需計算其價值是否低於40%。

現實情況:

AI伺服器常使用Nvidia或AMD的GPU,這些晶片多在台灣(台積電)製造。若最終在墨西哥(如福斯康工廠)組裝,需證明北美價值佔比達60%以上。

若大部分價值來自非北美晶片,AI伺服器可能不符合資格,需繳納關稅。

3. 符合USMCA的條件總結

免關稅條件:

產品在北美(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完成主要製造或組裝。

非北美零件(如亞洲晶片)價值不超過40%,且最終產品滿足RVC要求。

企業需提供原產地證明並接受CBP審計。

不符合的情況:

若產品僅在北美進行簡單包裝或測試,未達實質轉型標準,則不符資格。

高價值零件(如GPU、CPU)若來自亞洲且佔比過高,可能導致RVC不足。

實際案例與影響

筆電:廣達若在墨西哥組裝惠普筆電,使用北美生產的主機板和外殼(價值達60%),則免關稅;若用台積電晶片且價值超40%,則需繳稅。

手機:鴻海在墨西哥生產的iPhone若依賴中國零件過多,可能不符USMCA要求。

AI伺服器:Nvidia的AI伺服器若在墨西哥組裝,但GPU來自台灣,需詳細計算RVC,可能勉強符合,但風險較高。

關稅現狀(截至2025年4月3日)

USMCA商品目前在2025年4月2日前有臨時豁免,約佔墨西哥進口50%。

非USMCA商品面臨25%關稅,您提到的12%可能為特定類別或政策調整,需查最新公告。

結論:電腦、筆電、手機、伺服器及AI伺服器原則上可納入USMCA免關稅範圍,但需滿足嚴格的原產地規則。由於這些產品依賴全球供應鏈(特別是非北美晶片),實際上許多可能不完全符合資格,需逐案計算RVC並提交證明。若不符合,則面臨25%(或12%)關稅。建議企業參考HTSUS 8471及8517的具體規則,或聯繫CBP確認最新要求。

新聞說:川普關稅!對鴻海AI伺服器影響小,對最大客戶蘋果影響大,針對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最新一波對等關稅,鴻海3日暫無回應。市場人士認為,這對鴻海的人工智慧(AI)伺服器影響較小,主要是川普對墨西哥並未課徵高額關稅,加上鴻海擁有最多的美國AI伺服器工廠。但主力客戶蘋果的生產重鎮是在中國大陸、印度與越南,都被課高額關稅,恐怕將衝擊整個蘋果供應鏈。市場分析,川普對等關稅將是考驗企業營運韌性的開始。目前看來,鴻海在美國與墨西哥的AI伺服器布局相對安全;中國大陸、印度與越南則有變數,若這些國家也跟進反制,地緣政治的角力,將使情況變得更加複雜。蘋果是鴻海最大客戶,鴻海主力生產基地包括越南、印度各被課徵46%和26%的關稅,加上中國大陸進口商品已存在的高關稅,這將對蘋果的全球供應鏈構成衝擊。值得關注的點是,這次越南被課徵46%關稅,某種程度是川普為打擊紅色供應鏈在越南洗產地的一個舉措,同時,蘋果不會坐以待斃,蘋果執行長庫克會全力爭取豁免,尤其蘋果跟川普當局的關係一直都不錯。後續將關注新一波關稅是否對台廠營運造成影響,例如成本上升,導致產品價格上漲,是否跟客戶分攤關稅成本,以及匯損等,甚至商品價格上漲之後,是否影響終端市場的買氣,也值得後續觀察。

商周執行長郭奕伶分享:川帝課稅!台商不用搬了,全球電子消費市場的最大利空,川普簡直把自己當皇帝了,在各地伸手扭攪市場機制,既要台灣奉上半導體製造技術,還要台灣納稅。分享同事們在第一時間的越洋採訪。很值得參考。台灣電子五哥的多位跨國主管,對商周記者們很明確地說:「這次,我們不會再搬了!」以下是受訪者部分口述摘要:川普宣布對等關稅之前,我已經問過我所有的美國客人,客人告訴我們的是,「你們不要再遷廠了,未來訂單不受影響,政府要課稅,就讓它課吧!」客人會這麼想,是因為這次川普的關稅,不像2019年的中美貿易戰。6年前,美國只針對中國一個國家,而當時我們電子五哥幾乎所有的生產基地都在中國,所以一定引發恐慌、也一定要搬家;但,6年後的這次,很不一樣。這次,川普是對每一個國家都課稅,不是針對越南或泰國,換句話說,「你把廠搬到其他國家都一樣、都要被課稅。」越南這幾年在大家努力下,成本慢慢降下來,供應鏈也逐漸齊全,現在,工廠折舊都還沒攤提完,怎麼可能再搬家。所以我的結論是,不管是我們還是電子五哥同業,「這次,我們不會再搬了!」至於最近大家講美國製造,未來只會有少部分、毛利超過15~20%的產品,像伺服器,才會在美國生產。至於規模最大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像筆電、手機、網通產品,不可能在美國生產,在那裡,連作業員招不招得到、都是問題。我比較擔心的是,我們代工廠製造完產品後,包括運輸、報關,都是由客戶、也就是美國品牌商負責,將來,當他們必須承擔關稅,然後再把關稅轉嫁到美國的消費者身上,可能引發消費緊縮,這會反過來,影響全球電子業景氣。還有一點未來可以觀察,就是如果美國對每一個國家都徵關稅,搞不好,有一些產品就會回到中國大陸生產了,畢竟那裡的工人技術、供應鏈成熟度,都是相對好的。川普這記七傷拳,說不定最後還幫了中國一把。

A大回答: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中美貿易戰時代工廠把產能搬離開中國,這時就剩下兩個比較好的地方,一個是越南,另一個則是印度,雖然台灣也有少部份,但大部份的組裝及代工都會是在越南及印度完成的,只要川普敢去課他今天列出來的關稅,大部份的代工廠不可能搬到美國的,一定就是讓美國課關稅,直接把成本轉嫁給美國人,對代工廠來說,最大的成本是工人,蘋果產品在旺季時,鴻海員工是能到一百多萬人,淡季時會降到三十幾萬人,當美國把中國,越南,印度的路都堵上,那代工廠及品牌廠就沒有任何選擇了,一定就是把成本轉嫁給美國人,這樣才能讓選川普當總統的美國人痛,總不能只有全球的國家,人民及企業痛吧,也是要讓美國人民感到痛,會有人說台積電沒有被課關稅,覺得這樣台積電會漲,我和大家說,只要川普按今天公布的課下去,台積電營收及獲利鐵定也會被影響的,原理和鴻海一模一樣,有人會覺得川普課關稅鴻海代工就完蛋了,其實對鴻海來說沒有影響,反正鴻海就是採合約,代工一部手機多少錢,就是一開始都講好的,對鴻海來說真正的影響在於最終消費端產品變貴,消費者不買單,這樣銷量就會下滑,品牌廠就會減少給鴻海的訂單,這才是鴻海擔心的,用這個角度思考,台積電是賣蘋果手機晶片代工的,一顆賺的錢更多,毛利率五成多,當川普課了關稅,最終代工廠,關鍵零組件廠也會負擔一些,台積電也會負擔一些,但大部份都是消費者負擔,當產品價格上漲後,一定會造成銷量下滑,所以就算台積電半導體沒有被課關稅,那最終的產品也會變貴,自然就會銷量下滑,只要川普用今天公佈的向全球課關稅,那FED,全球央行及全球政府就知道經濟會衰退,自然就會提出降息或刺激方案,目的就是去取代美國的消費市佔,對付美國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賣到美國的產品變貴,然後美國人民痛苦,會買的還是會買,不可能全部的美國人都不買,有可能就是少個幾成的銷量,這些銷量只要全球政府推出刺激方案去取代掉,那對全球國家及企業就會變的比較沒這麼大的影響,而且還能讓美國人一大部份人很痛苦,我個人覺得川普不可能按今天公佈說的去課關稅,大家還有幾天的時間可以去看各國去向美國下跪的情況,最差的情況是川普都不退讓,這部份我覺得是不太可能,如果川普完全不給全球談判的機會,那不會把關稅生效日訂在4月9日,之所以要訂在一周後,就是要看全球國家的反應,讓一些國家有時間去找川普下跪。

新聞說:美新關稅措施!陳冲表示自傷厲害,川普政府應是另有目的,美國川普政府宣布關稅新措施,對各國課徵最低基準稅率10%,對特定國家課徵更高關稅,加徵20%至46%不等。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表示,川普應該不是要搞真正的貿易戰,而是想達到其他目的,因為正常人不會做這種事。陳冲指出,3個月前的川普就職演說強調要降低美國通膨,透過大規模開採石油及天然氣等手段來降低美國人的生活成本,但現在大幅加高各國關稅,尤其針對主要進口來源中國、越南、台灣等都被課徵很高的關稅,屆時美國的進口品成本一定很高。這些美國貿易夥伴要嘛不再輸銷產品到美國,要嘛就是轉嫁給美國消費者,或是美國進口商再尋找其他替代來源,但又會因為美國是對各國普遍課徵高關稅,價格也不會便宜,陳冲說,無論何種情形,美國的生活用品價格都會有明顯漲幅,與川普就職演說的降低通膨承諾背道而馳。川普在宣布關稅政策時指出,實施對等關稅有助提升國內製造業就業機會,不過,陳冲提醒,美國現在連採收農產品的工人都已缺乏,如何還有製造業的人力、把製造業帶回美國?川普所言所行很多存在矛盾,除非他另有目的,否則此關稅措施若確實實施,將會自傷得很厲害。陳冲認為川普並非真正要打貿易戰,貿易戰不只貿易範圍,還隱含許多戰略目標,不要誤認川普及其團隊是笨蛋,他們有戰略目標,貿易逆差也非表面上看到的那麼簡單,例如美國賣台灣的軍火,是否有計算在內?又,美國的服務業在全球市場賺了很多錢,這些服務業的貿易逆差,川普政府也忽略不算。陳冲說,美國國內製造業占20%,服務業占80%,是美國自己國內的製造業與服務業占比失衡,當美國發現其國內的製造業與服務業銷售額差距很大時,認為是其他國家搶走了美國的製造業。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