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2025年3月營收各產品類別表現,3月營收為新台幣(下同)5,521億,月增0.13%,年增23.37%,為歷年同期最高。(歷年次高為2022年3月營收5,074億),第一季營收為1兆6,422億,季減22.98%,年增24.20%,為歷年同期最高。(歷年次高為2023年第一季營收1兆4,627億)3月營收為新台幣(下同)5,521億,月增0.13%。「雲端網路產品類別」、「元件及其他產品類別」以及「電腦終端產品類別」與上月相比強勁成長,「消費智能產品類別」則呈現衰退。說明如下:
(1) 「雲端網路產品類別」:受惠於AI雲端產品拉貨動能強勁,本類別與上月相比強勁成長。
(2) 「元件及其他產品類別」:受惠於主要業務相關零組件出貨增加,本類別與上月相比強勁成長。
(3) 「電腦終端產品類別」:受惠於新品上市拉貨動能較大,本類別月對月表現強勁成長。
(4) 「消費智能產品類別」:因上個月客戶新品上市拉貨動能較大,基期較高,本類別與上月相比呈現衰退。
3月營收,年增23.37%。「電腦終端產品類別」、「雲端網路產品類別」以及「元件及其他產品類別」與去年同期相比強勁成長,「消費智能產品類別」則略為衰退。
說明如下:
(1) 「電腦終端產品類別」:受惠於新品上市拉貨動能較大,本類別年對年表現強勁成長。
(2) 「雲端網路產品類別」:受惠於AI雲端產品拉貨動能強勁,本類別年對年強勁成長。
(3) 「元件及其他產品類別」:受惠於主要業務相關零組件出貨增加,本類別年對年強勁 成長。
(4) 「消費智能產品類別」:因拉貨動能保守,本類別年對年略為衰退。
鴻海2025年第一季營收,各產品類別表現,第一季營收為1兆6,422億,季減22.98%,年增24.20%。「雲端網路產品類別」、「元件及其他產品類別」以及「電腦終端產品類別」與去年同期相比強勁成長,「消費智能產品類別」則表現持平。說明如下:
(1) 「雲端網路產品類別」:受惠於AI雲端產品拉貨動能強勁,本類別年對年強勁成長。
(2) 「元件及其他產品類別」:受惠於主要業務相關零組件出貨增加及車用業務出貨增加,本類別年對年強勁成長。
(3) 「電腦終端產品類別」:受惠於新品上市拉貨動能較大,本類別年對年表現強勁成長。
(4) 「消費智能產品類別」:本類別年對年表現持平。
鴻海2025年第2季展望及鴻海近期重大活動預告,第二季雲端網路產品將保持成長趨勢,唯仍屬傳統淡季,主要產品進入新舊產品轉換期。以目前能見
度來看,預估第二季營運展望將呈現季增、年增的表現,但仍需持續關注全球政經局勢變化之影響。2025年4月23日到2025年4月26日: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2025年5月5日公告2025年4月營收,2025年5月14日2025年第一季法人說明會,2025年5月20日到5月23日COMPUTEX 2025 ,2025年5月29日2025年鴻海股東會。
3月6日我們看到鴻海營收5514億後,我們就做出以下的估算,累計前兩個月營收來到10900億,這樣三月只要有4304億就能年增15%,去年三月鴻海營收4475億,去年三月只有少量的H系列AI伺服器,以劉董說今年消費智能和雲端網路營收要一樣,每一個月雲端網路至少是會增加916億,所以三月最少也會有5391億,這樣第一季鴻海營收就有16291億,第一季營收年增23.22%,實際上鴻海3月營收來到5521億,原因是電腦終端產品類,元件及其他產品類別年對年強勁成長,鴻海二月營收消費智能比較好的原因是二月時蘋果有下列的消息,Apple於台灣時間 2 月 20 日凌晨正式發表 iPhone 16e,這一個月電腦終端產品比較好的原因是蘋果的新M3晶片 iPad Air拉貨造成的,三月鴻海的雲端網路營收月對月強勁成長,一月雲端網路約2200億,二月約2000億,三月強勁成長就是要15%以上,也就是至少要2300億以上,這很符合鴻海雲端網路要一季比一季好的說法,之所以三月雲端網路要創新高,原因也很好懂,因為去年3月鴻海營收就是雙位數成長的,所有的成長就是來自於雲端網路,所以去年3月的雲端網路基期比較高,至少就是1400億左右,比起一月及二月的1000到1100億高,所以3月鴻海的雲端網路要來到2300億以上也是很正常的,去年第二季鴻海雲端網路營收來到4983億,平均一個月有1661億,這比3月的基期就更高,所以第二季鴻海的雲端網路會持續的季增及年增,第一季鴻海的雲端網路大概是6500億左右,一月2200億,二月2000億,三月2300億,去年第一季鴻海消費智能營收6365億,今年第一季鴻海說消費智能約略持平,所以差不多就是6365億,所以第一季鴻海的雲端網路已經是超過消費智能了,鴻海目前估第二季還是季增及年增,我個人覺得鴻海一樣在觀望4月9日川普是不是真的敢向全世界課這樣的關稅,如果真的敢,鴻海及全球的經濟鐵定是會受到影響的,大家應該會覺得很奇怪,不論發生什麼事我對鴻海未來都相對樂觀,為什麼川普這一次課的對等關稅我會突然變悲觀,其實會這樣的原理很好懂,因為川普課這個就是極度不合理的,這種關稅只要課出來,不要說鴻海了,我敢和大家說,全球沒有一個企業能逃過的,鴻海今年獲利的成長很有可能就會被這關稅給吃掉了,也就是原本AI伺服器的獲利成長,結果被蘋果的獲利衰退給抵消,我個人覺得川普如果真的像4月2日這樣課,美國的科技業,品牌商都會受重傷的,大家記得一件事,100元的營收鴻海賺2.5元,蘋果100元營收賺40元,美國市場佔全球約三成的市場,只要關稅課下去,蘋果避不掉關稅的,不要說蘋果了,全美國的企業沒有一家避的掉,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了,只要鴻海沒辦法解決的事,那所有的代工廠都解決不了,會有這樣的事發生,那代表川普做了極度不合理的事,這種事會發生的機率就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