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外資群賣超台股10.49億,投信買超台股20.27億,自營商賣超台股39.63億,三大法人合計賣超台股29.86億,外資群期貨空單減少5100口,期貨留倉空單24285口,三大法人期貨留倉為多單3924口,今天台股成交2332.76億,上漲18.05點,漲幅0.08%,收在21298.22點,電子下跌0.61點,跌幅0.05%,收在1145.67點,金融上漲8.61點,漲幅0.41%,收在2109.23點。今天外資群期貨空單減少了5100口,一大堆散戶覺得四月二日要大審判日,覺得賣出去後就安心了,但外資群和這些散戶有著不同的觀點,外資群就是大舉的回補期貨空單,近三個交易日下來,外資群期貨空單減少了一萬兩千多口,一買一賣成交易,外資群回補的期貨空單就是散戶賣出的多單,等於是外資群近三個交易日買了一萬兩千口期貨多單,散戶買了一萬兩千多口期貨空單,從去年11月川普選上後,關稅及對等關稅就是三大法人最擔心的大事件,從去年11月到今天,外資群賣超了八千多億,三大法人賣超了一兆多,所以會害怕的外資群及主力早賣了,外資群及主力賣出的錢會一輩子放交割戶頭嗎?他們會永遠不進來股市玩短線了嗎?真的是不要傻了,外資群及主力就是會作多及作空,當川普關稅課下去後,散戶就會開始對股市下跌深信不疑,接下來就是外資群及主力開始回補持股的時候,當股市反彈一陣子後,止損或賣出的散戶有可能還會不爽的放空,而且一直很堅持的放空,最終股市就是一直漲,天天漲,漲不停,而且漲上去後還會在高檔整理幾個月讓散戶死心,最終再向上突破爆量上漲,散戶終於受不了回補空單或衝進來買,這時三大法人又準備作空了,股市就是在這種多空循環之間來回,散戶就是在這樣千篇一律的過程中把錢賠光。
鴻海主力籌碼分析,今天買超第一名的是美商高盛,買了1941張,第二名的是美林,買了1829張,第三名的是凱基台北,買了974張,第四名的是花旗環球,買了930張,第五名是元大,買了422張,今日賣超,第一名的瑞銀,賣了3222張,第二名的是台灣摩根,賣了1426張,第三名的是上海匯豐,賣了1345張,第四名是摩根大通,賣了1104張,第五名的是港商野村,賣了326張。
新聞說: 鴻海集團持續強化越南伺服器製造與印度蘋果AirPods、iPhone組裝能量,管理層今天表示,子公司工業富聯旗下鴻佰從新加坡斥資約新台幣7億7762萬美元長期佈局越南產線,也藉由印度子公司砸下新台幣10億7174萬元項蘋果採購生產設備,強化印度製造。鴻海指出,子公司鴻佰此次的增資對象為工業富聯在越南的轉投資企業Fuli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mponent ,廠址位於該國北江省,從公開資料來看,其商業登記的生產項目涵蓋製造主機板(電子元件)、伺服器與機箱(電腦與電腦週邊設備 )、網卡與網路交換機及接收器(通訊設備)還有顯示卡等產品。
A大回答: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中國以外的3C代工國家越南及印度,這些國家是中美貿易戰的受惠者,因為美國對中國課了很多的關稅,使得很多外資企業及台商到印度及越南設廠,這就能提供越南及印度很多的工作機會及外銷,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自然是會更願意和美國低頭,而且美國說對等關稅其實也不是很過份的事,美國進口印度及越南的關稅這麼低,結果越南及印度還對美國商品課相對高的關稅,這本來就說不過去,所以越南宣布3月31日晚間在網站發布的一份聲明:自2025年3月31日起,汽車、木材、乙醇、冷凍雞腿、開心果、杏仁、新鮮蘋果、櫻桃、葡萄乾等部分商品,將適用新的優惠進口稅率。聲明指出,部分汽車進口關稅將減半,液化天然氣稅率將從5%降至2%。冷凍雞腿的關稅將從20%降至15%,帶殼開心果的關稅將從15%降至5%,杏仁將從10%降至5%。印度政府消息人士說,正與美國談判貿易協議的印度為免被課對等關稅,不排斥在協議首階段對價值230億美元美國貨品調降關稅,占所有進口美國貨過半數、規模近幾年最大,因為越南及印度是會和美國低頭的,所以問題就不大,鴻海也在越南及印度又多投資產線及購買設備,昨天我說過,美國的人口佔全球約4到5%,總消費力道佔全球28%,所以鴻海並不需要所有的產能都移到印度及越南,鴻海只需要移三成產能到越南及印度就夠了,剩下的七成還是能在中國,台灣,墨西哥,美國,歐洲等國家生產,當然主要蘋果產品還是在中國生產,伺服器及AI伺服器就是在墨西哥,美國,越南及台灣生產,如果鴻海所有的產能都在中國,歐洲,俄羅斯及中東,那我認為就會很危險,畢竟這些國家不一定會甩川普,大國之間是需要博弈的,鴻海出口到美國的手機,電腦,筆電,平板等,一定就不會是在不甩川普的國家,有一些人一直擔心鴻海會因為關稅賺不到錢,到底是有多傻多天真,只要沒有代工廠能辦得到,那品牌廠就無法殺價,我這樣說好了,你要鴻海賠錢代工銷往美國,那鴻海就說不要,蘋果及品牌廠能去找廣達,緯創,仁寶,和碩,立訊,英業達試試,這些代工廠鐵定也辦不到的,只要鴻海代工會賠錢,其他二線及三線廠鐵定也會賠錢,所以鴻海根本不可能賠錢幫品牌廠組裝,對組裝廠來說,最大的成本是工人,這些工人是能動態調整的,鴻海不招人就沒事了,鴻海不像面板廠,記憶體廠這樣,不生產的話會有面板廠及記憶體廠需要大舉的折舊,一些散戶連這種簡單的事都搞不懂就在那看衰鴻海,我也是不懂在看衰啥意思的,我個人認為對鴻海唯一有影響的僅在於,因為沒有人能辦得到很便宜的組裝,所以品牌廠一定要把成本轉嫁給美國消費者,當價格上升後,會使得銷量下滑,這是唯一需要擔心的,而不是像一些散戶在那用關稅25%,鴻海毛利率6.3%,然後鴻海會好慘,真的就是愛說笑,當川普關稅真的造成經濟衰退後,FED就會降息,全球政府及央行也會降息及推出刺激方案,所以不用常常在那末日理論,這個世界會一直運行的,很多大事件單純就是三大法人,主力及空方為了騙走散戶手上錢而去誇大的,只是很多散戶因為自我心理面不健全,不然就是資金有弱點,就很常會中這種幼幼班的招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