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時,台股指數在18218點,台股總體融資餘額為2822億,融券餘額為48.4萬張,那時市場信心爆棚,一些討論區的少年股神們都在貼自己2021年大賺了多少,以2021年股市漲了3486點,漲幅23.66%,加上2021年台股的平均股利率4~5%,市場差不多就是賺了三成,2020年台股上漲了2735點,漲幅22.8%,加上2020年台股的平均股利率4~5%,差不多也是三成,2020~2021年來下,台股上漲了6221點,2019年台股也漲了2269點,漲幅23.33%,加上2019年台股的平均股利率4~5%,也差不多快要三成,台股從2018年底的9727點漲到2021年底的18218點,差不多漲了快一倍,這三年漲了一倍的情況下,就造就了很多的少年股神,尤其2020年發生了COVID-19,全球印鈔票,央行降息,台幣定存利率僅剩0.8%,很多台灣人解了定存衝進股市,在2020~2021年這兩年,台股很多投機股,小型股都在亂漲,在2021年底時,台股的三年線為13314點,指數為18218點,如果在2019~2021年平均的資金再投入,差不多就是平均賺了4904點,也就是36.83%,再加上近三年的台股股利率12~15%,所以差不多一般人平均就是賺了五成,這是一般人的平均報酬率,不包括買進賣出的手續費及交易稅,在今年大盤跌到最低13950點時,差不多近三年的人就把賺到的錢全數賠掉,僅賺到台股配出的股利率12~15%,很多短線買來賣去的人,他們不會領股息,所以自然不會有這12~15%的報酬,加上有穩贏的券商及政府,光政府的證交稅,三年來收了5000~6000億,券商有一些有打折,所以可能也收入4000~5000億,這些就是從短線客及當沖客身上得來的,今年台股下跌到三年線的13950點後,很多人會說把近兩三年賺的都吐回去,這就是很正常的事,這是很科學的,沒有什麼好奇怪,單純就是使用了統計。散戶也很有趣,年初時看融資餘額還有2822億,到了八月時,融資餘額僅剩1899億,少了近1000億,融券從年初的48.4萬張,到八月底增加到60.4萬張,目前台股的指數是15036點,從這裡就知道一件事,一些在大多頭常常說跌到哪兒他就押身家,他就買的人,其實跌下來時,都是站在賣方,更有趣的一點是,跌下來後,他們還是死命的放空,如果投資人是理性的話,那應該在18218點時融券餘額要是最高的,跌到13950點後,融券餘額要是最低,結果投資人在13950點開始空,台股漲了1000點了,融券餘額從51萬張增加到60.4萬張,這些散戶放空的點是近三年的平均成本,這個位階中線其實是必勝的,結果散戶竟然從13950點開始一路的向上空,這就是傳說中的不服氣,一直漲就一直加空,不但之前三年上漲賺的在跌到13950點賠光後,又在13950點開始放空,所以指數15000點,比三年前的9727點高了五仟多點,再加上三年12~15%的股利率,結果散戶竟然現在是可以賠錢,如果你三年前找到一檔好股票,資金再投入,現在的均價就會在三年線的14300點,還賺了700點的指數差價及12~15%的平均股利率,看完後,大家就能了解,為什麼股市贏家大部份都是中長線價值投資的人,因為散戶在資金再投入時會拉高均價,而且三年下來會付出太多的交易稅及手續費給政府及券商,最終台股下跌到三年線時,散戶又憑感覺的看市場氣氛很差,中國在軍演,然後無腦空,一直空,拼命空,最終三年的台股經濟成長果實,他們就一丁點也沒有享受到,而且還賠了一屁股。
今年以來漲幅前五名,第一名遠傳,漲幅17.03%,第二名華南金,漲幅9.91%,第三名合庫金,漲幅8.64%,第四名上海商銀,漲幅8.15%,第五名中華電,漲幅4.72%,跌幅前十名,第一名南電,跌幅57.34%,第二名聯詠,跌幅54.08%,第三名力積電,跌幅51.97%,第四名萬海,跌幅45.84%,第五名聯發科,跌幅39.75%,第六名瑞昱,跌幅39.31%,第七名友達,跌幅39.08%,第八名聯電,跌幅35.15%,第九名國巨,跌幅32.64%,第十名南亞科,跌幅31.88%,今年以來大盤下跌17.47%,0050下跌17.87%,台積電下跌16.1%,鴻海上漲3.85%,以今年來大盤下跌17.47%來看,下跌五成多的重量型權值股有三檔,跌四成多的有一檔,下跌三成多的有七檔,跌兩成多的有七檔,重量型權值股都能這樣下跌了,一些中小型股,投機股,題材股,熱門股一定就是跌更誇張,之前我說過,一般人資金無法滾大的原因在於,他的薪資、獎金,股息,獲利是一直累積下來的,100萬第一年賺20%等於20萬,薪資、獎金存30萬,第二年開始就有150萬,如果再賺20%,那就是賺30萬,薪資、獎金存40萬,這樣就會有220萬,第三年再賺20%,那就是42萬,薪資、獎金存50萬,那就是312萬,因為工作薪資、獎金會愈來愈高,所以每年愈存愈多也是合理的,如果第四年你賠了30%,那就是賠了93.6萬,前三年你賺了20萬,30萬,42萬,等於92萬,結果第四年只要賠個30%,你就把錢全部吐回去,這就是一般人無法持續獲利的原因,一般人會以為自己前面三年賺了20%,20%,20%,這樣等於60%,第四年賠30%,那還賺30%,其實第四年你賠30%,你就已經倒賠了1.6萬回去了,等於前面三年都打水漂,這種賺20%及賠30%都算很常見,一般散戶喜歡買飆股,小型股,一年賺1倍的,下跌時賠個70~80%,其實也不會好到哪,我一樣用上一個例子,第一年本金100萬,賺了1倍,存了30萬,第二年開始就有230萬,第二年再賺一倍,薪資、獎金存了40萬,第三年開始有500萬,第三年再賺1倍,薪資、薪資存了50萬,那你就會有1050萬,第四年賠80%,那等於僅剩210萬,你以為前三年賺了300%,第四年賠80%,這樣還賺220%,其實你四年下來僅賺了10萬,這也是為什麼巴菲特一直在那說,投資要記住三件事,第一件是不要賠錢,第二件事是不要賠錢,第三件事是記住前面兩件,因為愈到後面,你投入的金額愈大,只要賠一年,賠的幅度只要和之前賺到幅度差不多,你就會受重傷,有人說,A大提的例子很極端啦,不可能會發生,大家還記得2019~2021年台股的漲幅吧,分別是23.33%,22.28%,23.66%,今年七月中時,大盤下跌到13950點,大概就是跌了20%左右,近三年半下來,如果你不要動,選到有價值的公司,你在七月中的三年線還能賺三年累積股利率12~15%,如果你三年半下來買來賣去,付了一大堆的手續費及交易稅,差不多今年七月中,你已經賠的差不多了,就和我上面提的例子差不多了,有一些人很天真的用本金1000萬,然後三年多下來完全沒有買,這是不符合真實的情況的,除非你是退休族,已經有一筆大資金,每個月,每一年不會有新的資金再投入,就能用別的方法算,但大部份進股市的人,一定都是資金再投入,今年以來,跌三成以上的重量型權值股就有11檔,台股的中型一百成份股,一定更多跌超過三成的,所以平常你會聽到很多人在那說,近幾年賺的錢都賠回去了,有一些人還倒賠,這就是很合情合理的,尤其是一些新手及菜鳥,每天殺進殺出,上漲賺一點,下跌賠整段,這種人會比上面的例子更快賠光,股市中只要有穩贏的券商及政府,這時你的功力如果不強又愛頻繁交易,那賠錢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這一周重量型權值股漲幅前五名,第一名聯電,漲幅4.98%,第二名聯發科,漲幅4.98%,第三名友達,漲幅4.49%,第四名長榮,漲幅3.87%,第五名研華,漲幅3.5%,跌幅前十名,第一名聯詠,跌幅6.6%,第二名統一,跌幅6.53%,第三名廣達,跌幅6.5%,第四名國巨,跌幅5.56%,第五名第一金,跌幅5%,第六名亞德客,跌幅3.18%,第七名力積電,跌幅2.98%,第八名遠東新,跌幅2.47%,第九名台塑化,跌幅1.66%,第十名統一超,跌幅1.41%,這一周大盤上漲0.24%,0050上漲1.27%,台積電上漲1.38%,鴻海下跌0.92%,這一周在國安基金及八大官股的護盤下,大盤在平盤附近,護指數最好的標的就是大型權值股,例如台積電、鴻海,台塑四寶,電信股,很多大型權值股已經跌到和淨值差不多了,這些個股要再下跌很有限,但有一些大型權值股的股價距離淨值還很遠,這些個股在2020~2021年漲翻天,都是幾倍的在漲,今年以來下跌了3~5成,只要跌到7~8成,就符合我上面提的,連續三年,每年都給你翻倍,只要在第四年下跌個八成,你之前賺的就全部吐回去,而且不要忘了手續費及交易稅,很多人看不起鴻海,但鴻海的三年線在95.42元,如果你是三年半買到的,會賺到四次的股息,分別為4元,4.2元,4元及5.2元,目前的股價108元,你透過薪資、獎金,股息再投入,你的成本就會在三年線的95.42元,你就是賺了17.4元的股息,還賺了12.58元的差價,合計就是29.98元,差不多就是31.42%左右,這一定比你在那買來賣去更安全及行的通,重點是,目前鴻海淨值100元,4~7月已經過完了,又賺到了3.1~3.3元隱含在公司中,還沒有列到財報中,想要讓你賠錢,除非鴻海跌回90元以下,鴻海淨值都100元了,隱含淨值都103.3元了,想要長期的跌回90元以下,那是痴人說夢話,持有愈久,你能賺的更多,有人說,為什麼我不是用三年線的95.42元減掉股息17.4元呢?這樣就得到80元以下才會賠錢,因為不一定所有的部位都領到四次息,所以我保守一點,就用平均5元多來算,其實是要比90元以下低很多你才有可能賠錢的,未來你投入的張數夠了後,你不再投入,這時你持有的部位,每過一年成本就會降10%,我用的是持續再投入的嚴格算法,只要你投資的是有價值的公司,佈局完後持有愈久,你賺愈多,風險愈小,在過程中,你也不會像一些人投資個四年遇到個跌30%就把獲利吐回去,以投資鴻海來說,你要把鴻海近三年半賺的吐回去,股價要長期的在90元以下,以目前鴻海的淨值及獲利能力,股價低於100元都有難度了,不要說低於90元,而且是長期低於90元,如果鴻海股價低於100元,那你買到,只是讓你的成本更低罷了,一些成長股那樣,淨值30元,股價600元,跌到300元後,這時跌五成了,還是能再跌個200元,重點是從600跌到100元後,因為淨值僅有30元,也不一定會漲回600元,持有這種沒有價值的成長股,時間就不會是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