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鴻海的月線為106.24元,季線為107.96元,半年線為109.71元,年線為106.88元,這就意謂著,投資鴻海的投資者,不論是近一個月,近一季,近半年,甚至近一年,成本都會在106~110元附近,如果你的成本比這個高,代表你的資金配置有問題,有一些人資金配置有問題,但他的本業現金流或是生錢能力很強,就算資金配置沒有配置好,一開始進來的價格點不好,在股價120~130元就一口氣買光了,但因為太會賺錢及找錢了,所以在近半年又持續的在100~110元加碼,最終成本還是能夠拉到均線上,我記得之前我說過,我在2019年3月底剛買進鴻海時,我佈局了半年,所以成本佈局在當初的半年線,到了2020年時,我已經把要投資的錢都買光了,但是我還有本業的薪資,獎金,公司配給我的股票賣到得到的資金,股息,信貸,所以我又買了一整年,在2020年底時,我當年度買進鴻海的成本就在年線左右。
大家可以看到,2020年整年,鴻海的季線,半年線,年線都在80~83元之間,所以2020年我佈局到鴻海的成本就會在年線上,這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神技,就是新資、獎金,公司給的股票換現金,鴻海配出來給我的股息,信用貸款…等,分批的投入,最終就得到了年線的成本。
2021年當鴻海漲到100~120元這位階時,我僅剩下薪資、獎金及股息能再投入,投資的資金就變比較少,加上鴻海來到100~120元這位階,所以能買到的張數也是比2019年,2020年少,我舉這個例子的原因,不是要和你說我的成本多低,而是我舉我資金配置的方式給你看,你不要每次都是在氣氛很好時才在那一次全買,聽到covid-19爆發,中美貿易戰,中國限電,fed升息,共機繞台…等,你就殺出去,不然就沒有錢能再買,如果你佈局的時間愈短,你佈局到的均價就會愈極端,不一定是很高,也不一定是很低,我也不會事後諸葛的說,如果我在2020年3月時,把所有的資金都在65.7元買進,用信貸,股票質借,向父母借,向同事借,融資,股票期貨,權證…等全買,我就發財了,這種事是不切實際的,當你在2019年三月底買進時,你不會知道2019年12月底中國會爆發covid-19,2020年3月鴻海會跌到65.7元,你也不會知道台灣能撐到2021年5月才爆發本土covid-19大量確診,鴻海股價會從134.5元跌到96.5元,當你在投資時,你只會知道公司是否有價值,公司基本面好不好,產業前景有沒有看好,剩下的變數,你就不需要幻想你會提前知道了,如果你能知道這些變數,你就去買大樂透就行了,100元就能賺幾億,就不用浪費時間來股市中投資了,所以資金配置是平均你的成本最好的方法,如果你是今年進來佈局鴻海,你的成本高於110元,你就要想辦法找錢去把自己的成本降到110以下,不然你中長線投資的第一年就是會輸別人,這就是因為自己資金配置沒有做好,如果真的沒有能力找到錢去平均自己的均價,那你至少會有時間吧,以鴻海一年能賺10元左右,你的成本如果是120元,目前半年線約110元左右,那你就多花一年去化解風險吧,這一年你就不要和別人去嘴什麼了,一年後,當你遇到新的投資者,你的立足點就能和他們一樣了,下一次,你就會去做好資金配置,我知道資金配置不容易,我也是花了很多年才能克服這障礙,這就是股市,想要當一個成功者,你就要透過去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弱點後,你才能是贏家,股市的人生也很長,如果你25歲進股市,台灣人平均能活到80歲,你能投資55年,你也不需要擔心浪費了一年或兩年。在二十年,三十年你成功後,你再往回看,你會發覺一開始你因為犯錯而損失的錢是多微不足道,只要你有本事正確的一直投資下去,最終就會像巴菲特那樣,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資產,都是在五十歲以後才賺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