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2年4月10日 星期日

4月10日!從成長股股價崩跌教訓中學股市經驗!本文



這一周漲幅前五名如下,第一名的玉山金,從33元漲到34.85元,上漲5.61%,第二名豐泰,從192元漲到200.5元,上漲4.43%,第三名是第一金,從28.5元漲到29.5元,上漲3.51%,第四名是合庫金,從29.65元漲到30.55元,上漲3.04%,第五名是兆豐金,從43.1元漲到44.35元,上漲2.9%,這一周大部份都還是集中上漲在金融股,在大盤下跌1.93%的情況下,金融股還能這樣全面的大漲,那代表有一些個股是會跌的更慘的,這一周0050下跌1.75%,鴻海下跌1.44%,台積電下跌2.79%,很明顯台積電下跌的幅度就是比大盤及0050重,台積電佔大盤3成的比重,佔0050近5成的比重,只要台積電下跌,通常大盤及0050都會下跌,這一周跌最重的是矽力-ky,從3315元跌到2835元,下跌14.48%,第二名是大立光,從1860元跌到1660元,下跌10.75%,第三名是聯發科,從900元跌到840元,下跌6.67%,第四名是聯詠,從427.5元跌到403元,下跌5.73%,第五名是聯電,從52.9元跌到50元,下跌5.48%。
 今年以來漲幅前五名如下,第一名的兆豐金,從35.55元漲到44.35元,上漲24.75%,第二名的玉山金,從28.05元漲到34.85元,上漲24.24%,第三名第一金,從24.5元漲到29.5元,上漲20.4%,第四名合庫金,行24.45元漲到30.55元,上漲20.04%,第五名華南金,從21.2元漲到25.1元,上漲18.4%,今年以來,投資者因為預期心理,覺得FED要升息,金融股會發大財,所以資金都往金融股堆,未來金融股的獲利如果沒有提升,或是投機氣氛退散,就會出現很大幅的修正,有一些人不信邪,那我們就來看一下,過去兩年漲很兇,那時也是拼命漲的一些個股,今年以來跌最多的矽力-KY,從5025元跌到2835元,下跌43.58%,跌第二名的是大立光,從2465元跌到1660元,下跌32.66%,跌第三名的是瑞昱,從580元跌到407元,下跌29.83%,跌第四名的是聯發科,從1190元跌到840元,下跌29.41%,跌第五名的是聯詠,從539元跌到403元,下跌25.23%,跌第六名的是聯電,從65元跌到50元,下跌23.08%,有一些人買到了聯電,近兩年遇到COVID-19,使得8吋廠異常的缺,聯電近兩年也沒有做什麼事,股價就從15元漲到72元,這時他就會自覺天下無敵,其實這種人賺錢也僅是曇花一現,他看不出來公司賺到錢是因為競爭力還是因為一時的缺貨,之前像航海王,他看準了航運因為疫情會大缺,也重注的去買,去年就高歌離席了,賺的盆滿缽滿,跌第七名的是萬海,從198.5元跌到154元,下跌22.42%。

一些人會說,A大一直分享鴻海,是不是沒有能耐去分享別檔,其實會這樣想,代表你太嫩了,學知識要看通,看透,很多事你要懂的舉一反三,我分享鴻海的股市常識及知識你能套到任何一檔股票中,如果你不信,我把近一年來跌最兇的七檔分享一下,當初我一直和你說,投資鴻海你之所以穩贏的原因在於穩定獲利,獲利有續航力,穩定配息,股價距離淨值不能太遠,具競爭力,只要你讀通這幾句話,今年以來跌最兇的七檔,你百分之一百不會去碰,也不要說跌最兇的七檔,跌最兇的無數檔,你用這幾句話,你都不會去遇到那些股票,首先看一下矽力-KY的淨值,目前淨值251元,當股價在5025元時,矽力-KY的淨值僅有251.5元,股價距離淨值差了4774元,股價淨值比20倍,這是什麼鬼股價,還有人敢去買,真的是不可思議,但大家不要懷疑,有一些半調子說投資ETF很安全,買ETF很聰明的,你還是得來看一下到底是誰會去買,包括如下,元大台灣卓越50、國泰台灣5G PLUS ETF、中國信託臺灣ESG永續關鍵半導體ETF、摩根新興科技、元大高科技、瀚亞外銷、富邦台灣釆吉50、瀚亞菁華、第一金臺灣工業菁英30ETF、元大新主流、元大全球未來關鍵科技ETF、摩根中小、富邦台灣科技指數、新光臺灣全市場半導體精選30ETF、日盛高科技、元大全球未來通訊ETF、元大摩臺、元大台商收成、兆豐臺灣藍籌30ETF、富邦台灣摩根、元大台灣電子科技,你沒有聽錯,就是這麼多基金及ETF會去買,這些基金及ETF買的標準是什麼呢?其實標準不同,有的是因為矽力-ky市值高,所以就要進到元大台灣五十成份股,富采50,摩台基金…等,這些就是股價炒高後,市值變大,ETF及基金公司就非得去追,有一些是就靠主題式,ETF及基金公司也會去追,未來減碼的標準是什麼呢?不要懷疑,當矽力-KY股價下跌,市值變低,那些基金、ETF就會去減碼,這些ETF、基金愈是減碼,股價就愈是跌,股價愈跌,基金及ETF就愈減碼,這就是助跌的過程,之前矽力-KY在上漲時,就是愈漲,ETF及基金就愈買,現在就很多什麼都不懂,覺得ETF很安全的韭菜去買單,他們也不會知道ETF原來是這樣玩的。

接下來看大立光,淨值1062元,在2019年時,淨值942元,股價5000元,股價距離淨值差了4058元,以2019年大立光能賺210元,以這樣賺錢的速度,未來20年的獲利都被拿走了,結果2020年獲利從210元變183元,如果大立光股價不跌的話,那獲利變被拿走22.17元,到了2021年大立光賺140元,如果股價不跌的話,那獲利被拿走29年,這就是我常說的,如果你使用本益比會遇到的問題,什麼一年賺100元,本益比20倍,所以要值2000元,結果淨值才100元,接下來的19年如果每年都賺100元,那就是正常的,如果未來獲利有個閃失,股價就跌到你懷疑人生,如果你聽懂了我說的,獲利穩定,獲利有續航力,股價不能距離淨值太遠,我相信你跟本不會去買大立光,這樣的公司跌再多,也和你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大立光之前在6000元時,也是股王,當然也是被ETF、基金買上去的,當大立光股價下跌時,這些ETF自然也會跟著殺出,包括有,元大台灣卓越50、國泰台灣5G PLUS ETF、中國信託臺灣ESG永續關鍵半導體ETF、摩根新興科技、元大高科技、瀚亞外銷、富邦台灣釆吉50、瀚亞菁華、第一金臺灣工業菁英30ETF、元大新主流、元大全球未來關鍵科技ETF、摩根中小、富邦台灣科技指數、新光臺灣全市場半導體精選30ETF、
日盛高科技、元大全球未來通訊ETF、元大摩臺、元大台商收成、兆豐臺灣藍籌30ETF、富邦台灣摩根、元大台灣電子科技…等,當初大立光被這些ETF助漲上去,接下來股價下跌也是被這些ETF助跌下來,這時有人會說,那ETF及基金不都是追高殺低嗎?這不是散戶特有的屬性嗎?你能得到這樣的結論,算是很聰明的,這些ETF及基金的行為和散戶沒有什麼差別,他們這樣做的好處在於,反正大立光跌了,我賠了,別人也賠,主管檢討時,就能和主管說,別人也有大立光,他們也賠了不少啊,那為什麼要追漲呢?因為大部份的ETF、基金都去追大立光時,大立光從幾百漲到六仟,這過程中如果你的ETF、基金中沒有大立光,那績效就會比別的同行差,你就會被主管檢討,當初的國巨,航運股,其實都是一樣的道理,這就是那些買ETF人覺得安全的標的,看了我冷汗直流。
接下來看一下瑞昱,在2021年第二季股價505元時,淨值僅有57.57元,這時會有人問,奇怪,大部份的ETF、投資人,主力,法人都是傻子嗎?為什麼他們要這樣去追呢?原因在於成長兩個字,上面的矽力-KY、大立光道理都一樣,這類公司都是獲利會逐季的一直成長,以瑞昱為例,2018年第二季賺1.97元,第三季賺2.78元,第四季賺2.16元,2019年第一季賺2.71元,第二季賺3.63元,第三季賺3.78元,第四季賺3.23元,2020年第一季賺3.21元,第二季賺3.98元,第三季賺4.92元,第四季賺5.15元,2021年第一季賺5.98元,第二季賺8.43元,第三季賺9.57元,第四季賺9.02元,一路獲利一直成長,股價就一直漲,當股價一直漲,ETF、基金,散戶,法人就一直追,股價就愈漲,大家不要懷疑,瑞昱有26檔ETF及基金持有,共持有9608張,有人會說,9608張也沒有多少啊,如果你這樣想,你就天真了,瑞昱股本51億,有2%就是被這些ETF及基金買走了,當瑞昱獲利開始衰退,股價開始下跌,這些ETF及基金就開始助跌了。

再來看一下聯發科,股價在1190元時,淨值271元,沒有像矽力-KY這麼誇張,但股價距離淨值也差的很遠,有一百多家的ETF及基金持有聯發科,股價一樣會被助漲及助跌,獲利情況就和上面的成長股一樣,獲利一路的向上成長,從2020第一季賺3.64元,第二季賺4.58元,第三季賺8.43元,第四季賺9.37元,2021年第一季賺16.21元,第二季賺17.44元,第三季賺17.93元,第四季賺19.03元,獲利一樣是一直的向上成長,外資,法人,主力,散戶追價,ETF、基金再助漲,股價最終就和淨值差到918.5元,這種未來獲利早被拿走的公司,當FED要升息,要縮表,遇到戰爭,疫情時,當然就是修正的最兇,股價上漲是由資金堆出來的,只要淨值距離股價太遠,未來都是有機會被修理的,會去買股價距離淨值太遠的人,那代表未來的獲利都給別人,風險你來擔,這種投資行為是蠻蠢的。
再來看一下聯詠,股價575元時,淨值75元,一樣是從2020年第一季開始獲利一路成長,完全就和聯發科一樣的模式,這種就不需要再重複的再看一遍了,和聯發科一模一樣。
再來看一下聯電,股價在65元時,淨值僅有22.51元,獲利是從2020年第一季,疫情造成8吋晶圓很缺,接下來價格就隨聯電開了,不然以前和台積電比技術,就是被壓著打,打到股價一直在淨值以下,今年初聯電在法說會上說未來8吋晶圓會回歸正常水位,當聽到這話時,就該有警覺了,我說過,靠疫情一時賺到的錢,那個是持續不了多久的,技術輸台積電,就不是產業的龍頭,未來別人看好賺,就會搶進來做,擴充產能,賺很多錢的日子就不多,之後股價又會回到和淨值附近的水位,現在還沉浸在聯電十年磨一劍,股價上看一百元,未來跌回去淨值時,就會夢醒了。
最後一檔看萬海,股價在321元時,淨值33.94元,因為疫情造成航運奇缺,塞港,這時就隨便這些航運公司隨便開價,但隨著歐美選擇與病毒共存,人類恢復相對正常的活動,近兩年航運公司賺了大錢,又積極的買船及造船,我說過,只要很好賺的錢,一定會有人進去賺,不然就是原本賺錢的公司,手上資產變大了,想要透過手上的資產去擴大產能,這些航運公司賺到的錢沒有全配,一部份就是拿去再擴充產能,所以在不久的將來,供給會持續增加,價格就是開始下降,這才是真實的世界,當股價距離淨值太遠,未來獲利被拿走20年,但公司有沒有能耐再去賺20年,那是一個大問題,在上漲的過程中,外資群追,法人追,散戶追,主力追,一些公司也跑來湊熱鬧,如中環,台驊,當股價上漲時,ETF、基金又會來助漲,之後股價下跌時,ETF及基金又會來助跌,看到ETF的行為後,還會說ETF很安全,我也不知道要和你說什麼了,有一些ETF是很有良心,一開始也是很值得買,後面一些出了主題式的,去追瘋狂價的,那些ETF就是在割韭菜,一般買ETF的人就是看不懂個股基本面,他們是不可能點進去ETF的持股明細,看他們買的ETF持有什麼股票,那些股票的價格合不合理。
有一些人說買ETF比買一檔股票安全,這種人就是什麼都不懂,當你買了0050時,光持有台積電就5成了,幾乎就是投資同一檔了,持股前三名就有57%,持股前10名就持有69%,持股前20名就持有81%,持有ETF,你是不會自己按比例去買嗎?還要付管理費0.43%給券商,有一些主題式的ETF,裡面塞了一大堆在瘋狂價的,一些買ETF的人也不會知道,就知道一張ETF只要一萬五,就能投資元宇宙,電動車,半導體,未來科技,ESG,5G,AI…等,當你啥都不懂時,你就有可能買到這些ETF,那些說ETF很安全的,股票及ETF都要視情況,你還是要有基本的分析能力,去看出哪些公司值得投資,貴不貴,而不是無腦的說ETF好棒,買到ETF好安全,覺得別人買一檔公司好危險,當你了解鴻海後,鴻海是由幾百家公司組出來的,誰在和你一家公司,這事情也不是一些買ETF的人能懂的事,如果不想要學習,那就每年付0.43~1.87%的管理費給ETF公司,運氣好買到有良心的ETF,運氣不好就買到一些追瘋狂價的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