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分享了一些投資ETF的問題在哪,就會有一些投資ETF的人不服氣,覺得自己多有錢,買了多少張的ETF,可以四處去分享自己的投資經驗,結果一個連自己組投資組合都辦不到的人,到底從他身上能學到什麼東西呢?當你有1000萬,5000萬,1億,如果你買0050,那每年會被吸0.43%,買0056一年會被吸0.66%的管理費,以投資1000萬來說,一年就被吸血4.3~6.6萬,資產有1億的話就是被吸43~66萬,當這種人說自己很厲害,這就是說給鬼聽的,有時間去分享一些買ETF的經驗,結果連自己去組投資組合都辦不到,當你的資金愈大時,你就愈不能懶惰,別人省一分錢,就等於是多賺你一分錢,時間一久,複利的威力是很恐怖的,投資鴻海一年資產能增10%,這種投資標的是直接買公司股權,沒有人會再去吸你的血,有一些可能就是券商,ETF的發行業務,他們想要去推廣ETF,所以會去顛倒是非,他們希望無知的散戶去買很多的ETF,最好手續費要賺一筆,每年還要固定的吸管理費,很多的基金經理人,他們基本上都不會自己去投資的,說好聽一點是怕有內線交易的嫌疑,其實是自我心理面還不到位,股市是公平的,今天你是本科的也好,不是本科的也罷,人的心都是一樣的,當你把錢投入股市中,你的人性弱點就會全部攤開在陽光下,金融從業人員也是會有家人,有父母,也會是在股市波動時對他們發難,大部份金融業的人士,他們求的就是穩,風險小,所以只能買買基金,買買ETF,一些大言不慚的基金經理人,賺了一大堆散戶的手續費、交易稅才致富的,這種人能和你分享什麼有用的投資理財知識,A大的影片及文章常常會得罪一些金主,大家有看過一些財經作家就知道,他們會常常去接業配介紹給粉絲買ETF、買基金,這等於就是割粉絲們的韭菜,最後他再一句,他至少賺到錢有做善事,我是不懂這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窮人愈來愈窮呢?因為有錢人會去收買稍微有一點知識水平的人,窮人只會酸,只會嗆,覺得別人都是欠他的,覺得這個不好,那個不好,最好是錢能從天上就掉下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找不到真正能教懂他們投資、理財的知識。
有一些人一輩子都無法去接受金融工具的知識,其實金融工具就是你去了解,未來你總是會用到,當你要買房子時,你會去房貸八成,當你要創業開公司時,你會去貸款創業基金,有一些人會辦一大堆的信用卡,有人會去信用貸款買房子,有人會用股票質借買房子或創業,這種金融工具就是一種工具,這種工具只有適不適合,沒有好不好,我認識很多比較有錢的人,他們會借錢來蓋太陽能廠,借錢來擴充產房,借錢來買房,如果你一開始規畫的好,這一些事就是加速致富,如果你亂用,那就是加速你破產,有一些窮人一輩子都無法踏出這一步,他們會覺得使用金融負債罪該萬死,其實如果你什麼都不懂,你用不用金融槓桿你都得死,很多散戶每天在那當沖,權證,期貨,他們沒有使用槓桿,但這行為就是找死,每個人一生的時間都是一樣,為什麼有人可以比較快的致富,有的人一輩子工作,還是窮一輩子,這就是知識問題,當有錢人使用槓桿去向銀行貸款,然後蓋了太陽能發電設備,然後發電賣回給政府,保證7~10年回本,結果他就去向銀行借了幾千萬,然後直接蓋太陽能廠,讓電廠去支付利息,後面十年後開始回本每年賺幾百萬,如果一個人靠著勞力做了十年,只要在第十一年你沒工作,你就沒有收入了,那有人說投資蓋廠穩賺的嗎?穩不穩賺這就是你初期要花時間去研究的事,不會有天上掉餡餅這件事,當你研究好後,這是一個十年計劃,當你十年後成功,別人就會覺得,你怎麼可以每年平白無故的賺幾百萬,當你在抱怨或羨慕時,那請問你十年前在幹嘛,為什麼你不去評估投資策略,為什麼不去冒點險,我常常聽到新聞上說郭董今年股息近百億入袋,郭董持有鴻海都幾十年了,別人幾十年前在佈局時你在幹嘛,郭董當初在開槓桿,然後把公司開在土城旁,一出事要抓去關,方便會客時,你在幹嘛,當你選擇了安全,安逸的事情時,你就不用去抱怨或羨慕別人賺好多錢,哪一個很年輕成功的人,年輕時沒有冒過幾次險的,如果你想要安全,那你可以平凡一生,不要去說別人評估過後做金融負債是很不智,有一些人這一輩子就僅會投資ETF,而且還不敢全買,這一輩子成就就是這樣,賺得到什麼大錢嗎?賺不到,會因為什麼風險出局嗎?也不會,就是餓不死,也富不起來,當你了解有不同選擇可以去選時,你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去選,有一些年紀大一點的,七十歲了,其實你就不用為了自己的兒女去拼,讓兒女們自己去拼,他們奮鬥的過程是自己老的時候的回憶,你只需要告訴他們有什麼選擇,讓他們有充足的知識,我常戲稱,三十幾歲的年輕人,你不拼是魯蛇,拼不過也是魯蛇,拼過了你就發覺別人羨慕你是成功人士,當你要去拼時,你要有充足的知識,了解自己在做什麼,評估自己想要什麼。
我舉過我同事的例子,他年紀33歲,目標40歲想要不做現在的工作,想要有1000萬然後換跑道,我和他說,有目標是很好,那你打算什麼做,他手上有兩三百萬現金,一個月薪資4萬2,一個月花一萬,房租八千,一年存不到20萬,給他七年,了不起就是存140萬,在投資方面,他把兩三百萬放定存,一年利率1%,然後拿十萬買兩張群創或一張國泰金,然後每天盯盤,為了盯盤,每天工作效率不好,天天被主管盯,然後就愈不想上班,他每天都只能活在痛苦中,他有了目標,但他缺知識,後來我告訴他我投資的鴻海,我確定基本面,產業面很好,是一檔價值投資,200~300萬可以買30張左右,那時股價70~80元,一年資產增10%,一年能多20~30萬的股息,七年能多140~210萬,加上他工作存的140萬,這樣能有280~350萬,這樣七年後他還是只有280~350萬,那怎麼辦,他很想要突破,這時我和他說,有看有人有去做個人信貸,股票質借,後面他都裁了,再向媽媽借了100萬,總共買了85張,在兩三年過去了,今年股息可以領44.2萬,七年後鴻海能從淨值80元變到115元,他能領到440萬,似乎己經滿足他的需求了,後面他也不盯盤了,專心上班,工作表現的比較好,老闆滿意給他加一點薪,這樣再五年後,他可以達到1000萬的目標,這就是有沒有知識的差別,那有人說,這樣槓桿不是有風險嗎?向媽媽借的錢,也不會斷頁,信貸借的,只要有工作,每個月還款,也不會有問題,因為他中長線投資後,也沒有在盯盤了,每天很專心工作,老闆黎他都來不及,哪有可能開除他,股票質借的部份,可以隨著每年領到股息再買股票增加維持率或是直接把錢拿去還增加維持率,這就是叫在你想要的目標去冒風險,這總比會和他說,你就買0050,這樣好安全,重點這就不是他要的,如果他沒有知識,他就覺得只能買0050,買0056,每年還要被吸血0.43~0.66%,有一些人從不去了解這些事,單純就覺得槓桿該死,我只能說,這單純就是知識,能給更多選擇的知識,想要拼,那你就拼,不想拼,你就多花五年,十年工作去存,這對沒有什麼對或不對,拼贏的,四十歲就換去他想要做的工作,我個人覺得,以我同事現在專心的在工作,也許再幾年就能升到好的位置,那時他也不會說有1000萬就要換跑道,單純就是改善了他盯盤的壞習慣,讓他專心工作,在工作的同時,他覺得自己的目標的在前進,就會很開心的工作,當開心的工作,最終本業表現就愈來愈好,本業就愈多,也許他四十歲後,1000萬對他來說就又變小數目,他從此之後的目標就因為有知識能有更多的選擇,這總比一些這輩子都覺得金融負債很危險的人好,覺得很危險,然後他貸款八成去買房子,我是不懂買房子貸款八成是比較安全就是了,房價跌了,你失業了,要換工作了,你那房子不是一樣是風險嗎?有一些事就是看人,看情況,沒有什麼決對的好或不好,方法知道了,工具知道了,想怎麼用,那就自己評估,至少你知道自己有什麼選擇,而不是無知的每天在那幻想要權證發大財,融資發大財,期貨發大財,或是現股買幾張ETF想要發大財,少作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