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2年4月3日 星期日

4月3日!疫情升溫對股市是否會有重大的影響?本文

首先我們先看一下,之前深圳東莞封城,時間就是三月中,鴻海兩天後就宣布部份廠區復工,深圳也是一周後電子業全面復產復工,這是中國面對疫情目前的態度,就是會想去封城控制疫情,但也不可能無止盡的封城下去,企業面對幾天到一周的封城,只要之後加點班就能調整回來,最近是上海分區封城,中國大陸單日確診首度破萬上海淪重災區、宣布全市篩檢,按照深圳的模式其實大概也是一周的封城,如果台商在中國有廠區的,看到各省會因為疫情而封城,平常就會加強疫情的防控,就先加班累積一些庫存,現在是淡季,也不會說停止個一周就會造成不可逆的局勢,最新中疫情蔓延,昆山封城至4月6 日,欣興、台光電等台廠停工,附圖就是上海及昆山,距離蘋果手機製造重鎮鄭州差的很遠,近期中國封城的兩個點,很明顯就是沿海城市,這些地點是對外的重鎮,面對傳染力更強的COVID-19,很容易就會失陷,中國封城的想法也是很簡單,就是不要讓疫情蔓延到內陸,封了城後將疫情稍微的控制下來,讓傳染的速度不要太快,之前我說過,歐美已經選擇與病毒共存了,面對傳染力很強但都是輕症的情況下,歐美國家很快的就來到確診高峰,然後大部份的人都確診後,確診率開始下降,中國與台灣一開始先嚐試的控制病毒的蔓延,先確定一下是不是病毒對亞洲人的體質一樣是大部份都輕症,當有愈來愈多的科學數據後,最終就能選擇與病毒共存,我常說,新聞常常為了吸人眼球,就會去報導一些超市搶食物,打架,恐慌的畫面,試想,新聞是會去報導人民都乖乖的排隊去買食物,正常的過生活的新聞嗎?那種新聞誰要看,以台灣來說,大部份的新聞台都是有自己的政治立場,都是用來攻擊政敵用的,大部份的新聞台都是有政治立場的,最近台灣發生的跳電,缺蛋,確診上升,政敵當然就不會放過這些機會,身為一個投資者,這不關你的事,你只要透過資訊去判斷事件就行了。

以台灣今年以來確診人數1370人,輕症、無症狀的為1367人,中重症人數3人,其中中重症的2人是60~70歲,一個死亡是80歲,以目前的數據來看,確實打過疫苗後輕症、無症的就會偏多,但中央還是會繼續的去控制疫情,這和中國的策略差不多,試想,如果一開始不去控制,如果後面失控了,發覺原來亞洲人、台灣人的體質面對Omicron的死亡率很高,那時你想要再來管控,其實就為時已晚了,以目前中央開始放鬆邊境,減少檢疫天數,明顯就是要朝著開放前進,之前我說過,病死及餓死你要選一個,當累積的病例來到幾萬人,幾十萬人後,發覺輕症、無症的人還是很多,這時就能確定病毒對台灣人來說也是會輕症及無症,這時就不用在那有人確診就整個工廠關掉,也不用確診就把整個商場關掉,面對歐美與病毒共存,亞洲要清零機乎是辦不到的,你看中國為了要清零,幾乎每天都在做PCR,每天光排隊做PCR你就飽了,你不是在被關的路上,就是被關,沒有一個政府能養得起完全不工作的國民,記住一件事,錢等於勞力抵用券,很多人一直在怪戰爭,COVID-19造成通貨膨脹,其實單純就是因為全球的政府為了防疫把人民關在家中,然後憑空印了一大堆的錢先給人民花,現在就是在嘗當初的苦果而以,我舉個白話文,假設一個人一年要工作220天,一年有365天,結果COVID-19期間,讓一個人工作剩100天,或剩0天,那很多事情一定會被累積下來還沒做的,這也就是什麼塞港,零組件缺料…等的原因,後面就是努力的加班,付出很多的勞動力,但還是會有一些人享受了勞動力但沒有付出勞動力的,一開始很多歐美人還活在COVID-19的恐慌,不想出去工作,以為可以靠存款過活,這時為了要把這些勞動力逼出來,就使用通貨膨脹,你之前的錢就是變小了,如果你想要維持之前的生活品質,那你就認命的出去工作,這樣世界才能正常的運行,疫情期間累積下來的事,需要更多的勞動力去做,當你了解這個原理後,你就會知道台灣、中國不可能無止盡的清零,有一些人看到本土確診就很害怕,但疫情已經兩年了,台灣也封閉兩年了,不要一直活在自己的城堡裡,現在疫情是朝輕症及無症,我和你說,就算是重症的多,在這麼高傳染的情況下,一般人最終還是得要回去工作位置上,不然你食、衣、住、行,樂,誰要幫你做?人類能活下去是靠所有的人彼此工作才能活下去的,試想,你要去吃個飯,結果所有的飯館老闆都被抓去隔離十四天,那你要吃什麼?你要坐捷運、公車,計程車,結果所有的司機都抓去隔離了,誰要幫你開車?所有的事都離不開人,當未來確定病毒對台灣人真的都是輕症及無症,這時你確診了,十天後康復了,總比動不動就抓去隔離,別人動不動抓去隔離,吃的,喝的,用的動不動就停止營業好,歐美人比較神勇,早就跨出這一步了,總不能為了某一些少數怕死的人然後無止盡的嚴格下去,想要嚴格或真的很怕死的,那就去深山中,遠離人群,看一兩年後大部份的人都確診了,會不會死光,看你在山中先死還是確診先死。

2020年,世界前二十大經濟體依序分別為:美國、中國、日本、德國、英國、印度、法國、義大利、加拿大、韓國、俄羅斯、巴西、澳洲、西班牙、墨西哥、印尼、荷蘭、瑞士、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之前疫情剛開始時,害怕消費端有問題,現在歐美選擇與病毒共存了,所以在消費端比較沒有問題,中國比較屬於製造端,以他們集權的模式,在沿海的城市出現比較大規模的確診時,就會開始設立防火牆,一些工廠部份,這些廠區都是一個鎮,要進出就要檢測,這就相對好管控,中國和台灣未來應該會在清零及共存做出一個選擇,我認為在有足夠的數據後,發覺確診的人都是輕症或無症,就會開始選擇共存,中國有14億張嘴要吃飯,如果中國一直這樣管制下去,堅持清零,這會給他們的競爭對手印度一個很好的機會,印度之前就確診高峰了,如果在中國生產電子業有問題,一直需要管控,那生命會為自己找出路,單純就是加速製造業移往印度,一旦造成這樣的情況,這將是不可逆的,美國是不可能讓出技術的位置,中國就只能吃製造業,如果製造業在中國覺得有困難,那就會移往印度,初期會有陣痛期,不過一陣子後還是會回歸正常,大家要記住一件事,全球有79億人,經濟強國的美國已經選擇與病毒共存,所以消費端算強勁,如果中國不在病死及餓死做出選擇,反正印度早選好了,該確診的早確診了,現在就是在測試台廠的容忍程度,以中國在深圳封城的態度來看,鴻海兩天後就申請部份復工,看的出來中國也不敢去讓自己的製造業完全的停止,總結以上的結論,大家也不用太擔心疫情對於企業會有什麼很嚴重的影響,如果以年來看,之前COVID-19都兩年了,是危機也是轉機,有人倒閉,就會有人拿到更多的訂單,一切都要看企業的競爭力。

鴻海在上海的廠區幾乎是沒有,就只有兩間租賃公司,在昆山有14間,去年鴻海賺1936億,昆山廠大概佔了28.5億,這和之前深圳的200億比起來差很多,鴻海有很多工廠可以調配,現在不是旺季所以影響有限,鴻海在佈局時會把制造的工廠分散,如現在在佈局電動車的產能,在美國,泰國,印尼,沙國,中國,歐洲等產能已經夠應付2025年的產能,但目前還是會積極的去找點,做到未來分散化佈局,當任何一個點發生問題時,鴻海就能去調配不同國家的產能。

網友提問:想請問A大,人家說覆巢之下無完卵,當大盤崩盤的話,難道鴻海也不會跟著跌下去嗎?如同2008年大盤跌到3955點,鴻海也是跌到50開頭,雖然有看了你的影片去看了2008年那時候的淨值約50左右,但還是很好奇覆巢之下無完卵,會不會讓鴻海跟著往下崩?謝謝!


A大回答:這個問題我也回答過不少次了,鴻海在2008年時淨值48.72元,現在淨值99.59元,第一季已經過了,所以隱含淨值來到101.6元,很多人會擔心股市會崩盤,想要等指數來到3955點,覺得4~8年會崩一次盤,其實台股近年來已經又崩過一次盤了,只是大部份的人沒有發覺而以,就是在2020年COVDI-19發生時,那時台股跌到8532點,這就等於之前2008年的3955點,白話文就是,你10年前存款100萬,現在有1000萬,當別人在不同時期估算你值多少錢,若十年前估,估你值100萬,那時就是對你信心崩盤了,覺得你未來沒出息,一毛錢都賺不到了,你就僅值你戶頭中資產的100萬,如果十年後再評估你一次,你經過了十年的努力,存了1000萬,這時別人再來估你值多少錢,如果估你值1000萬,這就是對你信心崩盤了,覺得你沒用了,未來一毛錢都賺不到了,就值戶頭的1000萬。

2008年後,台股淨值差不多就是3700點,跌到3955點時,2020年淨值為6472點,現在的淨值是7939點,大盤淨值是隨著每年公司賺錢配一些出來後,剩下累積滾進公司加權出來的,很多散戶每天在那想要跌到3955點,之前我有一個同事,一直要等5000點,結果10年過去了,現在指數1.7萬點,以台股平均股利率4%,一年至少會減少指數400~600點,十年下來成本都少了4000~6000點了,十年前你買到,就算給你買在高點8000點,現在你的成本大概就是在2000~4000點,已經比什麼3955點低了,這就是複利的威力,投資嘛,你把錢放到公司中,公司賺到錢配給你,這屬於天經地義,股價一時的波動,不會影響到公司的價值,鴻海現在的隱含淨值101.6元,今年7~8月會配5.2元出來,那時又賺了約4元,公司一直賺錢,一直配股息給你,股價波動對鴻海不會有什麼影響,如果你想要玩短線,想要低買高賣,那你不需要問我該什麼時候買或什麼時候賣,如果你想要中長線投資,現在鴻海股價在淨值附近,一年能賺10元,當遇到雷曼兄弟及百年一遇的COVID-19時,獲利僅少了10%,獲利還是有7.32元,就算2020年3月股價一時看到65.6元,那又如何,現在股價還是104.5元,股價起起落落,這僅對於你有交易才有影響,在2020年3月時,我信貸了幾百萬加碼,所以我庫存中就有70元的鴻海,領了一次4元的股息,現在成本變66元,今年再領一次股息,成本就變60.8元,重點是,鴻海淨值還有100元,一年還是能穩穩的一直為我賺錢,我要的是鴻海給我的金雞蛋,一年以10%的資產增加,這時有人會說,成本不是變60.8元了嗎?如果鴻海再賺10元,那資產增長不就是變16.44%了,嗯~沒錯啊,這就是複利的威力,我現在會說鴻海能給你10%的資產報酬,是指現在這股價買到,總不能每天幻想可以在60.8元買到吧,價值型投資時,股價就是虛幻,也不用每天在那內心戲一堆,覺得要買低一點,我遇到很多人買到70元,結果68元就賣了,當你看不起鴻海,就算不小心給你70元買到,你也不一定能賺錢,投資重要的是觀念,只要觀念對了,你能花一年,兩年,三年,五年去佈局手上的成本,2019年三月多我72元買到的,已經領了12.2元的股息,今年再領5.2元,三年多前買到的股票成本都快要變54.6元了,一堆人還在那每天等70~90元,我抱著不動,成本都快要變54.6元,鴻海手上光現金及約當現金就有74.6元了,如果鴻海股價低於74.6元,還有人賣你,那等於就是蠢到家了,白話文就是,你銀行中有74.6元,還有一堆房子,廠房,土地,設備,專利,值27元,合計值101.6元,結果你因為某個原因,結果賣別人74元,那真的就是蠢到家了,現金都比你賣出的價格高了,現實生活有人會把銀行戶頭中的100萬定存以90萬賣人嗎?應該不會有,但股市中就會有這種傻瓜。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