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2年4月4日 星期一

4月4日!鴻海是否僅能靠低廉勞力賺錢的公司?本文

網友提問:請問A大,仁寶副董事長陳瑞聰,在喊缺工與成本上漲,尤其缺工導致當地工資漲得太離譜,鴻海會有這個問題嗎?看到新聞說仁寶要加速越南等非大陸佈局,這種一味只尋求底價勞工,是否鴻海的F 1.0到F 3.0的轉型方案,就是為了應付這樣而產生的,還有想請問A大對鴻海的量子科技有什麼研究嗎?我知道現在注重在電動車,當電動車發展起來,是否自駕運算,自駕系統,量子運算的重要性是不是就很重要了,我知道這些問題還有點太遠了,但是我還是想了解A大的看法,想知道自己的想法方向是不是正確的。

A大回答:仁寶這兩年因為covid-19造成的在家上班及遠距離教學商機爆發,主力的NB、PC幾乎就是躺著賺,算是covid-19的受益者,最近仁寶說中國因為疫情影響造成工人薪資上升,其實真正的原因是通貨膨脹造成的,而造成通貨膨脹的元兇就是我之前升息對權值績優股走勢的影響有多大影片說到的,就是全球政府印了太多的錢,央行降了太多的息, 試想一件很簡單的事,錢等於勞力抵用券,政府為了更有效率的讓人與人之間付出勞動力及物品,所以創造出錢的概念,意思就是以前我養一頭牛,你養100隻雞,你只想要吃一斤牛肉,我只能吃一隻雞,我們如果直接用牛及雞就不好交易,總不能為了賣了你一牛肉,我就把我養的牛割一斤肉下來吧,這樣的交易一定就是沒有效率,後面生出錢的概念,政府就發行了3萬元的貨幣出來,假設一頭牛三萬,一隻雞三百,那我就把牛頁了換三萬,拿三萬中的三百去買你的雞,哪天政府多發行了3萬貨幣,那總貨幣就是6萬,牛還是牛,雞還是雞,這時牛就要變6萬,雞就要用六百,這就是通貨膨脹,做這件事的好處在於,如果我把政府發行的三萬都賺走了,一直死死的握在手上,這時社會上錢又不會流通,一買一賣成交易,交易等於經濟,如果錢不流通,交易就會下降,當交易下降,經濟就會下降,那最好的方式就是政府再發行3萬元貨幣,讓原本的3萬價值變一半,去處罰那些把錢死死握在手上的人,當他死死的不讓錢流通,他手上的錢就會隨著時間愈來愈少,有了這理解了,中國工人的薪水上升,那是因為通貨膨脹造成的,你現在的食、衣、住、行、樂大部份也都漲價了,你也會想要你的老闆幫你加薪,你就是工人,薪水上漲也是天經地義,即然通貨膨脹造成了,那所有的東西都會上漲,NB、PC、伺服器,手機一樣也會上漲,這會維持一個平衡的。

鴻海的F1.0(現況優化),F2.0(轉型升級),這是為了提升獲利,鴻海在代工賺的就是管理財,也不可能向品牌廠去要求更多的代工費,鴻海雖然是一家上下遊垂直整合的公司,產品做到一條龍,但代工的營收因為是終端,所以營收佔比特別的大,只要代工的毛利率維持不變,靠其他的高毛利但營收佔比相對低的獲利,無法快速的讓公司毛利率及營利率表現出來,鴻海是一個營收有6兆的公司,當初一開始郭董攻城掠地,著眼是大目標,大方向,先打下一片江山,但裡面還是有很多東西需要比較細的微調,當劉董接任後,就是在做集團的微調,也就是F1.0(現況優化)。基於在集團下做優化,包括分工、分享、興利、除弊,這就是把集團中不必要且重複的花費優化,做到節省成本,這和壓榨員工是無關的,這種感覺就像是,你開了十間店,原本這十家店自己投廣告,自己研發,自己採購…等,這樣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如果你十家店能分享研發的成果,那就能省下一些研發費,如果可以統一採購,那談到的價格有機會更低,統一打廣告,也可以省下廣告費,這就是現況優化。
接下來是數位化轉型,透過數位化加速各子公司的效率,也會把自動化工廠導入到子集團,也就是燈塔工廠,鴻海擁有四座世界經濟論壇燈塔工廠認證,深圳、成都、鄭州及武漢廠區,領跑全球電子科技產業,這部份可以減少員工,增加效能,也是能有效的降低營業成本,提升獲利,很多散戶一直停留在鴻海沒啥技術,其實是他們無知,喜歡把自己的無知套到鴻海中。
鴻海的F3.0(轉型升級),包括未來產業電動車,數位醫療,機器人,核心技術的人工智慧,半導體,5G,這部份是為了未來十年,二十年的公司成長,以目前鴻海的NB、PC、伺服器,手機…等事業群,這些產業都是遙遙的領先,狠甩立訊100條街,競爭者想要追上鴻海,除了需要長期獲利去累積資產外,還需要去做上下遊的垂直整合,沒有一些無知散戶想的這麼簡單,那些無知的散戶總以為鴻海是豆腐做的,來個阿貓阿狗就想要打敗鴻海,以鴻海佈局F3.0,這是為了公司未來的成長及永續經營,白話文就是,為了讓你十年後,二十年後公司還是能穩定的賺錢,穩定的配息,所以提前就先去佈局。
鴻海佈局越南、印度等國家,除了工人便宜一點外,比較大的原因就是要分散生產據點,之前中美貿易戰時,川普一直猛對中國課關稅,一付就是要弄死中國的樣子,鴻海在中國有七成的產能,如果中國被惡搞,那對於鴻海生產及製造就會不利,所以除了工人比較便宜外,就是要做到分散風險,把製造的工廠分散到越南及印度,這些地方的基礎建設也不可能幾年就能起來的,中國是集權國家,在做很多事很強勢,這會犧牲人民的權益,但換來的就是極度有效率,鴻海工廠大部份還在中國的原因在於,中國還是一個基礎建設比較完善的國家,效率上也是比越南及印度好,這種感覺就像是,鴻海集團在ICT佈局了四十幾年,一般競爭者幻想兩三年打敗鴻海,那是痴人說夢話,有很多事都有眉角的,在越南及印度基礎建設也是這樣,一時間不可能大量的移過去,但還是得要慢慢的佈局,這就和蘋果一樣,會去培養第二供應商,第三供應商,老二及老三的規模一定是輸老大,但對於老二、老三還是得去佈局,這樣會比較有談判的籌碼,絕對不會是像一般天真的人想的,單純為了越南及印度工人便宜就搬過去,你看蘋果敢因為第二,第三供應商便宜就全部移過去嗎?當然不敢,短時間第二、第三供應商吃不下這麼大的量,而且在技術,成本也還不到位,但即便如此,蘋果還是會去佈局第二、第三供應商。
2021年1月4日鴻海研究院於台北市鴻海內湖大樓舉行揭牌儀式,活動由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暨鴻海研究院院長劉揚偉親自主持,國發會龔明鑫主任委員、鴻海科技集團郭台銘創辦人以及黃秋蓮總財務長等人共同與會揭牌。郭創辦人特地為「鴻海研究院」牌匾執筆揮毫,研究院選擇 2021 年開年的第一個工作天舉辦揭牌儀式,也向外界宣示鴻海扎根技術的決心,至於你提到的量子計算,鴻海早在一年多前就成立了研究院了,包括人工智慧研究所、半導體研究所、新世代通訊研究所、資通安全研究所、量子計算研究所,有關鴻海研究院,它有自己的頻道,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鴻海旗下最大的金雞母F.I.I工業富聯也布局電動車馬達、高壓連接器等產品,電動車也帶動邊緣運算產品和自動駕駛中控模組需求,工業富聯持續研發布局,Level 3和Level 4自動駕駛等級產品已量產,Level 5產品規劃未來數季將進入排程,所以自動駕駛已經排入了鴻海時程規劃了,以鴻海在電動車的策略來看,成立了MIH聯盟,目前有2300家的成員,鴻海很多零組件不需要自行研發,只需要和聯盟的成員做好合作就能在短時間端出高質量的電動車,有一些散戶看不起鴻海電動車,其實鴻海的電動車是集合了MIH聯盟中2300家世界一流公司所造出來的,鴻海只需要去佈局整個環節還不足的關鍵零組件,而且去找好出海口,在中國,印度,泰國,沙國,美國找好當地政府及公司合作,並以合資的方式合作,鴻海出資四成,把省下來的支出拿來研發一些技術,做到全球在地化生產並且輕資產化,鴻海加速電動車的產業發展的好處在於,只要電動車快速的發展起來,至少他能吃到關鍵零組件及代工的市場,這部份的營收規模是很可觀的,如果平台推展成功,那就有機會成為蘋果,GOOGLE,微軟,INTEL商的公司,能掌握平台的技術。
網友說:看到那些在一般討論區叫囂的人就覺得好笑,他們不會懂平均的意思,有人可以大賺代表有人大賠或是很多人小賠,ETF僅僅是讓買進的人減少交易的次數得到一個平均的報酬(還要被卷商割肉),智者會感謝別人點出他的盲點只有愚者才會認為他永遠是對的,謝謝A大分析整理!
A大回答:有人覺得買ETF是為了降低風險,這很明顯就是沒有看懂股市五花八門的ETF是否值得投資、投資大師巴菲特是否也建議投資ETF,這兩部影片的內容,所謂的投資風險和你了解你投資的標的有關,如果你選了一堆奇怪的ETF,而不去了解ETF中到底持有了什麼,投資主題式ETF、一籃子股票ETF並不會比較安全,我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如果當初DR很熱時,券商順勢出了一個DR類股ETF,裡面包含了不同的DR股,你覺得這樣主題式的ETF風險有比較小嗎?當初DR股很熱門時,市場上才會有人想要去買,那時的DR股都是被炒到瘋狂的價位,當你去買進這樣的DR股ETF,我是不信你風險能小到哪去,這時有人會說,太誇張了,怎麼可能會去放一些投機股。

哦,是嗎?我們來看一檔富邦元宇宙(00903),裡面持有蘋果9.73%,持有GOOGLE 7.78%,持有NVIDIA 7.47%,持有臉書7.39%,裡面偷偷的塞了一檔宏達電,持有1.74%,保管費及經理費一年要收1%,ETF是2022年1月4日成立,宏達電那時股價84.6元,現在宏達電股價60元,宏達電淨值33元,從2015年開始,每年都賠10元以上,除了2018年賣了廠房賺了14.72元外,清一色都是賠錢,ETF成立後就去追宏達電,買的人不是韭菜,誰是韭菜呢?這種主題式的ETF就是在市場很熱時才會去成立,畢竟市場有熱度時,比較有人會去買,不然現在成立火星冒險ETF是鬼要買?哪天到火星冒險很熱時,相關個股暴漲一大波時,那時成立火星冒險ETF才會有人買,套一句電影台辭,股市是很危險的,小韭菜們快點回火星去,聰明的人是在一堆資料中找到對自己有用的資訊去吸收,笨的人就自以為是的覺得所有的ETF都是能分散風險,這種人券商不割你,那要割誰。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