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說:SCFI貨櫃運價指數終止連4漲,根據今(10)日出爐最新一期上海集裝箱出口(SCFI)運價指數下跌37.64點至1030.24點,週跌幅為3.52%。四大遠洋航線同步下跌,美西線再度轉下跌,跌破2000美元關卡。根據最新一期出爐的運價,遠東到歐洲運價每TEU(20呎櫃)達722美元,較前一週下跌34美元,跌幅4.49%;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20呎櫃)達1,184美元,較前一週下跌47美元,跌幅3.81%;遠東到美西每FEU(40呎櫃)達1,843美元,較前一週下跌259美元,跌幅12.32%;遠東到美東每FEU(40呎櫃)達2,354美元,較前一週下跌80美元,跌幅3.28%。
陽明海運於10日公告第三季單季合併營業收入為359.01億元,稅後淨利28.06億元,每股淨利0.8元;
萬海航運10日董事會通過2023年度第三季財報,第三季單季虧轉盈,稅前淨利32.72億,稅後淨利25.39億,每股盈餘0.9元,第三季受到市場回溫、貨量增長以及利息收入對獲利有所挹注。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為750.76億元,年減65.79%;稅後淨損19.2億元,EPS為-0.68元。
A大回答:航運報價回到正常的水準,這才有可能長久,畢竟太貴的航運報價會讓需求降低,這應該很好理解吧,一個商家如果要花十倍的運費,自己也不可能長期的吸收航運費用,最終一定就是要反應在商品價格上,一旦商品價格上漲,這就會降低消費者的購買慾望,自然需求就會降低,一旦需求降低,商家也沒有這麼多貨要給航運公司運,各家航運公司發覺太多船閒置,自然就會開始降價搶單,前幾年航運公司賺了一大堆的錢,每一家航運公司口袋都飽飽,想要惡意的競爭刺激需求也是很有可能的,大家可以看一下這些航運公司,因為賺了很多錢,淨值大幅的提升,這些錢可以拿去做一些財務運用,降低債務利息,最終這些航運公司的業外就會賺不少錢,以長榮為例,第一季及第二季分別賺111.4億及101.3億,業外賺了50.91億及60.83億,業外收入就是總獲利的三分之一了,當航運公司有業外穩賺的撐腰,本業自然可以撐的更久,近幾季航運報價回到疫情前的水準,各航運公司還是能小賺一些,很大部份就是因為業外收入,如果當初在股價瘋狂時去買,現在航運類股回到正常情況,當初在天價買到的人,可能就需要幾十年,一百年才有可能回本,目前航運公司就是能賺正常且合理的錢,這種獲利才有可能長久,當初我說過,無法滿足獲利持續且穩定,連續配息的公司,都是屬於景氣循環股,一時大賺你也不需要開心,因為之後回到正常時,公司獲利就會回到正常水位,這情況發生在鋼鐵,面板,記憶體等,以目前航運公司的淨值都這麼高,獲利如果就僅是1到2元,那整個公司的R.O.E就會很差,當公司淨值很高,獲利跟不上時,這就會被視作衰退的公司。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