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3年11月15日 星期三

11月15日!鴻海第三季財報本業及業外細部驗證!

鴻海第三季營收1兆5432億元,季增18%,年減12%、毛利1028億元,季增23%,年減5%、營業利益462億元,季增49%,年減5%。淨利為431億元,季增31%,年增11%。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及淨利率分別為6.66%、2.99%、2.79%,相較上一季的6.41%、2.37%、2.53%、以及去年同期的6.16%、2.78%、2.22%,均呈現三率三升。第三季的EPS為3.11元,較去年同期增加0.31元。財報開完後,我們來驗證一下之前本業算的和鴻海開出來的是否一致,首先看一下工業富聯,第三季我們算的營收是5368億元,鴻海財報中是顯是5257億元,獲利我們算是278.2億元,鴻海財報中顯示274.91億元,我們當初是用人民幣對台幣1比4.4元來算,看來鴻海財報用的人民幣對台幣是更低一些,第三季人民幣範圍在4.3元到4.4元之間,接下來看一下鴻騰精密,我們算營收是371億元,獲利17.56億元,鴻海財報中是顯示營收363.35億元,獲利16.94億元,比我們算的低一點,當初我是用美金對台幣1比32元去算,第三季美元對台幣是31元到32元之間,接下來看富智康,我們算是營收762.9億元,虧損6.6億元,鴻海財報上顯示營收748.11億元,虧損6.44億元,一樣就是人民幣轉換的問題,最後看亞太電信,我們算是營收26.39億元,虧損11.6億元,鴻海財報上顯示營收26.39億元,虧損11.12億元,亞太電信是用台幣,營收正確沒問題,當初我是拿上一季對比,大概估虧11.6億元,差不到5000萬元,大家應該有發覺鴻海開財報前後,我都會一直把鴻海子公司的獲利做一個估算及驗證,其實單純就是你懂鴻海組織架構後,就是土法煉鋼,花一點時間就能大概計算出來,鴻海持有工業富聯84%,持有富智康64%,持有鴻騰精密71%,持有亞太電信36%,這些子公司的營收及獲利都會算到鴻海本業中,進而影響毛利率及營利率,亞太電信在12月15日就會和遠傳合併,之後鴻海就換持有遠傳,之後遠傳的收入就會列到綜合損益中,每年配的股息就會列到業外其他收入中,工業富聯營收佔鴻海三成多,獲利佔六成,所以未來看到工業富聯的財報後,大概就能知道鴻海財報好或不好了,這一波AI伺服器就是在工業富聯底下,市場一堆人不相信AI伺服器能貢獻鴻海獲利,第三季財報出來後,大家就知道有沒有影響了。

接下來看一下採用權益法認列之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益之份額,這三間不是所有鴻海業外關聯及合資子公司,單純就是影響比較大,從這三家可以看出整個業外關聯企業及合資的損益大概情況,鴻準及臻鼎都沒有太大的問題,這兩間都是台灣上市的子公司,因為業外的營收不會納入鴻海營收,也不會影響毛利率及營利率,所以我們就不看營收,第三季我們列出鴻準賺10.58億元,臻鼎賺33.48億元,這一定是不會有問題的,夏普我們預期是會賠1億元,結果財報上列賺5億元,上一季就出現這樣的情況,應該是持有夏普還包含了一些認列的費用,鴻海持有鴻準29%,持有夏普34%,持有臻鼎32%,去年第三季這一項是17.7億元,今年這一項是賺28.34億元,比我們估的好十幾億元。

第三季的利息收入是208.68億元,其他收入33.06億元,財務成本177.47億元,208.68億元加33.06億元再減177.47億元,會得到64.27億元,確實就是蠻穩定的,比正常的40到60億元高出個4.27億元而以,利息收入加其他收入再漲財務成本,再加上業外關聯企業及合資後賺了92.61億元,鴻海第三季業外是賺110.67億元,剩下的其他利益及損失的18億元,我說過,其他利益及損失包含項目比較多,不確定比較高。

其他利益及損失包括項目如下

1、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負債)利益(損失),這一項賺64.69億元。

2、處分不動產、廠房及設備損失,這一項賺8.2億元。

3、處份投資利益,這一項賺9520萬元。

4、處分無形資產損失,這一項沒有貢獻及損失912萬元。

5、外幣兌換(損失)利益,這一項賠了52.49億元。

6、減損損失,這一項持平。

7、其它(損失)利益,這一項賠了3.22億元。

合計賺了18.04億元。

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負債)利益(損失)項目看,這一項賺64.69億元,權益工具賠7790萬元,債務工具賠3.18億元,受益憑證賠15.07億元,衍生工具賺83.74億元,這四項的定義如下

1、權益工具:上市櫃股票,非上市櫃股票及興櫃股票。

2、債務工具:包括公司債券及負債性質之特別股等。

3、受益憑證:包含開放型基金及私募基金投資。

4、衍生工具:包括換匯換利合約,遠期外匯合約,可轉換公司債及賣回權。

外幣兌換(損失)利益賺了94.81億元,難道鴻海有外匯兌換利益嗎?其實大家再往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負債)利益(損失)項目看,這一項賠96.17億元,權益工具賺1.27億元,債務工具賠3.28億元,受益憑證賠4.02億元,衍生工具賠90.13億元,比較一下第二季及第三季,衍生工具第二季賠90.13億元,第三季賺83.74億元,再看一下第二季的外幣兌換(損失)利益,這一項賺了94.81億元,第三季的外幣兌換(損失)利益賠52.49億元,明顯這兩項就是因為匯率波動,然後鎖匯差,要這樣做的道理也很好懂,如果鴻海收了美金訂單,那時的美金對人民幣是7元,一開始就抓賺8%,如果鴻海不去鎖匯率,賺美金訂單,然後支出人民幣薪資,只要匯率波動超過8%,這就會產生兩個情況,一是貶8%,二是升8%,如果貶8%的話,原本能有8%的利潤的瞬間歸零,如果是升8%的話,那原本賺8%的利潤,就會變16%,一般穩健的公司不會去賭匯率波動,所以會透過衍生工具去鎖匯率,之所以說鴻海業外其他利益及損失波動大,那是因為鴻海還持有投資的股票,基金,手上也有債券,這三項分別對應到權益工具,債務工具及受益憑證,第三季來說,這三季鴻海是賠了19億元。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