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外資群賣超台股52.95億,投信賣超台股4.88億,自營商賣超台股33.91億,三大法人合計賣超台股91.74億,外資群期貨空單增加3521口,期貨留倉空單4353口,三大法人期貨留倉為多單2466口,今天台股成交3246.68億,下跌16.87點,跌幅0.1%,收在17421.48點,電子下跌4.05點,跌幅0.47%,收在859.5點,金融上漲5.37點,漲幅0.32%,收在1701.15點。
今天買超第一名的是瑞銀,買了1149張,第二名的是台灣摩根,買了832張,第三名的是凱基,買了386張,買第四名的是美商高盛,買了385張,第五名是上海匯豐,買了265張,賣第一名的國泰綜合,賣了1080張,賣第二名的是富邦,賣了756張,賣第三名的是花旗環球,賣了700張,賣第四名是摩根大通,賣了695張,賣第五名的是美林,賣了201張。
今天永豐金中和向下賣101元2014張,買100.5元2000張,一早兩筆灌殺下來的明顯就是永豐金中和,不過今天他就不敢去賣100元這口價,在100.5元及100元上擋的都是實單,沒有和你在耍花樣的,想要摜破100元,沒有個兩三萬張賣超,那是不太可能的,對永豐金中和來說,摜下來後,他就擋在100.5元買,今天一整天鴻海就是成交在100.5元到101元之間,他用排隊的玩法就能把賣出去的兩千張買回來,永豐金中和每天用一樣的招式,結果外資群還能賠錢,真的就是超級嫩的,今天等於就是美林賠給永豐金中和的,今天少了港商麥格理的賣超,外資群今天也不會傻到在100.5元去賣鴻海,會在這賣的,都該去做一下智力測驗。今天鴻海的成交量縮到僅剩14873張,扣掉永豐金自買自賣的兩千張,一買就是兩千張,一賣就會再創造兩千張的成交,所以基本上今天鴻海就僅有少數主力及外資群在成交,剩下的人都沒有交易,最近中國出現多種呼吸道疾病,所以很多主力,散戶都會聯想2020年那一波,有的人就去追耳溫槍,有的人就去追口罩股,有的追回罩原料,還有的先去買航運,再來就去買航空,這些主力及散戶就是這麼單純,反正只要有人願意在這些個股中玩誰是最後一隻老鼠,未來公司是不是能賺錢,那就顯的一點都不重要,當初會進去玩防疫股,生技股,航運股的人,在股價慘跌七成,八成,甚至是九成後,會賣的早該賣了,不會賣的就是被套牢到懷疑人生,最近防疫概念股漲這樣對他們來說也不會有什麼影響,畢竟美德醫當初大部份的成本在40元及60元,最近漲了老半天後,股價才在9.11元,距離回本還差的老遠。今天外資群買超鴻海801張,投信買超428張,這是投信在鴻海被查稅以來買最多的一次,三大法人買超了1196張,我說過,現在鴻海中的政治不確定因素已經消除,鴻海裡面穩健的股東也不可能在目前的價格把股票賣給外資群或投信,外資群想要買鴻海,一定就是要從小散戶及散戶手上買,如果鴻海股價再向下跌,那小散戶及散戶一定是站在買方的,這一點在查稅時我們就知道了,記得一件事,在發生查稅這麼嚴重的大事件時,小散戶,散戶都敢在100元以下大買鴻海了,怎麼會有人天真的以為現在政治不確定因素消失了,小散戶及散戶會在100元以下賣出他們手上的持股,所以外資群及主力想要買,一定就是要給小散戶及散戶賺幾元,也就是把股價拉抬到103元左右,這樣小散戶及散戶才會賣出他們手上股票,現在如果外資群再賣,那小散戶,散戶,小實戶,中實戶,大戶,超級大戶都會站在買方,這時就有趣了,是有鬼會賣回去給他們嗎?所以外資群想要買回去的話,他們是不敢把鴻海砍到100元以下的,因為只要砍了,他們手上的股票只會愈來愈少罷了。有網友在猜鴻海11月的營收,然後猜到7000億或8000億,其實根據劉董第三季法說會的內容來預估,去年10月營收7766億,今年營收7412億,年減4.55%,去年11月營收5511億,如果一樣要年減5到10%的話,那營收應該會落在4959億到5235億之間,這樣的區間才是劉董在法說會上預估的,通常劉董說話比較保守一點,所以推測5200億到5600億是可以的,這樣的營收就算是很樂觀的預估,去年12月鴻海營收6293億,如果衰退5到10%的話,那營收就會介於5663億到5978億,樂觀一點估應該是能到6100億到6400億,所以不要胡亂的自己幻想一個很高標的營收,然後才在那覺得很失落,劉董在鴻海第三季法說會時,明明都有給出預期的範圍了,按照目前鴻海的股價淨值以下,淨值107.13元,股價101元,我是不懂有啥好去嚴格看待鴻海營收及獲利的,如果鴻海的營運目標要這麼高,那緯創及廣達的營收如果沒有年增50%,那就叫差,因為廣達股價淨值比五倍多,緯創還有近三倍,這種公司你不去嚴格的看待,你來嚴格看待鴻海,這是哪招?之前還有看到一些網友說要貫徹查理芒格的想法,說要反思一下鴻海的問題在哪,聽到我都笑了,你以為目前鴻海獲利被拿走10年,20年,還是30年嗎?我是不懂你要反思啥鬼,今天市場已經看衰鴻海不能再賺錢了,所以股價才會低於淨值,而鴻海現在明明就還能一年平均賺10%,所以你要不要嚴格看待一間公司的營運,那是要視目前股價和淨值之間被拿走的差價,白話文就是,我身上有1000萬,結果市場估我值100萬,然後還在那嚴格的看待我今年會不會被減薪,會不會被裁員,被主管罵會不會影響到我的考績,我就一句話,今天就算我薪水為零,我的身上也還有1000萬,你估100萬,然後還要看我在職場上的細微表現,你沒事吧你,如果今天我手上只有300萬,市值估我值2000萬,這時我每一個表現就顯的很重要,一定要拿到甲等考績,一定要有五個月獎金,年薪要300萬,這樣六年後才能符合市場估的2000萬,我常常看到一些半調子在那嚴格看待鴻海的營運,我都想要從他頭巴過去,目前鴻海的股價低於淨值,你在嚴格的大頭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