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9月1日 星期一

9月1日!外資在鴻海中只能護盤持續買進!序言

9月1日!外資在鴻海中只能護盤持續買進!作者:A大!今天外資群賣超台股78.29億,投信賣超台股29.26億,自營商賣超台股108.67億,三大法人合計賣超台股216.22億,外資群期貨空單增加355口,期貨留倉空單26664口,三大法人期貨留倉為空單182口,今天台股成交5,100億,下跌161.37點,跌幅0.67%,收在24071.73點,電子下跌11.49點,跌幅0.83%,收在1375.13點,金融上漲19.9點,漲幅0.94%,收在2134.49點。上星期三自營商大買110億,指數上漲214點,今天自營商賣超108億,指數下跌了161點,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自營商大買指數容易大漲,不過自營商比較偏短線,未來很有可能在某一個時間點就會賣出,上星期三買進,今天賣出,等於就是持有兩個交易日,自營商是從24305點買,當天漲到24519點,今天指數是從24233點下跌到最低23885點,今天自營商若以指數來說的話,看似是賠錢,不過自營商不太會去買大型權值股,很有可能是去買小型投機股,很多自營商避險的部位是散戶買看多權證而來的,很多散戶看到小型投機股在那飆漲,很有可能也會使用權證去放大槓桿,有一些自營商避險買盤是外資群故意買權證,然後讓自營商去追股票,這樣外資群就能把股票倒貨給自營商,今天外資群持續的賣超78億,指數最終還是收在兩萬四千點以上,外資群近十個交易日累計賣超了一千兩百億,接下來外資群一定會持續賣的,因為現在指數還是在兩萬四千點以上,對外資群來說,目前散戶口袋飽飽,能在高檔多賣一些就多賣,不過散戶買了一千兩百億,外資群僅買超五千三百億,這一波散戶賣了台股後,資金除了定存,買美債及電信股外,有一些是被斷頭或是去槓桿,散戶被斷頭的錢一定是回不來了,要是去槓桿的話,資金短線應該也不會再進來的,所以外資群雖然買了六千五百億,散戶賣了六千五百億,但散戶最終不一定會有六千五百億,外資群要是賣了一半,也就是三千多億後,散戶手上的資金大概就是少掉了六成到七成,那時散戶頭都洗下去了,就只能一直向下加碼及攤平,外資群為了讓散戶壓力大一點,會在賣了三千多億後開始壓制及摜殺,這就是為了之後讓散戶多殺多及人踩人佈局。

今天外資群買超台積電2414張,三大法人買超2312張,今天台股之所以跌的比較重,原因就是外資群買台積電,然後去賣其他的股票,外資群買賣超前五名,買超前五名、第一名的復華20年美債,買了56148張、第二名台新新光金,買了29548張、第三名華邦電,買了25595張、第四名群創,買了15489張、第五名鴻海,買了12494張,賣超前五名,第一名的元大台灣50,賣了28796張,第二名的元大高股息,賣了20440張、第三名的宏達電,賣了14865張、第四名的友達,賣了13534張、第五名的群益ESG投等債20+,賣了10861張,外資群近期買超最多的就是台積電及鴻海,所以外資群去護住台積電及鴻海,然後去賣超更多大型權值股,這樣會讓散戶覺得指數還在兩萬四千點,一付隨時都會反彈的樣子,當三大法人買了一大堆台積電及鴻海,這就意謂著散戶賣超,外資群去拉抬及護盤散戶手上沒有的股票,接著去摜殺及壓制散戶手上有的股票,這就會讓散戶產生套牢,對外資群來說,就是養套殺,最近就是在套的階段,之後外資群賣的差不多時,就會進到殺的階段,散戶很容易就會被外資群及主力營造出來的氣氛給影響,去年第四季及今年第一季外資群賣了1兆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2兆,那時股市就是非常的悲觀,從4月9日到8月7日前,散戶處在不敢買股票的階段,外資群及主力就營造出股市氣氛很好,而且一付利空出盡的樣子,在8月7日當天外資群還向上拉抬五百五十點,讓散戶認為川普關稅已經利空出盡,接著指數維持在兩萬四千點以上兩星期,從8月7日之後,我就和大家說散戶敢買了,近十個交易日下來,外資群合計買超台股一千兩百億,這一千兩百億就是一些比較樂觀的散戶買的,接下來比較保守的散戶會在季線,半年線及年線買,外資群就能順利的在第三季把手上買的六千五百億賣出,我常和大家說,一買一賣成交易,4月9日到8月7日前散戶都不敢買,不論上漲及下跌散戶都站在賣方,這時的外資群鐵定是無法賺到差價的,畢竟散戶一直賣,外資群就只能買,這時對外資群來說就是佈局買低成本庫存的好時機,到了8月7日之後,外資群向上打一個高檔錨點,接著把股價維持在高檔兩星期,散戶就中了錨定效應進來買,這時外資群鐵定是要賣的,會這樣的道理很好懂,現在散戶敢買,外資群如果不賣的話,第三季及第四季台灣企業受到關稅影響,我敢和大家說,雖然不會每一家企業都會被影響,但會被影響的一定是不少間的,外資群手上這麼多資金,他們會去佈局不同的產業,現在散戶即然敢買,外資群當然會趁現在逢高出脫,等到第三季及第四季時,散戶又開始進到悲觀模式了,那時外資群手上才會有足夠的資金逢低佈局,大家會發覺從4月2日到今天,外資群,散戶及主力的行為都和我說的一模一樣,其實這也沒啥了不起的,因為大家都沒得選擇,4月11日到8月7日前,散戶因為怕川普關稅及二三二半導體調查,所以不論上漲及下跌都站在賣方,外資群沒得選擇只能買,現在散戶終於敢在高檔買進了,外資群自然也沒得選擇賣出,這兩段行情是很好判斷出來的,接下來第三季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關稅會影響企業獲利,散戶看到企業獲利不好,一定又開始在那人踩人及多殺多,外資群及主力也沒得選擇只能逢低買進,這樣外資群就能持續的賺到差價,散戶就一直在那高買及低賣。

鴻海股價連四天下跌,今天下跌5元,股價收在198.5元,外資群買超12494張,投信賣超345張,自營商賣超273張,三大法人合計買超11876張,很多散戶看到廣達,緯創,緯穎,仁寶及和碩這麼慘,就會在下跌時把鴻海賣出,畢竟鴻海今天也才剛跌破月線,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早就已經跌破了所有均線,散戶會想,AI概念股及代工廠個股都跌破了所有均線,要是鴻海之後也跟上的話,很有可能先跌到季線及年線的176元,整理一陣子後會再跌到半年線的163元,只要鴻海股價跌到半年線,那三大法人買到的六十幾萬張股票就會通通都賠錢,要是三大法人願意讓鴻海股票跌到半年線,我們這些價值投資者也是很樂於看見,大家看三大法人買了鴻海六十幾萬張,要是三大法人現在向下賣,一定不會有散戶進去和他們換手的,畢竟廣達,緯創,緯穎,仁寶及和碩的下場都擺在那了,我就不信散戶不會去看廣達,緯創,緯穎,仁寶及和碩的股價,要是散戶不去和三大法人換手,那股價跌到半年線的163元,外資群也賣不掉,一個很重要的點在於,散戶看到三大法人買了這麼多,他們自然也不會想要去賤賣,所以三大法人不會想要鴻海股價跌到季線,半年線及年線,散戶看到三大法人買了一大堆,他們也不相信三大法人敢讓鴻海股價跌到季線,半年線及年線,要是市場有這樣的共識,自然股價就不會下跌的太誇張,而且也會撐在三大法人的成本區,對散戶來說,因為去掉了槓桿,外資群如果願意從198.5元殺到半年線的163元,我相信價值投資者是願意進去買的,就算外資群願意賤賣,買六十幾萬張需要四個月的時間,賣六十幾萬張也是需要四個月時間,那時第三季財報早都出來了,要是鴻海本業毛利率,營利率及獲利會被影響,那三大法人一定不可能太高出給散戶的,他們如果不想賠錢,就只能在裡面護盤,大家有看到一些個股很誇張吧,每一季及每一年也沒有賺多少,結果股價一直在上漲,而且撐在很高的位階,就算在悲觀時股價下跌,很快也會在樂觀時就加倍漲回來,現在散戶就不要進去和外資群及主力換手,看他們想怎麼玩,就讓他們怎麼玩,第三季及第四季關稅20%不確定因素,我們還是需要外資群當天使守候我們,要是散戶進去和三大法人換手,大家就會看到廣達,緯創,緯穎,仁寶及和碩的股價走勢複製到鴻海身上,當你買了一大堆股票後,三大法人還會用第三季及第四季關稅20%不確定因素整死你,最近鴻海股價有跟著下跌,這也是很正常的,之前我就說過,三大法人就算要拉抬及護盤,他們也會找國際股市上漲或是一些利多時才拉抬及護盤,下跌時就盡量的防守,沒有必要讓散戶賣太高,要是散戶賣太高,這對外資群及主力也是一種傷害,不過對我們來說是好事,只要外資群及主力在200元多買一點,之後他們就會像天使般的守候價值投資者渡過兇險的第三季及第四季。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外資在鴻海中只能護盤持續買進! 

2、電信防守股穩定但不可能高股息! 

3、川普關稅政策確實已對台灣造成壓力!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 

9月1日!外資在鴻海中只能護盤持續買進!

今天外資群連續第十五個交易日賣超廣達,廣達下跌6.5元,股價收在256元,外資群賣超8596張,投信賣超568張,自營商賣超102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9266張,廣達今天跌破了半年線262.3元,廣達今天算是跌破了所有的均線,之前廣達營收很好,市場就認為廣達的營收能像第一季這樣,貢獻差不多的獲利比例,第一季廣達營收年增九成,獲利年增六成,第二季在四月,五月,六月及七月廣達開出營收時,市場就預期廣達營收增加六成,獲利按比例的話能增加四成,結果廣達第二季財報開出來後,營收增加六成,獲利僅增加一成,市場對廣達就產生巨大的失望,外資群就把廣達當成垃圾一樣的倒貨,近十五個交易日下來,外資群天天賣,一直賣,賣不停,合計賣超100768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24299張,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了,外資群鐵定會一直賣超廣達的,這情況會持續到第三季,畢竟第二季廣達本業毛利率,營利率及獲利受到關稅10%及台幣升值10%影響,外資群也會擔心第三季廣達會持續的被關稅及台幣升值影響,重點是第三季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關稅是20%,要是第三季廣達被關稅20%影響的更大,接下來第四季是關稅20%整季的時間,廣達本業毛利率,營利率及獲利豈不被影響更大,想要破除這一個市場預期,一定就是要廣達開出第三季財報,之前有可能會有一些散戶不信邪向下攤平廣達,當初我看到廣達反彈9.5元及4元,我就和大家說這是散戶買上去的,而且是在半年線及年線進去買的,這和我判斷大盤是一樣道理的,大盤是由幾千家上市及上櫃公司組出來,散戶行為也是從無數個個股中組合出來的,在個股會是如此,整體在大盤上也會是如此,個股是比較快反應罷了,大家可以透過這些個股了解未來台股總體的行為,而且一開始我也說外資群及主力不會急著把廣達股價打到底,畢竟散戶口袋飽飽,外資群可以賣高一點給散戶,也順著散戶的心意在季線,半年線及年線反彈,這樣散戶才會愈買愈多,散戶如果現在要進去買廣達及緯創,只要外資群及主力賣的夠多,在第三季財報開出來之前,外資群及主力就會用關稅不確定因素去整死散戶,畢竟散戶也不知道關稅20%對廣達有什麼影響,外資群目前會說10%關稅都讓廣達毛利率及營利率變差了,關稅20%一定是更慘的,現在散戶也無法去反駁什麼,要是讓外資群及主力賭對了,也就是第三季廣達的本業毛利率,營利率及獲利變的更差,就算沒有衰退很多,這也夠外資群讓散戶人踩人及多殺多了,基本面利空是最難抱住的,接下來看一下緯創,今天緯創下跌3.5元,股價收在109.5元,外資群賣超9447張,投信賣超2326張,自營商賣超445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2218張,緯創的股價也是從127.5元一路的向下跌,今天緯創股價也是跌破了半年線111.62元及年線的110.37元,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了,散戶會在半年線及年線進去向外資群及主力買股票,外資群及主力也是懂這道理,所以在緯創的半年線及年線就反彈一下,股價反彈依舊是散戶買的,近十五個交易日下來,外資群賣超緯創138416張,投信賣超54502張,自營商買超1154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46398張,之前我就警告過大家,要是散戶傻乎乎的在第三季及第四季前和外資群及主力換手,那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的下場就是鴻海的下場,要是三大法人在鴻海中無法出貨,那三大法人就會自己的股價自己拉抬及護盤,今天鴻海股價是有跌破了月線200.95元,不過鴻海股價還是穩穩的站在季線的176元,半年線的163元及年線的176元以上,鴻海今天股價收在198.5元,因為鴻海中的散戶不進去和三大法人換手,所以鴻海股價表現的比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強勢,重點是鴻海中的散戶透過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的三大法人進出看破了外資群手腳,所以三大法人在鴻海中是無法出貨的,就只能之後趁著利多向上去拉抬,我和大家說,第三季及第四季有關稅不確定因素,現在市場一付都不怕,原因是外資群買超了六千五百億,最近賣掉了一千兩百億,等到外資群賣掉了三千多億後,大家就會發現關稅的問題又出來了,關稅是會影響企業獲利還有台灣經濟,只要是基本面獲利出現問題,價值投資者也很難抱住股票,這也是為什麼之前我建議大家不要持有太大的槓桿,最好就是不要有槓桿去渡過第三季及第四季關稅不確定因素,台積電及鴻海不一定會被影響,但是其他的中小企業會被影響,傳產也會被影響,這些企業只要放無薪價或減薪,很多台灣人就會減少收入,那時台灣的投資者就會賣股票生活或維持生計,有一些人看到自己工作有問題,在投資心態也會變的更保守一點,所以我一直建議不要在第三季及第四季持有槓桿,不然你很有可能會被外資群及主力用消息面及基本面整到你懷疑人生。

鴻海主力籌碼分析,今天買超第一名的是瑞銀,買了4586張,第二名的是美林,買了2553張,第三名的是台灣摩根,買了1602張,第四名的是摩根大通,買了614張,第五名是兆豐中壢,買了522張,今日賣超,第一名的元 富,賣了764張,第二名的是兆豐,賣了500張,第三名的是大昌新店,賣了390張,第四名是台 新,賣了361張,第五名的是群益古亭,賣了329張。

瑞銀買8611張,賣4025張,合計買超4586張,均買價在200.14元,均賣價在201.39元,當沖賺了1147.2萬元,美林買3329張,賣776張,合計買超 2553張,均買價在199.78元,均賣價在200.93元,當沖賺了192.6萬元,台灣摩根買1897張,賣295張,合計買超1602張,均買價在200.01元,均賣價在200.59元,當沖賺了60.6萬元,今天瑞銀看到指數下跌,就在204.5元賣到200.5元,過程中在202元到203.5元也有護盤,不過護盤買的不多,後面鴻海股價跌破兩百元以,瑞銀在197.5元到198.5元全力護盤,這就造成瑞銀在198.5元買了3446張,瑞銀一邊護盤,一邊還能賺差價,算是很不錯的,今天美林也是在202元到203元護盤,鴻海股價跌破兩百元以,美林又在197.5到198.5元護盤,今天光瑞銀及美林就買超了七千多張,高盛今天也是順著大盤下跌在200元以上賣,在197.5元及198.5元買,因為當沖一次的交易稅及手續費要0.23%,要是你在相同價位買賣,這樣就會損失0.23%,要是你賠個0.5元,你等於要賺1元才能賺的回來,現在0.5元差不多是0.24%,所以0.5元的差價你當沖根本賺不到錢,之前鴻海股價在100元時,0.5元就是0.5%,現在0.5元僅有0.25%,之前你當沖一次手續費及交易稅是0.23%,你賺到0.5元差價的話,這樣是賺了0.27%,我是用券商折讓二八折計算的,現在1元才0.5%,所以現在你賺到1元的差價,這樣僅賺0.27%,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了,會有一些在等稍蹤即逝高點的人,他們一定會等到股價跌破200元才會急急忙忙降低槓桿,所以外資群就更不可能出貨,今天鴻海的均價199.79元,所以今天外資群買超的平均價格差不多在200元左右,外資群買超12494張,外資群及主力只要買愈多均價在200元的鴻海,之後他們在行情好時會拉抬,在行情不好時會護盤,從4月11日以來,三大法人合計買超鴻海六十幾萬張,高股息ETF的0056及00918平均買在160元,外資群之前平均買在一百七十幾元,最近隨著在200元以上的股票愈買愈多,外資群的平均成本會愈來愈高,之後他們會去護盤180元到200元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只要鴻海中的散戶不去和外資群及主力換手,那外資群及主力就會陪我們渡過第三季及第四季關稅不確定期間,第三季有三分之二的時間被關稅20%,台幣升值10%影響,第四季整季都會被關稅20%及台幣升值影響,川普關稅對台灣企業獲利是否有影響呢?大家最快能在第三季及第四季看出來,外資群之前買了六千五百億,加今天賣超了1200億,所以還買超了五千三百億,我個人覺得外資群在指數會讓點利,但是你說要立刻崩盤一路向下,我覺得機率不高,畢竟外資群手上還買了一大堆,現在指數兩萬四千點,對外資群來說他們操作的空間很大,之前外資群在21300點買到了幾千億,後面一路買上來,外資群比較高成本的最近十個交易日已經賣光了,也就是外資群及主力手上不會有兩萬四千點以上的部位,只要外資群在兩萬四千點以上賣愈多,之後跌下來時,外資群的操作空間就會變的更大,畢竟外資群及主力都是用統計和散戶玩,富檔賣愈多,這樣平均起來就會愈高,之後就算剩下一些部位很低賣,這樣平均還是會賺錢。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 

9月1日!電信防守股穩定但不可能高股息!

 

這幾天我說高股息ETF買進電信股來防守,也就是00713這一檔高股息,這一檔高股息ETF的名字叫元大台灣高息低波,故名思義就是又要有高股息,還有波動很低,這根本就是鬼扯,要是你買了防守股,也就是電信股,這類公司在股災時防禦力很強,但中華電信的股利率僅有3.7%,遠傳股利率4.3%,台灣大哥大股利率也差不多是4.3%,這和高股息是沒有半毛錢關係的,尤其高股息ETF每一年都要收很高額的管理費,經理費,還有常常在那鬼打牆的買進及賣出股票產生的手續費,大概一年就是需要1到2%的費用,今天台股下跌161點,卻有下跌三百到四百點的感覺,會這樣的原因很好懂,今天台積電股價是上漲5元的,台積電佔台股權重三成,台積電上漲5元等於是上漲40點,今天金融指數也是上漲的,所以大部份金融股今天也都是收紅,比較慘的是AI概念股,星期五市場說阿里巴巴打造一款AI晶片不給台積電代工,然後要去取代輝達,這就造成輝達股價下跌3.3%,所以也會牽連台灣的AI概念股,今天下午一點五十分時,我看鴻海旗下最賺錢金雞母還上漲4%,工業富聯主要是負責鴻海AI伺服器的,就有一點像緯創旗下緯穎的角色,前幾周我就有和大家說過,會有一些散戶賣了手上的股票後,然後把資金放在定存,不然就是買了美債ETF或電信股,然後去等待股市下跌,對外資群及主力來說,他們根本不擔心散戶把資金放到定存,美債ETF及電信股,畢竟散戶很容易中錨定效應,只要外資群及主力向上拉出一個錨點,接著向下讓利個5到10%,之後就會有很多散戶進去買,最明顯的就是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外資群及主力僅讓利個5到10%,一狗票散戶就衝進去買,外資群就一直賣,天天賣,賣不停,今天指數還收在24071點,但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股價早就早經跌破了所有均線,今天更是跌破了半年線及年線,外資群及主力一直在賣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所以這些個股的股價會持續下跌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很多散戶會在季線,半年線及年線進來和外資群及主力換手,所以外資群及主力也不急著向下摜殺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股價,畢竟散戶口袋飽飽,外資群及主力沒有任何理由便宜去賣給散戶,當外資群賣了一半以上,也就是六千五百賣了三千多億掉後,外資群及主力就會開始向下摜殺,現在對散戶來說,他們就是持續的向下加碼及攤平,散戶會覺得廣達及緯創是超級甜美價,很搞笑的事是,之前4月9日緯創跌到74元,廣達跌到174元,那時的散戶是站在賣方,而且一直覺得很恐慌的不計代價殺出去,今天廣達股價也才收在256元,緯創股價收在109.5元,很多散戶就覺得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其實單純就是外資群向上打一個高檔錨點,讓散戶對於廣達的錨點變在291.5元,對緯創的高檔錨點變成127元,後面跌到5到10%,散戶就覺得自己撿到寶,之前散戶擔心的川普關稅,已經在8月7日正式生效,而且是疊加的,後面散戶忽然完全都不怕了,覺得要進去大殺四方,要把之前四個月沒有賺到的錢快點賺回來,所以就會出現最近搞笑的情況,外資群在那倒貨大型權值股,一些主力及炒股集團在那炒作垃圾股,那些小型投機垃圾股根本沒有任何價值,結果主力及炒股集團把股價向上拉高後,散戶就把曾經的價格當成錨點,接著就是每天在那向下攤平,加碼,不服輸,幻想著股價再漲上去後他就能賺多少又多少,那種小型投機垃圾股只要落在散戶手上,股價一輩子是漲不回去的,你只要敢買小型投機垃圾股,很有可能你是會把那次的經驗寫進祖譜,然後勸後代子孫不能進到這坑人的股市,其實股市本來就是一個很好的投資地方,結果你去買了小型投機垃圾股,想要賺快錢,賠錢後才在那對股市有錯誤的認知,有問題的不是股市,而是你。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 

9月1日!川普關稅政策確實已對台灣造成壓力!

新聞說:美國20+N關稅尚未底定,勞動部每半個月公告的減班休息(無薪假),已有4863人實施,勞動部表示,其中有62.8%的企業自述受美國的關稅影響,若以實施的行業別統計,有168家企業、3812名員工,適用勞動部8月1日宣布的「加強版僱用安定措施」,佔整體實施人數的近8成。勞動部今(1)日公布受景氣影響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統計,共245家、4863人實施,較上期(8月18日)公布的191家、3934人,本次家數增加54家,人數增加929人。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黃琦雅指出,這期實施的人數大部分仍是製造業,製造業實施家數達191家4479人,較上期增加45家,人數增加889人;其中又以金屬機電工業156家、人數3685人最多,減班休息的模式以月休5到8天為主、佔42%。至於金屬機電工業中佔比最高的是機械設備製造業,家數有92家、2045人,其中有2家實施人數破百,1家是做鑽孔機、首次通報,人數達110人,預計每週休1天,主要是內外銷北美;另外一家是工具機製作,因為客戶暫緩訂單,所以通報月休1至4天,員工人數有103人,因機械設備製造業已納入僱用安定措施的適用,因此相關員工都可以申請僱用安定措施的薪資補貼。至於目前美國關稅對企業的影響狀況,從此次減班休息的通報中,共有118家事業單位自述,是受到美國關稅影響申請減班休息,人數是3055人,比上期增加45家、人數增加667人。其中有168家企業、3812名員工,適用8月1日宣布的加強版僱用安定措施,換言之,受美國關稅影響,有62.8%的企業自述受美國的關稅影響,但是整體的減班休息,有將近8成的員工,可以申請勞動部的僱用安定措施。黃琦雅強調,這些實施減班休息的員工,在減班休息期間,工資與過去6個月的平均月投保薪資差額的70%,勞動部將給予補貼,最高可領取1萬2110元的薪資差額;若同時參加「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支持減班休息勞工再充電計畫」,也可以合併請領訓練津貼。勞動部提醒,減班休息不是無薪假,對於按月計酬的全時勞工,每月工資仍不得低於最低工資(2萬8590元),實施減班休息的事業單位,勞、健保也必須替勞工投保,也應為勞工提繳勞工退休金。

基於台灣勞動部的最新統計和相關經濟分析,川普關稅政策確實已對台灣製造業造成一定壓力,導致減班休息(無薪假)人數在2025年上半年有所波動並整體呈現增加趨勢,但是否會演變成大規模現象,仍取決於多項因素,包括美台貿易談判進展、台灣政府的僱傭安定措施,以及全球供應鏈調整。以下是我的分析:

當前影響概況

從勞動部數據和媒體報導來看,截至2025年8月中旬,受美國關稅影響的減班休息企業已達118家以上,人數超過3,000人,佔整體統計的近63%。這較前一期增加顯著,主要集中在機械設備製造業和金屬機電業等出口導向產業。 例如,8月15日的統計顯示,人數從7月底的水平上升超過650人,達到近4,000人,其中91%來自製造業。

然而,並非所有時期都呈現上升:如2025年4月,人數一度下降超過300人,顯示市場有彈性調整。 到6月,人數回升至約1,189人;7月則達179家企業、3,196人。 這反映關稅的衝擊是間歇性的,受特朗普政府如"解放日"(Liberation Day)關稅等政策波動影響。

未來機率評估

高風險因素: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如對台灣進口品加徵32%關稅,以及取消小額貨物免稅)已導致至少25%的台灣企業暫停擴張計畫,5%開始裁員或減班。 台灣總理卓榮泰在議會報告中提到,已有73家企業實施減班,影響工人就業穩定。 若特朗普繼續優先對中國的貿易談判,而視台灣為"次要盟友",台灣的科技和製造業(如TSMC等)可能面臨更大壓力,導致無薪假人數進一步上升。一些分析預測,未來2-3年內可能出現全國性裁員潮,尤其是如果供應鏈轉移加速。

緩解因素:台灣政府已推出加強版僱傭安定措施,涵蓋約80%的受影響企業(168家、3,812人),提供薪資補貼和培訓,避免大規模失業。 此外,台灣貨幣貶值有助低端製造業維持競爭力,部分企業正轉移至中國大陸或東南亞。 美台談判若進展順利(如延緩某些關稅),衝擊可控。

整體機率:中高,但非必然"很大"。若關稅持續升級且無有效談判,機率可能達60-70%,特別在製造業;反之,若政府補助和產業調整奏效,則維持在30-40%。這基於2025年數據的趨勢,並非絕對預測,需監測特朗普的後續政策如8月29日生效的關稅調整。

總之,風險存在且已在放大,但台灣有應對機制,不會輕易崩盤。建議關注勞動部每月統計和美台貿易動態。

新聞說:新官上任,協助台灣經濟度過關稅風暴沒有蜜月期。新任經濟部長龔明鑫9月1日於布達典禮致詞時強調,肩上的責任沉重,將全力落實總統政見中的「經濟優先」。他提出未來施政三大主軸:一是強化國家基礎建設,能源與治水都要持續加碼;二是多元振興中小企業,與傳統產業攜手共度關稅與轉型挑戰;三是推動高科技產業全球佈局,鎖定矽光子、量子計算、機器人等前瞻技術,讓台灣從研發到國際供應鏈維持不可或缺的角色。他同時透露,經濟部將動員法人資源,投入無人機與軍工產業等攸關國家安全的重要領域。龔明鑫在典禮上提及,他收到卓榮泰院長贈送的禮物,包裝紙上面寫著「經濟優先、任重道遠」。他笑稱,這既是禮物也是提醒,象徵必須肩負起推動台灣經濟的責任。他也特別感謝同仁支持,並呼籲跨部會合作更加緊密,希望能在困難時刻獲得資深政委以及國發會的即時協助。新官上任,龔明鑫立刻展開「救火」行程。上午完成交接儀式後,他隨即投入產業第一線,下午便與工總、商總、工商協進會、中小企業協會等七大公協會座談,傾聽業界對當前經濟情勢與關稅衝擊的建言。他強調,經濟部將扮演政府與產業間的橋樑,從傾聽出發,凝聚共識,尋求解方。往後將更加積極、坦誠地與媒體多多交流,讓外界更加清楚部裡面的工作執行進度。接下來的重點行程是南下直擊「四大慘業」。自9月2日起,龔明鑫將連續三天走訪台中、台南及高雄,與受美國對等關稅打擊最嚴重的機械、手工具機、水五金與塑膠產業座談,高雄之行還可能納入扣件業。他第一站鎖定機械產業,因中高階工具機(如大型龍門機、車銑複合機、精密零件)與日、德競爭國相比存在9%的關稅差距,出口競爭力恐被取代,加上新台幣匯率快速升值,經營壓力雪上加霜。行政院評估,工具機產業在關稅與匯率雙重夾擊下傷勢最重,其他產業雖受影響,但程度不同。手工具與水五金主要面臨越南競爭,短期壓力較輕;塑膠製品的中、墨對手反而稅率更高,台灣仍具一定優勢。龔明鑫此行的核心目標,是掌握第一線產業真實困境,並回到政府內部研議後續對策,爭取擴大救濟力道,協助業者在變局中找到生存空間。龔明鑫表示,台灣若要成為「經濟日不落國」,面對國際新秩序挑戰,必須更快、更精準地佈局全球。他承諾,經濟部將帶頭協調各方資源,隨時補位支援談判與政策推動,與產業界並肩作戰,共同守住台灣的經濟根基。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 

2025年8月31日 星期日

8月31日!8月31日!關稅對鴻海的影響會在第三季明朗!序言

8月31日!關稅對鴻海的影響會在第三季明朗!作者:A大!近四個月以來,台股指數每一個月都上漲,原因就是去年第四季到今年第一季外資群賣超台股一兆元,外資群吃準四月有川普關稅不確定因素,所以就在去年第四季及今年第一季瘋狂的賣出一兆元,散戶就拼命的一直買,有很多人買完所有的資金後又去使用股票質借,理財型房貸及個人信貸,因為外資群兩季下來賣一兆元,台股指數就持續的下跌,當4月2日川普對全球課徵誇張的對等關稅,外資群及主力等於撿到槍,就一腳踹給散戶死,這就造成了4月7日到4月9日的多殺多及人踩人,接下來幾個月外資群就能買回之前的持股,一些劫後餘生的散戶就在上漲的過程中賣出手上的股票,有一些則是在4月7日到4月9日這三天被掃地出局,大家看近四個月下來,外資群分別買超了2200億,買933億,買2280億,最近九個交易日開始轉賣1100億,不過八月初外資群是有買,所以八月僅有賣超628億,指數分別上漲1112點,908點,1286點,690點,在8月7日之後,散戶開始敢買股票,外資群就在兩萬四千多點以上把手上的股票賣給散戶,近九個交易日已經賣了一千一百億,星期五指數收在24233點,下星期一台股指數就算下跌兩百多點,指數也是還有兩萬四千點,目前指數下跌個兩百多點,外資群就能倒貨兩百億,這對外資群來說是很補的,一般散戶的習慣就是去買下跌的個股,因為散戶會中錨定效應,也就是外資群及主力向上打一個高檔錨點,接著向下讓利個5到10%,散戶就會以為自己撿到寶,還有因為外資群近兩三個月以來已經玩了兩到三個月的花樣,故意讓指數及個股跌下去後會快速反彈,而且還會創新高,這就讓散戶產生一個錯覺,也就是自己看到個股股價跌下去後只要敢買,很快就會反彈創新高,最近很多個股股價跌下去後是不會反彈的,例如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外資群賣了十幾個交易日了,把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的股價殺到半年線及年線,散戶現在一直在向下攤平,覺得這一次也會和兩三個月以來一樣反彈快速創新高。

但是外資群近九個交易日已經露出了馬腳,也就是開始在那倒貨了,之前我就說過,一買一賣成交易,三大法人買的是散戶賣的,三大法人賣的是散戶買的,只要夠多的散戶進來買,三大法人就知道有散戶上勾了,只要夠多的散戶進來買股票,那三大法人就不需要再拉上來反彈創新高,而是持續的倒貨,很多散戶一直在等反彈創新高,後面會愈等愈絕望,外資群之前在散戶一直不敢買股票時買了六千五百億的股票,當川普關稅及二三二半導體關稅明朗後,散戶開始敢買股票,外資群就向上打一個錨點,接著就開始倒貨,外資群最近兩三個月已經讓關稅不確定因素淡化,會這樣的原因也很好懂,外資群買了六千五百億,散戶想利用川普關稅不確定因素去看衰或打擊股價,外資群及主力就會用銀彈教導散戶如何作人,時間久了後,散戶就會覺得關稅已經沒有影響了,其實不是關稅沒有影響,而是三大法人知道散戶不敢買,所以他們一直買,短線的流動籌碼都被三大法人買走了,股市自然不會下跌,當川普關稅不確定因素結束,也就是8月7日時,外資群還故意向上拉抬了五百五十點,這就是要讓散戶以為利空出盡,當時我就說接下來散戶敢買股票了,外資群向上打了一個錨點時,硬生生的把指數在高檔維持兩星期,最近兩周散戶就開始上勾了,每天買,一直買,買不停,外資群就很開心的在兩萬四千點一直賣出手上股票,一開始我也說過,因為散戶口袋飽飽,外資群也不會刻意的讓指數下跌倒貨,畢竟散戶口袋有的是錢,有什麼好向下讓利的,就讓散戶買好買滿兩萬四千點以上的股票,我敢和大家說絕對不可能每一個散戶都這麼愚蠢,股市是由無數的散戶及法人組出來的,有程度好的及程度差的,有沉得住氣的及沉不住氣的,一開始進去買的屬於比較無知形的,明明前幾個月還害怕川普關稅,結果幾個月後關稅20%確定了,重點還是疊加的,還有台幣升值10%,在這樣的情況下散戶敢買兩萬四千點以上的股票,我也真的是服了這些人了,之所以會說這些人愚蠢,原因是當初川普關稅出來時,這些人會殺在17306點到21198點,明明相同的事件,一個確定了,一個是當初還在嘴砲階段,結果確定後你敢買兩萬四千點以上,當初嘴砲階段你賣在17306點到21198點,這懂人不在股市中賠錢,那誰賠錢。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關稅對鴻海的影響會在第三季明朗!

2、關稅衝擊四大慘業經濟部動起來!

3、高股息ETF加碼電信股當防守!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 

8月31日!關稅對鴻海的影響會在第三季明朗!

近六十個交易日下來,上漲前十名如下,第一名的台達電,上漲了78.87%,第二名的世芯-KY,上漲了48.81%,第三名的台光電,上漲了48.78%,第四名的奇鋐,上漲了48.09%,第五名的南亞,上漲了47.19%,第六名的智邦,上漲了37.72%,第七名的鴻海,上漲了33.01%,第八名的光寶科,上漲了23.22%,第九名的緯穎,上漲了20.28%第十名的台積電,上漲了15.42%,這一些上漲的個股一定都是三大法人買,散戶賣,以鴻海來說,從4月11日以來,三大法人合計買超了六十幾萬張,散戶賣了鴻海後去買下跌到半年線及年線的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外資群賣了1100億,結果透過這些他們買一大堆的大型權值股把指數控制在兩萬四千兩百點,讓散戶以為快要反彈了,覺得自己再加把勁買一些後就會反彈,但結果一定是絕望的,台灣第三季及第四季會受到關稅20%及台幣升值10%的影響,第三季會被影響三分之二的時間,第四季會整季都被課徵20%,要是外資群及主力在第三季及第四季前沒有辦法把手上六千五百億的股票賣掉,那第三季及第四季外資群及主力就不敢用關稅20%不確定因素去整死散戶,確實有很多企業不會被關稅影響,例如台積電及鴻海,但是台灣會有很多的企業被影響,經濟部都已經開始發錢給一些受關稅影響很嚴重的企業,但大家覺得這樣有用嗎?川普把台灣加了20%,重點是日本及南韓才15%,台灣很多企業的競爭力就輸給了日本及南韓,大家還是得了解不是每一間公司都是台積電及鴻海,台灣會有不少的公司被關稅20%影響,這就會影響到就業及經濟,而且台積電被川普多逼了1000億美元去投資,台灣也很多企業因為川普關稅去美國投資,這一定會影響到台灣本土的經濟,這一點外資群及主力一定是了解的,只是他們買了六千五百億股票後,故意淡化關稅20%的影響,外資群及主力在11月中前要是把買到的六千五百億賣的差不多,之後大家就會看到外資群及主力用關稅20%造成企業獲利衰退去整死散戶,要是不相信的人,反正距離11月中也僅剩兩個半月,最近外資群把買超的6500億股票賣出了1100億,要是散戶還是不信邪的進去向外資群買股票,當外資群賣掉四千到五千億時,剩下的股票就是用來摜殺的,那時大家忽然又會發覺關稅怎麼又開始對股市有很大的影響,股市怎麼忽然又變的超級悲觀,原因就是外資群把買到的六千五百億賣的差不多了,他們不會再去拉抬及護盤,當初外資群在買時,什麼7月9日關稅要開獎前夕不確定性,什麼延到8月1日不確定性,外資群及主力就是用錢砸,敢看衰的散戶你用嘴巴看衰,外資群就用真金白銀買台積電及鴻海,讓指數強到沒朋友,下跌時你不敢買,沒幾天就反彈創新高,時間久了後,散戶就不敢再去看衰了,到了8月7日之後,確實有一些散戶看出外資群要出貨,也看出來第三季及第四季關稅不確定因素會對企業的影響,但是他們沒有大局觀,他們以為外資群六千五百億能一天或幾天就賣光,接著股市就崩盤,不會有這種事的,外資群買到的六千五百億一定是慢慢賣,重點是一開始散戶口袋飽飽,外資群可以賣高一點給散戶,散戶只要願意買高一點,外資群是很開心賣高一點,畢竟一開始賣的愈高,之後就能隨便賣,這和賣水果一樣的道理,一開始比較漂亮的賣比較貴,後面比較醜或是要收攤了,就賣比較便宜,一開始漂亮的賣愈貴或愈多,之後賣比較便宜的就不會影響到你整體的獲利,外資群在兩萬四千點以上賣了一千一百億,下星期一指數就算再跌兩百點,外資群賣超兩百億,這樣指數也還有兩萬四千點。

大家不要以為近四個月下來台股上漲很多,其實台灣五十成份股已經下跌了不少了,因為國巨有分拆股票,所以跌幅變的不準,我就不把國巨納進去,我們來看一下指數還在兩萬四千兩百多點的情況下,台灣五十成份股跌幅前十名的情況,第一名的長榮,下跌了20.73%,第二名的陽明,下跌了19.19%,第三名的台泥,下跌了18.51%,第四名的和碩,下跌了17.99%,第五名的萬海,下跌了17.2%,第六名的凱基金,下跌了13.35%,第七名的聯詠,下跌了12.47%,第八名的上海商銀,下跌了12.39%,第九名的聯電,下跌了11.28%,第十名的國泰金,下跌了9.16%,其中廣達被外資群連續十四個交易日賣超,和碩近十六個交易日也是被外資群賣了一大堆,大家會發覺這些下跌很多的個股,散戶拼了老命的進去買,其實下跌的也沒有很多,了不起就是讓利個5到10%,後面散戶上勾後就擴大賣超,讓指數跌幅變大,散戶和外資群這樣拼命,我個人是認為第三季及第四季有關稅20%造成企業獲利不確定因素,當外資群及主力賣的差不多時,他們有兩個方法能整死散戶,一來就是打心理戰,就是透過新聞說第三季及第四季有關稅20%,所以企業獲利會很慘,每天恐嚇散戶,第二個方法就是第三季及第四季企業獲利真的被影響,只要三大法人賣了一堆股票,哪怕企業獲利僅衰退一點點,這樣外資群及主力都能發力打死散戶,大家會發覺我在4月9日川普宣布延遲對等關稅後會很樂觀,也就是讓大家在悲觀時多買一點,當4月11日看到美國豁免消費性電子產品時,我就說不小心賣掉的快買回來,六月底前我都說你要買快買,到了六月初之後,因為接下來就是7月9日川普關稅不確定因素,我就說不要和外資群換手,當外資群買到六千五百億時,指數上漲兩萬四千多點,我說把手上的槓桿去掉,最近就會顯的比較保守一點,大家會發覺我和一般散戶剛好是相反的,很多散戶在8月中開始進場買股票,我卻不會想要在8月中買股票,不但不會買,而且會想要把手上的槓桿去掉,我不覺得關稅會對台積電及鴻海會造成多大的影響,但是我擔心關稅會造成台灣很多企業被影響,鴻海也是有一堆業外子公司,第二季已經被影響了,加上一些傳產業,股價是資金堆出來的,要是台灣很多人都被關稅影響到收入,他們一定會減少投資或是賣股維持生活,這就會讓股市變的比較弱一點,而且關稅是會造成企業獲利變動重大的不確定因素,一般價值投資者害怕的就是公司獲利衰退,關稅20%是造成企業獲利衰退一個很重要的不確定因素,你在這時候很樂觀或開很大的槓桿,那不是找死嗎?

新聞說:Fed降息呼聲高漲!2年期美債殖利率單月跌幅一年來最大,由於聯準會(Fed)降息預期不斷發酵,對利率敏感的2年期美債殖利率在8月創下一年來最大跌幅,2年期與10年期美債的殖利率差曲線也在8月告終之際持續陡峭。美國周五(29日)公布的7月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數,強化了Fed在9月16日到17日的降息可能性。7月PCE物價指數較6月上升0.2%,比6月增幅溫和,而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後,核心PCE價格指數升幅為0.3%,與6月增幅相同。這份數據公布後,對利率敏感的兩年期美債下降1.6個基點至3.619%。整個8月迄今共下降33個基點,是去年8月以來最大跌幅。不過,指標的10年期美債殖利率周五上升1.6個基點至4.223%。長債殖利率周五走高,主因是交易員在美國勞動節長周末連假之前平倉,並在月底重新調整部位。這也讓2年期和10年期的殖利率曲線更加陡峭,本月共趨陡18個基點,為4月以來最大幅度。兩者的殖利率差(利差)周五收盤報60個基點。宏利投資管理公司駐波士頓美國利率交易主管MichaelLorizio說:「大家可以把PCE報告當成是9月降息脫軌的風險又少了一個。至少從這個角度來看,通膨不會影響或抑制9月降息的機率。」聯邦基金利率期貨交易員預估9月降息機率為89%,高於數據公布前的84%。周五的報告顯示,美國7月消費者支出增幅為四個月來最大。同日另由密西根大學統計的數據則顯示,消費者對未來一年的通膨預期,從7月的4.5%躍升至8月的4.8%。在Fed主席鮑爾上周五出人意料的發表鴿派言論,表示就業市場風險正在上升之後,交易員加碼降息押注。再加上美國總統川普總統試圖解雇Fed理事庫克,代表川普又有機會影響Fed人事、安插鴿派人選,也可能讓Fed走上更寬鬆的政策道路。針對川普試圖解雇庫克的法庭聽證於周五結束,法官沒有立即做出裁決,意味著庫克將暫時留任。美國勞工部下周五(9月5日)將公布8月非農就業數據,這可能是決定Fed9月決策的關鍵。宏利的Lorizio表示,許多人結束夏季假期回歸之後,下周的公司債市場將回暖,「我們將迎來非常繁忙的一周,一級市場和所有利差產品市場都將全面回歸,尤其是企業債券市場。」

A大回答:七月及八月以來,20年美國公債殖利率沒有跌多少,大家要了解一件事,公債價格如果上漲,公債殖利率就會下跌,一般來說,如果你買美債ETF,只要公債殖利率上漲,你持有的美債ETF股價是會下跌的,這兩個月以來,其實不是美債20年的利率下跌,而且台幣從28.9元貶值到30.6元,每一個月都貶了2%左右,那個月下來就貶值4到5%,這兩個月下來,台灣發行的美債20年ETF也差不多反彈了4到5%左右,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台幣想要很強,那一定要伴隨台灣經濟很好,之前台灣受惠AI產業大爆發,台積電,鴻海,廣達,緯創等AI概念股都大爆發,這就會使得台灣經濟有可能會很不錯,就算台灣一些傳產業表現很普通,台灣的經濟也會表現的很好,但是之前川普在威脅要課徵32%的關稅,台灣一些官員及市場就在那自己覺得台幣升值能談比較好的關稅稅率,後面發覺就是一廂情願,最終川普還是送給了台灣20%關稅大禮包,重點是這20%還是疊加上去的,這就會讓原本很強的AI概念股變的沒有這麼強,一些傳產及中小企業會從普通變成很慘,當台灣經濟不好,台幣怎麼可能會強,這一點幾個月前我就和大家說過了,台幣貶到30.5元時,這剛好是中間值,也是台幣在有記錄的情況下28元是甜美價,33元是瘋狂價,之前一狗票散戶在那喊台幣要升到25元,甚至還有13.5元的,那些人有一些是智商堪憂,有一些單純就是壞,他們在那喊13.5元,其實跌到28元他們就要買了,這在股市中就稱為低級投機客,很多人也是賣了股票後會在那喊空,企圖把股價喊下來後再進場,當初7月初時,我看到日本及韓國被課徵和4月2日一模一樣的關稅時,我就和大家說市場陰謀論被破除了,當初什麼亞洲貨幣升值換比較好的關稅稅率,到了7月初美國對韓國及日本課徵一樣的關稅後就顯得狗屁不通,大家有沒有發覺台幣及亞洲貨幣從那時候開始反彈的,很多人覺得外匯很難,我是沒有覺得有多難,你要看懂市場在預期什麼,哪一些事發生後,預期心理被打破了,只要你看的出來,你就能知道大方向,大家看我在判斷外資群什麼時候要賣,我是不是透過一些散戶心理面得到散戶在關稅明朗前不敢買,所以外資群及主力在8月7日前沒有其他的選擇,就只能護盤,到了8月7日後,我說散戶敢買股票了,接下來外資群其實也沒啥選擇,就只能賣出,畢竟現在散戶敢買了,而且口袋飽飽,現在外資群不倒貨給散戶,那要待何時,外資群在11月中前把股票倒貨給散戶,到了第三季又能用關稅去整死散戶,當你腦中有這種大方向,你才有可能看懂股市比較可能往哪個方向前進,當我了解大方向後,我敢和你說明天一定會大漲或大跌嗎?我一定是不敢的,那種預期明天上漲或下跌的人,他們要嘛是傻子,不然就是騙子,連外資群及主力都不會知道明天會上漲還是下跌,反正外資群大方向是賣出,就看晚上美國股本上漲或下跌,或是國際股市有啥消息,有是利多就拉高出,要是利空就讓點利出,所以你就算知道大方向,你也不可能知道明天會上漲或下跌,當你知道大方向,其實這樣玩波段就夠用了,或是你能透過資金配置玩短線,畢竟你都知道大方向了,你知道台幣會貶,你總不會蠢到持續賣出或放空吧,你知道外資群要賣,你不會傻到一直向下加碼及攤平,甚至開槓桿吧,關稅是會影響企業獲利及經濟,所以第三季及第四季企業開出財報後,你才能知道關稅20%加上台幣升值10%有公司獲利有什麼影響,要是沒什麼影響的公司,那之後也不會有影響了,接下來關稅才能稱為沒有影響,一些散戶在川普確定後就覺得沒影響了,我也是不懂這是什麼腦迴路。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 

8月31日!關稅衝擊四大慘業經濟部動起來!

新聞說:關稅衝擊四大慘業經濟部發錢了!美國對等關稅20+N已上路,經濟部已推動4項因應美國關稅新政支持措施,自8月7日起全面受理申請,在特別預算通過前,政府將先以「移緩濟急」方式,給予產業必要支持。對以工具機、水五金、手工具及塑膠製品等產業,都有以解決資金周轉困境、提升技術能量並加強海外市場布局的辦法,並將持續透過諮詢專線、網頁專區及產業說明會等,讓更多業者瞭解並加以申請應用。經濟部指出,目前行政院並已責成各部會,針對MFN(最惠國待遇,Most Favoured Nation)加對等關稅後稅率較高,或是與競爭對手相較後產生劣勢的產業,給予特別支持。並於今日院會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第六條文修正,預留確保產業穩定所需增編200億元。MFN(最惠國待遇,Most Favoured Nation)關稅稅率是美國除對其有簽FTA的國家以外,全球都適用的關稅稅率,不是只針對台灣。我國輸美農工產品的既有平均MFN稅率為3.3%,工業產品既有平均稅率為3.1%。工業產品輸美既有關稅較低多為5%以下,已涵蓋銷美94.6%之進口值,其中約有8成是零關稅。部分較高稅率者,主要是成衣服飾、陶瓷玻璃等,但也都占我國出口比例小於0.02%。補助款項4大類別一次看,此外,經濟部近期已召開數場產業座談會,傾聽產業聲音與需求,透過金融支持、研發轉型及行銷布局等面向給予產業全面協助,其中包含低利貸款、匯率避險、研發補助、技術升級、海外拓銷等措施,以因應產業不同需求。「中小微企業多元發展貸款」加碼部分,針對受關稅影響之中小微企業,提供最高3,500萬元貸款額度、利率上限2.22%,其中貸款金額在250萬元以內者利率減碼1.5%、期間最長6個月,貸款100萬元以內者保證成數一律為10成;另「外銷貸款優惠保證」加碼部分,針對出口導向及受關稅衝擊之企業,中小微企業每家可申請最高6,000萬元保證額度、保證成數最高9.5成、全額減免保證手續費最長2年,非中小微企業則提供每家1億元保證額度、保證成數8至9成,以減輕企業財務負擔。在研發轉型補助部分,針對受美國關稅影響製造業,提供研發創新及設備汰舊換新補助,個案補助(僅中小企業可申請)每家最高500萬元,產業聯盟最高4,000萬元,補助範疇包含雙軸轉型、技術加值、跨域整合及行銷協助等,以開發更精密及更高規格產品或技術,並拓展海外市場,政府補助款不超過總經費50%,其中全新設備購置費最高可編列總經費的40%,購買所需研發、檢測及生產相關全新設備,提升技術能量,維繫產業競爭力。爭取訂單組隊申請更有利,在爭取海外訂單部分,提供受美國關稅政策直接或間接影響之廠商補助,單一企業補助每家最高500萬元,2家以上聯合申請補助最高2,000萬元,補助標的包含於海外新設展示中心、服務(維修)中心及發貨倉庫等實體據點,或新增代理商、經銷商等契約,協助企業布局全球,爭取訂單。此外,經濟部結合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及公民營銀行,推出「協助中小企業取得避險額度信用保證措施」。針對申辦外銷貸款且有預售遠期外匯避險需求之中小企業,額外提供最高6,000萬元避險交易保證額度,保證成數一律10成,並全面免收保證手續費;合作銀行亦不加收手續費及保證金,並提供優惠匯率,以低門檻、低成本、低風險方式協助中小企業進行匯率避險,減輕財務負擔,並避免外銷利潤遭匯率波動侵蝕。四大產業轉型進入高階製程,經濟部以工具機、水五金、手工具及塑膠製品等產業為例,在研發轉型方面,產發署鼓勵業者朝開發高附加價值產品及技術升級的方向來提升競爭力。例如:工具機產業可開發具備感測與遠端監控功能的智慧節能工具機,或是開發適用於半導體、航太領域的高階工具機;水五金產業則可研發客製化、智慧化具恆溫或感應功能的水龍頭;手工具產業可開發具數位顯示或智慧感測功能的扳手等高值化產品;塑膠製品產業則可跨足醫療器材領域,將傳統塑膠袋轉型為醫用血袋等高階應用產品。另外在拓銷市場方面,貿易署為協助業者開拓多元市場,加碼補助業者及公協會參加國際展覽、補助業者設置海外通路據點、運用TAIWAN SELECT共同品牌行銷,提升MIT國際能見度、擴大洽邀買主來臺洽談媒合、運用數位工具精準行銷,主動推播產品,爭取海外訂單。

川普在2025年實施的關稅政策(包括對台灣產品的20% MFN關稅,以及針對半導體的潛在更高稅率),對台灣經濟確實帶來負面影響,但整體衝擊不如對中國或其他競爭對手的嚴重。根據台灣官方數據和分析,台灣輸美產品的平均MFN稅率原本僅約3.3%(工業品為3.1%),且94.6%的出口值稅率在5%以下,其中80%為零關稅,因此新關稅的邊際效應有限。台灣2025年GDP成長預測已上調至3.8%以上,但對2026年的展望較為謹慎,主要因關稅可能加劇供應鏈重組、通膨壓力,並影響出口導向產業的競爭力。總體而言,這波關稅更像是美國推動「友岸外包」和本土製造的工具,台灣的高科技優勢(如半導體)提供緩衝,但傳統製造業面臨更大挑戰。經濟部已推出低利貸款、研發補助和市場拓銷等措施,預算達200億元,以緩解衝擊。

最受影響的產業

根據台灣經濟部和相關分析,新關稅主要針對稅率較高或競爭劣勢的產業,導致資金周轉、技術升級和海外布局需求增加。以下是主要受影響產業的彙整,使用表格呈現其衝擊程度、原因及政府應對(基於用戶提供的資訊和最新報告):

1、工具機衝擊程度高,稅率上漲導致美國訂單流失,競爭對手(如日本、南韓)稅率較低。研發補助(最高500萬元每家)、低利貸款(最高3,500萬元)、海外拓銷補助(最高2,000萬元)。占輸美出口約10-15%,預估銷售下滑5-10%。

2、水五金衝擊程度高,產品稅率原本較高,新關稅放大價格劣勢。技術升級補助(開發智慧化產品)、匯率避險保證(最高6,000萬元)。影響中下游供應鏈,預估營收減少3-8%。

3、手工具衝擊程度高,高度依賴美國市場,關稅加劇成本壓力。產業聯盟補助(最高4,000萬元)、外銷貸款優惠(保證成數9.5成)。出口值下降可達10%,小型企業資金周轉困境加劇。

4、塑膠製品衝擊程度高,稅率劣勢明顯,影響醫療器材等轉型領域。設備汰舊換新補助(總經費50%以內)、爭取海外訂單補助。占輸美比例小,但成長潛力受阻,預估影響2-5%。

5、鋼鐵及鋁中衝擊程度高,額外50%關稅疊加,影響汽車零件和建築供應。金融支持、研發轉型。出口下滑明顯,產業群聚效應放大衝擊。

6、紡織及石化衝擊程度中,稅率原本偏高,競爭對越南、孟加拉等國劣勢。市場布局補助、避險措施。占出口比例<0.02%,但累計影響GDP 0.2-0.5%。

7、電子及汽車零件衝擊程度衝擊程度中,供應鏈重組,間接受半導體關稅波及。低利貸款、海外據點補助。影響5-10%,但高值化轉型可緩解。

這些產業被稱為「四大慘業」,經濟部已透過座談會和專線提供協助,重點在轉型高階製程(如智慧工具機或醫用塑膠)和多元化市場(歐洲、印度等)。

台積電的影響程度

台積電作為全球先進半導體龍頭,受影響相對輕微。雖然特朗普威脅對進口晶片加徵100%關稅,但台積電因在美國投資超過650億元(包括亞利桑那4nm廠),預計獲得豁免。只有約1%產品直接出口到美國,其餘多為客戶(如NVIDIA)在台製造後再出口。台灣官員表示,75%台灣出口不受關稅影響,台積電的美國投資已強化其「矽盾」地位,股價甚至在關稅消息後上漲。整體營運展望穩定,2025年獲利預期未變,但需監控供應鏈成本上升和地緣風險。

鴻海的影響程度

鴻海受影響較大,作為蘋果和NVIDIA供應商,其7月銷售成長僅7.25%(年比放緩),主因關稅和台幣升值11%放大成本。關稅可能影響電子組裝和汽車零件業務,導致財務負擔增加。公司已計劃在美國或墨西哥建科技園區,以規避20%稅率,並轉移生產線。展望謹慎,全年獲利預測下調,但透過避險和多元化(如印度布局),衝擊可控制在5-10%。相較台積電,鴻海更依賴全球供應鏈,短期壓力較高。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 

8月31日!高股息ETF加碼電信股當防守!

新聞說:高人氣高股息ETF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公布今年第2季配息金額,每單位預計配發1.1元,創下近五季以來新低,引發投資圈一陣震盪。以上周收盤價51.6元換算,年化配息率雖仍達8.5%,但配息大幅下修21%,超過同為人氣指標的00878,引起網友兩極反應,有人大喊「崩潰」,也有人逆風力挺:「績效還是很強,哭啥?」根據公告,00713的第2季配息將在6月18日確定金額,6月20日除息。想參與這次配息的投資人,必須在6月19日前完成買進並持有,預計配息將於7月11日入帳。雖然配息金額下修,但00713整體人氣仍強。今年5月初基金規模已突破1,400億元大關,創歷史新高,持有人數也達41.7萬人,年增幅約18%,是目前國內規模第5大、持有人數第6多的高股息ETF。根據定期定額的統計,00713更是前十大ETF中唯一一檔自年初以來每月持續正成長的產品,顯示其「低波動、穩健收益」的特性仍獲市場青睞。回顧歷史配息紀錄,00713自去年第2季大方配發1.5元起,過去幾季維持在高檔水準,去年第3季與今年前兩季各配1.5、1.4與1.4元,此次回落至1.1元,確實顯得「有感縮水」。面對配息下修,PTT與投資社群上出現不少抱怨聲浪,投資人戲稱:「重壓的眼淚流下來」、「一整年沒填息,還原成本跟去年一模一樣」、「不如去放定存」。也有人拿對手產品比較,指出00878這季配息從0.5元降到0.47元,跌幅僅約6%,質疑00713配息減幅過大。然而支持者則認為市場反應過度,強調00713仍是高股息ETF中的績效前段班。截至5月底為止,今年來報酬率在同類產品中僅次於富邦台灣優質高息(00730),穩居第2。網友表示:「年配1.1元乘4季也有4.4元,還是很不錯」、「市場胃口養大了」、「比起還在谷底的ETF,這表現真的不差」。

A大回答:很多年前我說高股息ETF遲早會爆雷,之所以我會這樣說的道理也很好懂,一來是投信每年會收很高的管理費及經理費,而且金控旗下有投信也有證券,所以金控一定會讓投信頻繁換股,這樣旗下的證券部門才能賺到更多的獲利,一般你投資有價值的公司每年能賺5到10%,拿到股息4到5%,每年光被投信及券商收走了1.5到2%的資金,然後高股息ETF說能給你每年8到12%的股息,那就意謂著ETF每年要賺到差價及領到股息10到12%,這樣才有可能維持的下去,大家看一下00713前兩大持股,第一大持股是遠傳,第二大持股是台灣大哥大,分別持有9.68%及9.2%,光這兩檔已經持有近兩成資金了,電信股的遠傳及台灣大哥大,現在股利率差不多僅有4.3%左右,上星期五最後一筆投信大買遠傳及台灣大哥大,這就是出自00713之手,持有第三名的是第一金,持有8.83%,股價28.35元,配出0.95元,股利率僅有3.3%,持有第四名的是統一超,持有7.36%,股價254.5元,一年配出9元,股利率3.54%,看到這裡後,大家應該知道為什麼高股息ETF無法持續配出8到12%了對吧,00713前四大持股,平均股利率才4%,扣掉每年的經理費還有換股手續費1到2%之間,每年能有2到3%的報酬率就偷笑了,這時會有人說,公司每年不是都賺5到10%,配出4到5%,剩下的會流到淨值中反應到股價中嗎?確實有一些公司是這樣,但電信股屬於防守型的公司,每年會幾乎把百分之一百的獲利配出來,所以電信股每年的淨值是不會增加的,所以就不存在公司淨值增加,股價增加這種事,00713即然要買電信股的遠傳及台灣大哥大,這就是追求穩定及低波動,這樣的投資組合怎麼可能每年配出8到12%的股息,所以幾年前我就攤開過高股息ETF持有的個股說這種高股息不可能持續,而且總有一天會爆雷,時間幾年過去了,大家應該有看到很多高股息都爆雷了,現在高股息ETF的股利率愈來愈低,會這樣的道理也很好懂,一開始高股息ETF規模小,投信為了騙散戶進去,就用新的高股息ETF去抬轎舊的高股息ETF,這就形成了一種假象,也就是這些高股息ETF持有的個股股價會上漲,這時經理人只要賣出手上持股,就能賺到差價,最終就當成股息配出來,但後面高股息ETF拐了太多散戶進去,高股息ETF的規模來到幾兆元,新的高股息ETF無法幫舊的高股息ETF抬轎,最終大家就看到高股息ETF爆雷,接下來全球有川普關稅不確定因素,台灣第三季及第四季有關稅20%及台幣升值10%,00713去加碼遠傳及台灣大哥大的位置算是很漂亮,但是只要你想要防守,那就是要拿報酬率來交換,遠傳及台灣大哥大每年就是賺4.3%左右,扣掉1到2%的經理費及換股手續費後,怎麼可能配出8到12%的高股息給投資者,所以再幾年後會有愈來愈多高股息ETF爆雷,未來大家看到高股息ETF爆雷,真的也沒啥好驚訝的。

我把之前比較熱門的高股息ETF列出來,今年以來大盤上漲了1198點,漲幅5.2%,00919下跌2.05元,跌幅8.77%,00940下跌0.07元,跌幅0.74%,00929下跌0.06元,跌幅0.33%,00878下跌1.83元,跌幅8.25%,00713下跌1.8元,跌幅3.39%,0056下跌1.69元,跌幅4.61%,之所以高股息ETF會輸大盤,很大的原因就是高額的經理費,管理費及換股手續費,加上行情波動大,ETF經理人又在那買來賣去賠了差價,之前高股息ETF有新的ETF去抬轎舊的ETF,所以每一個高股息ETF經理人一付都很神的樣子,現在高股息ETF露出了馬腳,散戶也不再去瘋狂的申購,這時高股息ETF經理人就只能靠實力,這些經理人唯一的實力就是沒有實力,之前我就一直和大家說,你要配出這麼高的股息,這就是要拿本金出來配,而且這些ETF經理人不可能一直在股市中買進及賣出賺到錢,一開始規模小,可以透過每一檔高股息ETF都無恥的買同幾檔個股去拉抬股價,讓高股息ETF賺到很多差價,現在就沒有這麼好康了,高股息ETF的總規模來到幾兆新台幣,高股息ETF經理人在裡面買來賣去,最終的下場就是追高及殺低,這是不是很好理解呢?每一檔高股息ETF規模都這麼大,股市中哪來這麼多高股息又大股本的公司,高股息ETF只要選中小型股,隨便買一下股價就開始瘋狂上漲,要是之後要賣出,股價又瘋狂下跌,之前00919買了海悅就很明顯,買了公司10%的股權,把股價從180元炒到250元,最終00919在半年後賣在100元左右,直接就是賠了一半,很多散戶感覺不出來有多慘,原因就是高股息ETF經理人分散買賣,雖然一兩檔散戶看不出來,但這是會反應在你的總獲利中,時間拉長後,大家就是會看到大盤上漲了5.2%,結果高股息ETF每一檔報酬率都是比鳥的,之前我就說高股息ETF會爆雷,不相信的人可以持續看下去,很多散戶聽到高股息ETF,就覺得可以配出高股息,他們不會進去攤開這些高股息ETF持有哪些個股,以00713為例,持有遠傳及台灣大哥大各10%左右,如果你想要買防守股,你不會自己去買遠傳及台灣大哥大嗎?有什麼好讓高股息ETF每年去吸血你1到2%的管理費及換股手續費,電信股的股利率約4.3%,確實是能讓高股息ETF達到低波動的效果,但是你自己去買遠傳及台灣大哥大,你可以一直持有,每年就是賺4.3%,為啥你要被00713去吸血管理費及換股手續費,當你攤開這些高股息ETF持有的個股,幾乎平均就是4%股利率,扣掉1到2%的管理費及換股手續費,你和我說每年可以領8到12%的高股息,你是在騙三歲小孩嗎?之前有一位網友歐印加開槓桿買了台積電,結果大賺了幾千萬,後面要開始保守一點,就去買了高股息ETF,幾年後台積電股價翻倍,高股息ETF爆雷,從這一點就能看出來,當初買台積電就是狗屎運賽到,要是你憑實力投資台積電賺到大錢,怎麼會愚蠢到去買高股息ETF當防守,你想防守就自己去買電信股不就得了,有啥好高股息ETF,然後每年被高股息ETF吸血1到2%的管理費及換股手續費。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 

2025年8月30日 星期六

8月30日!鴻海集保近一周及四月以來變化情況!序言

 8月30日!鴻海集保近一周及四月以來變化情況!作者:A大!上一個美國股市交易日,道瓊下跌92.02點,跌幅0.2%,收在45544.88點,S&P500下跌41.6點,跌幅0.64%,收在6460.26點,那斯達克下跌249.61點,跌幅1.15%,收在21455.55點,費城半導體下跌184.11點,跌幅3.15%,收在5668.94點,現貨黃金上漲28.68點,漲幅0.84%,收在3451.19點,美元指數上漲0.04點,漲幅0.04%,收在97.86點。

這一周鴻海上漲1元,股價收在203.5元,外資群買超41767張,投信賣超9078張,自營商買超966張,三大法人合計買超33654張,大家可以很明顯的發現外資群從4月以來到今天僅賣超鴻海四周,分別是10538張,31977張,15622張及14059張,剩下的時間都是買超的,合計買超了515637張,投信買超99619張,自營商買超5759張,三大法人合計買超621016張,昨天投信賣超7083張,其中0050賣超1713張,0056買超241張,富邦台50賣超29張,國泰台灣領袖50賣超191張,主動統一台股增長賣超1089張,昨天我就有和大家提過了,這一檔是主動型ETF,前幾天已經有賣超的現象,昨天賣出1089張後等於就是清倉了,主動式ETF合計持有鴻海2783張,接著分了三天賣出,從主動式ETF僅能買鴻海2783張來看,很明顯台灣投資者傻的並不多,會把錢給投信去這樣買進賣出的,真的就是該去做一下智力測驗,這種主動式ETF管理費及經理費很高,他們又常常在那買來賣去,每年公司穩賺的5到10%,大部份都被主動型ETF以管理費及手續費的形式拿走了,在行情好時你會看到主動式ETF賺錢,但行情不好時主動式ETF會賠更兇,整體下來因為股市有多頭及空頭,股價會高高低低,但你要給ETF的管理費及買賣的手續費是穩輸的,所以長時間下來後,買這種主動式ETF的散戶賠更多錢,為什麼散戶會去買主動型ETF呢?因為無知且被投信洗腦,他們說主動式ETF買來賣去好靈活,這樣可以賺很多錢,有一些魯蛇會覺得我投資鴻海的策略就是抱著,覺得這樣沒啥了不起,但這樣的策略可以最大省掉交易稅及手續費,鴻海每年為你賺進的真金白銀10%,這會持續的累積到你的獲利中,一些看不起我投資策略的人,他們的報酬率卻是比不上抱著不動的人,大家要記得一件事,短線就是勾心鬥角,你死我活,有人贏就有人輸,有一些腦袋不靈活的人,他覺得某一些人可以帶他高賣及低買好靈活,其實這是很簡單的統計,100個人看你文章及影片買來賣去,這100個人都會在每一次交易時支付交易稅及手續費,交易稅千分之三,買賣手續費加起來也是千分之三左右,有一些券商可以折讓,要是打二八折的話,差不多交易一次成本是0.38%,當沖交易成本是0.23%,當這100個人交易的愈頻繁,政府及券商就會賺愈多錢,要是你到某一些小型股中,這100個人就能讓股價劇烈波動,所有的價格都是這100個人買出來的,一樣的道理,所有的價格也是這100個人賣出來的,有人買就會有人賣,有人賺就會有人賠,但是存在穩贏的政府及券商,最終下來這100個散戶一定是賠錢的,畢竟政府及券商是穩贏的,有可能這100個人有幾個人是賺很多錢,那就會有相對應賠很多錢的人,這100個人平均下來一定就是賠錢的,這就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了,但是有一些人常常在那吹牛短線買來賣去很好賺,可以讓看他文章及影片的人發大財,可以很精確的抓到高低點,稍微有一點智商的人都該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有時你會相信某一個人可以短線帶你發大財的,你的智商真的就是有問題,該去做一下智力測驗了,要是100個人都是價值投資,買到一檔有價值公司抱著,這100個人不需要支付任何的交易稅及手續費,所以就不存在什麼穩贏的角色,當你持有一家有價值的公司,例如我分享的鴻海,一年賺資產的10%,這是由公司真金白銀賺出來的,每年就會透過股息及股價的方式讓這100個人賺錢,時間一年過去後,這100個人平均都是賺10%,這是不是很好理解呢?所以我常和大家說,一些看不起買進並持有的人,他們其實就是腦袋不靈光,他妄想能讓看他文章及影片的人都能短線發大財,其實這根本是不可能的,就算有幾個真正賺到錢的人出來歌功頌德,但因為存在穩贏的政府及券商,一定就是存在更多賠錢的讀者,這時會有人說,哼,我的讀者及粉絲都賺錢,所有的讀者都是去割別人的韭菜,會這樣覺得的人,也該去做一下智力測驗,一買一賣成交易,當你的讀者及粉絲人數愈多,你買賣時候就會影響到交易的價格,所以當你說賣出時,股價就會出現下跌,不同人就會交易到不同的價格,所以不存在一致性,我常和大家說,價值投資的買進並持有,才是能讓大部份投資者賺到錢的策略,有一些散戶常常覺得自己是天選之人,覺得他要去割別人韭菜,時間只要拉長,那些覺得自己是最聰明的人,他們連買進並持有的人都打敗不了,真的就是很可悲。

近十四個交易日以來,外資群一直在倒貨廣達,累計賣超92172張,廣達中的散戶近三周增加了3862人,18252人,34288人,其中第二周及第三周都是累積增加的股東人數,近三周下來,廣達中的千張超級大戶減少了81302人,散戶就是這樣,看到廣達股價向上打一個錨點,接下來跌個5到10%,散戶就會覺得自己撿到了寶,但外資群就每天賣,一直賣,賣不停,散戶現在已經買到快懷疑人生了,但搞笑的事是,現在指數還在兩萬四千兩百多點,這也是為什麼散戶很容易一口氣就重傷的原因,散戶會在最該買時賣出,然後在不該買時大買,大家看最近股市一直很樂觀,這是為什麼呢?道理也很好懂,因為4月23日到8月7日外資群買超了台股六千五百億,之所以股市樂觀,那是外資群及主力營造出來的,記得4月7日到5月底時股市悲觀,那時也是三大法人營造出來的,去年第四季以來到今年第一季,外資群合計賣超一兆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2兆,當然就是要讓股市顯的特別悲觀,這樣散戶才會割肉出場,當散戶一直很悲觀時,外資群就一直逢低買進,當外資群買超了六千五百億後,外資群會用銀彈去讓任何的壞消息通通都不會影響,散戶就會覺得好樂觀,當散戶再度樂觀時,就是三大法人開始倒貨的時候,三大法人已經倒貨了九個交易日,不過三大法人這個局已經佈了兩到三個月,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了,一開始散戶害怕川普關稅及二三二半導體調查,所以一直不敢進來買股票,外資群就一直買,天天買,買不停,散戶就一直賣,天天賣,賣不停,到了8月7日關稅確定後,散戶看到指數大漲五百五十點,就覺得利空出盡,其實那天的大漲是外資群用來騙散戶的,就是要讓散戶悲觀告一個段落,接下來散戶就敢買了,外資群因為一開始散戶口袋飽飽,所以不會殺很多給散戶買,指數就一直在兩萬四千點以上,散戶就這樣進去買了一千一百億,我也真的是服了這些散戶,當初害怕的要死,現在完全不怕了,之前我和大家說都是川普的嘴砲,沒啥好怕的,散戶就一直賣,天天賣,賣不停,現在關稅確定課徵20%了,而且還是疊加的,散戶就一直買,天天買,買不停,以為關稅就是個屁,當第三季及第四季時,關稅會開始對台灣企業獲利造成影響,外資群是懂我說這道理的,所以會趁著十一月中前把買到的股票賣掉,不過傻子散戶不多,不可能全部都願意去買兩萬四千點以上的,所以後面就會向下讓利,大部份的散戶會在季線,半年線及年線進去買股票,當第三季及第四季企業獲利出來要是衰退,就算你買在半年線及年線,一樣是跌到你懷疑人生,之後又到了應該買的階段,但是那時散戶又會開始天天賣, 一直賣,賣不停。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鴻海集保近一周及四月以來變化情況!

2、廣達近三周集保及法人進出情況!

3、阿里巴巴打造AI晶片助中國擺脫輝達!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 

8月30日!鴻海集保近一周及四月以來變化情況!

集保股權是由上星期五到這星期四,這五個交易日下來,三大法人合計買超鴻海41081張,這一周集保千張超級大戶僅買超5434張,不過100張以上的中實戶,大戶及千張以上超級大戶加起來是買超了16787張,之所以千張超級大戶增加的張數比三大法人買的少,原因很有可能是這五個交易日,鴻海借券賣出餘額少了12594張,也就是空方外資群及主力買回股票後去還給軟蛋的股東,一般的集保是這樣計算的,要是千張超級大戶向散戶借了股票並且賣出,這時股票就是落在新的人手上,所以散戶的身份就會變,這應該很好理解對吧,你有5張股票,出借給外資群,結果被外資群拿去賣給中實戶,那中實戶就買到了這5張股票,之後外資群買股票回來後還給5張的散戶,這5張就又落回散戶手上,就會顯示在集保股權中,這一周鴻海中的散戶減少了4295人,和AI概念股及代工廠股剛好是相反,因為我看出了外資群的想法,所以會警告大家不要過度樂觀,所以就會有不少的散戶把手上的槓桿去掉,並且不會進去和外資群換手,這就使得目前外資群買到了大量的鴻海股票,連近九個交易日外資群賣超台股一千一百億,外資群還是買超了鴻海89821張,三大法人合計買超了86261張,所以很明顯外資群就算偷偷在出貨台股,但是卻出不了鴻海,現在外資群就只能自己的股價自己拉抬及護盤,因為散戶不進去和外資群換手,還有一些4月7日到4月9日被鴻海三根跌停嚇到的散戶去槓桿,接下來就算外資群要把買超的5400億賣掉,很有可能也沒有辦法去賣超鴻海,外資群這一波在鴻海,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不同步,所以被散戶看破手腳,現在散戶也不可能進去和外資群換手,畢竟散戶看到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被外資群倒貨倒到爛掉了,怎麼可能傻到進去和外資群換手,當外資群成功的倒貨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後,這幾檔的股價就跌到半年線及年線,要是散戶傻乎乎的現在進去和外資群換手,鴻海的半年線是162元,年線是174元,即然外資群敢把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砍到半年線及年線,自然也是敢把鴻海砍到半年線及年線,所以你想要現在進去和外資群換手鴻海的話,你要好好的三思,要是你覺得我就是要買進三年,五年,十年,也不在乎短線兩年的股價未實現損益,那你可以買無所謂,但是很多散戶很搞笑,我讓他們多買一點時,他們卻是拼命賣,我說要注意一點,外資群及主力在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倒貨倒的很明顯,結果散戶卻在那很樂觀的想買,之前指數在17306點到21198也時,我說多買一點,不要害怕,那時的關稅僅是嘴砲,但現在指數兩萬四千多點,關稅20%,台幣升值10%,結果散戶現在很樂觀的進去買,大家不要覺得散戶不可能這麼愚蠢,我用統計來看,近九個交易日下來,散戶已經在兩萬四千多點和外資群買了一千一百億的股票回來了,外資群手上還有五千四百多億,接下來很有可能外資群會讓利一點給散戶買,星期五台股指數收在24233點,下星期一外資群再讓台股跌兩百點以上,這樣指數還是在兩萬四千點,外資群也許是能再賣個幾百億,大家有沒有發覺,外資群之前買在21300點,現在在兩萬四千多點以上賣的很開心,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了,一開始散戶口袋飽飽,散戶口袋有錢就會癢,散戶的程度不同,所以確實會有不少散戶買在兩萬四千點以上,但大部份的散戶是會在季線,半年線及年線進去買,這一點我知,外資群及主力都知,現在買在兩萬四千點以上的散戶,看到台股最近這麼弱,美股也下跌,又要開始失眠睡不著了,很搞笑的事是,現在外資群才賣了一千一百億,還沒有把大部份的人拐進去,現在就痛苦的散戶,你真的是太嫩了,這些人往往就是在之後大跌後斷頭及恐慌殺出的導火線。

從4月11日到今天,鴻海中的散戶合計減少147923人,千張超級大戶增加了76人,合計買走股票582718張,股東人數從1,185,673人減少到1,037,750人,鴻海之前的股東人數本來就是介於80萬人左右,後面從100元漲到兩百多元時,股東人數才增加了40萬人,最近三大法人拼了老命的買鴻海,合計買超了六十幾萬張,鴻海股東人數也減少了近十五萬人,這一波減少的散戶應該是不要在第三季及第四季前回來和三大法人換手,畢竟第三季有關稅20%及台幣升值10%,現在看到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的三大法人進出情況來說,很明顯就是三大法人只要把手上的股票賣掉,就會讓股價下跌10%,目前鴻海因為是三大法人買超,所以不但沒有下跌10%,反而還上漲了5%,這一來一回就相差了15%,三大法人買到了股票後出不掉,他們就會選擇自己的股票自己拉抬及護盤,也就是下跌時三大法人會自己去護盤,就算不護盤,他們也不會有種敢去摜殺,畢竟三大法人買了一大堆鴻海股票,尤其在股價200元以上買了三十幾萬張,要是三大法人讓鴻海股價從兩百多元跌到一百八十幾元,這樣等於就是下跌了5%,這時會有人說,兩百一十跌到一百八十幾,這不是跌了14%嗎?但是大家要看一下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在下跌10%的期間,鴻海是上漲5%,所以鴻海要是跌5%,那要先把上漲的5%跌回去,一來一回就是下跌10%,三大法人如果在鴻海中順利抓到交替,也就是把股票賣給散戶,接下來鴻海的股價就會和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一樣,很有可能大家就看到鴻海的股價回到半年線及年線整理,接著等第三季及第四季關稅不確定因素,在企業開出財報前,外資群及主力就會開始用股價下跌或放消息整散戶,過程中如果散戶很有信心不怕的加碼,第三季及第四季財報只要開出來,通常基本面不好的公司不會有人抱得住的,外資群及主力只要把手上的股票賣掉,對他們來說第三季及第四季就是一個絕佳的空方攻擊時機,要是股票在三大法人手上,第三季及第四季開出財報前,外資群及主力就會像個天使一樣守護著裡面的股東,要是散戶傻乎乎的在200元以上和三大法人換手,一旦換手成功,接下來第三季及第四季是很容易用消息面及籌碼面就能輕易的打死散戶,台幣升值這種事常常有,所以光台幣升值是不足以產生什麼獲利及衰退不確定這種事,第三季及第四季是因為有20%的關稅疊加上去,第三季有三分之二的時間課徵20%,第四季整季都課徵20%,所以第三季及第四季本來就不確定性較大,只要這時候散戶滿手股票,大家就會看到三大法人及空方能很簡單的整死散戶,現在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中的散戶已經中招了,所以第三季及第四季大家可以見識一下散戶會有多慘,現在鴻海中的三大法人並沒有出現成功的現象,這歸功於幾件事,一是4月7日到4月9日被嚇到的股東去槓桿,二是散戶透過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看破了外資群手腳,所以現在三大法人很難把股票賣給散戶,即然三大法人賣不掉,那第三季及第四季三大法人就不敢用消息面及籌碼面整散戶,我們就是能靜靜的看第三季及第四季關稅對鴻海獲利是否有影響,以第二季來說,關稅10%及台幣升值10%對鴻海整體來說沒有影響,但第三季鴻海一些業外子公司已經被影響了,現在股票在三大法人手上,所以不會有人用不確定性消息在鴻海整你,大家可以接下來好好看看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中的散戶下場,愈看你們就愈不敢進去和外資群換手,也不會傻乎乎的用槓桿去和外資群換手,在關稅對企業及經濟影響明朗前不要使用槓桿,不然你光被消息面及籌碼面就會整死,重點是,如果你硬拼,很有可能第三季及第四季企業獲利真的被關稅20%影響,那時外資群及主力只要奮力再踹一腳,散戶這輩子就算是毀了,只要是基本面及產業面出現問題,這樣的情況是不可能去死抱的,關稅是一個獲利不確定性重要的因素,所以我才會說不要對第三季及第四季太輕忽,我就是知道這道理,才會推測外資群第三季前會把買到的六千五百億賣掉,近九個交易日外資群已經賣了一千一百億了,如果你要不見棺材不掉淚,要等到外資群賣到兩千到三千億時才相信,那時也許你已經陷入太深了,以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來說,大盤指數還在兩萬四千兩百點,結果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已經全部在均線下了,要是大盤修正到兩萬一千點,你覺得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會有多慘呢?

大家可以看8月7日外資群大買了台積電23150張,台積電股價上漲了55元,接著外資群就開始演戲的把指數在高檔整理一兩周,也就是買了後賣,賣了後買,時間才兩星期過去,散戶就中了錨定效應,從8月7日到今天,外資群累計是賣超台積電28315張,也就是外資群從1125元把台積電向上拉抬到1180元,後面兩三個星期中把買到的股票以差不多或更高的價格賣掉,而且還多賣掉28315張,現在很多散戶在台積電也是一樣中了錨定效應,外資群從四月以來買超台積電371454張,台積電股價從850元漲到1200元,最近跌到1160元,外資群還買超台積電這麼多股票,所以大家可以很明顯看到台積電股價很強,台積電股價還站在所有的均線上,台積電是外資群第一大持股,很多散戶對台積電也有一種情懷,之後台積電股價跌到1100元以下,甚至來到1050或1000元時,就會有很多散戶進來加碼及攤平,台積電的季線1115元,半年線1025元,年線1035元,所以大部份的散戶會在季線進去買台積電,會有更多的散戶在半年線及年線進去買台積電,這一次的關稅對台積電及鴻海不一定有影響,不過對於其他中小企業影響巨大,最近大家有看到一些小型投機股在飆漲,我也是不懂怎麼會有人想去買那些垃圾股,那些公司會被20%的關稅整到死為止,重點是就算沒有20%的關稅,那些小型垃圾股就已經夠垃圾了,但很多散戶覺得自己就是進去玩個短線及賺個差價,覺得自己是天選之人,一定是能及時跑掉,後面被套牢在裡面後,一輩子就套牢在裡面了,那些垃圾股沒有基本面,產業面,獲利也很難看,重點是股價被炒到天上去,單純就是一大群人在那玩吹牛及誰是最後一隻老鼠,就是因為很多散戶把股票當賭博的地方,所以才會容易在股市中受到重傷。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 

8月30日!廣達近三周集保及法人進出情況!

之前我就說過外資群買一大堆及散戶買一大堆之後的不同,大家看仁寶股價反彈了六個交易日,分別是上漲0.05元,0.2元,0.1元,0.1元,0.05元,0.1元,六個交易日下來從27.5元反彈到28.1元,昨天一口氣就下跌0.45元,仁寶反彈的六個交易日中,三大法人合計賣超了19145張,這也是為什麼仁寶昨天下跌一口氣就跌掉了0.45元,連續上漲六個交易日合計上漲了0.6元,一天就跌掉了四分之三,這種情況是很容易讓散戶自我心理面崩潰的,散戶會想,反彈了六個交易日好不容易反彈了0.6元,結果才下跌了一天就跌掉0.45元,昨天外資群賣超仁寶6732張。和碩昨天下跌0.4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2098張,和碩也是從8月21日以來反彈了六個交易日,合計上漲了1.6元,但三大法人合計是賣超了10196張,昨天三大法人賣超2098張,大家可以從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的三大法人進出明細看出端倪,近十六個交易日下來,三大法人僅有一個交易日是小買了仁寶302張,剩下十五個交易日都是大賣仁寶,合計賣超了78742張,和碩則是連續十六個交易日都被賣超,合計賣超了43218張,仁寶合計下跌了2.35元,和碩下跌了10.8元,仁寶是從30元跌到27.65元,跌幅7.83%,和碩是從81元跌到70.2元,跌幅13.33%,是不是差不多向上打一個高檔錨點,接下來向下跌個5到10%散戶就一直進來,接著三大法人愈賣愈多,股價就愈跌愈低,仁寶及和碩目前是跌到所有的均線下,這樣的情況散戶會持續加碼及攤平,外資群就能持續的賣出手上的持股。
我一直說這一次外資群及主力之所以坑殺不到鴻海中的散戶,原因就是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已經先露出了馬腳,散戶都知道自己只要進去和三大法人換手後的下場,所以三大法人才很難在鴻海中和散戶換手,大家看一下廣達,外資群連續賣超14個交易日,合計賣超115033張,外資群也是連續賣超十四個交易日,合計賣超92172張,緯創近十四個交易日中有三個交易日是小買,但是十四個交易日下來,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79207張,外資群賣超128969張,近十四個交易日下來,廣達股價下跌了27.5元,緯創股價合計下跌了14.5元,廣達股價從290元開始下跌,跌幅9.48%,緯創股價從127.5元開始下跌,跌幅11.37%,很明顯的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平均已經下跌了10%了,鴻海近三個交易日雖然也跟著下跌,分別下跌了1元,兩元及2.5元,合計下跌了5.5元,但近十四個交易日下來,鴻海還是上漲了5.5元,比起廣達下跌27.5元及緯創下跌14.5元強太多了,近十六個交易日下來鴻海上漲了9元,比起仁寶下跌2.35元及和碩下跌10.8元強太多了,會這樣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三大法人賣了一大堆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但因為早被我看破手腳了,我也提醒了大家不要被三大法人騙,所以三大法人在鴻海中就無法出貨,就只能乖乖的拉抬及護盤,大家可以觀察一下股票在外資群及主力手上的差別,光從近十幾個交易日下來,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平均下跌10%,結果鴻海還上漲了4.62%,這一增及一減後,整整相差了快要15%,現在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的趨勢已經形成了,散戶可以從三大法人的進出表及股價表現知道三大法人的態度,所以不可能會愚蠢到進去和三大法人換手,所以接下來三大法人就要陪我們這些價值投資者渡過不確定的第三季及第四季,之所以說第三季不確定,原因是有三分之二的時間被課徵20%關稅,還有10%的台幣升值,第四季財報整季都是20%關稅,10%台幣升值,我是預估外資群會在第三季企業財報出來前把手上的6500億賣掉,近九個交易日下來,外資群已經賣超了1100億了,大家不要覺得距離11月中還有很久,時間差不多也才兩個半月,一個月僅有22個交易日,外資群近九個交易日也才賣超了1100億,要是按這樣節奏賣,每一個月賣兩千億,兩個半月是能賣超五千億,最近大家應該有看到指數撐在上面,但是一大堆個股已經跌到往生了對吧,外資群出貨的高明之處在於,明明指數還在兩萬四千兩百多點,但是很多個股的股價已經跌到半年線及年線了,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就是很明顯的例子。

新聞說:美國關稅重創印度!大量美國訂單被取消、工廠停工,美國國土安全部公告顯示,台灣時間8月27日中午12時01分,美國對印度商品徵收50%高額關稅的措施正式生效。這項關稅新政立即對印度出口造成嚴重衝擊,尤其是皮革與鑽石加工行業,訂單被大批取消,不少工廠被迫停工,當地經濟與就業形勢陷入危機。公告指出,關稅將適用於「所有進口供消費或倉儲提取供消費的印度商品」,豁免僅限於在途貨物、人道援助及部分互惠貿易項目下的產品,代表絕大部分輸美商品都需承擔更高成本。在美國宣布加徵關稅後,印度著名皮革加工中心坎普爾立即受到衝擊。當地工廠主要依賴美國出口,不少美國客戶已發出取消訂單的通知,導致部分工廠停工,仍在運作的業者則嘗試將產品轉向本地市場或出口至其他國家。出口商阿扎德表示:「我們與美國簽的所有訂單都失效了,客戶已經要求我們暫停供貨,直至關稅問題解決。情況真的很糟糕。」同樣受到重創的還有鑽石加工業。美國是印度鑽石最大的出口市場,年出口額約90億美元,佔比超過三分之一。根據《路透》,全球八成以上原鑽在印度古吉拉特邦蘇拉特市進行切割與拋光。但如今,美國關稅上調使印度鑽石出口雪上加霜,部分加工廠只能削減採購與工時,甚至大幅降價以維持現金流。同時,許多工廠也計劃將加工業務轉移至其他被美國徵收較低稅率的國家。印度出口組織聯合會警告,更高關稅將使約55%的輸美商品在市場上失去競爭力,其中以皮革、化工、手工藝品等勞動密集型產業最受影響,恐導致大批工人失業。該組織呼籲政府加強財政支持,以協助出口商度過難關。關稅使金融市場承壓 外資撤離印度,受消息影響,印度盧比兌美元匯率27日一度跌至三周低點,股市亦同步下跌。8月26日,印度Sensex30指數下跌逾1%,創三個月以來最差表現。此外,《彭博》數據顯示,外國投資者在8月已連續第二個月淨賣出印度股票,加速撤資跡象明顯。印度出口商警告,自9月起印度對美出口可能下滑20%至30%。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2024年美印貿易額達1288億美元,其中印度對美出口873億美元,主要產品包括成衣、蝦類及珠寶。花旗估算,50%關稅可能使印度年度經濟成長率減少0.6至0.8個百分點。ICICI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更指出,若高關稅持續,對全年GDP的衝擊恐高達1%,並可能波及貨幣政策與債市。印度政府強硬回應,針對美國關稅,印度外交部發表聲明譴責美方措施「不公平、不合理、不可接受」,並強調將採取一切必要行動維護國家利益。印度商務部則表示,將對受影響出口商提供財政援助,並鼓勵開拓新市場。對於美印貿易談判的前景,顧問公司亞洲集團分析師認為,進展將取決於川普政府的政策優先順序,包括美國國內政治與對俄政策。

對鴻海印度製造有影響嗎?
美國對印度商品加徵50%關稅的措施於2025年8月27日生效,主要針對紡織品、珠寶、皮革、化工、手工藝品、海鮮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這些行業佔印度對美出口的很大比例,導致訂單取消和工廠停工。但對於鴻海在印度的製造業務,影響相對有限,以下是基於最新報導的分析。
直接影響:有限,電子產品多數豁免
鴻海在印度的主要業務是為Apple組裝iPhone等電子產品,工廠位於泰米爾納德邦(和卡納塔克邦,2025年上半年已擴大產能,包括iPhone 17的小規模生產。美國關稅雖然適用於大部分印度出口商品,但智慧手機、半導體及其衍生產品(如iPhone)目前獲得豁免,這是為了維持美國供應鏈穩定,避免立即推高消費品價格。數據顯示,2025年3-5月間,鴻海從印度出口的iPhone有97%銷往美國,證明這部分業務高度依賴美國市場,但豁免政策確保了短期內不會因關稅而增加成本或取消訂單。Apple正擴大印度生產線,包括Tata集團的Hosur廠和鴻海的班加羅爾附近樞紐,目的是分散中國供應鏈風險,這一趨勢未受關稅直接阻礙。
間接影響:潛在風險存在,但可控。

供應鏈與市場壓力:雖然電子豁免,但如果關稅導致印度整體經濟放緩(如GDP成長減少0.6-1%),可能間接影響鴻海的本地供應商或勞動力成本。此外,美中貿易緊張可能促使鴻海調整策略,例如從中國召回工程師回印度,這反映科技轉移限制,但也可能延緩印度擴張。
更廣泛產業影響:關稅重創非電子行業,可能導致印度出口總額下滑20-30%,外資撤離和盧比貶值。如果這波及電子供應鏈(如零組件進口),鴻海可能面臨成本上漲。但印度政府正推動PLI(生產連結激勵)計劃,吸引鴻海等公司擴大本地化製造,這有助緩衝。
地緣政治與多元化:Trump政府將關稅與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掛鉤,如果談判失敗,豁免可能取消。鴻海可轉向歐盟、非洲或中東市場,印度也正加速FTA(自由貿易協定)以分散風險。長期看,這可能加速印度成為「中國+1」製造樞紐,但短期內鴻海需監控美國政策變化。

總體而言,對鴻海印度製造的影響偏向中性到輕微負面,主要因產品豁免而避開直接衝擊。但若關稅擴大或經濟連鎖反應加劇,鴻海應加強供應鏈多元化以降低風險。目前,鴻海的印度業務仍在擴張,沒有報導顯示訂單取消或工廠停工。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 

8月30日!阿里巴巴打造AI晶片助中國擺脫輝達!

新聞說:美晶片股為何趴倒?只因阿里巴巴打造新AI晶片助中國擺脫輝達,美股周五(29日)收跌,但三大股指在本月均錄得漲幅。投資人在標普500指數創新高及輝達公佈穩健業績後選擇獲利了結。根據7月核心PCE通膨數據,川普關稅政策正在對美國經濟產生影響,價格上漲仍將是美股面臨的風險。受美國勞工節假期影響,下周一(9月1日)美股將休市。在此背景下,晶片股集體回調,輝達股價大跌3.5%,AMD同樣下滑3.5%。部分原因是MRVL財報表現不佳,但主要因素是阿里巴巴研發了一款新的AI推理晶片,以增強中國的自主化進程,減少對輝達的依賴。與先前由台積電代工的限定場景晶片不同,這款新晶片由中國廠商製造,相容於輝達平台,方便工程師復用原有軟體工具。值得注意的是,這款晶片並非用於AI訓練,而是針對「推理」這項需求快速成長的應用場景。在美國限制中國取得先進AI晶片與製造技術的背景下,阿里巴巴的這項舉措無疑是中國減少對美國依賴、強化產業鏈自主化的重要一步。阿里巴巴的策略佈局顯示出其持續加碼「AI+雲端」的決心,並計劃在未來三年內投入530億美元於AI與雲端服務的建設。同時,國產AI晶片的崛起動能也相當驚人。以寒武紀為例,其主打產品「思元590」本季訂單激增,營收達2.47億美元,股價暴漲。這現象反映出市場對國產替代路徑的期待與投資熱情。不只阿里巴巴和寒武紀,上海新創公司MetaX也在這場競爭中嶄露頭角。該公司在7月發布了一款H20替代晶片,透過組合兩枚較小的晶片來提升性能,儘管功耗較高,但正在爭取量產。同時,華為的昇騰系統透過堆疊與集群方式展示了其推理計算的實力,部分性能甚至可與輝達的頂級Blackwell系統相抗衡,儘管整體功耗仍然偏高。值得關注的是,DeepSeek等AI新創公司利用國產晶片結合模型創新,已經在社群平台上引發了一波股市熱潮。這種「軟硬協同」的路徑被Interconnected Capital創始人Kevin Xu指出,可能比預期更快縮短中國與美國在AI領域的差距。在美股投資領域,關於AI晶片的競爭愈發激烈,市場的變化也為投資人帶來了新的機會與挑戰。阿里巴巴AI晶片不靠台積電代工的機率有多大?鴻海身為組裝廠會有影響嗎?思考了41s美股晶片股近期下跌的部分原因確實與阿里巴巴推出新AI推理晶片有關,這反映出中國在AI領域加速自主化,可能削弱NVIDIA等美系供應商的市場主導地位。不過,市場反應也受多重因素影響,如Marvell財報不佳、美聯儲利率預期,以及更廣泛的地緣政治風險。以下針對你的兩個具體問題進行分析。

阿里巴巴AI晶片不靠台積電代工的機率有多大?

根據最新報導,阿里巴巴這款新AI推理晶片(目前仍在測試階段)已明確由中國國內廠商製造,而非依賴台積電。這是受美中科技管制影響的結果:美國在2025年進一步加強出口限制,禁止TSMC為中國客戶生產先進AI晶片。先前阿里巴巴的AI晶片(如限定場景版本)確實由TSMC代工,但新款轉向國內生產,以符合中國「國產替代」政策。報導指出,這款晶片相容NVIDIA平台,但製造端已完全本土化,機率接近100%——這不是推測,而是已公開的進展。若有變數,可能來自測試結果或供應鏈調整,但目前趨勢顯示中國正加速擺脫TSMC依賴,類似華為昇騰晶片也走本土路線。

鴻海身為組裝廠會有影響嗎?

鴻海作為全球最大電子組裝代工廠,其業務主要聚焦於伺服器、AI數據中心和消費電子組裝,而非晶片設計或製造。因此,阿里巴巴新AI晶片的推出對鴻海的直接影響有限——這款晶片是半導體產品,鴻海並非其供應鏈核心參與者。鴻海近年積極轉型AI基礎設施,例如與NVIDIA合作建置台灣AI工廠超級電腦,並推出自家AI語言模型。如果中國市場轉向本土AI晶片(如阿里巴巴或華為產品),鴻海的AI伺服器組裝業務可能間接受到波及,因為部分客戶(如中國雲端業者)可能減少NVIDIA相關訂單,轉而使用國產替代品。但鴻海的AI伺服器營收已在2025年超越智慧手機業務,顯示其多元化策略有助緩衝風險。整體而言,影響偏向中性或機會性:鴻海在中國有大量工廠,若能爭取阿里巴巴等本土訂單,反而可能受益;但若美中貿易緊張加劇,鴻海的全球供應鏈可能面臨壓力。短期內,沒有證據顯示這直接衝擊鴻海股價或業績。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 

2025年8月29日 星期五

8月29日!投信賣超鴻海外資群只能護盤!

外資群連續第十四天賣廣達,合計賣超92172張,投信賣超24804張,自營商買超1943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15033張,我有沒有和大家說外資群會持續賣超廣達,有一些不信邪的散戶會一直去向下攤平廣達及緯創,要是有一直看我影片的人,就會知道我早和大家說外資群會持續賣廣達,而且前兩天就僅是等一下輝達財報,讓散戶覺得有機會反彈,所以才賣少一點,今天外資群又大賣廣達5270張,投信賣超227張,自營商買超28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5468張,廣達下跌3.5元,股價收在262.5元,廣達年線270.5元,半年線262.3元,我也早和大家說散戶會在半年線及年線搶反彈,外資群及主力能在半年線及年線賣出更多的股票,之所以會這樣其實是很正常的,第二季廣達本業毛利率受到關稅10%及台幣升值10%影響,第三季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會受到關稅20%,台幣升值10%影響,對三大法人來說,廣達連關稅10%及台幣升值10%都會影響到毛利率,營利率及獲利了,關稅20%及台幣升值10%豈不是影響更大,這件事會一直持續到第三季廣達開出財報為止,只要第三季廣達表現和第二季一樣或比第二季好,那三大法人就會認為最差的情況就是第二季這樣了,要是第三季廣達的本業毛利率,營利率及獲利被影響的更嚴重,那三大法人就會預期第四季廣達毛利率,營利率及獲利會更差,因為第四季才是完整的關稅20%,台幣升值10%的季度,大家看散戶是不是就是會向下攤平,而且外資群只要讓利個5到10%,接著在季線,半年線及年線整理,散戶就會買更多,一樣的道理是能推廣到整個台股的,台股就是從幾千家上市及上櫃公司組出來的,散戶在個股中的表現,是會和台股整體表現是差不多的,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廣達反彈9.5元及4元,結果三大法人都還是賣超,散戶看到鐵定是會閃尿的,而且三大法人賣了後,不會讓散戶跑掉的,所以反彈可以,但想要反彈創新高或讓散戶能賺錢,那是不可能的,畢竟散戶自己也勾心鬥角,只要反彈到散戶的成本,有一些散戶就會賣出,然後新的散戶再進來,所以三大法人一直賣超的股票,股價是很難反彈創新高的,接下來看一下緯創,星期二到星期四外資群有小買一些緯創,分別買超764張,2524張,90張,三個交易日合計買超3378張,緯創的股價也反彈了1.5元,今天外資群一口氣又倒貨了6442張,緯創股價下跌兩元,近十四個交易日下來,外資群賣超緯創128969張,投信賣超52176張,自營商買超1937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79207張,緯創之所以會被三大法人一直賣超,原因和廣達也是一模一樣的,就是第二季被關稅10%及台幣升值10%影響,對三大法人來說,一定要第三季財報和第二季財報差不多或比第二季好,三大法人才有可能再轉買廣達及緯創,現在散戶很搞笑,一直在那向下攤平廣達及緯創,結果在4月7日到4月9日在緯創跌到74元賣,廣達跌到174元賣,這真的是很搞笑的一件事,現在卻在260到290元拼命買廣達,在112到120元拼命買緯創,我也是不懂散戶怎麼了,接下來關稅20%是疊加的,台幣升值10%也擺在那,當初散戶會怕的因素是要開始執行了,結果散戶忽然都變的不怕了,第三季及第四季財報出來看到公司獲利衰退,那時散戶又開始怕了,又在那瘋狂的殺出,散戶就在這種循環中賠錢。

鴻海主力籌碼分析,今天買超第一名的是台灣匯立,買了6191張,第二名的是凱基台北,買了2604張,第三名的是花旗環球,買了1546張,第四名的是台灣摩根,買了1182張,第五名是港麥格理,買了1069張,今日賣超,第一名的美林,賣了3411張,第二名的是美商高盛,賣了2830張,第三名的是富邦,賣了2096張,第四名是元富,賣了1544張,第五名的是永豐金,賣了1274張,前幾天台灣匯立,高盛及瑞銀賣出,最近幾天買回,不過最終結果是賺錢的,台灣匯立買賣七千多張,最終買超七百多張,合計賺1658萬,高盛買六千多張,賣一萬多張,當沖是賺四百多萬,瑞銀買1.9萬張,賣1.2萬張,賺666萬,最近投信有在賣鴻海,四個交易日賣了9779張,下一篇我們來看一下是哪一些ETF賣的。

最近外資群很明顯的一直在倒貨,投信比較慢看破外資群的手腳,今天賣超鴻海第一名,賣超了7067張,不過有把資金往電信股的遠傳及台灣大哥大中進駐,投信買賣超前五名,買超前五名、第一名的第一金,買了8887張、第二名台灣大,買了3439張、第三名主動統一台股增長,買了3400張、第四名遠傳,買了2972張、第五名臻鼎-KY,買了2312張,賣超前五名,第一名的鴻海,賣了7067張,第二名的兆豐金,賣了5187張、第三名的大成鋼,賣了4510張、第四名的欣興,賣了2765張、第五名的東元,賣了2022張,前幾天投信賣超是由不同的ETF賣出來的,例如8月26日是由0050賣出2655張,國泰台灣領袖賣出165張,8月27日是由0050賣出650張,富邦台50賣出26張,大華優利高填息30賣出110張,國泰台灣領袖50賣出176張,主動統一台股增加賣出557張,8月28日0050賣出39張,富邦台50賣出70張,國泰台灣領袖賣出86張,主動統一台股增長賣出1137張,很明顯主動統一台股增長已經連續賣出兩天了,昨天餘額剩下1090張,這類ETF就是最近才推出來的主動型ETF,就是散戶把錢給ETF經理人在那買來賣去,賺了他們多賺管理費,賠了他們也多賺手續費,只有傻子才會去買主動型的ETF,今天投信大賣了7067張,明天我們再透過ETF明細表來看是哪一些ETF賣超鴻海,大家可以從投信,外資群及自營商的買賣超中了解他們的態度,我是很早就看出來外資群想要賣超,投信似乎要等到外資群賣了一千一百億後,才會相信外資群想要賣出台股,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從4月11日以來,散戶因為害怕川普關稅及二三二半導體調查不確定因素不敢買股票,到了8月7日關稅及二三二半導體調查結束後,外資群還故意向上拉抬指數五百五十幾點,那時我就和大家說這是向上拉出一個高檔錨點,接著會整理幾天或幾周,目的就是讓散戶進去買,而且我也說過8月7日之後散戶敢買,我更是預期外資群能在兩萬四千點賣不少股票,原因就是散戶口袋還飽飽,散戶已經從4月11日忍到8月7日了,終於等到關稅結束,很多散戶就急著衝進去幹大事,大部份的散戶都是金魚腦,他們根本記不住七秒前的事,更不用說台灣被課徵疊加的20%關稅,在4月2日時我說川普都是嘴砲的,那時關稅根本沒有影響,但是散戶那時每天在那恐慌,我在4月9日看到關稅延遲九十天,我就說全球股市穩定五成了,不小心賣出去的人可以快點買回來,到了4月11日後,美國海關宣布豁免消費性電子產品,我就說股市穩定八成了,可以快點買回來,到了六月多時,我說7月9日關稅不確定因素快到了,不要進去和外資群換手,不然你會被外資群整死,果然鴻海中的散戶到8月7日前都沒有和外資群換手,甚至8月7日之後也沒有和外資群換手,別檔股票沒有我的分析,散戶就拼命和外資群換手,這才會得到外資群連續十四天賣超廣達,賣到逢低買廣達的散戶快要往生,我很早就和大家說外資群撐過川普關稅及二三二半導體調查後,他們鐵定是會賣股票的,畢竟8月7日前散戶一直不敢買,外資群買了六千五百億,他們當初是要撐住股市,等到8月7日之後散戶敢買了,才會拼命的倒貨給散戶,之所以外資群要倒貨,原因是關稅課徵下去了,第三季及第四季才會看到對企業的傷害,搞笑的散戶現在完全不怕關稅的影響,我也是不懂這些散戶是病了還怎樣,該怕時你天不怕地不怕,不該怕時你在那恐慌殺出,這也難怪散戶會在股市中賠錢,之前散戶聽到台灣被課徵32%關稅,嚇到尿都閃出來了,把手上的股票從21198點賣到17306點,現在竟然在兩萬四千點以上買,有時不用懷疑散戶為啥會賠錢,現在之所以指數能在兩萬四千點以上,原因是外資群還買超了五千五百億,外資群僅出貨一千一百億而以,賣出六千五百億的散戶,也不是每一個程度都很好,所以一些程度比較差的散戶,最近就是被拐進去買兩萬四千多點的股票,之後散戶會在季線,半年線及年線大舉進場,接下來外資群鐵定是會賣的,如果不信,大家就睜大眼睛看,我從8月7日開始就和大家說外資群接下來會向上打一個錨點,接著把指數維持在高檔一陣子,之後就會開始倒貨,我不是看到指數下跌及外資群開始倒貨才在那說外資群要倒貨,那種看到外資群在倒貨後才說外資群想倒貨的,那種都算太嫩了,厲害的人可以記住幾個月前的故事,還有幾個月之後會發生的事,然後先判斷外資群的想法,要是我是外資群,我哪有可能買了六千五百億然後去看第三季及第四季企業財報,我又不是傻了。

今天投信買超台灣大哥大3439張,買超遠傳2972張,很明顯是最後一筆進去買的,最後一筆台灣大哥大上漲了1元,從下跌0.5元變漲0.5元,遠傳從下跌0.1元變上漲0.7元,當投信覺得指數要下跌時,又被政府要求要有一部份的股票在股市,他們就會轉進去電信股,電信三雄包括了中華電信,遠傳及台灣大哥大,其中遠傳及台灣大哥大除完權後就一直躺在地板上,中華電信早就填息了,這也是為什麼投信不買中華電信,不然電信三雄中最值得買的是中華電信,通常這類的電信股都是除息後會整理一陣子,年底或明年初就會填息,投信也是懂這道理,把資金放在這類電信股中,就是用時間每年賺4到5%,因為投信的資金中有一部份是來自於政府的代操資金,政府是有要求要留多少資金在股市中,即便你再看壞股市,覺得股市要下跌了,你還是要留資金在股市,投信為了去鑽漏洞,就會把資金移到電信股中,我個人是覺得外資群會在第三季及第四季前把手上買的六千五百億賣掉,今天外資群賣超86億,近九個交易日下來累計賣出1106億,接下來外資群一定會再持續賣出台股的,這一周外資群合計賣超104億,指數還上漲468點,大家就知道現在散戶口袋有多飽,一開始外資群會在比較高檔把股票賣給比較無知及樂觀的人,但這種人不會是全部,了不起就是兩到三成就差不多了,所以外資群只要發現在兩萬四千點以上賣不出去,之後就會向下跌一些讓利,這樣散戶就會持續進來買了,之後指數跌到季線,半年線及年線,這幾個位階會進來買的散戶更多,所以會在這幾個位階出現指數及股價整理都是很正常的。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 

8月29日!投信賣超鴻海外資群只能護盤!序言

8月29日!投信賣超鴻海外資群只能護盤!作者:A大!今天投信賣超鴻海7067張,已知的是0050賣了一千多張,確切的ETF買賣超要看明天,不過我有注意到前兩個交易日有一檔主動型ETF賣了鴻海兩天,兩個交易日賣超了兩千六百多張,昨天還剩一千張,很有可能今天這家主動型ETF把剩下的一千多張賣了,今天投信賣超的股票是被外資群接走,這就叫自己的股票自己拉抬及護盤,散戶已經透過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三大法人進出看破外資群手腳,散戶知道自己只要進到鴻海中和外資群換手,後面很有可能會被倒貨倒到懷疑人生,廣達及緯創股價都跌到半年線了,要是散戶傻乎乎的進去和三大法人換手,只要外資群能成功的出貨,鴻海的年線是174元,半年線是162元,很有可能鴻海就會和廣達一樣股價回測半年線,現在因為三大法人買超了六十幾萬張,散戶也沒有半點要進去和外資群換手的意思,所以鴻海股價走勢算是相對強,外資群近期已經連續十四個交易日倒貨廣達,也賣了台股九個交易日,合計賣超一千一百億,散戶看到外資群在台股及廣達的動作,就會收起好傻好天真的心,一些之前看到鴻海還在上漲捨不得去槓桿的,有可能在下跌到兩百元附近就會去槓桿,對外資群來說,近十個交易日買超二十幾萬張的成本在204.5元,外資群如果出不掉的話,那鴻海股價跌一跌後自然就會被外資群及主力拉上去。

今天外資群賣超台股86.35億,投信賣超台股2.91億,自營商買超台股3.34億,三大法人合計賣超台股85.93億,外資群期貨空單增加222口,期貨留倉空單26309口,三大法人期貨留倉為多單694口,今天台股成交4,657億,下跌3.35點,跌幅0.01%,收在24233.1點,電子上漲1.42點,漲幅0.1%,收在1386.62點,金融下跌17點,跌幅0.8%,收在2114.59點。外資群持續用開高走低這一招出貨,台股今天最高指數來到24570點,最終收在24233點,相差337點,外資群想要出貨這一件事我早和大家說了,我在川普關稅及二三二半導體調查明朗前就和大家說過外資群的規劃,之所以我會知道,並不是我會算命或摸骨,單純就是以正常的邏輯及之前觀察到的市場動態判斷出來的,之前我說散戶不敢進來買股票,尤其是在川普關稅及二三二半導體調查明朗前,那時是不是外資群一直買,天天買,買不停,而且指數會不斷的創新高,會這樣的原因就是散戶那時不敢買,他們都被川普關稅及二三二半導體調查嚇到了,到了8月7日之後,川普關稅明朗,外資群還特地向上拉抬五百五十點,這一次的拉抬很關鍵,就是要讓散戶覺得關稅不確定性消失了,我也一直和大家說8月7日之後散戶就敢買了,從8月7日到8月18日這8個交易日中,外資群買超了428億,這就是我說的向上拉一個錨點,接著維持一陣子,從8月19日到今天,外資群合計賣超了1106億,我也和大家說一開始散戶口袋飽飽,外資群不一定會讓指數下跌出貨,外資群會想,即然散戶口袋飽飽,散戶的程度又不一致,總是會有比較傻的,這些比較傻的就會在兩萬四千多點進去追股票,我也一直和大家說最近比較偏邪惡第五波,一些垃圾小型股一直在飆漲,之所以垃圾小型股會飆漲,原因也是散戶口袋飽飽,他們從4月2日忍到8月7日,當川普關稅不確定性結束後,他們就要進場幹一票大的,主力及炒股集團就去買一些小型垃圾股進行炒作,散戶看到垃圾股在那漲停再漲停,就會進去追價,現在的情況就是外資群去坑無知但保守一點的散戶,主力及炒股集團去坑無知且貪心的散戶,只要是散戶口袋飽飽,股市就會出現這種傻乎乎的追價行為,尤其現在買到垃圾小型股的人,他們還會自以為天下無敵,覺得自己買到的垃圾股是世界強,其實那些垃圾股就是在玩誰是最後一隻老鼠,股價對小型投機垃圾股來說根本沒有意義,這就僅是為了去轉移散戶財富的工具,從8月6日到今天,指數是從23447點到24233點,還上漲了786點,外資群已經轉賣了678億,也就是說,外資群從23447點向上拉抬買到的股票,已經出掉了,現在剩下成本更低的股票,所以最近就是持續的倒貨,對散戶來說,他們的人性弱點已經顯現了,也就是向下攤平,死凹,不服輸,一開始就僅是想要進去搶個反彈,畢竟8月7日之前,個股都是向下跌後會反彈並創新高,之前我就和大家說了,外資群玩這遊戲兩到三個月了,目的就是為了8月7日之後讓散戶上勾,最近大家應該有看到很多散戶上勾了對吧,還有一些散戶現在是在小型垃圾股和主力及炒股集團玩誰是最後一隻老鼠,外資群是賣你大型權值股,主力及炒股集團是賣你垃圾小型股,你套在大型權值股中幾年也許還能翻身,你要是套在一些小型垃圾股中,你這一輩子就別想回本,大家應該有發覺愈是垃圾的投機小型股漲愈兇,大部份無知的散戶都是求快,覺得股市就是賭博,但主力及炒股集團和散戶也是用統計玩,我這樣說好了,小型投機垃圾股的股本小,主力及炒股集團要炒作前,已經偷偷的在底部把籌碼買的差不多了,向上漲時,一般散戶手上根本沒有股票,即然散戶手上沒有股票,主力及炒股集團就是向上炒作股價,根本不會有散戶能賺到錢,當散戶貪心的進場大買後,一買一賣成交易,主力及炒股集團就知道有無知散戶上勾了,當主力及炒股集團賣掉後,他們就拍拍屁股去下一檔了,原理其實和大型權值也是差不多,只是小型投機垃圾股更容易被操控。

今天鴻海下跌2.5元,股價收在203.5元,鴻海股價連三天下跌,分別下跌1元,兩元及2.5元,三個交易日下來,外資群是買超15988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6427張,今天鴻海股價下跌,原因是投信大賣了7067張,不過散戶算是很聰明,看到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的三大法人進出籌碼面後,不會傻乎乎的進去和外資群換手,一些持有槓桿的人,最近也在降低手上的槓桿,這些股票就會被外資群及主力以兩百元以上的價格買走,散戶不要進去和三大法人換手,大家就是看到投信賣超就是散戶買超,A外資賣超就是B外資買超,只要外資群賣不掉,他們就會自己的股價自己拉抬及護盤,八月以來外資群僅有賣超鴻海兩個交易日,賣不到一萬張,八月份以來外資群合計買超了349323張,三大法人合計買超373031張,這是不是和廣達及緯創形成相反的區別,八月外資群賣了5.05萬張廣達,投信賣了2.98萬張,自營商買了2290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7.8萬張,八月外資群合計賣超緯創7.81萬張,投信賣超7.86萬張,自營商買超5640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5.1萬張,廣達八月份下跌了19元,緯創下跌10元,鴻海股價上漲了25.5元,這就是三大法人買超及賣超的區別,之所以三大法人會買超鴻海,賣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原因是我早就和大家說過了,三大法人會在台股及鴻海做什麼事,加上鴻海第二季財報開的很不錯,也就是沒有被第二季關稅10%及台幣升值10%給影響,散戶及鴻海股東早知道外資群想倒貨,價值投資者就先去掉槓桿把股票賣給外資群,然後完全不去和外資群換手,外面空手的散戶看到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被外資群及主力倒貨倒到爛掉了,股價也下跌到半年線及年線,自然就不會傻到進到鴻海中和外資群換手,就算散戶真的很想要買AI概念股,他們也寧願去買下跌的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散戶是這樣想的,要是自己買了鴻海,很有可能鴻海股價會像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這樣被倒貨到年線,那不如就是買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因為這些AI概念股的股價已經被打到年線,散戶這樣想也不能說不對,但是不要小看外資群及主力的賤,他們可是賤到出汁,散戶愈不買鴻海,那他們就會愈去拉抬及護盤鴻海,最近三個交易日鴻海股價雖然下跌,但這一周還是上漲了1元,鴻海還是唯一一家AI概念股還站在月線,季線,半年線,年線,三年線,十年線的公司,鴻海股價強不強,大家要看相對,畢竟最近外資群就是想要倒貨台股,鴻海股價還能站在所有均線上,這已經算是很強勢了。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投信賣超鴻海外資群只能護盤! 

2、輝達兩大客戶貢獻4成營收! 

3、工業富聯市值進到兆元俱樂部!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 

8月29日!輝達兩大客戶貢獻4成營收!

新聞說:輝達兩大客戶貢獻4成營收,是鴻海及廣達嗎?馬斯克的AI公司也貢獻不少,輝達都靠鴻海、廣達出貨嗎?27日公布第二季財報的輝達,根據其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申報的資料,在上半年為止,兩大客戶貢獻了高達39%的營收。前兩大客戶,占輝達營收將近四成,這兩家身分成謎的A客戶和B客戶在輝達總營收的占比分別是23%和16%,遠高於去年同期前兩大客戶的14%和11%,引發市場對該公司客戶集中度過高的疑慮。這引發熱烈討論,外界好奇,輝達爆炸性的成長是否主要依賴於少數大型雲端業者,例如微軟、亞馬遜、Google和甲骨文。美國雲端服務廠商,貢獻輝達一半的營收,根據輝達財務長柯蕾絲周三的說法,「亞馬遜等大型雲端服務商」約占該公司資料中心營收的50%,若以產品別區分,不論直接出貨給亞馬遜等業主,它們再給代工廠「來料加工」,還是出貨給代工廠,來自資料中心的需求占所有產品的88%。根據文件,輝達將客戶區分為「直接客戶」與「間接客戶」,而A與B均屬於「直接客戶」。直接客戶不是晶片最終使用者,而是採購輝達晶片組裝成完整系統或電路板後,再轉售給資料中心、雲端業者與終端用戶的企業。廣達和鴻海,被認為是財報裡面講那兩家,根據輝達向美國證管會申報的資料描述,這兩大客戶屬於代工廠,要台灣是輝達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美國又沒有所謂的代工廠,因此這兩家大型的客戶很自然地被認為是台灣第一大輝達伺服器代工廠鴻海,尤其是MV link系列,以及第二大的代工廠廣達。間接客戶,一般認知就是亞馬遜和谷歌等大型雲端業者,則涵蓋雲端服務供應商、網路公司與一般企業,通常向輝達的直接客戶採購系統。輝達表示,僅能根據採購訂單與內部銷售數據推估間接客戶貢獻的營收。外界更好奇的是,輝達稱某「AI研發公司」透過直接與間接管道貢獻「顯著」營收。這顯然是指OpenAI等開發大型語言模型ChatGPT這一類的AI公司,輝達最新的客戶最可能的就是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成立的xAI公司,為了急起直追ChatGPT和Gemini,巴斯克公司的大型語言模型需要龐大的訓練,這成為輝達晶片最好的銷售出口。

根據輝達(NVIDIA)於2025年8月27日公布的FY2026 Q2財報(季度結束於2025年7月27日),其10-Q文件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申報顯示,上半年(即FY2026前兩季)有兩個未具名的直接客戶(Customer A 和 Customer B)貢獻了總營收的39%,分別為23%和16%。這比去年同期的前兩大客戶占比(14%和11%)明顯提高,引發市場對客戶集中度的關注。

這些直接客戶並非最終使用者(如雲端業者),而是負責採購輝達晶片、組裝成伺服器或系統後再轉售的代工商。市場分析師和媒體廣泛猜測,這兩家客戶很可能就是台灣的鴻海和廣達,原因是:

台灣是輝達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且美國缺乏類似的大型代工廠。

鴻海和廣達是輝達AI伺服器(如GB200系列或NVLink相關產品)的主要代工夥伴,受益於AI需求爆炸性成長。鴻海在2025年Q2財報中提到,其AI伺服器業務營收大幅增長,預計2025年全年AI伺服器營收將超過新台幣1兆元,市占率逾40%。

廣達同樣在AI伺服器領域看到強勁需求,預計延續到2025年。

輝達財務長Colette Kress在財報會議中表示,大型雲端服務商(如亞馬遜、微軟、Google)約貢獻資料中心營收的50%,這些通常是間接客戶,透過代工商採購。 資料中心業務占輝達總營收88%,顯示AI需求是主要驅動力。

至於馬斯克的xAI公司,輝達財報中提到某些「AI研發公司」透過直接和間接管道貢獻「顯著」營收,雖然未指名,但xAI被視為主要候選之一。xAI正積極擴張其Grok模型訓練,需要大量GPU:預計2025年將有20萬顆NVIDIA H100及H200晶片運作,並計劃到2026年底擴充至超過100萬顆GPU,總投資可能達30-40億美元。這無疑為輝達帶來可觀訂單,成為其晶片銷售的重要出口。

總體來說,雖然輝達未公開客戶姓名,但基於供應鏈分析和財報線索,鴻海和廣達確實是兩大客戶的熱門猜測,而xAI等AI新創也貢獻不小,支撐了輝達的爆發式成長。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 

8月29!工業富聯市值進到兆元俱樂部!

 新聞說:超車比亞迪!鴻海旗下工業富聯市值突破1兆人民幣 成A股「兆元俱樂部」第13位成員,鴻海集團旗下子公司工業富聯29 日截至午盤股價報每股人民幣 50.77 元,上漲 3.74%,總市值達 1.01 兆,成為第 13 檔市值破兆的 A 股個股,而在午後開盤不久後,市值也正式超車比亞迪。根據同花順提供的數據,在所有滬深北 A 股中,按市值來排名的話,工業富聯排第 13,比亞迪排第 14。8 月 10 日,工業富聯發布半年報,營收及利潤同創歷史新高。財報顯示,受惠於 AI 相關業務的強勢成長,工業富聯上半年實現營收 3607.6 億元,年增 35.5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 121.13 億元,年增 38.61%。今年年初至周四 (28 日) 為止,工業富聯股價累計上漲 132.05%。根據萬得發布的 2025 年上半年中國企業 (含 A 股、H 股、海外上市股) 市值 500 強榜單,截至 6 月底,工業富聯在中國企業中市值排第 31 位。另據東方財富今日的實時中國上市公司市值榜,工業富聯已上升至第 18 名。作為 AI 伺服器廠商的工業富聯表示,AI 伺服器在雲端運算業務的佔比穩定擴大,今年第二季整體伺服器營收成長超 50%,雲端服務商伺服器營收年增超 150%,AI 伺服器營收年增超 60%,輝達 GB200 系列產品出貨量逐季攀升。該公司也表示,2025 年全球多家大型雲端服務商的 AI 基礎設施建設資本開支延續擴張趨勢。根據 TrendForce 集邦諮詢數據,今年 AI 伺服器需求持續成長,產值達 2980 億美元,佔整體伺服器產值的比例達 7 成以上。富士康等 ODM 廠商與主要的 AI 晶片廠商輝達走得很近。2017 年,富士康母公司鴻海旗下的工業富聯與輝達等合作推出全球第一台 AI 伺服器 HGX1。根據摩根士丹利預估,2024 年輝達 HGX/DGX 伺服器中,有 28% 來自鴻海及鴻海子公司工業富聯,佔比位居第二的則是另一家 ODM 廠商廣達,佔 24%,之後才是超微電腦和 Inventec/ZT Systems。

工業富聯股價瘋狂上漲,這對鴻海有什麼好處嗎?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工業富聯的控股母公司,持有其約84%的股份,這使得工業富聯股價的瘋狂上漲直接帶來多項好處。以下是主要影響:

1. 資產價值和股權收益大幅提升

鴻海持有工業富聯高達84%的股權,因此工業富聯市值突破1兆人民幣(約合新台幣4.2兆元)意味著鴻海的這部分資產價值同步暴增。以工業富聯最新市值計算,鴻海持有的股份價值約達8400億人民幣,這不僅強化鴻海的資產負債表,還可能在未來透過分紅或潛在股權交易帶來現金流入。例如,工業富聯上半年淨利達121.13億元人民幣,年增38.61%,鴻海作為大股東可分享大部分利潤分派。

2. 集團財務業績獲得提振

工業富聯是鴻海AI布局的核心子公司,其AI伺服器業務強勁成長(第二季整體伺服器營收年增超50%,AI伺服器營收年增超60%)直接貢獻到鴻海的合併財報。鴻海的季度和年度財報會因工業富聯的獲利而更亮眼,例如工業富聯第二季淨利年增51%至約70億元人民幣,這為鴻海法說會提供正面訊號,並可能推升鴻海整體毛利率和營運利潤。法人預期,這種子公司業績的「補血」效應將持續放大鴻海在AI和雲端領域的競爭力。

3. 提升市場信心和鴻海股價連動

工業富聯股價今年累計上漲132%,市值排名躍升至A股第13位(超越比亞迪),這創造「母以子貴」的效應,常見於集團股價連動。投資者對鴻海集團的AI前景更樂觀,可能帶動鴻海在台股的表現,例如工業富聯財報發布後,鴻海股價往往跟隨上漲。此外,這強化鴻海在全球供應鏈的聲譽,尤其在與NVIDIA合作的GB200系列產品上,鴻海市占率達28%,位居第二。

4. 戰略和業務協同效應

工業富聯的漲勢反映AI基礎設施需求擴張(預估2025年AI伺服器產值達2980億美元),這與鴻海的ODM業務高度整合。鴻海可藉此擴大與雲端巨頭(如微軟、Meta)的合作,強化集團在AI伺服器和工業互聯網的領導地位,間接降低對傳統組裝業務的依賴,並開拓新成長動能。

總體而言,這波上漲不僅是短期財務利多,還鞏固鴻海的長期競爭優勢,但需注意市場波動和地緣風險可能帶來的影響。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 

2025年8月28日 星期四

8月28日!主力賭輸輝達財報在鴻海中被教訓!序言

8月28日!主力賭輸輝達財報在鴻海中被教訓!作者:A大!今天外資群賣超台股96.68億,投信賣超台股27.64億,自營商賣超台股13.49億,三大法人合計賣超台股137.81億,外資群期貨空單增加1316口,期貨留倉空單26087口,三大法人期貨留倉為多單1663口,今天台股成交4,406億,下跌283.45點,跌幅1.16%,收在24236.45點,電子下跌21.42點,跌幅1.52%,收在1385.2點,金融下跌1點,跌幅0.05%,收在2131.59點。今天外資群又賣超了96億,這很符合我說的外資群要持續出貨,一開始散戶口袋飽飽,所以一定會有很多人買兩萬四千點以上的指數,大家看最近一些小型投機股群魔亂舞,就知道散戶口袋有多飽,股市是詐騙集團最多的地方,現在詐騙集團之所以這麼活躍,原因就是因為散戶口袋飽飽,外資群之前買超了六千五百億,近八個交易日賣超1021億,外資群買的股票一定是散戶賣出來的,散戶之前因為川普關稅及二三二半導體調查不敢買進,在外面等了幾個月的時間,最近川普關稅及二三二半導體調查不再被媒體誇張報導,現在散戶已經覺得關稅及台幣升值對企業完全沒有影響了,其實接下來第三季及第四季才是對企業有殺傷力的時候,之前4月7日到4月9日川普在那嘴砲,那對企業獲利是不會有什麼影響的,第二季關稅10%及台幣升值10%,已經有不少的公司被影響了,不過還是有一些公司沒什麼影響,接下來第三季是20%的關稅,10%的台幣升值,這會在第三季財報中顯現出來,因為8月7日才開始生效,所以第三季僅有三分之一的月份被影響,真正完全影響是第四季,所以外資群一定是會趁著第三季財報出來之前把買的六千五百億賣掉,最近賣了一千億,還有五千五百多億,現在散戶口袋飽飽,所以願意去追比較高價格的股票,重點是很多小型投機股動不動漲停再漲停,就會讓一般無知的散戶覺得目前股市歌舞昇平,其實現在是暴風雨來前的寧靜,大家還是得記得一件事,比較不被影響的台積電及鴻海,他們在台灣能提供就業機會也不多,比起一些會被影響的產業,台積電及鴻海能提供的就業機會就是少的可憐,試想,台灣很多產業會被關稅20%影響,這背後會有很多的員工,而且很賺錢的台積電也被美國逼著多去投資美國1000億美金,台積電的資本支出就是相對的,台積電覺得在台灣生產比較有效率,但美國佬就不甩你有沒有效率,就要逼著台積電去美國投資1650億美金,原本會投資台灣的資金一定會被分散,雖然政府及台積電說沒有這回事,但懂的都懂,美國佬拳頭這麼大顆,台積電及台灣政府敢說台灣的投資會被影響嗎?一定是不敢的,但是一家公司的資本支出就是固定的,多去投資沒有效率的美國廠,一定就是要少投資一點台灣廠來彌補,我一直和大家說你要記得目前的大方向,也就是外資群一定會在第三季及第四季前把手上買的六千五百億賣掉,但是一開始在賣時,外資群絕對不會讓股市大崩盤的,這一點玩短線的人可以放心,外資群會賣到賣不太動時才會向下跌讓利,這應該很好理解對吧,手上握有六千五百億的散戶,也不是每一個都傻子會去追價,一定是會有很多人是相對理性的,這些人會去買季線,更多價值投資者會去買半年線及年線,不過就如我說的,對短線客,投機客,當沖客來說,目前的行情他們比較喜歡,因為股市常常容易樂觀,股價容易下跌後反彈,外資群及主力想要把散戶引進來,一定就是要讓他們很開心,很快樂,這樣散戶才有可能去買兩萬四千點以上的指數,哪天賣不動時,外資群就會把指數向下調整到兩萬三千五百點到兩萬四千點,再賣不動時就會再向下調整到兩萬三千點到兩萬三千五百點,不論外資群怎麼賣,他們都是能賺到很多的差價,今天台股收在24236點,外資群還是爽賣了96億,外資群及主力就是要讓散戶連環套,這樣之後在向下摜殺時才比較容易引發人踩人及多殺多,也就是一開始在兩萬四千點到兩萬四千五百點買到的散戶,還有兩萬三千五百點到兩萬四千點買到的散戶,就是這樣一路向下套,當賣到剩一兩千億時,全力一擊讓指數跌五百點,一千點,指數跌到兩萬一千點時,買在兩萬四千五百點的散戶已經賠到受不了了,他們砍出來後,砍在兩萬零五百點,就會引發買在兩萬四千點散戶恐慌賣出,現在外資群才賣了一千億,手上還有五千五百億,所以短時間不用擔心股市會崩跌,我個人認為到第三季之前,外資群至少會賣三千億以上出去的,我是不相信外資群敢抱著這六千五百億看第三季企業財報,他們又不是傻子,現在大概也只有一些憑感覺及憑直覺的散戶敢追高去看第三季財報,要是你看到第三季企業獲利衰退,這種情況是很難抱住的,試想,公司獲利從賺三元變賺一元,你敢抱嗎?你想砍的話股價又下跌兩成了,你捨得砍嗎?在股市中企業獲利衰退是最難讓人抱住的。

今天鴻海下跌兩元,股價收在206元,跌幅0.96%,成交量46234張,外資群買超14107張,投信賣超1399張,自營商賣超695張,三大法人合計買超12012張,八月份以來,外資群僅有兩個交易日賣超鴻海,這兩個交易日加起來賣超不到一萬張,光八月以來外資群就買超了鴻海342379張,其中有249316張買在200元甚至是以上,之前我就說過了,價值投資者在4月7日到4月9日被川普嚇到,所以最近在去掉槓桿,這些股票被外資群及主力買走,當外資群及主力買到愈多成本價在兩百元以上的庫存,未來他們就會拉抬及護盤,大家平常可以看想要偏空的外資群及主力一直都是存在的,例如高盛,瑞銀,上海匯豐,台灣匯立等,但是因為偏多的外資群及主力太多了,所以只要有偏空的外資群及主力出現,立刻就會被教導如何好好做人,偏空的外資群及主力想要透過壓制及摜殺股價賺差價,這等於就是要弄死偏多的外資群及主力,今天你想弄死他,別人自然會先弄死你,大家可以看最近的多空交戰都是一天就分出勝負,也就是高盛摜殺後隔天就被教訓,接著高盛,上海匯豐及瑞銀摜殺,隔天又被教訓,昨天台灣匯立及高盛摜殺,今天又被教訓,這時會有人說,今天鴻海股價明明下跌啊,但大家今天應該有看到偏多的外資群及主力買了一萬四千多張,高盛及台灣匯立今天是不敢繼續向下摜殺,要是偏空的外資群及主力把手上股票賣給偏多外資群及主力,之後他們能很輕易的向上拉抬,而且短線籌碼都在他們手上,偏空的外資群及主力是擋不住的,這時會有人說,外資群近八個交易日賣超台股1021億,會不會也會想要賣鴻海啊?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了,要是散戶傻乎乎的在200元以上進來和外資群換手,接下來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就是鴻海的下場,大家看外資群連13賣廣達,合計賣超了86902張,之所以外資群能一直賣廣達,原因就是散戶目前口袋飽飽,而且散戶也中了錨定效應,所以廣達股價愈是下跌散戶就愈是買進,當廣達股價跌到半年線及年線時,散戶買的更是積極,上面我就有和大家說過了,外資群賣給了散戶六千五百億,不可能完全能在兩萬四千點以上賣掉的,一些散戶會在高檔進去玩短線,之後就會被套牢,會有一部份散戶在季線進去,還有一大部份散戶在半年線及年線進去,目前廣達已經提前先反應之後散戶在台股中會有的行為,台股是整體,廣達是個體,整體就是由無數個個體組合出來的,當我看到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這些個體的行為時,我才會去和大家說未來整體最有可能是怎樣,這就是比較偏推測,大家可以觀察我判斷短線的思維及準確率,要是你想要靠短線賺錢,你腦中一定要有這一些沙盤推演的,這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學會,我分享出來就是讓大家知道短線的困難之處在哪,我之前可以連續六年靠短線打敗大盤績效一倍,但這就僅限我一個人操作,想要讓無數的投資人賺錢,那就只能靠最簡單的價值投資,這種策略就是簡單且又能讓每一個人都能用時間賺錢,要是有太多散戶中了外資群及主力的招,也就是在200元以上和他們換手,之後大家就會看到外資群及主力開始耍賤,八月應該是投資鴻海股東最開心的一個月,因為外資群買了一個月,在這一個月中,外資群會拉抬及護盤,我從2019年到2024年2月這五年多,外資群一直都是賤到出汁的,就是每天整你整到你懷疑人生,每天就是壓制及摜殺,那時鴻海股價淨值比在1倍左右,我才不甩外資群怎麼整我,不過那時很多散戶都被整到自我心理面崩潰,很多散戶當初在那漫罵,崩潰,抱怨,當你看我文章及影片愈久,你就會知道短線就是你死我活,勾心鬥角,誰是最後一隻老鼠,你想要賺錢,你一定要有不敗的策略,當初我的策略就是買進鴻海這一家有價值的公司,用時間賺合理報酬並且化解風險,這樣的公司你才能在三大法人耍花樣及演戲下安全渡過,之所以我很討厭小型投機股,那種公司只要股價跌下去,你就很難翻身,有一些散戶常常拿那些小型投機股票出臭屁漲幾倍,那種股票買個幾萬,十幾萬,幾十萬確實沒有人要甩你,要是你買幾百萬,幾千萬,幾億,主力就知道有魚上鈎了。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主力賭輸輝達財報在鴻海中被教訓!

2、房價沒有即時報價系統反應較慢!

3、輝達財報優於市場預期但下跌!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 

8月28日!主力賭輸輝達財報在鴻海中被教訓!

今天廣達下跌三元,股價收在266元,外資群賣超1755張,外資群連續十三個交易日賣超廣達,合計賣超86902張,投信買超173張,自營商賣超107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690張,現在廣達股價是在半年線及年線,所以股價不會這麼快跌下去,三大法人在半年線及年線賣股票會有很多散戶接,散戶會發覺在半年線及年線買到股票後會和三大法人打的有來有回,就會覺得自己打了雞血般的有信心,但其實外資群及主力單純就是看準散戶口袋飽飽,賣高一點給散戶也是符合他們的利益,幾年前鴻海的股價是高於廣達的,隨著外資群持續的賣出廣達,現在大家看不出來廣達股價會比較弱,原因是大盤還在高檔,外資群還買超五千五百億,外資群也不急著讓指數崩跌,現在散戶在廣達中已經連環套住了,之後大盤轉空後,廣達的股價很有可能就會出現比較誇張的崩跌,大家還是得了解一件事,三大法人買的是散戶賣的,三大法人賣的是散戶買的,三大法人買了後會拉抬及護盤,三大法人賣了後會壓制及摜殺,未來在外資群賣超台股幾千億後,指數開始向下跌,大家就會看到廣達股價下跌的會比較兇猛,散戶這種生物就是上漲時很樂觀,現在口袋飽飽,覺得能玩個短線賺差價,但外資群在廣達中就是僅給那種吃不飽及餓不死的反彈,結果就引來愈來愈多散戶在半年線及年線買進,這些散戶在股市氣氛悲觀時就會不計代價的殺出,重點是外資群及主力因為賣了大量的廣達,他們也會在下跌趨勢中去踹廣達一腳,畢旣廣達也算是AI概念股其中之一,之後外資群也是希望能再操作廣達,等到廣達中的散戶都恐慌殺出後,三大法人就能用比較便宜的股價去佈局下一波的行情,現在大家之所以看不出廣達股價很弱勢,原因是目前台股指數還處在高檔,散戶目前普遍是相對樂觀的,散戶會想,台股指數還在兩萬四千多點,廣達只是一時落難,之後廣達就會漲到兩百九十幾元,這樣他們就能賺個5到10%獲利出場,大家想一件簡單的事,外資群及主力連續賣了十三個交易日,賣了八萬多張廣達,現在外資群及主力去拉抬廣達對他們來說有什麼好處呢?很多散戶不懂的法人心理面,他們就僅是把股市當成冰冷的數字,覺得下跌後就買,上漲後就賣,他們不會想裡面外資群及主力在想什麼,還有他們也不會去想其他散戶在想什麼,大家看三大法人賣了廣達十萬張,這些股票一定都是散戶買走的,重點是都在260到290元這個區間買到的,當廣達股價稍微上漲,就會有散戶覺得自己賺到便當錢了,不然就是解套了,所以目前廣達的股價是很難突破創新高的,現在三大法人又一直站在賣方,他們也不會刻意去拉抬及護盤,所以散戶在廣達中就會顯的很痛苦,一個很重要的點在於,如果你是外資群及主力,你看到每天的三大法人進出表,外資群這一欄每天都是賣超,你敢一個人進來作多嗎?大家看我分析鴻海的主力籌碼面,鴻海被三大法人買成這樣,偶而也會有偏空的外資群及主力進來壓制及摜殺,如高盛,台灣匯立,上海匯豐,瑞銀,但很快就會被偏多的外資群教導如何做人,在廣達的情況剛好相反,大部份的外資群及主力偏空操作,就算偶而有外資群及主力想要進來作多,很容易就會被教導如何作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是外資或主力,你是要加入偏多還是偏空呢?大部份理性一點的外資群及主力,他們一定是西瓜靠大邊,鴻海也是一樣的道理,當三大法人一直買鴻海時,其他的外資及主力看到一狗票外資及主力買鴻海,他們覺得會有大行情及準備幹大事,所以就會進來偏多操作,當愈來愈多的外資群及主力進來鴻海作多,你就會發現鴻海出現利空不會下跌,出現利多會上漲,剛好會和廣達相反,以這個情況發展下去,很有可能今年鴻海的股價會超過廣達,要是你是外資群及主力,你買了六十萬張的鴻海,賣了十萬張的廣達,你希望鴻海及廣達股價怎麼走?這應該是三歲小朋友都能回答的問題吧。

鴻海主力籌碼分析,今天買超第一名的是美林,買了7122張,第二名的是瑞銀,買了5188張,第三名的是法銀巴黎,買了2846張,第四名的是大和國泰,買了715張,第五名是摩根大通,買了444張,今日賣超,第一名的美商高盛,賣了1102張,第二名的是中國信託,賣了1070張,第三名的是元大,賣了794張,第四名是花旗環球,賣了780張,第五名的是統一,賣了532張,要是大家每天都有注意主力籌碼的話,大家就會對短線的世界多一分敬畏,我常和大家說短線就是有因果關係的,就是外資群買了或散戶買了,這會引發後續不同的故事,這也是為什麼短線需要花比較多功夫的原因,有人會說他可以很準確的預測多久後的行情,那都是嘴砲而以,不然就是狗屎運猜到,大家看我在做價值投資時,我也和大家說鴻海符合價值投資十要素,鴻海股價委屈,但是鴻海什麼時候上漲或是多快能漲到多少,我還真的都不敢和大家預言這種不切實際的話,我只會和大家說,鴻海是一間能賺進真金白銀的公司,你一直持有的話,可以用時間化解風險,大盤淨值比正常在1.5倍到2倍,樂觀一點能到2到2.5倍,價值是主人,價格是狗,總有一天是會跟上,我買進鴻海後就是一直持有並等待,這也是為什麼價值投資是最簡單且最多人能賺錢的策略,畢竟買進並持有,這一點三歲小孩都辦得到,短線就不同了,你要看懂主力籌碼,還要懂法人心理面及散戶心理面,你還要記錄之前哪一個外資群及主力買了多少或賣了多少,你才能去推測他們之後的行為,昨天我是不是說短線主力及散戶押寶輝達財報,要是財報很好,短線主力就能賺一點差價出場,要是輝達財報普通,裡面作多的外資群不會讓短線主力賺到錢的,並且有可能讓他們脫著褲子出去,一早輝達的財報很普通,之前輝達股價已經漲很多了,很普通就等於不好,輝達盤後股價下跌2到5%,這種情況下昨天進來押寶的短線主力及散戶就閃尿了,一早大家看到鴻海股價最多下跌到204元,也就是最多下跌4元,這就是押錯寶的短線主力及散戶殺出來的,偏多的主力及外資群就讓這些短線主力及散戶賣低一點讓他們賠錢,當短線主力及散戶賠完錢後,外資群及主力畢竟買了六十幾萬張,自己的股價自己拉抬及護盤,所以就會啟動護盤的動作,今天買第一名的是美林,第二名的是瑞銀,第五名的小摩,這幾個外資都是主力偏多外資群,尤其是美林,近四個月下來買超了十四萬張,美林會護盤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今天高盛賣第一名,高盛今天又被偏多外資群教訓了,當沖部份賠了130萬,今天台灣匯立賣410張,當沖部份賠70萬,大家有沒有發覺這兩家外資群就是昨天發動摜殺的外資,今天馬上被偏多外資群教導如何好好做人了,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現在鴻海偏多的外資群及主力很多,偶而想偏空的外資群比較少,而且每一個想要偏空操作的下場都是被教訓,時間久了後,就會比較少偏空的外資及主力敢出來當出頭鳥的摜殺,因為價值投資者把手上很多的槓桿賣給了外資群及主力,短時間也不會去和他們換手,所以接下來偏多的外資群及主力不太可能賣掉股票,昨天外資群之所以賣超,原因就是有短線主力及散戶要押寶輝達財報行情,這種就是昨天買今天賣,當短線押寶買盤結束後,外資群能重新買回股票,這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最近十個交易日下來,外資群賣超台股一千億,外資群是賣超哪一些股票呢?因為鴻海太顯眼了,買超第一名,合計買超了184088張,所以當成題外話列出來一下,接下來我們來看外資群主要賣超的股票,近十個交易日下來,外資群賣超前十名的股票如下,賣超第一名的元大台灣50,合計賣超240,557張,賣超第二名的台泥,合計賣超97,168張,賣超第三名的永豐金,合計賣超95,570張,賣超第四名的中信金,合計賣超57,902張,賣超第五名的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合計賣超52,461張,賣超第六名的合庫金,合計賣超48,417張,賣超第七名的仁寶,合計賣超45,966張,賣超第八名的廣達,合計賣超44,559張,賣超第九名的臺企銀,合計賣超43,495張,賣超第十名的台積電,合計賣超38,900張,因為外資群賣超了一大堆的0050,所以投信就要去賣掉手上的持股,這也是為什麼大家最近看到投信會賣超鴻海的原因,鴻海是0050的第二大持股,持有4.42%,所以外資群賣了0050股票240557張後,投信自然就會去賣超鴻海,外資群賣超第二名的是台泥,因為旗下的電池廠燒了,更搞笑的事是保火災險沒有保足額,使得台泥要賠一百多億,外資群當然就是會賣出台泥,廣達則是被賣超的第八名,賣了44559張,台積電被賣超38900張,這些股票都是散戶目前願意買的,也就是在指數兩萬四千點以上,很多散戶口袋飽飽,外資群能賣出很多的股票,就是一些比較樂觀願意追高的標的,至於鴻海外資群買超十八萬張,原因是一些價值投資者因為被四月嚇到,所以去了很多的槓桿,外資群買了鴻海一大堆股票,當外資群賣了廣達後,之後就會想辦法去讓鴻海股價比廣達強勢,這樣才能成功的把手上的股票在第三季及第四季賣出,不過我個人是覺得外資群很難把鴻海中的散戶吸引回去,畢竟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就擺在那,要是散戶現在買鴻海買的很積極,那三大法人就能在鴻海中出貨,只要三大法人一出貨,大家看一下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的股價,直接就是跌到半年線及年線交個朋友,目前鴻海的半年線是162.47元,年線是176元,要是外資群及主力能成功出貨,很有可能鴻海股價就會回測半年線及年線,現在散戶之所以不上當,原因就是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的結果就擺在那,散戶也不是傻子,現在散戶寧願去買已經被倒貨的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至少股價在半年線及年線,之後大家就好好的看外資群及主力如何在鴻海中演戲吸引散戶,要是吸引不到,那外資群及主力就認命的陪著我們這些價值投資者渡過不確定的第三季及第四季,也就是關稅20%及台幣升值10%的季度。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