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4年11月10日 星期日

11月10日!台灣大部份人薪水是買不起房子的!

 新聞說:低薪辛酸住新北月薪2萬9千元,看不到未來,低薪族辛酸誰知曉?新北某公所女雇員月領最低薪資兩萬九千元,生活苦撐看不到未來。新竹月入六萬元的公務員,收入被房貸吃掉大半,在竹科新「貴」的物價水準,身邊的同事能調動的都調到中南部去了,她調不走,只好省吃儉用度日。新北某公所女雇員月領不到三萬元,想在雙北安身立命很難,公所媒合月租一千的房子,隨著年紀增加,不知能住多久?她說北上打拚二十多年,缺乏專業能力,又不適應民間工作,只能撐到撐不下去為止。三十歲黃姓上班族當初北上求學,知名科大畢業,目前月領三萬四,加上獎金共四萬元,「薪」情看似不差,但扣掉每月萬元房租,加上生活費、伙食費,逼得她成為「月光族」。黃女說,長輩有經濟能力,暫時不必給孝親費,收支維持在恐怖平衡。新竹公務員薦任八職等的周媽媽,月薪六萬多元。她說,在中南部很好過生活,在新竹卻很辛苦;每個便當要110元,孩子教育開銷驚人,像暑假兩個孩子沒人顧,送夏令營每周八千元,光是暑假的夏令營和安親班等費用就得花掉兩個月薪水。周媽媽說,每月要繳房貸三萬二,新竹沒捷運,只能自己開車或與社區包車接送,每人每趟得二百元,「要不是嫁給工程師,根本負擔不起」;許多同事已調去中南部,不然也是在看「事求人」,尋找安身之處。六十多歲的田姓男子退休後在小吃店兼職,目前月薪二萬八。他說自己二十多歲時,月薪四萬五,不到三十歲就存錢在市區買下三房二廳、二十八坪公寓,當時總價才130萬元,現在同坪數、地段的房子已漲到三千多萬,直呼「現在年輕人怎買得起?」田先生說,兼職月薪,加上退休金存款274萬元,沒房貸、房租壓力,生活還過得去;如果是無殼年輕人,又不是竹科工程師,生活會很辛苦,不生小孩要月薪六萬才能活,也根本買不起房子。

A大回答:其實上面的人才是正常的一般人,很多人在那炒作房價時,都一付台灣人都很有錢似的,很多人在炒作的錢都是來自於銀行,這些銀行為了賺利息,就拼命的開槓桿,結果兩個月前銀行放貸給房屋代款的餘額都快滿了,很多建商,房仲,炒房客,投資客還一直在那很樂觀的說房市天下無敵,一直釋放炒房穩賺,要讓大部份的小白進去跟著一起炒,為了讓小白容易也跟著進去炒房,建商就想出優付的方案,假設你今年要買一個1000萬的預售屋,正常來說,前期訂金加簽約金約略是總價的5%,也就是要準備50萬。而當房屋在工程期,必須支付總價10%的工程款,每次20萬、共支付5次。等到預售屋蓋好後,最後是80%的銀行貸款(800萬)和5%的交屋款(50萬);如果以30年期的房貸來計算,那麼1000萬的房子大約每月需要支付3萬多元。大家有沒有發覺這像什麼呢?就像你買股票買不起,那就買零股,不然就買權證,後面一些無良的ETF,本來ETF發行一股幾十元,後面一股就是15元,接著一股10元,大家印象很深刻的00940,就是用一股10元的噱頭去騙很多散戶,合計吸金了1748億,大家看到00940上市半年了,現在股價多少呢?大家不要驚訝,當初發行價10元,一些無知的散戶說才10元,是能跌到哪,現在00940的股價是9.55元,你賠了4.5%,大家以為股市跌很多嗎?真的就是愛說笑,00940發行時股市20222點,現在指數來到23553點,都上漲了15%了,00940還能賠4.5%,就知道很多小白同時湧進去時會買到多韭菜的價格,在央行出手打炒房時,房價一直瘋狂的飆漲,雖然說房價長期是必漲,因為有通貨膨脹的緣故,但你在短線很狂熱時買到,你至少就是會買貴個兩成到三成,當初央行在打房時,我和大家說過房價會有延遲性,也就是三個月,半年,甚至一年房價才有可能開始下跌,也有可能就是不跌維持平盤,大家記得一件事,房價只要不漲,那進去投資的人就等於輸了,畢竟你借貸的資金是要利率的,一年大概要2到3%,條件差一點的,可能都借到3%以上,所以房價只要幾年不漲,等於也算是打房成功,當初說自己要換屋或繼承的,說自己有很大換屋需求的人,說自己無緣無故被打到,現在看到房價不會上漲,忽然就變的沒有換屋需求了,這些人明擺著就是要買房投資,只是在那裝可憐罷了,想要分辨是要投資還是真的要自住,只要讓房價不要上漲,而且還有可能下跌,就能很清楚的去分辨出來了,只要房價不漲,央行可以省去很多防堵漏洞的政策,大家不要小看一些炒房客,房仲,投資客,如果有錢能賺,他們能想出十招,一百招,一千招破解的方法,正所謂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只要房價不漲,甚至微幅的下跌,你看有誰會想去鑽借貸的漏洞,什麼用人頭,什麼無限新青安,什麼用子女的戶帳,用房屋貸款買股票再質借等,用了千千萬萬的方法去鑽漏洞,無非就是有利可圖,只要利不見了,就不會有人想要去鑽漏洞了,不要說鑽漏洞了,你開個大門給他們走,他們還不想走咧,當初我說營建股反彈只有賣及放空兩條路,時間兩個月過去了,大家有沒有發覺營建股股價愈來愈低,這沒有什麼好說的,只要你稍微懂一點股市原理,你就會知道主力及投機客的想法,對主力來說,他們何必去炒作這種股票,央行動不動就釋放出一個不利股票的因素,所以了不起就是透過股價波動,去拐一些阿瓜進去接手他們的營建股,大家看營建股的周線技術線型,就算跌到現在,還都是發大財的存在,主力只怕出不掉,他們根本不在乎便宜一點賣,但對一些金魚腦的散戶,他們沒過多久就會忘了央行打炒房,加上他們太注意營建股每秒,每分,每小時,每天的微幅波動,所以容易被拐進去,我一看到央行打炒房,我就直接宣判營建股死刑,在接下來半年,一年,甚至是兩年都沒啥救了,營建股的股價基期並不低,所以接下來自然就是會持續的把股價修正回去。

星期五晚上台指夜盤指數下跌210點,會有人覺得奇怪,台積電不是明明開出很亮眼的十月營收嗎?台積電8日公布10月營收,合併營收約為新台幣3142億4000萬元,較9月增加24.8%,較去年同期增加29.2%,營收再寫單月新高。累計1至10月,台積電營收約2兆3400億8600萬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1.5%,同步創高。台積電第三季財報受惠於AI需求帶動先進製程,繳出亮麗成績單,毛利率達57.8%最令市場驚艷。董事長魏哲家直言AI需求是真的,而且剛開始,讓各界對於台積電營運後市更具信心。台積電10月營收較9月大幅成長,伴隨AI出貨旺季到來,市場對於台積電11月營收持正向看法。根據台積電在第三季法說會釋出的營運展望,今年第四季營運樂觀,單季營收有望呈現季增13%,第四季的毛利率可望上升至57%至59%之間,結果為什麼晚上台指夜盤會跌了210點,其實我個人覺得是因為美國商務部已去函台積電,針對運往中國大陸、為AI加速器與繪圖處理器(GPU)提供動力的特定7奈米或更先進設計的尖端晶片,實施出口管制。這名消息人士指出,台積電接到美國商務部來函後,已通知受影響客戶說將自本月11日起暫停晶片出貨,就是市場本來覺得台積電十月營收很棒,但下午就被這個消息給打擊信心了,大部份的投資者也看不懂這消息的影響是什麼,反正就覺得美國讓台積電不能賣晶片給中國,這會影響台積電業績。

另一個原因是台積電在公佈十月營收時,台指期貨還沒有收盤,台股在一點半先收盤了,上漲145點,但台積電營收一開出來後,期貨指數就從23626上漲到23781點,合計多上漲了155點,所以扣掉這155點,其實台指夜盤算是小跌個55點左右,那美國商務部對台積電說不能賣七奈米晶片這則新聞對台積電有沒有影響呢?其實對台積電能有什麼影響,台積電產能全滿,台積電的AI晶片本來就是不能賣中國,這個消息確實就是會稍微打擊一下多頭的氣勢,原本看到十月營收覺得送分題,就先衝進去買台指期貨,後面發覺來了個台積電不能出貨七奈米的晶片給中國的新聞,這等於就是讓一些覺得送分題的人忽然又縮了,最終美國台積電ADR收了個平盤,有一些人有看台指夜盤習慣的,他可能沒有考慮到尾盤多漲了155點,然後看到星期一早上台股才小跌幾十點,就以為要快跑,覺得該跌兩百多點,結果才跌幾十點,覺得自己賺到了,其實單純就是沒看到尾盤偷漲的155點,長期來說,台積電的營收及財報才是影響公司股價最重要的因素,最近台積電新聞一堆,一下是川普要給台積電死,一下又要交保護費,一下又不能出貨給中國,面對種種不確定因素,這樣台積電才能漲的比較長久,如果大部份的散戶現在就已經覺得台積電送分題,那台積電股價差不多就是接近高點了,現在不確定因素一大堆,動不動就一堆台積電的利空,接著洗掉16萬個散戶,這些賣出去的散戶就是未來潛在的買盤,有一些人會覺得投資不是很簡單嗎?買到好公司就一直持有,但真正投資過的人就會知道,不論你是買到鴻海,台積電多好的公司,過程中都會有一大堆意外,利空,事件讓股價波動,就算台積電,輝達,鴻海說AI產業很看好,但大部份的散戶還是會因為一些股市事件而殺進殺出,幾年後AI產業真的如預期的爆發也賺大錢了,那些散戶才在那早知道怎樣就怎樣,這種感覺就像是,鴻海股價在110元時,會有人說股價跌回80到90元時自己就買,結果鴻海股價跌到100元,94元時,那些人還是不敢買,我說過,甜美價伴隨著大事件及利空,投資就是要買在價值區,然後前面一兩年一定會出現未實現損益,不論你是買在70到90元區間,買在100到120元區間,這兩次我都是有很深刻的體會,當初買在這區間的人,看到股價不漲就常常在酸言酸語,我和他們說六年後輸的算我的,贏的我們一人一半,結果是沒有半個敢,現在鴻海股價漲到兩百多,股價淨值比來到兩倍,再往上漲到股價淨值比2.6倍到3倍時,差不多就是市場價了,你買到就是一般人買到的價格了,現在敢買鴻海的人,其實不需要什麼過人的眼光,以前你在70元,90元,110元買鴻海時,市場八成以上的人都看衰,現在大概市場有六到七成的人是看好,未來鴻海股價漲到300元以上,市場可能九成的人都看好,那時你買到就不會是什麼委屈價了,就是一筆很普通的投資,和買中華電信沒兩樣。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