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11月20日!主力在鴻準中無腦炒作踹到鐵板!


新聞說:鴻準專注遊戲機本業,金屬機殼廠鴻準19日召開法說會,鴻準指出,持續專注遊戲機、筆電等機殼本業,AI水冷散熱相關產品仍在開發階段,業務面尚未開花結果、有待持續努力,短期內不會有顯著營收貢獻。近期市場紛紛傳出鴻準切入AI水冷供應鏈,股價走勢強悍,引發外界高度關注。鴻準昨日法說會卻對水冷散熱業務拋出保守的展望與進度,至今為止尚未有任何水冷相關零組件獲得驗證。鴻準今年前三季每股純益1.9元,較去年同期每股純益2.26元衰退,衰退主因除遊戲機業務正處於產品末期外,消費性電子也受到大環境經濟衝擊因素影響,致使出貨動能減弱。展望未來,鴻準表示,遊戲機新機種在上市第一年通常會有不錯的表現,無法替客戶發言,只能說遊戲機明年狀況會比今年好,但能好到哪,端看客戶新產品在市場的反應。據悉,鴻準今年前三季營收結構中,約有七成來自遊戲機業務,散熱模組約占二成,其餘一成則是PC機殼與輕金屬業務。法人認為,若明年初任天堂推出Switch 2,預料鴻準很可能在年底或年初就必須要做好機殼供應與組裝準備,屆時營運有望回溫。市場推測,任天堂很可能在明年首季推出Switch 2,新機有雙螢幕設計,主機本身續航力也會增加,畫面處理與效能同步提升,甚至有可能加入部分AI功能,終端售價估計約400美元(約新台幣12,781元),較初代Switch的299美元上漲約三成,較OELD版本Switch的349美元則些微上漲。AI水冷方面,鴻準主要針對風扇以及水冷技術,參與鴻海集團內部的水冷零組件開發,現階段已有部分產品送樣給客戶,但尚未取得客戶驗證。

A大回答:鴻海還沒有賣鴻準之前我就一直提醒大家,鴻準的基本面,產業面及營收沒有任何的證據鴻準營收變好,獲利增加及拿到GB200的散熱訂單,從鴻準的主力籌碼面來說,鴻準的股東人數從10月18日的184327人減少到11月8日的137677人,合計減少了46650人,股東人數減少了四分之一,主力買走了鴻準股票20萬張,鴻準的股本141億,等於主力買走了七分之一的鴻準股票,主力原本是吃準流動的股票不會太多,例如鴻海持有三成,大概持有四十萬張,這部份主力認為是不會流動的股票,加上ETF,基金及大股東持有的,流動的股票了不起有三成就差不多了,等於是主力把鴻準的股票都鎖碼了,昨天鴻海公告賣鴻準一萬四千張,今天鴻準跌停,主力想要吃下鴻海賣出的一萬四千張不是什麼問題,但主力擔心鴻準會把手上的四十萬張都賣出來,這時就不是外資群及主力能去承受的,我常和大家說,公司基本面,產業面及獲利還沒有跟上的,主力又把股價炒到天上去,那最終會有很多投資人受到重傷,鴻海只不過是先讓投資人冷靜一點罷了,我之前就提醒過大家,鴻準從2015年開始到今年的獲利分別是,8.76元,7.59元,7.05元,6.47元,5.04元,3.34元,3.17元,3.02元,3.01元,今年前三季賺1.9元,獲利逐年的衰退,這種獲利逐年衰退的公司,市場主力又去炒作,那最終散戶受了重傷,就會去參加鴻準股東會罵公司及罵經營團隊,其實害那些散戶賠錢的是炒作的主力及外資,他們靠著投機八要素中的籌碼面,技術面,消息面,散戶心理面,法人心理面去拉抬股價,反正就是吃準公司股本小,容易鎖碼,就在鴻準中為所欲為,會有一些散戶說鴻海賣了鴻準,導致鴻準跌停,這樣鴻海也是賠了四十幾億,會這樣想的人真的就是天真了,鴻海認列鴻準是以淨值去認列的,不是以股價認列,也就是說,鴻準就算漲到200元,500元,這對鴻海來說都一樣,大家覺得鴻海賣鴻準不對嗎?我這樣說好了,鴻海現在淨值115元,一年能賺11.5元,鴻準淨值78元,一年僅能賺3元,鴻海因為AI伺服器需要大量的資金,賣了鴻準94元,拿這些錢是能去賺9.4元,等於是鴻準的三倍多,鴻海賣鴻準當然就是很正常的,小學生都知道哪一間公司好。

看一下10月18日到11月19日鴻海及鴻準的主力進出情況,大家看到鴻海最近一直被主力打壓,還有一些外資買來賣去像被鬼打到,很有可能就是買了鴻準,希望鴻海中的散戶過去鴻準,大家不要以為這是不可能的事,之前三大法人先炒高廣達,緯創,英業達,緯穎,光寶科,甚至還去炒仁寶及和碩,就是不買鴻海,三大法人知道鴻海中的股東夠多,而且鴻海股價夠甜美,只要鴻海的股東被騙到其他的AI概念股或是代工股,那三大法人就能高賣廣達,緯創,英業達,緯穎,光寶科,仁寶及和碩給鴻海的股東,然後向鴻海股東低買他們手上的股票,結果鴻海裡面的股東都使出懶的理他們大法,當初我就說三大法人在100到105元絕對買不到鴻海,把鴻海股價向上拉到120元,135元是能買到不少股票,今年三月三大法人才開始買鴻海,在105元洗掉三萬個股東,120元洗掉5萬個股東,在132元洗掉4萬個股東,現在AI概念股都漲起來了,三大法人及主力就會去買基期低的個股,然後希望把人引過去,三大法人的計劃是這樣的,GB200中有機櫃,有散熱,鴻海旗下的鴻準也有這些東西,能不能拿到也沒有人知道,反正三大法人就先進去買鴻準,只要把股價一直向上拉抬,那散戶就會以為鴻準真的拿到大單,自然就會去買鴻準,這時最有可能買鴻準的就是鴻海股東,因為鴻海股東知道GB200這產品的單價,也知道鴻準是做機殼,散熱的,所以三大法人賣了鴻海後去買鴻準,接著就在鴻海中買來賣去,讓鴻海中的股東很痛苦,接著一直讓鴻準股價很強勢,一些傻瓜有可能就這樣被拐到鴻準中了,大家看近期買超鴻準的主力及外資有,新加坡商瑞銀買38,337張,摩根大通買34,217張,台灣摩根士丹利買30,949張,美商高盛買16,944張,凱基-台北買13,559張,華南永昌-中正買13,011張,美林買8,568張,富邦證券買4,550張,兆豐證券買3,471張,元大-忠孝鼎富買3,149張,統一買3,028張,永豐金證券買2,763張,國票-敦北法人買2,656張,凱基買2,345張,群益金鼎買2,343張,再來看一下10月18日到11月19日賣超鴻海的主力及外資,摩根大通賣14,650張,台灣匯立證券賣12,235張,新加坡商瑞銀賣12,158張,凱基-台北賣10,366張,美林賣7,817張,富邦證券賣6,218張,港商麥格理賣5,490張,港商野村賣4,705張,華南永昌賣4,509張,凱基賣4,304張,群益金鼎中山賣3,357張,永豐金-高雄賣2,455張,元富賣2,382張,香港上海匯豐賣2,211張,大和國泰賣2,076張,大家看到是不是覺得有驚人的相似度,明顯就是鴻海中的主力及外資去鴻準,然後故意讓鴻海一付很弱的樣子,看有沒有人會傻到進去鴻準中買他們炒作起來的股票。

大家看一下今天賣超的外資群及主力,第一名的凱基台北,賣了10991張,第二名的是美林,賣了9512張,第三名的是瑞銀,賣了8972張,第四名是美商高盛,賣了7946張,第五名的是兆豐,賣了3190張,這些外資群及主力就是10月18日到11月18日買鴻準人,昨天聽到鴻海賣了鴻準一萬四千張,今天這些主力及外資群就人踩人的逃出鴻準,大家覺得這些外資群及主力很慘嗎?其實鴻準的月線是85.46元,今天鴻準平均是成交在86.52元,所以今天逃出來的主力及外資群是小賺一點點,對外資群及主力來說,今天他們先全力的賣出,這有好處,因為今天他們如果不逃出來,那其他的散戶就會先逃,這樣之後他們就很難自救了,鴻準主力近一個月買了二十萬張股票,今天了不起就是賣掉四萬多張,昨天外資群及主力還沉浸在炒作鴻準的情境,對裡面的主力及外資群來說,他們已經買走了鴻準20萬張的股票,大部份會賣的散戶都賣了,現在就是把鴻準股價撐住,然後向上打一個錨點,這樣就能吸引散戶進來買他們手上的股票,結果昨天是鴻海賣出一萬四千張,這些張數真的是沒有多少,但鴻準淨值78元,鴻海敢用94元賣出,代表就是去打臉外資群及主力畫出的大餅,本來散戶還以為鴻準真的拿到GB200的大單,現在鴻海這樣一賣,大部份的散戶都知道鴻準沒有拿到GB200散熱的大訂單,之後想要騙散戶進去就會變的很困難,會有一些散戶說鴻海害了他,其實鴻海應該是救了四萬多個散戶,這一波四萬六千個散戶賣了二十萬張給外資群及主力,這些散戶之後會在鴻準六十元左右買回來股票,所以鴻海賣鴻準,一來自己可以賺到資本利得,以充實AI伺服器的資金,二來讓炒股的外資群及主力不能去坑殺散戶,想要讓股價上漲,好歹也找一個未來真的獲利能增加的公司,例如鴻海這樣的公司,結果外資群及主力拼命的去打鴻海,然後去抬鴻準,常常做這種裝神弄鬼的事,這一次算是踢到鐵板了。

新聞說:鴻海宣布加入OpenUSD聯盟,推動標準化與開源的通用場景描述技術,鴻海科技集團20日宣布加入OpenUSD聯盟,支持建構3D生態系統,促進全球各產業間合作,推動通用場景描述的標準化。OpenUSD聯盟於2023年8月由Pixar、Adobe、Apple、Autodesk和NVIDIA共同成立,致力於將OpenUSD建立為國際跨產業標準,通過技術發展藍圖的書面規範制定,進而達到兼容性最大化和更廣泛的導入、整合和實施。OpenUSD技術由Pixar皮克斯公司所創建,是一種高效能的3D場景描述技術,提供技術人員在工具、數據和工作流程之間能優異順暢的運作。鴻海數位長暨智慧製造平台負責人史(吉吉)博士表示,鴻海擅長的製造領域中,近年來整合越來越多的人工智慧和數位孿生術,因此需要更多的3D技術,能運用在製造場景中;加入OpenUSD聯盟後,鴻海可以分享製造端的經驗,攜手更多合作夥伴以及客戶投入相關軟體技術的研發,並推廣開源共榮精神。鴻海集團今年加入開放創新網路組織,並且連續7年入選Clarivate全球百大創新機構。此外,鴻海旗下鴻海研究院攜手國立陽明交大突破空間計算極限,在「2024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中脫穎而出,憑藉「全砷化鎵超穎介面全像術於結構光與立體視覺之應用」的創新技術,榮獲「未來科技獎」的殊榮。這項創新技術得益於鴻海研究院半導體所所長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講座教授郭浩中與半導體所洪瑜亨博士研究團隊,以及陽明交大助理教授黃耀緯研究團隊的卓越合作,展現了鴻海在尖端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更為空間計算和深度感測技術開闢了新的可能性。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