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準開了第三季財報,獲利0.69元,去年第三季鴻準獲利0.76元,獲利衰退0.07元,結果在下跌了幾天後,今天就出現帶量反彈,這就叫做有錢就是任性,之前我和大家說過了,鴻準中有主力進去玩,而且還是用融資的主力,因為融資主力進去買後,接著三大法人也跟著進去買,鴻準就是一個很明顯的籌碼面,消息面,技術面,法人心理面去影響股價,鴻準第三季財報並不好,獲利還衰退,結果主力有錢就是任性,硬生生去去拉抬鴻準的股價,昨天鴻準股價碰到了十日線,今天就出現帶量反攻,很多散戶,短線客,投機客看到有主力在炒鴻準,他們也會想要進去跟著炒,但大家記得一件事,一買一賣成交易,三大法人買的是散戶賣的,三大法人賣的是散戶買的,如果你喜歡玩這種主力股,只要夠多的散戶買走了主力手上股票,那之後主力就會拍拍屁股走人,這種主力股和技巧及運氣無關,有一些散戶會覺得自己怎麼這麼倒楣,買了就跌,賣了就漲,其實並不是你倒楣,我用一個極端的例子舉例,今天我是主力,手上有100億,和99個散戶玩短線,我買了鴻準20萬張,今天如果其它99位散戶不和我買股票,那股票都在我手上,我就左手賣右手,股價從50元漲到60元,70元,80元,90元,100元,散戶看到鴻準從50元漲到100元,那關這99位散戶屁事,他們手上是沒有股票的,所以鴻準股價不要說從50元漲到100元了,就算從50元漲到500元,散戶手上還是沒有股票能賣,他們就只能看著鴻準持續飆漲而流口水,那鴻準股價如果從50元漲到200元,這99位散戶都進來買了,我手上20萬張股票都賣光了,接下來就是散戶自己的問題了,你們想要高賣低賣,想要低一點,再低一點,想要貪婪追價,想要恐慌殺出,那都是你們的事,當愈多散戶持有鴻準時,只要國際股市或台股指數悲觀時,散戶很容易就會殺出,當有散戶殺出時,也不會有人進去護盤,自然就會出現多殺多,我要怎麼去判斷買到鴻準的散戶是否穩態?道理也很簡單,如果99個散戶買在均價150元,只要我不參與的情況下,國際股市及台股指數波動情況價,股價就是在140到160元整理,而且股價走勢很穩,這時我就知道裡面剩下來的散戶認為鴻準值140到160元,這時我再進來玩第二次波段,我就能以140到160元為底進來玩,這當然是鴻準有題材,有價值的情況下,如果一些不賺錢的公司,主力也是一樣這樣玩,在下跌時,可能散戶就不會有信心這種東西,就像美德醫一樣,從78元跌到6元,想要玩主力股時,你還是得想清楚,如果你是想要投資,那你買到的公司一定要符合價值十要素,如果你要投機,那你就不能和股票談戀愛。
新聞說:代工大廠廣達14日公告第3季財報,受惠AI伺服器出貨升溫,稅後純益達166.33億元,季增近一成、年增近三成,再寫單季新高,每股純益4.32元。前三季「三率三升」,獲利達438.29億元,已超越歷年全年,年增49.1%,每股純益11.37元。廣達第3季合併營收4,245.49億元,季增37%,年增48.2%,毛利率7.33%,季減1.25個百分點,年減0.78個百分點,營益率4.61%,季減0.3個百分點,年增0.21個百分點,淨利率3.92%,季減0.96個百分點,年減0.55個百分點;稅後純益166.33億元,季增9.9%,年增29.9%,每股純益4.32元。廣達前三季累計營收9,934.43億元,年增24.5%,毛利率8%,年增近0.3個百分點,營益率近4.7%,年增0.7個百分點,淨利率4.4%,年增0.7個百分點;稅後純益438.29億元,年增49.1%,每股純益11.37元。廣達第3季毛利率中止連續五季逾8%水準,下滑至7.33%。廣達在前次法說會上即預告,第3季隨著AI伺服器出貨量成長,高單價產品出貨拉升,將壓抑毛利率與營益率表現,其中對毛利率影響又會相對明顯。
昨天廣達開了第三季財報後今天外資群就狠賣了31011張,廣達股價下跌了17.5元,這一季廣達毛利率是有降低,從8.11%降到7.33%,我個人覺得還有一種可能,也就是外資群知道廣達第三季獲利會很好,就買了五周,合計買超了98844張,這一周才在廣達開財報前後賣出手上持股41358張,現在外資群累計還買超57486張,也就是趁著利多出貨一部份的股票,外資群賣掉的部份應該是小賺,但剩下持有的部份成本應該就是在300元左右,外資群如果接下來再賣廣達,這對他們來說就不一定有什麼好處,廣達明年也會和鴻海一樣出貨GB200,不過昨天鴻海有說大部份的客戶都想要GB200 NVL 72,這部份都是鴻海負責的,明年有可能廣達和鴻海之前會因為GB200 NVL 72而拉開差價,這幾年廣達因為獨押伺服器,所以讓公司毛利率快速的上升,廣達的伺服器已經佔到公司營收二分之一了,昨天鴻海法說會上有提到,鴻海明年雲端網路的營收會和消費智能一樣,等於就是明年消費智能能佔鴻海總營收四成,雲端網路也佔到四成,電腦終端佔到一成七,剩下3%就是元件及其他,所以明年鴻海的雲端網路也會和廣達一樣來到四成以上,之前廣達及緯創一直是被鴻海壓著打,不過緯創及廣達有發展伺服器,緯創旗下有緯穎,在伺服器也是有吃到了不少的市佔,這樣說好了,緯穎,英業達加廣達三家的市佔差不多和鴻海一樣,鴻海是沒有去獨壓伺服器,所以伺服器原本佔鴻海的營收就是二十分之一,今年來到十分之一,明年可能就是會來到四成了,所以明年開始鴻海是有機會壓著廣達打的,畢竟鴻海的經濟規模都擺在那了,廣達及緯創是押寶伺服器得早,鴻海是分散佈局,求的就是一個均衡,大家不要看到緯創及廣達的成本就覺得一開始要重壓的好,像仁寶及和碩也是重壓他們自己那產業,結果壓錯了,才會被緯創及廣達拉開距離,鴻海是佈局了F3.0(轉型升級),包括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核心技術半導體,5G及AI,鴻海佈局的很均衡,不過很均衡的代價就是佔總營收相對小,鴻海發覺AI伺服器商機很大時,就花了兩三年的時間去追趕,明年AI伺服器就能佔鴻海營收的四成了。愛,該買就買,該賣就賣。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