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11月16日!鴻海及AI概念股第三季獲利情況!

最近外資群在打美國禁止台積電賣7奈米晶片給中國,這比較屬於消息面利空,外資群最近賣出了手上上千億的籌碼,這就使得台股的大型權值股走勢相對的弱勢,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股市就是會漲漲跌跌,外資群及主力就是一個又一個的波段操作,如果你想要投機,你就是順著外資群及主力的波段操作而動作,也許這樣是能賺到不少的錢,不過以我長期追蹤主力籌碼進出的情況來說,短線會賺錢的散戶還是少數中的少數,你不要常常覺得自己是萬中無一的天選之人,想要投機時,你要先問一下自己,自己投機八要素有沒有很熟練,還有自己會不會短線賺了錢或賠了錢就在那演一大堆內心戲,我常常看到一些散戶短線操作一個失誤,就在那自暴自棄的亂操作一通,結果贏很多次後一次就全部連本帶利都吐回去,這種人很明顯就是自我心理面不建全,想要在股市中靠投資為生,那你必需要有充足的資金及知識,之所以要充足資金是因為你的生活不能被股市操作給影響到,而且你的獲利要大到足以支撐你的生活,我這樣說好了,如果你手上僅有200萬,你一年開銷50萬,這時你想要靠投機為生,那就是痴心妄想,股市有多頭及空頭,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如果你的資金不夠大,而且需要靠投資的資金生活,那總會有一些期間你會壓力山大,畢竟股市操作不可能永遠順風順水,不論你多強,你都會在某一個期間中失敗,我舉個例,如果股市成交量很大,裡面肥羊一堆,這時你賺錢自然是很簡單,當股市量縮,肥羊變少了,你的對手就從肥羊變法人,主力,高手,這時很有可能肥羊就是你,就算你不是肥羊,你了不起就是和外資群,主力,高手,法人打個平手,在股市中存在穩贏的政府及券商,你在股市中和別人打成平手,加上交易稅,手續費就會變成輸,所以資金一定要足夠大,知識要充足的人才有可能靠股市投機為生,當市場在炒作某一個題材,用籌碼面,技術面,消息面,心理面在操作時,對價值投資人來說,這沒什麼太大的意義,充其量就是股價會波動,大家還是得記得一件事,短線股價要波動,這樣外資群,主力,投機客,短線客,當沖客,散戶之間才能賭博,如果股市一直上漲或下跌,那短線是無法玩的,大家看股市上漲及下跌的過程中,很多人會賺錢及賠錢,還有一些人資金會出現弱點,不然就是自我心理面崩潰,我常說股市是淘汰賽,一開始你進到股市時不需要取得任何的學歷或證明,你只要開了戶就能進到股市中買賣,過程中也許狗屎運會賺到錢,但如果你功力不好的話,遲早是會被淘汰出局的,當短線客在對決時,了不起就是股價波動,有空頭期就會有多頭期,不論你多想要賣出股票,你一定都要選在樂觀的時候,前一陣子指數在兩萬點以下時我就這樣說過了,那時你真的很想賣,你總是會有機會遇到兩萬三千六百點的機會,想賣當然就是在樂觀時賣出,會在悲觀時賣出的人,你就不會是一個合格的價值投資者,中長線的投資者看的是公司基本面及產業面,還有未來的趨勢及題材,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AI概念股第三季的財報情況,看AI伺服器對AI概念股獲利的貢獻情況。

第三季鴻海營收18546億,毛利1147億,營利547.7億,去年鴻海第三季營收15432億,毛利1028億,營利461.5億,鴻海營收增加20.18%,毛利增加11.58%,營利增加18.68%,很明顯AI伺服器對鴻海的營收及營利增加的幅度是差不多的,大家看第三季工業富聯開出營收增四成,獲利增1.24%,那時我就和大家說過,AI伺服器還處於供不應求的階段,怎麼可能只增加營收然後營利不增加,這種機率近乎於零,鴻海第三季財報開出來後,我們驗證了AI伺服器確實能讓鴻海營收大增,營利也會大增,以鴻海這種怪獸級的公司,營收能年增兩成,營利也增兩成,這算是很誇張的成長,一般的散戶或法人還在那看不起,我也是不懂他們到底是怎麼了,接下來看廣達,之所以要看其他AI概念股的原因也很好懂,AI產業是不是需求很大,我們就是從所有的AI概念股營收,營利及獲利得知,如果只有鴻海很好,那代表AI產業還沒有到爆炸好的程度,如果所有的AI概念股都很好,代表目前AI產業還是處在供不應求的階段。

廣達第三季營收4245億,毛利311.2億,營利195.6億,去年第三季營收2865億,毛利232.3億,營利126.4億,廣達第三季營收增加48.17%,毛利增加33.96%,營利增加55.24%,之所以廣達增加的比較誇張,那是因為廣達的股本及營收比鴻海小,鴻海第三季營收18546億,廣達才4245億,兩者相差了4.36倍,今年鴻海的AI伺服器大概僅佔總營收的十分之一,廣達已經佔到四到五成了,所以廣達營收才會增加的比較誇張,不過鴻海明年雲端網路營收會來到總營收的四成,這算是一個很大的進展,廣達的AI伺服器已經佔總營收很高了,所以明年成長的幅度不會像鴻海這麼誇張,接下來看緯創第三季營收,來到2725億,毛利227.4億,營利114.1億,去年第三季營收2170億,毛利170.4億,緯創第三季營收增加25.58%,毛利增加33.45%,營利增加67.89%,之所以緯創增加的比較多,那是因為旗下有緯穎,緯創僅持有緯穎42.77%,一開始緯創把緯穎的營收都灌到自己的營收中了,第三季英業達營收1638億,毛利86.34億,營利31.61億,去年第三季英業達營收1358億,毛利70.83億,營利21.51億,營收增20.62%,毛利增21.9%,營利增46.95%,最後看緯穎第三季營收,來到978.2億,毛利104.3億,營利79億,去年第三季緯穎營收528.2億,毛利50.54億,營利32.52億,營收增加85.2%,毛利增106.37%,營利增143.08%,緯穎算是緯創旗下比較專門做伺服器的子公司,所以營收,毛利及營利成長的非常誇張,從AI概念股第三季營收,毛利及營利增加的情況來看,確實目前AI伺服器能帶給AI概念股獲利的增加,這和第二季的情況一樣,我們透過追蹤AI概念股的獲利增加情況,就能知道目前AI伺服器的需求有多旺,大家要記得一件事,鴻海的優勢是愈到後面愈明顯,因為鴻海目前AI伺服器四成的市佔,AI伺服器還處在初期的階段,未來年複成長還是會很大,一開始大家看到鴻海成長的比例比較小,那是因為鴻海營收量體比較大,鴻海也不會單壓AI伺服器,大家有沒有發覺代工廠中有兩間我沒有拿進來,也就是仁寶及和碩,這兩家到現在是還沒有吃到AI伺服器的商機,當初廣達,英業達及緯創是有押對寶,所以成長的比較誇張,沒押對寶的仁寶及和碩現在就是比較慘,鴻海是均衡的發展,但發展有重大商機時,就會全力衝刺,這也是為什麼長期投資鴻海會比較安全,鴻海了不慢個廣達及緯創一年,明年開始大家就會看到鴻海的雲端網路營收佔總營收來到四成左右。


看一下AI概念股的業外及稅後獲利情況,鴻海因為有做到垂直一條龍,所以會有部份的本業獲利子公司上,例如夏普,臻鼎及鴻準,還有一些佔獲利比較小的業外關聯子公司,如京鼎,
樺漢,乙盛,帆宣,建漢,榮創,AMAX-KY,鴻海接到AI伺服器訂單時,旗下子公司也會因為AI伺服器而受惠,所以鴻海有部份的業外其實也是算受惠AI伺服器的,因為鴻海的規模夠大,所以才能這樣玩,像緯創旗下的緯穎,基本上就不會有什麼子公司了,大家看廣達,緯創,英業達第三季本業雖然賺的比較多,但業外其實是衰退很多的,鴻海第三季業外是年增16.35%,要更嚴謹一點來看的話,就是看AI概念股的關聯企及合資的增減情況,鴻海的關聯企業及合資是年增47.13%,廣達是年增181.18%,鴻海本業及業外成長的比較平均一點,之後鴻海在AI伺服器做更完整的垂直一條龍整合後,業外的獲利會增加的更多,最後劉董當說要獲利最大化,鴻海營利增18.68%,獲利增14.15%,廣達營利增55.24%,獲利僅增30.12%,緯創營利增67.89%,獲利還衰退11.98%,緯創之所以會這樣,那是因為緯穎的虛胖獲利灌在本業中,其實賺錢的就只有緯穎,英業達營利增46.95%,獲利僅增7.69%,緯穎營利增143%,獲利增129.68%,大家看廣達營收雖然增48.17%,營利增55.24%,但獲利才增30%,鴻海營收增20.18%,營利增18.68%,獲利增14.15%,很明顯鴻海營收增的和營利增幅差不多,稅後獲利距離營利差的也沒有這麼遠,這就是獲利最大化,明年鴻海的營收會因為GB200而大幅的跳升,劉董在第三季法說會上提到,明年消費智能和雲端網路營收會差不多,今年消費智能應該是有3.3兆,雲端網路兩兆,明年如果消費智能不變,那雲端網路至少就是會再成長1兆多,這算是很誇張的提升,明年鴻海就有手機及AI伺服器雙引擎,這樣鴻海就不會再被詬病營收太集中在蘋果上,明年電動車應該還是會有一定的成長,雖然距離兆元營收還有一段距離,不過後年及大後年只要電動車也起來到兆元,那鴻海就有三引擎了,自然就不會再被說營收太過集中在集一個客戶,大家要了解一件事,鴻海的AI伺服器是很分散在不同的雲端大廠上,所以加入了AI伺服器後,鴻海的營收其實已經有做到分散的效果,之後再加入電動車,那又是完全不一定的客戶群了。

鴻海法說會說:在元件及其他產品,主要業務相關的零組件出貨增加,這個產品類別在季對季會顯著成長。但是受到非核心業務收入減少的影響,這個產品類別在年對年將表現持平。在全年展望部分,我們維持全年顯著成長的看法不變,但是能見度又比八月更好。在主要產品中,雲端網路產品的成長力道又更為強勁,元件與其他產品也是強勁表現。電腦終端則因為有新產品效應,讓全年展望上調至顯著成長。也如同我們前面提到的,因為景氣以及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增加,讓我們比較謹慎看待第四季消費智能產品的表現,因此略為下調這一個產品類別的全年展望。科技日剛落幕,大家都應該看到相關的報導了吧?去年的科技日,我提出了智慧製造、智慧電動車以及智慧城市三大平台,並以AI工廠強化鴻海在零組件、模組、系統、IC以及軟體等四個領域的能力,驅動這些智慧平台的未來發展。過去一年,鴻海從製造服務公司,逐步轉型為平台解決方案的企業,後面我會更具體說明相關的進展。展望2025年,通膨雖然已經趨緩,但我認為國際間的政經局勢、貨幣政策以及AI產業的發展,將是明年最重要的影響因子。其中,隨著生成式AI的迅速發展,全球都在加快投資力道,以滿足不斷增長的算力需求。展望明年,AI的發展將是ICT產業最重要的成長動能。鴻海在這個領域有系統設計、垂直整合、全球布局的能力,將會持續保有領先優勢。目前趨勢看來,AI伺服器市場在未來幾年內,還是可以持續高速發展。因此,我們對明年保持樂觀看法。在今年,我提到了鴻海以三大智慧平台作為我們的發展主軸。而2025年就會是AI人工智慧年。隨著AI新產品即將推出,鴻海將會充分掌握這一波商機,進入另一個成長階段。我們不僅僅是AI供應商,也會是AI使用者。在AI算力大幅提升下,我們也開始興建超級算力中心,即將成為具有AI超算能力的製造大廠。之前鴻海的自動化已經讓我們人均營收提升超過了八成。現在,我們在AI、機器人、自動化領域,也正與幾家國際大廠合作。在龐大AI算力的支援下,預期未來的成果將會更為顯著。2025年,鴻海將會在原來累積的製造服務基礎上,加上目前的三大平台解決方案,聚焦成為科技製造平台服務公司。接下來,我來說明一下鴻海的重要事業進展:其中包含五個主要領域,分別是AI、三大智慧平台、以及半導體。首先是AI,鴻海藉由在研發、數位製造平台、垂直整合、客戶關係、以及全球布局等競爭優勢,在客戶強勁需求的帶動下,AI伺服器前三季累積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兩倍,佔整體伺服器營收比重也超過四成。展望2025年,AI伺服器強勁的需求,從大型的雲端服務商、NCP,到一線的品牌客戶,我們幾乎都有涵蓋。預期2025年AI伺服器出貨量逐季攀升,在整體伺服器營收的佔比將超過50%,為公司成長的最主要動能。 我想雲端網路的這個產品明年一定會成為鴻海集團主要的的產品。那目前我們主要產品就是在智慧型手機,那明年預期雲端的產品預期會成為鴻海另外一個主要產品。那這個主要產品大概差不多,佔比差不多。這個我只能這樣來預期。那到底是四成還是五成,還是三成?那就看這兩個的消長,大概會差不多。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