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說:AI需求強 輝達業績亮眼 惟財測難滿足市場高標,輝達20日盤後公布 2025 財年第 3 季 (截至 10月27)財報,在強勁的人工智慧需求帶動下,銷售與獲利均超預期,同時給出優於預期的財測,但該數字仍未能滿足華爾街期待,導致股價在盤後走低。截至發稿,跌近2%。該公司表示,預期第4季銷售額約375億美元,LSEG調查的分析師預期為370.8億美元。輝達對當前一季的預測,意味著銷售額將按年增長約 70%,自去年同期的 265% 增幅下滑。第三季財報關鍵數據對比LSEG 預估,營收:350.8 億比預期331.6 億美元好,調整後 EPS:81 美分 比預期75 美分好,輝達的營收持續攀升,第 3 季按年增長 94%。但與前 3 個季相比,仍是連續放緩,前 3 個季銷售額分別增長了 122%,262% 和 265%。第3季淨利增至193億美元,或每股78美分,高於去年同期的92.4億美元,或每股67美元。輝達的毛利率升至73.5%,略高於分析師預期。公司表示,毛利率提升的原因是資料中心晶片銷售增加。資料中心業務遠超預期,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表示,「AI時代正全面啟動,推動全球向輝達運算技術的轉變。對於Hopper的需求和對Blackwell全面量產的期待令人難以置信,這些AI晶片正在支持基礎模型的預訓練、後訓練和推論。」輝達是當前AI熱潮的最大受益者。該公司股價今年已飆升240%,使其成為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這主要由輝達的資料中心業務驅動,該業務涵蓋了人AI處理器和相關零件的銷售額,如今已占輝達營收的絕大部分。
輝達資料中心部門第3季收入達308億美元,超出StreetAccount分析師預期的288.2億美元。資料中心的銷售並非全來自晶片。輝達表示,其中約31億美元來自網路零件的銷售。Blackwell出貨量明年大幅提升,輝達的許多終端客戶,包括微軟、甲骨文和OpenAI,已開始接收最新一代 AI 晶片 Blackwell。輝達財務長 Colette Kressy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公司已向客戶提供了13,000個新一代AI晶片的樣品。而執行長黃仁勳則在聲明中提到,Blackwell已進入「全面生產」階段。Kress談到,「所有客戶都在爭相搶占市場先機。目前Blackwell已交付至我們所有主要合作夥伴,他們正積極建置自己的資料中心。」她也提到,Blackwell晶片的出貨量預計將於明年大幅提升,公司對於在第4季實現「數十億美元」的Blackwell收入有信心。此外,輝達目前一代 AI 晶片 H200 的銷量「在上季大幅增長」。Kress 補充道,「Hopper 和 Blackwell 系統都存在一定的供應限制,而 Blackwell 的需求預計在 2026 財年幾個季度內將超過供應。」遊戲與汽車業務,輝達的遊戲業務營收為 32.8 億美元,高於 StreetAccount 分析師預期的 30.3 億美元。輝達的 GPU 最初是為 3D 遊戲開發,但後來該技術被改運用於 AI 領域。公司表示,該業務的成長主要來自 PC 與筆記型電腦的 GPU 需求,以及遊戲主機晶片收入的增長。輝達為任天堂Switch提供了核心晶片。相比之下,輝達的汽車和專業視覺化業務規模相對較小。汽車部門該季銷售額為 4.49 億美元,按年增長 72%。專業視覺化部門銷售額為 4.86 億美元,按年增長 17%。
從11月8日開始外資群就開始偏空操作台股,外資群把FED開始降息買到一千四百多億都賣掉了,今天還拿了老股出來賣,合計賣了263億,從11月8日開始到今天,外資群賣超了台積電63426張,從9月19日到今天,外資群僅剩買超台積電17615張,外資群這六萬張台積電是買在940到1000元之間,賣在1000到1100元之間,六萬張台積電大概是六百億,賺了10到15%左右,買六百億是能賣出近六百六十億的效果,外資群這一波台積電玩的是有比較短一些,外資群從去年10月開始到今天,還買超了39.57萬張台積電,外資群這樣玩也是可以的,因為在去年11月到今年三月時有買到幾十萬張台積電,成本大概在六百元左右,外資群近兩個月在940到1000元買,然後賣在1000元到1100元,這樣就會讓散戶中錨定效應,讓散戶願意買台積電在1000元左右,外資群是不是會把手上的39.57萬張台積電賣掉,我個人是覺得不至於,畢竟台積電到2028年AI營收年複成長五成,外資群賣掉手上年複成長率很高的台積電,這對外資群來說也不是很好的選擇,大家要記得一件事,外資群會在台股中買來賣去賺差價,不過對於好的公司還是會長期持有賺股息及長期獲利,畢竟股市鞏穩贏的就只有價值投資,外資群不可能拿所有的資金玩短線,如果拿所有的資金都玩短線,那報酬率一定是會低於八成核心持股,兩成短線的,大家看好的公司每年會配股息,每年也會持續的賺錢,時間愈久,領到的股息愈多,股價也會跟著公司獲利增加而成長。新聞說:黃仁勳打消「Blackwell疑慮」:已交付13,000個,未來只會供不應求!最新財報顯示,「AI寵兒」英偉達第三季營收幾乎同比翻了一番。投資人和分析師都想知道,這種成長動能還能持續多久?不難看出,未來的希望都落在了英偉達新一代AI晶片Blackwell系列身上。從第三季業績電話會來看,未來前景仍一片大好,Blackwell晶片未來將供不應求。英偉達CEO黃仁勳和財務長Colette Kress向投資者提供了一些新的數據點。Blackwell已開始出貨首先,他們消除了市場對「再次推遲發貨」的疑慮。先前有報告指出,其新一代Blackwell人工智慧晶片在高容量伺服器機架中存在嚴重的過熱問題。而此缺陷已迫使英偉達多次修改機架設計,不僅限制了GPU效能,還可能損壞硬體。而英偉達週三證實,該公司一些最重要的終端客戶已經收到了一些Blackwell晶片。微軟、甲骨文和OpenAI都在他們的社群媒體帳號上發布了基於Blackwell的伺服器機架的照片。Kress在電話會議上表示,已經向客戶運送了13,000個Blackwell晶片。“在這一點上,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黃仁勳說:“但正如你從所有正在建立的系統中看到的那樣,Blackwell的狀況很好。”英偉達還補充稱,已經出貨的樣品晶片是早期版本,目的是讓客戶開始測試,讓他們的系統和軟體為「本季開始的批量出貨」做好準備。黃仁勳表示,微軟很快就會開始向雲端服務客戶預覽其基於Blackwell的系統。他也稱,英偉達第四季的Blackwell出貨量會比第三季多,甚至比明年第一季還要多。而據Kress預計,Blackwell晶片出貨量將在明年增加,該公司預計在第四季度實現「數十億美元」的Blackwell收入。未來供不應求兩人也暗示,未來幾季Blackwell的銷售將取決於英偉達能生產多少晶片和系統,而不是能賣出多少。他們預計,Blackwell本季的銷售額將高於最初的預測。黃仁勳表示,“Blackwell的生產正在全速進行。本季我們將交付比我們之前預計更多的Blackwell產品。”他也指出,生產更多Blackwell系統的一個限制因素是英偉達供應商可以提供的組件數量。此外,在幾個月內從零出貨量到數十億美元出貨量的生產過程中,提高生產速度需要時間。「需求超過了我們的供應,這是預料之中的,因為我們正處於這場生成式人工智慧革命的開端。」他補充說。Gabelli Funds投資組合經理Hendi Susanto評論稱,毫無疑問,在可預見的未來,對該公司晶片的需求仍將「絕對且異常強勁」。「關鍵焦點是供應——英偉達能夠生產多少。」他補充說。毛利率會上升,黃仁勳還提到了英偉達的一些“重要合作夥伴”,包括台積電、安費諾、Vertiv、SK海力士和美光。「世界上幾乎每家公司似乎都參與了我們的供應鏈,」他說。最後,英偉達表示,Blackwell未來幾個月的毛利率將低於第三季公佈的73.5%,但隨著產品的成熟,毛利率將會上升。黃仁勳指出,Blackwell 既可以單獨銷售,也可以配置為包括整個機架和其他組件的產品。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