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2年7月13日 星期三

7月12日!網友分享理財型房貸相關知識!

網友俊源提問:請教有人拿房子貸款投資嗎?哪間銀行利率比較好,還有什麼重點需要注意,感恩各位大大。

網友WILL回答:打電話去銀行問,把自己的條件、需要的條件攤開來講,多問幾家比較,同一家也能多問不同分行,臉皮要厚,總能找到條件好的。例如:自己條件:房子地址,幾年屋,樓層,坪數,車位,職業,年收入(主動+被動)。需要條件:能貸多少,想貸多少,利率,寬限期(建議兩年而且非常必要)。敝人以為現階段,開房貸用寬限期來買鴻海是最強槓桿,寬限期到了可以再談新約換舊約或轉貸。以上劣見,一般房貸20年貸款期,前兩年寬限期只繳利息。貸款撥下來後,先把下一年股利撥下來前的利息保留,剩下的再去買鴻海。這樣不管股價如何波動,完全沒壓力。可賺利差,還可等待鴻海的漲幅。理財型房貸利率較高,但因為可以“隨借隨償還”很有彈性,建議可小量搭配一般房貸使用,這樣有一筆備用金。例如:房子可貸500萬,可以貸450萬減20年房貸+兩年寬限期,再配合貸50萬理財型隨借隨還。

A大回答:外面的人看到這種金融負債的知識後,就會開始在那說借錢是敗家子,是找死,但那單純就是窮人的思維,所有的金融負債知識都能去學習,當你了解後,你才會有選擇要用或不要用,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評估自身的能力,這樣就能讓金融負債工具為你財富自由之路加速,來到這裡時,會有一些過來人願意分享自身的經驗,我雖然沒有用理財型房貸或房貸,但我還是會去看一下是怎麼一回事,就把這些知識放到我的資料庫,有一些人就會覺得,這是鼓勵大家借錢投資,我真的是很無語,我在討論區上看到一些無知的人在那說,信貸利率怎麼可能低於2%,這種人就是以自己的無知在看世界,不同的人利率不同,如果你是大戶,中實戶,公務人員,醫師,律師,會計師,機師,教師,警消…等,銀行會評估你職業的穩定性給你不同的利率,只要你從側面的去了解不同人會有的利率情況,你就不會天真的在那酸,信貸利率怎麼可能低於2%,看到那些無知,態度差的人在酸時,我有必要去糾正他們或教導他們嗎?其實是沒有必要的,我對他們最大的處罰就是讓他們蠢一輩子,他們也覺得質借利率不可能低於2%,我自己都借過了,明顯就是低於2%,就算升息了1.5碼,目前還是低於2%,這就是有知識、人脈及關係會有不同的結果,如果你就以自己的情況問了一家銀行,然後理專和你說3.99%,你就在那說信貸都是3.99%,那單純就是你見識太淺,當別人說有比較低的利率時,你又在那一付自覺天下無敵,用你那短視眼光在看世界,之前在升息前,我看到很多大戶的利率都極低,幾千萬在信貸或質借的,利率比市場還要低,這種事就要靠你自己去問,去找,去談,別人只能和他說,什麼條件事有機會利率比較低,不同家銀行要怎麼談,怎麼用利率低,一些態度不好或無禮的,你就繼續蠢下去,也沒有人在乎,這個世界還是需要一些蠢人提供勞動力的,哪天如果每個人都是富人,那世界就可怕了。

網友朱小姐提問:聽A大的文章逐漸開始了存鴻海之路,最近台股跌跌不休,還好有一半的資金順利轉來鴻海,最近剛說服了先生,解約一張到期的分紅保單,今天又加碼了7張,目前手上還有聯電、華晶科、友達、合一、全部套很深,一度有想過都賣掉來買鴻海,但砍不下去,心疼啊!想請教A大能給我建議嗎?另外還有一張10年有4%利息已經到期的美元保單,有想過解約來買鴻海,考慮到最近美金一直有上升的趨勢,糾結中,希望有幸能得到A大的指點,感激不盡。

A大回答:我之所以可以在股市中成為贏家,不是因為我是神,可以去解決手上套牢個股的問題,而是我一開始就不會去買那些個股,妳買的那些股票都不具備我選股的標準,

價值投資要買進有價值的公司需具備

1.獲利穩定性

2.獲利有續航力

3.連續且穩定的股息

4.股價不能距離淨值太遠

5.具競爭力

6.最好還要有未來的題材

我常說,我一開始徹底研究一家公司並買進後,我就已經是穩贏了,我的成功不是因為買到了一些沒有價值股,投機股,生技股,然後很有技術的去處理而來的,未來妳記得一件事,買的股票不用多,只需要買一兩檔就行了,在買進前徹底的把公司的基本面、產業面研究透徹,這會比妳買了一堆妳都不懂的股票好,至於美金保單,以目前FED升息的速度來看,明後年美元定存利率也有可能會來到3~3.4%,妳的10年到底的保單利率4%,確實美金和台幣之間還是有貶值的空間,台幣貶到30~31元都是有可能的,這樣匯差就會有3~6%,加上原本的利率4%,也是會有7~10%的報酬率,妳可以等到明年升息到一定的程度時,大概就是3%左右,那時妳觀察台幣貶到多少,如果還是在30元,那代表也不太會貶了,就是只有4%的報酬率,那鴻海一年資產增10%就遠勝美金保單了,如果長期來看,你這種美元保單匯率加利率有10%的,大概僅有明年一次的機會,剩下的就會是4%,而鴻海長期都會有8~10%的資產增加率,抱個五年,十年,就會出現很明顯的差距。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