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4年9月25日 星期三

9月25日!三大法人狂賣後就成未來的買盤!

 

新聞說:凱基優選30 (00938)追蹤的臺灣優選多因子 30 指數,篩選機制與00915有許多相似之處,同樣都是以上市櫃市值前300大企業做為成分股母體,同樣都以近四季營業利益總和為獲利篩選因子,以近四季平均ROE或ROA為品質篩選因子,以近半年下跌波動度做為下行風險指標,並同樣依照低波指標進行排序;唯一不同之處在於,00938追蹤指數的篩選因子比00915少了高股息指標,多了以EPS成長率與益本比計算出的投資價值分數指標,以選出價值與成長潛力並重的企業。

A大回答:除了三月起漲買的三大法人把鴻海賣光外,連之前一堆的高股息ETF也把鴻海賣掉,很多高股息手上都已經沒有鴻海股票了,鴻海明明就比一大堆公司好很多,ETF在發行時完全都沒有考慮鴻海,最近一檔新的ETF,持有鴻海的比例28.3%,等於是很識貨的,很多散戶在買ETF時,大部份都是看名字及價格,之前有看到網友說,股市在上漲時他要買高股息ETF賺股息,在股市回檔時要買優息低波動,這樣才能防守,聽了我都笑了,散戶根本就不知道他們買的ETF持有哪一些成份股,買ETF唯一的好處就是不知道買了什麼成份股,所以就不會被新聞,媒體及主力嚇唬住,台灣投資者近幾年買了一大堆的ETF,目前大部份的高股息ETF都把鴻海賣掉了,明年及後年鴻海因為GB200營收及獲利大增,股息自然會變高,那時高股息ETF及ETF就會爭著進來買,我說過,三大法人及ETF都把鴻海賣了,這些就是未來潛在的買盤,前一陣子我就說過,三大法人把三月份以來買的鴻海賣掉,你那時買的話,就算不是最低點,但會是相對低點的機率也很大,台灣的ETF有一個現象,也就是跟風,當鴻海第四季或明年因為GB200股價大漲時,就會有很多ETF進來追鴻海,之前高股息ETF之所以賣掉鴻海,那是因為鴻海股價從他們買進的100元漲到200元,這些高股息ETF為了配出高股息給投資者,所以就要去賣掉手上賺錢的股票,這樣才會有差價平準金能當股息配,以高股息ETF賣掉鴻海的價位來說,那時大概就是在股價淨值比1.75倍,等於是理性時相對低點及高點的中間值,大家可以去看一些高股息ETF持有的成份股,很多都是買在股價淨值比2倍,3倍,4倍,甚至還有更高的,高股息ETF之所以沒有把那些成份股賣掉,那是因為也沒有賺到差價,所以就不急著賣,近幾個月台股在區間整理,很多高股息ETF就賺不到差價,所以最新一次成份股調整時,這些高股息ETF不敢大量的調整,因為只要一調整持股,那虧損就要列到差價平準金中,只要把差價平準金用光,那之後就很難配出高股息,對高股息ETF的發行商來說,他們要的就是每年的管理費及換股手續費,只要可以一直配出高股息給投資者,他們這個騙局就能一直維持下去,撐的愈久,管理費及換股手續費就能賺的愈多,所以高股息ETF會盡量把能配高股息時間拉長一點,就算要破局,也要撐到真的不能配高股息時再來破局。
新聞說:輝達Blackwell晶片已量產 第4季帶來百億美元營收,即使輝達新產品Blackwell GPU晶片今年夏天傳出設計缺陷,一度引起市場矚目,但據摩根士丹利透露,Blackwell晶片已經開始量產,預計到第4季結束可為輝達帶來100億美元(台幣3184億元)的營收。摩根士丹利指出,預計輝達將在12月底的季度出貨45萬顆Blackwell晶片,僅從該項晶片架構即可獲得約100億美元的收入。雖然摩根士丹利承認輝達仍在解決GB200伺服器(結合兩個NVIDIA Blackwell GPU和一個NVIDIA Grace CPU)的一些技術挑戰,但華爾街投資銀行仍認為這些問題是新產品發布的「正常調試過程」一部分。摩根士丹利仍然認為輝達晶片的需求狀況非常健康,這得益於人工智慧專案和小型雲端服務供應商繼續擴大產能的需求。有關Blackwell架構設計缺陷的傳言在6月後傳出,分析師認為,該缺陷的糾正將使Blackwell的產量提升推遲到2025年。輝達證實輕微設計缺陷的傳言,但指出,透過對光掩模(用於在晶片上創建定製圖案的特定模板)進行一些小更動,可以修正這些缺陷。重要的是,輝達已經在今夏當時宣布,預計將在12月底的季度開始出貨Blackwell產品。

A大回答:很多炒短線的外資群,主力及內資比較短視,他們當初本來計劃第四季輝達就能出貨GB200,結果七月到八月聽到輝達晶片有一點問題時,就害怕會延遲出貨,但對鴻海來說,本來就是計劃第四季出貨GB200,而且也是小量的出貨,鴻海在法說會上提到,就算沒有考慮到GB200的出貨,全年AI伺服器也是能佔伺服器超過四成,畢竟GB200如果比較慢上市,客戶就會去買其他替代的方案,這對鴻海及輝達其實影響也不大,只是當初短線股價漲的太猛,鴻海在7月11日時股價就漲到234.5元,那時鴻海只有三月營收,四月營收,五月營收及六月營收確定,鴻海的AI伺服器營收及獲利就還沒有反應出來,結果股價就先上漲了一大段,所以接下來7月11日到9月19日鴻海進入了修正階段,在此同時,鴻海又開出了七月營收,八月營收,接著再十天又要開出九月營收,之前我說過,股價上漲時鴻海一直在真金白銀的賺錢,接著鴻海股價在修正階段,鴻海也是一樣真金白銀的在賺錢,上漲及下跌的期間,就是給鴻海更多的時間去反應AI伺服器強勁成長的情況,以輝達GB200的出貨來說,不論是有沒有延遲,其實整個趨勢是不變的,對中長線價值投資人來說,看的本來就是三年,五年,甚至是十年AI產業帶給公司的獲利增加,只是三大法人喜歡用預期性心理先去把未來二十年獲利拿走,之前鴻海股價漲到234.5元,差不多是拿到未來7到10年獲利,如果外資群狠一點的話,拿走未來二十年到三十年的獲利都是有可能的,也就是外資群及主力預期鴻海接下來十年到二十年會受惠AI產業爆發而獲利,所以就把接下來幾年獲利會增長的情況考慮進去,然後一口氣拿走未來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的獲利,投資人想看到鴻海AI伺服器獲利出來時再買,那時就是要付出高一點的價格,這是不是和最近外資群因為FED降息兩碼,然後你想要看到外資群確定要買超台股一樣的情況,外資群在9月19日FED說要降息的第一天就大買台股,一般的散戶因為不是外資群,他們不知道外資群的想法是什麼,所以就只能等待或多幾天的觀察,不然就是進去賭,以我之前追蹤外資群的波段的籌碼來說,當外資群賣超到8155億時,我就說可以進去賭了,那時是9月11日,FED還沒有確定要降息及經濟也不確定會不會衰退,當你在9月11日買到,就算經濟衰退,外資群手上買的8155億也賣光了,所以外資群已經預期性的去反應了經濟衰退的情況,最近外資群回頭買,那是因為發現經濟沒有立即衰退的疑慮,所以開始去大量的回補持股,散戶如果非要看到外資群買了一千兩百億後才覺得外資群確定要買回持股,那台股已經上漲了一千七百點了,想要什麼事都很確定,那就是多付一點價格,短線股市中本來就有一些是要去賭不確定因素,因為有不確定因素存在,才會有人便宜賣你,這種感覺就像是,你把錢放銀行定存一年能拿到1.62%,這時有人說為什麼不去買美債有5%,重點是美債如果遇到經濟很好,FED一直升息,你買的美債是會下跌的,所以愈不確定的東西,報酬率會愈大,不過散戶很常去買報酬率很小而且又很危險的東西,我也真的是服了這些無知的散戶,會這樣的原因就是因為散戶沒有基本的股市常識及知識,所以常常會冒著很大的風險,然後去得到極小的報酬率。
之前外資群,投信,自營商近十五周累計賣超了576796張,其中外資群賣超426618張,投信賣超73276張,自營商賣超76601張,之前我就說過,三大法人買完後的籌碼是潛在的賣盤,賣出的籌碼是未來潛在的買盤,這一周外資群買回鴻海33187張,投信買超8148張,自營商買超9299張,三大法人合計買回50634張,三大法人買回來的部位僅是賣的十一分之一,所以三大法人如果想要再玩一個波段,能買的籌碼還非常的多,重點是目前三大法人才在剛開始進貨的階段,能玩的花樣不多,了不起就是盤中玩個小花樣,小把戲,想要賣了幾天後再買,這是不可能的,大家想一件簡單的事,外資群因為FED降息兩碼,現在正積極的回補手上持股,外資群是一群不是一個,重點是目前是三大法人同時進來買,投信及自營商也不是單一個,所以三大法人看似僅有三個角色,但實則是幾十個,上百個,這些外資群,投信,自營商看準了FED降息,外資群準備回頭買回台股,所以就爭搶著進來顧,我說過,如果你愈後面進來買,雖然你能愈確定三大法人要買的態度,但買到的價格就會多一點,三大法人自己知道自己的行為,如果某一個外資,投信,自營商要顧,他知道自己要買個三萬張,五萬張,十萬張,他自己就很清楚了,所以自然三大法人在買時就敢一直買,他們唯一不知道的是對手的態度,不過三大法人的某一方如果自己要買的部位夠大,又確定FED降息兩碼,經濟沒有立即衰退的疑慮,自然就是會一直搶著先買,對外資群,投信及自營商來說,買低一點對他們未來在出貨是有利的,愈晚進來買到的成本就愈高,以目前三大法人買超鴻海的情況來看,三大法人能買鴻海的量還很多,這時你思考一下目前鴻海的股價,你覺得會是低點還是高點的機率哪一個大呢?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