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說:今全球伺服器市場受惠後疫情時代雲端、數位需求穩健,帶動大型雲端資料中心需求強勁,電子時報研調指出,全年伺服器出貨量估成長6%,展望後市,明2023年北美伺服器需求動能較強,可望帶動鴻海、緯穎、廣達出貨雙位數成長。今年上半年伺服器業者面臨IC、零組件長短腳情形嚴峻,加上第二季受中國清零政策影響,導致部分客戶需求無法被滿足而延期出貨。儘管下半年IC短缺緩解,隨即面臨全球經濟衰退衝擊,中系業者、伺服器品牌商需求明顯轉弱,惟北美大型雲端資料中心維持資本支出規畫,持續建置全球資料中心,加上去年因IC長短腳致拉貨基期較低,預估北美四大資料中心全年伺服器採購量皆將雙位數成長。
A大回答:以鴻海第一季,第二季及第三季的財報顯示,只要雲端網路營收佔比較高時,鴻海毛利率都比較高,今年第四季鴻海對於雲端網路的預期還是顯著成長,按照研究單位為2023年做的伺服器調查,看起來明年北美的伺服器還會再成長,這對鴻海毛利率高部份的營收就有了相對的保障,在2023年下半年開始,鴻海半導體,電動車營收就會開始加進來,如果蘋果15高階在2023年沒有像2022年這麼好,還是能靠伺服器,電動車及半導體成長,一般法人,外資群的眼光比較短淺,他們看到的就是11月時鴻海因為鄭州廠營收被影響,第四季毛利率,營利率因為工人薪資提高,營收下滑會有獲利衰退的疑慮,這些基金經理人因為每年收管理費,所以他們要裝忙,要在短時間內買來賣去,那就是要去預測營收及獲利,這就會出現外資群,法人一直在賣鴻海的情況,之前鴻海連續六季三率三升,外資群因為股票都被投資者買掉了,所以也裝沒看見,現在獲利有疑慮就加大力度打壓,不過隨著時間一點一滴過去,最終外資群總是會跪下來買回的,畢竟鴻海一年能賺資產的10%,這也不是隨便說說的,鴻海近二十年來獲利平均均有10%,你要去相信一些奇奇怪怪的理由,覺得鴻海獲利會衰退,還是要看過去鴻海二十年平均能賺10%的超強競爭力及危機處理能力,近二十年來,什麼大大小小的事都發生過了,不要說的只有今年才發生什麼事件,這些事件過去都有發生,單純就是以不同形式出現罷了,一間公司有沒有競爭力,你看它長期的獲利能力就會知道了。網友Edward提問:請問目前外資狂賣鴻海是因為財報中庫存量金額增大的原因嗎?(純討論,勿嘴炮,我也是鴻海的忠實戶)
網友Peter回答:庫存問題法說會就講過了,你可以去看看法說會,法說會每季都會講這個問題,財務長就說那是健康水準的水位,鴻海是世界第一EMS,生產量那麼大,因應旺季還有客戶要求,提前備貨庫存本來就很正常,法說會每季都看,根本不會管外資賣多少股票。
網友Fu Cheng回答:個人猜測,大陸疫情擴散混亂,明年全球經濟成長下修,預測明年iPhone賣得比較差,鴻海明年獲利可能衰退,那就先用力賣,想再賣到散戶恐慌吧!
網友DearAnya回答:鴻海是組裝代工,賺管理財。存貸多是客戶的。鴻海現金有一兆多,就是因為要備貨。一年營收6兆,就要準備大量現金去周轉。
A大回答:鴻海去年營收六兆,今年營收到目前為止就近六兆,有可能來到六點六兆,或是更高,鴻海一年淨值增5%,想要把多出來的淨值得到等比例的獲利,那營收自然就要增加,今年鴻海的營收可能成長10%左右,去年第三季鴻海庫存6.58兆,今年第三季庫存8.8兆,增加了33.7%,在10月底發生鄭州廠事件前,你還記得那時蘋果高階手機的銷售情況嗎?沒有錯,就是大家都要買高階的,沒有人要買中低階,所以對鴻海來說,當然要備更多的貨,要是沒有中國動態清零,鄭州廠事件,鴻海11~12月的營收超過7000億都是有可能,甚至會更高,所以這些庫存就是為了備蘋果高階蘋果手機的出貨量,另一部份就是因為鴻海淨值提升,所以營收自然也要提升,今年是蘋果14高階大熱銷,所以第三季底才會備這麼多的貨,明年如果蘋果高階,中階,低階賣的差不多,鴻海第三季底就不會備這麼多的貨。外資群賣鴻海的目的有幾個,一是FED升息,回收市場資金,今年以來外資群賣了台股1.12兆,鴻海身為台股第二大權值股,自然也是會被賣超,第二個原因是之前鄭州廠事件,外資群認為鴻海為了達到出貨目標,為員工加了很多薪水,這會影響鴻海的毛利率及營利率,最終影響到獲利,不過就如我說的,今年第四季全球股市反彈,去年鴻海第四季業外其他利益及損失賠48.7億,還有認列捐給台灣幾十億的BNT疫苗費用,今年第四季鴻海的業外其他利益及損失很有可能是賺錢,大概是10~20億,這樣一來一回下來,可能都差到70~80億,鄭州廠事件發生會造成毛利率下降,但是不是會影響到70~80億,我個人打一個問號,所以第四季鴻海獲利不一定會比去年第四季差,單純就是外資群沒有去想到這麼深,他們的腦袋就是很簡單,覺得鄭州廠事件發生了,鴻海營收會下降,員工薪資增加,所以毛利率,營利率,獲利會下降,不要把外資群想的很厲害,有時他們的腦袋就是這麼簡單而以。第三個因素是中國放寬防疫標準,接下來幾個月會有一波確診高峰,外資群想要趁著混亂賺一波災難財,當然台灣選擇與病毒共存時外資群,主力就幹過這樣的事了,結果被教訓的很慘,試想,中國現在確診人數會急速的增加,外資群就覺得鴻海的工人們也會確診,會造成生產的效率低下,但之前鴻海已經發生過工人出走了,那時是因為嚴格的管控,事實證明,人民在沒有自由的情況下更容易崩潰,因為政府要動態清零,把新冠說的很恐怖,當有人確診時,工人就會人心惶惶,現在中國改變政策,就是把新冠當成流感及小感冒,這時工人自然不會恐慌,現在鴻海在管控工人反而會更容易,不過我們在台灣已經經歷過與病毒共存了,現在你還會怕有人確診嗎?公司很多人沒有快篩也不會有什麼確診,如果是無症,輕症,大家為了生活,還是會去工作,會去吃飯,幾個月後中國就會變台灣目前這樣了,所以事情總是會過,中國選擇與病毒共存,電子也要步入淡季了,所以對鴻海的生產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的,幾個月後,就會恢復正常,那時賣掉的外資群,一百萬張的量,當他們買回來時,就會是一個不小的漲幅。新聞說:鴻海工業富聯擬砸176億元,布局5G終端精密製造,鴻海旗下工業富聯子公司擬砸新台幣176億元,在中國河南濟源市布局5G終端精密製造,預期明年可新增產能375萬套。根據濟源市微信公眾號訊息,濟源市政府與工業富聯子公司富聯科技(濟源)於20日舉行5G終端精密製造項目簽約儀式。訊息指出,富聯科技5G終端精密製造項目總投資規模人民幣40億元,其中明年計畫投資人民幣25億元,包括新型功能材料及智慧手機關鍵零配件的生產及研發等,預計明年可新增產能375萬套,增加就業近萬人。根據鴻海年報資料,鴻海在河南濟源市設有富泰華精密電子和福士瑞精密工業等企業。工業富聯先前表示,在通訊及行動網路設備、雲端運算、工業互聯網3大業務獲利能力持續提升,看好5G基礎建設帶動產品出貨。
A大回答:最近有新聞在傳工業富聯出清紫光後可能拿不到款項,有時我真的也是服了這些新聞,媒體及記者,他們把自己活成那付德性,為啥一直有時間去幫鴻海擔心這種事,鴻海一年營收六點六兆,應收帳款1.32兆,鴻海每年要應付這麼大的應付及應收帳款,幾十年下來都沒有問題了,怎麼會有人傻到去幫鴻海擔心出脫紫光收不到錢,幫鴻海擔心的人,我覺得你自己擔心自己比較實在,不要常常在為這種傻事在擔心,鴻海在商場上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怎麼會有人會去擔心鴻海的應收及應付款,還有在那猜外資群是不是因為庫存過高,給條生路,如果你生意要做愈大,你的庫存本來就要愈多,第四季蘋果高階手機本來就賣的很好,多備一點庫存也是正常的,再加上之前中國動態清零,備料也要多備一些,這一點小事有年薪幾百萬,上千萬,五千萬,一億的人在處理,你不用為鴻海擔心這種小事,當工業富聯出清紫光後,又花了176億去佈局5G產業,劉董F3.0(轉型升級)包括未來產業電動車,數位醫療,機器人,核心技術的半導體,5G及AI,鴻海集團每年賺資產的10%,一半配出來給股東,另一半留在公司中以利公司發展,之前工業富聯上市時,淨值僅有3.77元,股價20元,現在淨值6.08元,股價9.29元,工業富聯就和鴻海一樣,淨值會一直增加,所以需要找一些本業或業外的投資機會,去維持公司獲利成長性,當初工業富聯看上了重整後的紫光獲利能力不錯,就透過基金去投資,結果就一堆政治因素每天在那有的沒有的,每天在保中抗台,最終鴻海出脫紫光,就在那說拿不到款項,如果拿不到款項,工業富聯哪來的176億再去投資5G終端精密製造,有時候真的覺得新聞,媒體,散戶很搞笑,這種小事你們就不用去擔心,反正鴻海每年賺資產的10%,淨值多5%,這5%要嘛透過本業投資,投資子公司,併新公司,不然就是去業外投資,如股票或基金,這就是正常的資金運用,你以為鴻海會像一些魯蛇把大部份的資金放活存或定存啊,真的是愛說笑,之前鴻海投資阿里巴巴,投資寧得時代,都是一些賺錢的投資,現在不投資紫光,那就投資5G的佈局總是可以吧,反正就是為了把多出來的資金做一個有效的運用,這樣資產才能每年成長10%,鴻海在做的事結論就是這麼簡單,太細節的事就不需要一個小散戶去擔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