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4年3月3日 星期日

3月3日!Fisker找非鴻海的OEM廠合作怎麼看?序言



今天的影片就是從頻道留言區的網友提問及分享中回答,其中有一位些友提到Fisker找非鴻海的OEM廠合作,其實劉董是專注在整個電動車產業,沒有預設為任何一個廠商組裝或賣關鍵零組件,很多人會看到蘋果不做電動車,Fisker營運發生困難,IndiEV,Lordstown破產等,就覺得鴻海在電動車發生了困境,其實整個電動車還沒有明朗,整個產業也都在加速的洗牌中,對鴻海來說,就是佈局好平盤,底盤,關鍵零組件,組裝代工等,唯有自身的競爭力夠強健,最終在電動車勝出的廠商才會依賴鴻海,所以不用擔心哪一些電動車廠賠錢或是破產,這都是產業競爭的必經過程,如果現在體質不好的新創車廠不破產,傳統車產不經營困難,體質好的新創車廠不倍感壓力,那鴻海提倡的新模式怎麼可能打入電動車產業,這應該很好理解對吧,鴻海就是看準未來電動車要普及,一定會出現很激烈的競爭,所以鴻海要提供最具競爭力的垂直一條龍,一開始鴻海確實是要找一些新創車廠合作,一開始願意和鴻海合作的,一定就是體質相對差的,這應該也很好理解,如果規模很大,體質很好的傳統車廠及新創車廠,他們為啥一開始要接受鴻海創新式的生意模式,所以一開始會找鴻海合作的都是一些新創且體質相對差的,這些公司如果加速破產及一些傳統車廠,體質好的新創車廠經營困難,這時他們就必需要接受鴻海提出的新模式電動車,也就是品牌及代工分開,一般來說,組裝的營收大,但毛利率就是相對低,目前特斯拉毛利率17%,福特毛利率5%,通用毛利率7%,很明顯福特及通用一定是無法和特斯拉競爭,就單單以目前的經營模式來說,如果特斯拉持續的降價競爭,那很有可能傳統車廠的市佔就會被特斯拉搶光,這時傳統車廠就只能考慮把組裝代工分出來,這樣公司的毛利率就會大幅的提升,才有可能和特斯拉一戰,如果連一些體質不好的新創車廠都還能經營的很好,而且也很賺錢,那根本不會有車廠去接受鴻海的新模式,一般的產品想要快速的普及到全世界,價格一定就是要降下來的,而且不同車廠最終也是會經歷過嚴格的淘汰賽,現在最終的贏家是誰還沒有很明確,所以現在不需要因為一些體質差的新創車廠退出而擔心,以鴻海在ICT的佈局情況,一定就是以拿到全球很高份額為目標,鴻海想要到達這麼高的目標,也要能提供足夠有競爭力的價格,所以價格愈是競爭,鴻海的機會就愈大,這些體質差的公司出局,剩下留下來的,也會想要去找出路,最終鴻海如果能提供有競爭力的價格,自然就會找上鴻海,所以不用擔心一些新創車廠失敗,一些還留在市場的,未來也是有機會來找鴻海合作的。

五年前劉董在佈局F3.0(轉型升級)時,包括未來產業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核心技術的半導體,5G及AI,那時劉董僅是佈局未來的趨勢,也沒有人知道未來產業真正爆發的點在什麼時候,就像蘋果之前也覺得未來趨勢就是電動車,結果努力了很多年後,發覺來了一個巨大的商機,也就是AI產業,這個產業更適合自己目前所處的行業,所以就轉向去加強AI的佈局,未來AI可以用在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所以有了AI後,未來趨勢的產業可能會在AI的加持後爆發,鴻海現在也是知道AI產業爆發,鴻海在伺服器的市佔約一半左右,AI伺服器目前約佔傳統的伺服器10%,目前很多一流大廠都已經加速在佈局AI,所以AI確定在接下來幾年會大爆發,對鴻海來說,AI產業的爆發,足以支撐幾年的業績成長,所以就算電動車爆發的時間點延後,鴻海還是已經找到能支撐業績成長的動能,之前有人一直在問我鴻海電動車的佈局,那時我忽然一時的呆住,後面想一想,之所以會這樣的原因在於,近一兩年市場的AI產業的佈局比較快速,電動車的進度比較慢,很多公司都轉向進到更具爆發性的AI產業中,鴻海也不例外,電動車還是有按照之前規劃的在佈局,不過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現在電動車就是時不我與,產業現在就是把焦點放在AI產業上,目前AI的複合成長率也真的是夠高,鴻海在伺服器的營收有1兆左右,佔整個營收約兩成,鴻海每年的營收及獲利只要能成長5%左右,這樣就能讓新增的淨值創造出相對的獲利,現在對鴻海來說,AI產業是有提供足夠的動能,至於全球禁售油車的時間表就已經訂出來了,2025年之後整個電動車市場就會開始加溫,說不定那時因為AI發展的很厲害,AI加上電動車,整個AI電動車發爆出來,電動車的時代就來臨了。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Fisker找非鴻海的OEM合作怎麼看?

2、投顧老師幻想能帶著散戶投機發大財!

3、鴻海淨值高於股價為何不買庫藏股?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